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不是培养“余则成”的场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0 19: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不是培养“余则成”的场所  2012年10月24日  作者:王学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深圳南山区前海学校是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有66个教学班,3年前,该校为了掌握学生心理情况,在每班特设两个小小心理情报员,负责搜集同学的心理信息,如某某早恋了,某某非常自卑以至不愿与人交流啦,等等;然后,每周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南方都市报》10月23日)
  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这没错,但因为心理教师不足,物色学生充当情报搜集员,则大错特错。如此一来,教师将育人责任推卸给被教育者,还加重了情报员的精神负担,错误更在于,如此潜伏把戏,即不公开情报员的身份,而让他们像余则成那样长期潜伏在同学身边,时刻关注同学的心理异常,定期向老师打小报告。
  这样下去,老师固然能第一时间掌握真实的学生动态,为施教提供方便,但却是以牺牲学生的人格权为代价。长期在班级里扮演一个秘密角色,会促成他们形成猥琐、阴暗、自我矮化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到将来走上社会后的立身处世,贻害无穷。
  一旦身份暴露,“小小心理情报员”将会在班级中处于极其孤立的地位。学生们都极其鄙视那些告密者,不愿与他们交流,更别提交朋友,甚至会因嫉恨而对他们实施暴力。2008年11月24日《燕赵都市报》曾报道,长春市三十中学初二女生宁培(化名,班长)因为爱打小报告,被同班3名男生堵在教室内,用一把带子弹的玩具枪和一把管制刀对其实施了十几分钟的殴打。因其告密触犯众怒,她不得不转学。
  这个教训极其深刻。宁培尚小,想不通何以“正义”行动竟会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但教书育人者应该清楚后果。
  而像前海学校这样将刺探范围锁定在学生的心理上,则更有侵犯学生隐私权之嫌。学生肯定不愿将自己对异性的倾慕、钟情泄露给外人,也不愿将缺乏父母关爱、患有自闭症的心理病症公之于众,而肩负告密使命的情报员恰恰要刺探、搜集这类信息,这事实上侵犯了公民隐私权。《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就规定,搜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属于侵犯隐私权。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前海学校设立的情报员制度都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应该及早废止。(王学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8:36 , Processed in 0.0656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