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柴静签售书店被挤爆 称受《读者》影响最大(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4 22:2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柴静签售书店被挤爆 称受《读者》影响最大(图)2012年12月24日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何晶、张林











22日,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携新书《看见》来到广州太古汇的方所书店,讲座晚上7时30分才开始,但不到下午4时,汹涌的人潮就已将方所挤爆。下午5时,方所外也已挤满了上千人,人群甚至蔓延至太古汇二三层,有读者戏言:“柴静让太古汇都瘫痪了”。出于安全考虑,公安人员不得不让方所工作人员清场,最后现场容纳了700人左右,仍有几百位读者在方所门外等待讲座后的签售。
晚上7时30分,柴静一袭素衣,准时出现在方所(见右图,张林摄)。她的开场白非常简单:“没来广州之前,我心里有点忐忑,因为听说广州人不看新闻联播。”这句话把全场逗乐了。柴静的讲座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钟,围绕读书的主题,她谈到了对她阅读影响最深的三个方面。首先是《读者》杂志,她在里边看到一句话,“看到公家水龙头在流水而不去关的人,不是好编辑”。其次是顾准,顾准在河南改造时跪着捡粪,教会她安身立命的态度。第三是托尔斯泰,影响了她的采访态度。
随后,柴静把时间留给了与读者互动。一位读者问柴静:“为何不开微博?还是开了微博用的是小号?”现场爆笑一片,柴静也哈哈大笑:“我确实有微博小号。不实名的原因在于我觉得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做,不功利,不敷衍,目的性不能太强。所以我一是没有精力去经营微博,没精力回复;二是我的博客就能满足我的写作欲望了,能够从容陈述。我三四天写一篇博客,每篇五六千字。写博客在于不批量生产思想,读者是最好的雇主。”
一位读者问:“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体制内工作,是否会受到许多限制?”柴静的回答是:“当一个人不独立的时候,才会把责任推给外界。”她认为,独立是把力量压下来,不向外界索求,不索求理解,也不发牢骚抱怨。同时,在她看来,只有独立的受众,才会有负责任的新闻界。
柴静认为,每件新闻事件背后都有深层的社会结构,并不存在简单的对与错,而她试图做的只是把后面盘根错节的东西全部挖出来,尽可能准确地呈现给观众。
记者何晶、张林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08:57:56 | 只看该作者
邱启明谈柴静:她在60平米出租屋住10年 我很佩服2013年03月02日 来源:青年时报





前央视名嘴邱启明昨日下午来杭,代班主持杭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栏目《新闻晚点名》的首期。众所周知,离开央视后,邱启明加盟湖南卫视并主持相亲类节目《我们约会吧》,从“综艺咖”的节目又回到《新闻晚点名》这种“新闻评论咖”,邱启明似乎没有任何不适:“就像我十几年没骑自行车,但是现在拿起来照样能骑。”
个人觉得“做新闻更有满足感”的邱启明,对于《新闻晚点名》这档节目有着挺高的期待。他认为《新闻晚点名》是有潜力做成一档有态度、有情怀的节目的,他说希望这档节目做成一档说“人话”的节目,不能有那种“改个年月日都能播的官话套话”。
走到体制外的邱启明显得很淡然,他说:“吃一盆小龙虾,再来一罐千岛湖啤酒,这就是生活,我现在特别快乐。”谈到好友柴静,邱启明满脸的钦佩:“她在不到60平米的出租房里住了近10年,不参加任何商演,我很佩服。”
据悉,《新闻晚点名》今晚将在新闻综合频道首播,从第二期开始,节目将交由新锐90后主持人王和主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00:22:45 | 只看该作者
柴静
三谈:“不动声色的煽情像一剂麻药”
在今日中午发表的博文中,闾丘露薇再次强调了身为一个媒体人和记者,她对自己的定位和坚持。
她表示,作为记者时,自己必须尽量保持客观,不要在报道里面掺入个人立场和情绪,“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提供尽量多的资讯”。因为“记者的职业,就是代替公众,去追寻原因”。但自己作为专题栏目的主持人和电视评论员时,又需要改变“当记者的那种,不总结,不下结论的习惯”。
闾丘解释称,自己之所以对这个问题如此较劲,是因为“怕大家讨论起来,可能会看似热闹,却毫无交集”。她同时也调侃了自己之前批评柴静引起的风波。“我谈专业问题,对方来一句,你是个人恩怨。”
此前,有网友批评柴静在节目中“表现太过,经常流露个人情绪,但又声称自己角度客观”。闾丘露薇在文中写道:“任何希望带动观众情绪的举动和出发点,都违背做新闻的原则……深入骨髓的煽情,是表面平静的让人难以察觉的,就好像一剂麻药,让你依然停留在感动的层面,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层面,以为很深刻,于是不再去追究原因。”
文末她承认,自己距离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对于追究原因的专业标准而言,“不能因为做不到,所以不做也没有错”。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00:22:05 | 只看该作者
柴静
二谈:“柴静是成功的主持人 但我谈的是记者”
22日深夜,闾丘露薇再次发表长微博回应此事。“今天接到不少同行电话,在这里做一个回应,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不被断章取义,当然,只是希望而已。”
她首先澄清道,自己并没有像外界报道的那样“暗讽”柴静,且“同行不评论同行,是不成文的行规”。闾丘不忘盛赞柴静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她称“(柴静的成功)得益于她工作的平台,还有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节目,还有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工作团队。”但是,自己谈论的却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
说到二者之间的区别,闾丘露薇坦言,“不是所有电视人,都是新闻人,不是媒体人,就是新闻人。”
她解释称,自己会有感而发完全是因为看到许多人对新闻的认知存在让自己“着急”的地方。“因为柴静关于如何做新闻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广为流传……于是我很着急,作为一个新闻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忍不住要谈一谈我的看法。”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00:21:31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再谈电视记者:不动声色的煽情像麻药2013年01月3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闾丘露薇
29日中午,凤凰卫视著名记者闾丘露薇更新博客,发表了名为《身为媒体人》的文章。
她在文中继续阐释、强调了自己关于“媒体人”一职的标准和坚持,并直言:“不同的身份,都有自己的一套专业守则和标准”、“并不能因为做不到,所以不做也没有错”。
此前,她已经两度就“电视记者”和新闻理念的相关话题发表博文。因文中批评了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一度引发外界争议。
一谈:“只关心人的记者不称职”
20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谈谈电视记者这行吧》,批评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称其“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安全讨巧,最终只是让其个人受益。
针对柴静在新闻采访中的表现、新闻采访选择的对象、新闻采访的观点等三个问题,闾丘露薇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她认为,“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且采访就是看清事实,找出原因,对新闻采访对象的要求就在于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最后,针对柴静在《看见》的自序中所写的“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观点,闾丘露薇明确提出了异议。“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该文一出,立刻引发了各方讨论。随后,闾丘露薇21日下午再次在微博发声,称自己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因为不认同,所以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责任表达我的观点,也希望大家对于新闻这个行业更多讨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3:17:23 | 只看该作者
柴静:永远清楚地活着, 即使在恋爱中




胡雅君 / 文


2012年12月15日下午,首都图书馆,柴静新书《看见》首发式。出版社提前发放了700张入场券,报名的读者却超过4000人。涌至首图的人多到保安担忧起安全隐患。几百名持券者未能挤进会场。
第二天,柴静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售,等候的队伍从地下车库一直排到了长安街。有人数,排到签售点,需转26个弯。
出版业如此胜景,此前更多出现在韩寒、郭敬明们身上。而这个冬天,这个现象名叫“柴静”。
她是央视最受关注的主持人之一。因在非典时期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采访,以及《新闻调查》时代对真相不折不挠的追问,她被寄予“新闻女侠”的期待;她重视新闻中的人与人性,给坚硬的现实注入几分柔性的关照;她也是唯一坚持在博客中书写每期节目长篇采访手记、反省总结的央视记者。
微博上,各种真实或虚构的“柴静语录”,和“白岩松语录”一样流传甚广,几乎成了“央视牌心灵鸡汤”——而她其实从不在微博发言。尽管一再强调只关注自己在新闻专业领域的“公众形象”,甚少谈及个人,但人们对她的种种想象依然不止。最近的一次,她被传言描述成“央视最穷主持人”,说她买不起房子,租房居住。柴静写博客澄清:“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没什么可自惭的,也没什么可自得的。”澄清又引起另一种情绪反弹,有人指责造神者把她塑造成了一朵“白莲花”。
而柴静自己,最最警惕的,正是把人符号化、标签化。“世界也好,人也好,本来都是丰富多彩,参差多态的,为什么要通过标签去认识呢?”
去掉标签,柴静是谁,我们能否“看见”?


跟自己较劲


见到柴静时,她穿牛仔裤和深蓝针织衫,淡妆,脖子上一条标志性的围巾,与她在电视中的样子极为一致。回答提问时她目光直视记者,音量很小,小到有时会听不清,但却有种掌控全局的强大气场。
这不禁让人想起柴静进入电视圈的第一位“伯乐”、前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制片人杨晖对她的评价:“柴静让人觉得很舒服,但同时又能形成一种隐隐的压迫感。”在杨晖看来,柴静气场的来源,一是眼神“干净笃定”,二是语言“有思考有逻辑”,让人不由对她说出的话多了份重视。
翻看柴静的履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年少成名”、“顺风顺水”这类词语。18岁时她已因《夜色温柔》成为湖南当红电台主持,22岁就有了一档自己的电视节目《新青年》。2001年,柴静25岁,被时任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选中成为《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搭档白岩松。两年后她进《新闻调查》,迅速因“非典”报道闻名全国……
但在好友范铭眼中,“世俗标准的‘成名’不是柴静的目的,她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接近自身的极限’。”柴静从小到大都是班上最普通的孩子,只喜欢在本子上抄诗词,“她不跟别人竞争,但跟自己较劲。她的从不懈怠,并非来自于外界的‘期待’或‘要求’,她只为自己内心的标准一日一拱卒。”
往往在外界对柴静没有期待和要求之处,她的表现反而格外耀眼。比如北京奥运会,台里给她的任务是报道例行发布会,没人要她拍运动员,而她却采访了那些令人尊敬的“失败者”,感动无数观众。
不久前一期《看见》,讲77岁台湾老人把同乡骨灰带回大陆安葬的《归去来兮》里,一句“不曾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让很多观众落泪。但其实当初因话题涉及两岸,稍有敏感,拍摄时节目组对能否播出全无把握,柴静便自费在台湾当地找摄像帮忙,想:先做出来再说。
“她身上有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头。”柴静在《新闻调查》时的同事郝俊英说,“她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意志力最强的人。一般人被困于城中,往往试着爬两下城墙,被上面扔下来的石头砸疼了就放弃了,但柴静不是,她看到一条路堵死,不会绝望,而是会继续四处摸索,往往能找到别人没留心的隐秘出口。”
郝俊英回忆,有段时间《新闻调查》里权力监督这种硬性选题不好做,大家情绪受挫,想“凑合凑合”,柴静却不,立马转个方向去关注弱势群体,同性恋者、重度精神病者、犯罪的流浪少年、因家暴杀夫的女犯……她让那些沉默群体进入镜头,出现在央视屏幕上。


长天大地,用力摔打


但柴静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刚进央视《时空连线》,此前从没做过新闻的她无所适从。她不会写评论,眼神缺少和嘉宾的交流,节目内容缺乏深度……问题太多,不断被狠批,改都不知从哪儿改起。
在新书里她回述这段艰难转型的日子,“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了”。
她不想干了。但领导一问,“今天带子能交吗?”鬼使神差的,她张口就答“能”。
她发狠,每天上午报三个选题,下午联系,晚上录演播室,凌晨剪辑送审。熬着熬着,慢慢也拿到些奖,日子过得宽松点,有了喘气的间歇。但疑问又开始滋长:“我正做的真是我喜欢干的吗?”
直到她离开《时空连线》去了《新闻调查》,这个问题才有了极其明确的答案。
柴静在书中回忆,为采访被超期羁押二十八年的人,夏天大日头下,她步行5公里去山里的看守所;要找失踪的贩卖假古董的犯罪嫌疑人,她深冬坐车去江西,半夜车熄火了,她冻得哆哆嗦嗦在后头推车,身上都是泥点;为了找被戒毒所卖去卖淫的吸毒女阿文,她在垃圾一直淹没到小腿、皮条客出没的小巷里一家一家地问;汶川地震,她坐在村民摩托车后座上进灾区采访,采访结束回北京后,她的胸脯和胳膊完全变成棕黑色。
她觉得自己终于接了地气,参与了世界。长天大地,用力摔打,过瘾非常。“妈的,我真喜欢这工作。”
电台时期的她爱穿深紫浅红烟蓝竹青长裙,在节目末尾处会对听众说“盖好被子,乖”,同事唤她“柴宝”。《新闻调查》让她换了一个人,过去那点小女生的娇气被一层层剥下。


七情不上脸


工作的额外收获是朋友。范铭、郝俊英被柴静称作老范、老郝,三人就是在《新闻调查》结下的战友情谊。
“我们一年到头出差,在一起呆的时间比家人还长。”老郝印象里,在《新闻调查》那几年,大家都没啥私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但乐在其中。出差路上她们会一首一首唱老歌;休息时在一起玩的多是小孩子游戏,丢沙包、踢毽子……有时也一起喝点小酒,通常都是范、郝两人喝High了,泪眼汪汪,而柴静只是抿一小口意思意思,拍拍两人说,不早了咱走吧。老范、老郝就上火,觉得柴静“真没劲”。
其实柴静从小就这样。大人逗她,她都是面无表情,让大人很无趣,不像别的小孩一逗就笑。
老范眼里,柴静不是一个“七情上面”的人,她在做节目时可以胆大心细脸皮厚,但在私人生活中,其实在人情世故方面颇为羞涩,脸皮薄,怕张罗。这次新书首发会,出版社给柴静三十张亲友票让她随意送人,她除去送爸妈、妹妹、妹夫的外,其他票临到发布会前两天还揣在手里,直到老范催她。
这样一个人会让人尊敬,但不那么容易心生亲近,老有种距离感。“外冷内热”,老同事杨晖用四个字评价柴静。
老范一次因为做节目,惹了一些麻烦,当时她身处非常境地,一些旧时朋友怕扯上干系,和她断绝来往,柴静和老郝则挺身而出,四处打听求助,“她们俩为了帮我,倾尽全力。人生经历一次‘灾难’就是一次朋友的‘洗牌’,人只有一起‘过过事儿’,才知道谁值得你终生托付。”老范说。等风波平息,老范终于安全回来,她们仨找了个地方,开了瓶龙舌兰。那次柴静一反常态,三人里属她喝得最多。


“柴小静,勇于自省,永远任性”


“原来有凌厉之气,如今越来越宽厚。”《看见》制片人李伦评价柴静这十年的变化时说,“过去她像把闪亮的刀子,现在更像一个温度计。”
今年2月,柴静做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调查,采访归真堂创办人邱淑花。邱一上来就哭哭啼啼说了不少带情绪的话。换成十年前在《新闻调查》,柴静可能就这么播了。但如今柴静会停下来,告诉邱,她话里的情绪会导致网民反感,问她“你愿不愿意重新梳理思路,回答问题”。
在节目中的柴静,越来越学会了宽容。
而镜头外,“其实我是个小暴脾气。”柴静说,“尤其是对亲近的人。”
范铭记得的柴静最近一次“爆发”还是在7月份,伦敦奥运前她们在英国做《静观英伦》系列节目时。节目组原先商量,主采访用中文,即兴采访用英文。当时柴静正为即兴采访做准备,她希望尽可能多用英文沟通,于是一边准备问题,一边向翻译求教。范铭在旁看着心疼,走过去说:即兴采访也用中文吧,不要如此辛苦每个都准备英语提问了。柴静当场发了脾气。
范铭事后理解:“她已经拉满弓弦,我的劝说反而是一股‘泄劲’的力量。”
柴静在书中也写,她有时的愤怒指向的是自己,“我对自己感到愤怒,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
其实原来在《新闻调查》时,有年年底开会,柴静就为自己工作中的暴躁向组里道过歉。大家笑,后来送过柴静一副对联:“勇于自省,永远任性”,横批“柴小静”。
自省和任性的循环出现让柴静慨叹,“我怎么老没法改变自己的弱点?”在中国支教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话安慰了她:“如果(改变弱点)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人生干什么?”
现在的柴静把弱点当成检省自己的机会,“老老实实地面对吧。”


“是想消费别人吗?”


柴静最警惕的“错误”,是把采访变成对采访对象的消费,“这是最残暴的事”。
做药家鑫案那期节目时,节目组内部曾争论过用什么编辑方式:一种是对舆论热点一一回应,另一种则是根本不去响应热点,只陈述,不解释。她觉得,还是选择后者,老老实实地说出知道的那一点就好。
在节目中,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在楼底下带着柴静上楼,进门后,药家的陈设空间一览无遗。“我只要说这个楼建于什么年代,药庆卫工作是什么、从什么位置上退休就可以了。为什么我还要问‘官二代’这种问题?观众不是都已经看见了吗?既然看到了,为什么还要拎出来问?是想消费别人吗?”说这话时,柴静音量陡然提高。
她在竭力为采访对象揭下标签的同时,自己也正被贴上各色标签。新书发布会上,白岩松、崔永元、张立宪、罗永浩等十多位男性朋友的现身力挺引来了一些调侃,“女神”、“当代林徽因”等称号漫天飞舞。
问及此,柴静脸色沉了沉,“这些词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朋友,“不过是一群因文字而相知的人,在一块儿聚会,恰好有男有女。强调性别其实是把人的本质给抹煞了,这很愚蠢。”说到“圈子”,柴静罕见地用了“讨厌”一词,“我特别讨厌所谓的俱乐部那种小圈子的感觉,就好像别人给你发个勋章你才能加入似的。”
她不愿被人消费,被娱乐化。采访中,她不谈私人生活。
她的工作与生活是高度重合的。朋友王小峰说,饭局上的柴静,说话也和《面对面》、《看见》节目录制现场一样。而柴静自己的描述是,她把记者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清楚地活着,即使在恋爱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就算附加在爱情这么美好的状态下,盲目也是个挺可怕的词”。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0:23:19 | 只看该作者
文地址:采访是一场抵达作者:柴静
《新京报》今天刊登我在清华课程的部分内容,编辑高明勇在对两万多字场记阅读后进行摘选,与我核对,态度严谨。贴在这里与大家讨论。注明一下,这次并非是面对公众的演讲,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视频新闻”课程的授课内容,感谢学院陈昌凤老师,张小琴老师的工作,以及徐如鑫,刘晶,莫梓芜同学的整理。

《采访是一场抵达》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柴静

■ 编者按
  10月9日晚,央视《看见》栏目记者、主持人柴静受邀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题为“采访是一场抵达”的演讲。演讲的部分内容在微博上公开后,引起反响。同时,由于之前媒体报道不全面,很多人期待较完整的内容。现摘要编发部分演讲内容,呈现其演讲原貌。
  没有夯实的报道,评论只是沙中筑塔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就像我要把一瓶水移动,把它拿到胸前,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我要把一瓶水非常精确地移动一毫米,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计算,你肌肉的酸痛度也会增加。
  精确是一件需要耗费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的一件事情。报道就要求精确,要求对事实和因果梳理,没有这个基础,评论往往就是议论、想象,而不是事实。
  我自己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成为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做一个十六分钟的新闻深度报道。我觉得这样的状况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一个年轻人被放到做深度评论的主持人位子上,这是我们刚刚起步的电视新闻决定的一种特殊要求,以后也不会更多地出现。实际上媒体有它的规律,就像一个存在的植物,它必须要按照它的规律生长一样,要想变得粗壮、强韧,必须到土地里头去接受风吹日晒,再一片一片叶子长出来,如果没有非常夯实的报道作为基础,那么评论只能是沙中筑塔。所以我转行做了记者,到现在十年了。
  采访是呈现,不是评判
  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
  我觉得对我来说,采访最大的障碍就是一句话,“我认为我是对的”。这句话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它造成的障碍会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顾准原来说过一句话,他说什么叫专制,专制就是认为自己绝对不会错的想法,如果一个采访者带着定见,很难了解世界的复杂。
  前段时间我采访魏德圣,他拍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就是当年发生在台湾的“雾社事件”,原始部落的人跟日本人之间的一场战争。
  魏德圣说,在台湾历史当中关于这个事件只有两句话,某年某月某日多少人反抗日本军队;再看日本的教科书也是两句话,是某年某月某日台湾某个原始部落的一场暴动。反抗和暴动,这是对于一件事情的两种解释。都只有两句话,都很简单,但魏德圣说记者式的社会思维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魏德圣说,他进入这个头领内心的时候,受过很多的冲击,一开头他会热血激沸,觉得很牛,三百多人就把三千多日本人都干掉了。但了解越深,他开始发现自己精神上出现了危险的摇晃,比如说他去接触当年认识这个部落首领莫那鲁道的人,那个人跟他讲,他根本不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流氓,每一个经过他部落的人他都会打,他控制欲很强。然后魏德圣又会去想,这个人为什么会在战争之前让自己的孩子跟家人上吊?有时候他害怕得简直写不下去了,因为在不断地推翻自己的看法,他突破了概念,想要抵达一个真实的人。
  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心灵的过程是一个可怕的过程,可怕在哪?可怕就在于思想本身,思想本身的危险就在于思想本身是不安的。它拒绝接受已经形成的定见,他需要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出发去认识人,这本身就意味着动荡、不安、危险,还有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你没有依靠,你原来思想上可能有一个拐杖,但是你不得不把它抛掉,这个拐杖就是人类已经形成的习俗、观念。就像一个被按在水里的人,你必须把头埋在水里面,学着呛水才能够学会思考。
  所以我要讲的下一句话就是,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我很年轻就做了记者,年轻人最热诚,但是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我们真的想通过报道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最初那两年在公开场合讲话或者领奖的时候总是会说,我希望我做这个节目,曾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些话很漂亮吧,听上去加点音乐就可以上片尾字幕了吧?但是这样煽情的话并不是职业记者的使命,这个是我慢慢才意识到的。
  假如你有这样强烈改造社会的目的,你就会容易形成你头脑当中的偏见,你认为世界有一个完美的范式,它就应该向那个方面发展,假如它不是那样,你就不接受,你就抵触,你就想改变他,这样就有两个后果,一个是你根本改变不了,对方发现你想影响他的时候他就不接受你了,会背道而驰;第二个结果是当你改变不了的时候,就可能因为挫折感或者绝望,放弃了你之前的全部努力。
  媒体要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
  有同学问,那我们的媒体道德是什么,我现在认为记者的道德就两个字,很简单,就是“明白”:让人明白,让人明白这个世界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你把这点做好就可以了,即使我不能够清空自己的一个情绪判断,也要有一个戒备,佛经中说“念起即觉,觉即不随”,这个念头要起来你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会不会跟随它,要有这个意识。
  媒体的职责不是提供“热”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媒体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
  面对饱受社会争议的对象,他已经带着全部的盔甲来面对采访了,你要感受他,设想如果你是他,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会做什么样的准备。而且,他会因为曾经遭遇过敌意和攻击,收缩得更为紧张,他时刻做好要么反击要么逃避。
  人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只有这样的模式。
  那么采访要达成的是什么?采访达成的是信息,你必须要问舆论期待知道的问题,不可以回避。但要提供一个让大家明白这一切造成的因果和背景,那记者就不能够跟他构成对抗的关系。我现在对自己有一个原则,就是对事苛刻,对人宽容。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我对李永波的这段采访,很好玩。他说到当年林丹和李宗伟两个人在上海有过一场比赛,在本土作战,而且是林丹领先,上海的观众就喊了一嗓子“李宗伟加油”,东道主的客气嘛,林丹一听连失四球,比赛就输了。
  李永波大发雷霆,在赛后新闻发布会说,这个上海观众素质太低了,怎么会这么没有爱国心,以后我们的比赛都不在上海办了。我当时采访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觉得此事有关他的胜负心,或者对于体育比赛精神和内涵的一个理解,所以我就问他,他一开始是很强硬,他说你怎么可以“给外国人加油”,观众怎样怎样,结果导致林丹输了什么的,我们这样来往大概有三个回合,他一直很强硬。
  后来我把问题稍微变化了一下,意思是说站在一个教练的角度,人们可以理解你会有这样一种心情,但是在中国羽毛球队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对你有一个更高的期许,就是希望能够倡导体育文明。他忽然就改变过来说,对,我也觉得,喊“加油”也挺好的,这样对队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锻炼。
  这个改变看起来很突兀,是一个急转弯,但其实不是,他在面对大量反对声音的时候,已经在内心去消化和感觉这些声音了,只是他不愿意承认,如果你用敌意的方式去质问,他就会出于防卫把自己的立场踩得像水泥地那样硬实。
  但如果你能理解他何以如此,再把他站立的那个地方松一松,空气进去了,水进去了,那个土壤变得湿润了,变得松滑了,他两个脚站的时候就不会粘固其中,他就会左右摇摆。我刚才说过了,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不安就是这种动荡,一个人一旦产生动荡的时候,新的思想就已经产生了,萌芽已经出现了,人们需要的只是给这个萌芽一个剥离掉泥土,让它露出来的机会。
  年轻时期采访,有时喜欢把对方逼到墙角,攻击他,反正你手里也没有武器了,反正你会倒在地上,那样更好看。但是人成年了,我觉得还需要某一种宽厚,这个宽厚不是乡愿,是一种认识,就是你认识到人的头脑和心灵是流动的,你不要动不动就拿一个大坝把他的心拦起来了,就不让他进,也不让他出了,其实人是可以流淌的。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
  □柴静(央视《看见》栏目记者、主持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8:16:30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回应“讽柴静”:我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2013年01月2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记者闾丘露薇。中新社发 张曼 摄
中新网1月22日电 央视主持人柴静近期新闻不断。先是新书《看见》热卖后被媒体曝出婚讯,微博上对其私生活的讨论愈演愈烈。
20日晚,凤凰卫视著名电视记者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暗讽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批其“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安全讨巧,最终只是让其个人受益。
事件回放:闾丘露薇发博文暗讽柴静
针对柴静在新闻采访中的表现、新闻采访选择的对象、新闻采访的观点等三个问题,闾丘露薇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其一,有网友曾在微博中评价柴静的采访姿态:“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闾丘露薇在博文中写道:“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其二,针对柴静2012年10月在清华大学的演讲题目“采访是一场抵达”,闾丘露薇写道:“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她提出,采访就是看清事实,找出原因,对新闻采访对象的要求就在于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其三,针对柴静在《看见》的自序中所写的“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观点,闾丘露薇明确提出了异议。“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事件进展:编剧宁财神质疑 网友挖柴静情史
该文一出,立刻引发了各方讨论。
其中,知名编剧宁财神转发了闾丘露薇的微博并写道:“说柴只关注新闻中的个体,而非原因,对。但无视环境与现状,冒充外国人,错。”
对此,闾丘露薇则反驳:“说到环境和现状,关注新闻事件本身和追寻背后原因的内地记者太多了,出色的报道也太多了,不是装老外,是看到很多同行的专业表现。”
除了观点交锋之外,网友们关心的重点却落在了八卦柴静的情史上。此前媒体曝出柴静已结婚,丈夫为国内知名摄影师赵嘉。
其中,名人木子美(微博名“不加V”)不断刷屏发微博,称女方曾与《篮球先锋报》总编、央视篮球评论员苏群有过一段情。赵嘉更是旧爱众多,其中包括主持人李艾以及某杂志女主编等。
最新回应:闾丘露薇称“我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
对于沸沸扬扬的争议之声,闾丘露薇21日下午再次在微博发声。
此前,有网友提出“闾丘露薇是针对柴静、嫉妒其成就”的质疑。闾丘露薇写道:“我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看到一些如何做新闻的观念,而有这种观念的的媒体人,肯定不止一个。因为不认同,所以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责任表达我的观点,也希望大家对于新闻这个行业更多讨论。”声明自己只是“对事不对人”,无意对柴静本人提出批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7:09:40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暗指柴静不专业:记者应隐藏在新闻后面2013年01月22日


来源:深圳晚报












有人曾用一句话总结过现今在娱乐圈、文艺圈打滚的人儿:不红,得死;红了,生不如死。够精辟!被誉为公知女神的才女记者柴静,这些天的体会应该尤其深。木子美前脚刚曝光其情史,同道闾丘露薇又放炮,“忍了很多天,不吐不快,关于电视记者这行”,驳斥业内某些记者“不专业”。虽然文章通篇未提柴姑娘,但明言人一看,都知道在说谁啦。
如果说被议论私生活,会让柴静面子挂不住,那么,被质疑专业能力,无疑更让柴静难堪。
在闾丘露薇看来,被大家捧上天的某人,就算有十几年职业经验,就算新书大卖,其本人作为记者而言,还是“不专业、不称职”的。尤其某人“做新闻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人”,以及“新闻是一种抵达”的观点,而这几点正是柴静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和《看见》的自序里提到的。
采访像“表演”
如果你经常关注柴静,那么一定不会对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等悲天悯人的表情动作陌生。恰是这点,勾起闾丘露薇不吐不快,“记者是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的,拿电视记者来说,不会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从这点来说,工作中的柴静更像是在出镜“表演”采访,难免喧宾夺主。
被讽故弄玄虚
2012年10月,柴静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题目就是“采访是一场抵达”。
闾丘露薇毫不掩饰自己对该观点的不认同,“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其实采访一点也不玄乎,就是提问,把事实弄明白,把原因找出来。也因为这样,新闻采访,强调的是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只讨巧,不称职
而柴静最被人称颂的善于倾听,那份不自主的悲天悯人,在闾丘露薇眼里,更是不称职的表现。
往浅里说,“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往深里说,“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当然,这样做会很安全,也很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一个人悲天悯人,是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记者,未必;一个人如果充满了正义感,是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记者,同样未必。这样的人,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先入为主,不专业,而影响报道的中立客观,误导公众。”(记者 赵伟君)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5:06:34 | 只看该作者
柴静:一个天生的演讲者


 柴静坐在和记者相距不到半米的地方,对面的柴静和电视上的柴静有些不同,薄施粉黛,出口成章,并带着婉约的诗意。采访别人时,柴静尖锐深刻,但她在接受别人采访时端庄谦逊,回答任何一个问题后都要说句谢谢。 
 这是北京严冬中的一个下午,央视主持人柴静的新书《看见》在首都图书馆举行首发式,现场有700多名观众和读者,还有白岩松、崔永元、邱启明、张立宪、罗永浩、周云蓬等柴静的好朋友前来捧场。邱启明说柴静少有地化了妆,说明她对这个首发式很重视,柴静说:“这确实是我个人生活中第一次有这样的一个仪式,我猜想在未来的生活中可能也不会再有了。”  
 在时刻都接受着最多关注和争议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柴静却一直受到观众的好评和拥戴。这或许是因为她总是出入于重大新闻的现场,带给观众最想了解的事实真相,也是因为她平日里为人低调,除了采访和主持节目,极少将自己置于公众焦点之中。所以,当她的新书《看见》出版,人们好像终于能扯开一层神秘的纱,急不可待地想要在书里看看柴静的生活。
  但柴静没有像其他名人一样,在书里写尽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状态。厚厚的一本书中,她写的是自己进入央视后所认识的那些人,她的同事,她的采访对象。
  曾经的同事邱启明称呼柴静为“柴老”,《读库》主编张立宪和白岩松等人叫她“小柴”,但是在网上,更多的人称呼她“柴姑娘”。柴姑娘今年本命年,36岁。很多人都觉得人到了36岁应该是“把风景都看透”,但柴静说她首先应该做的,是如何更清楚地看见自己。 
 那天在现场发现柴静有一个喜好。她很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戴红色的围巾,因为此前的节目中,她很多次都是这样的装扮,简单素雅的黑色衣服上,红红的围巾很鲜亮,衬出柴静独立和淡定的气质。柴静的朋友都说她是典型的摩羯女,骨子里的正气、执拗、理想主义写在眼眸里。 
 柴静那天在现场作了一个20分钟的演讲,通过回忆她10年来采访过的人和事,表达自己对独立、平等、求实的理解。她是一个天生的演讲者,用极富内涵与哲理的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对于36岁的柴姑娘,人们想看见她另一面的生活。柴静进入央视后的第一个搭档白岩松说:“我不关心你将来主持人干得怎么样,我很关心将来你可以做很多轻松的事情,劈柴、喂马、看风景等等。你关心生活,嫁你爱的人,当然也是爱你的人,生下我们都觉得特可爱的孩子,然后走向幸福。我愿意让我后半个期待永远占据上风,几年之后,希望下一本书是你抱着孩子的封面,书的名字叫《好看》。”  
 但或许柴静并没有想那么多,像她自己说的:“生活中遇到什么,我不太会想,最重要是我能不能匹配上我自己要的幸福。”  
 对话  城市快报(以下简称“快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柴静是知性的、正直的、敏锐的。而你在央视的这10年来看到的自己是怎样的? 
 柴静:我写书的过程中翻看了20岁时的日记,在里面看到很多陈词滥调,但只有一句话至今还打动我。我在里面记了一件事:身边的人在一块儿讨论将来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很多人说,我想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我说我的理想比这个更为高远,这页就完了。我翻看的时候还好奇是什么?翻到下一页,小柴当年写了一句我想不断完善自己。我想这十年的我就是在不断地完善自己。  快报:你有没有看到自己很多的弱点? 
 柴静:在一个月之前我把一个小孩在采访中问哭了,是因为我不理解他。我不知道孩子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行为去认识生活的。我当时非常沮丧,一个人坐了半个小时,后来就问陪伴这个孩子10年的志愿者,我说我怎么改不了我身上的弱点呢?他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我们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所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弱点,才能对他人和这个世界有一份宽谅。前两天采访李安时他也说,一个人害怕的时候心里面要有一个“劲”,有一个警惕,所以不悦也是思想更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觉得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观察,怎么报道别人,不要太情绪化、太主观。
  快报:有人说,你和白岩松已经变成央视的心灵鸡汤了,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柴静:我们有点“被鸡汤”。因为我们都没开微博,但是有很多像“白岩松语录”“柴静语录”这样的微博,其实那些话都不是我们说的,可能是有些人借别人之口说自己的话。为自己负责,我们才有负责任的舆论界,有负责任的新闻界,再好的目的以撒谎的方式说出来,这个目的就没有价值了。 
 快报:崔永元也说在现在这样一个不怎么需要思考的时代,做新闻很痛苦,你有没有想过放弃新闻去做娱乐或是其他的节目? 
 柴静:其实人都有个念想,怎么痛快怎么舒服自己知道,我这样的人做娱乐节目,肯定不如别人做得好。如果允许我干的话,我可能只能干这一个事。
  快报:这阵子网上很多人都在对比你和陈文茜对李安的采访。 
 柴静:如果按常规的新闻来判断的话,这是不应该制作的节目,我也从来没有制作过这样的节目。福克斯公司对这个采访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在11月2日采访,11月22日才播,而且采访的时候不能向我们泄露剧情起码我在采访冯小刚之前,是让我看过《一九四二》的不仅是不能泄露,采访中也不能问剧情,而且采访的时间只有45分钟。要做成半个小时的节目,这都是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接还是不接?当时给我的说法是:“李安导演选择你们节目接受访问。”坦率地讲,我对独家选择的事情没有兴趣,我觉得这不代表媒体的优势和资源。但是最终同意做这个访问,就是因为李安本人,我看了他的作品,他是我们在文化界难得敬重的人,能激发你的心灵。我想这可能是极度危险的访问,难度这么大,但是能够让喜爱他的人看他说什么,我自己是做了承受争议的准备的。  
文茜那期我还没有看,跟同行做比较是有意义的。但是每一个不同的节目通过它的呈现方式跟大家分享出不一样的状况,能够丰满每一个人的认识,这样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好的收获。  快报:有些观众也在质疑你“表演式采访”,这样的评价对你有什么触动? 
 柴静:这可能指的是《双城的创伤》那一期,所谓的表演也是我在采访的时候给采访对象擦眼泪。后来我曾问过钱钢(报告文学作家及记者)老师这么做对不对,钱老师说不要着急下结论,给你10年时间在你的生活中打个滚,身上沾满泥,然后再想想。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有一阵子我想该擦眼泪,后来又想不该,现在我的判断就是根据当时当下的感受来,27岁的我在那时,如果是发自内心地想擦,就擦,不要影响自己;现在的自己在那里不想擦,就不擦,这就是对的,只要是你真实的表达就是对的。 
 快报:很多观众都称赞你不慕名利,因为你似乎不太像其他名人一样过多地露面,也没见你参加什么社会活动。  柴静:不慕名利真不敢当,我没想过这个事,也不是说为了不慕名利才做的。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我爸我妈都知道,从小不爱动,也不喜欢跟外界交际,基本上我愿意自己待着。这就是一个天性,是我活得比较舒服的状态。现在当了主持人会有一些外界的邀请,所以我一般推也是因为我懒,答应一家不答应另外一家显得厚此薄彼也不好,所以干脆都不去,这样早上起来可以睡个懒觉,晃晃悠悠地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待着,这么着我舒服。 
 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苏莉鹏
  照片由柴静提供   邱启明   崔永元   白岩松   柴静的朋友问柴静 
 1.邱启明:新书首发,700多人专门为了你而来,你幸福吗?  柴静:其实我原来想过,肯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连答案都想好了。我想起来我有一次参加崔健的演唱会,崔健上来后先问,你们好吗?底下人说,好。崔健说,我不信。崔健又说,你们好吗?底下人说,不好。崔健说,那我瞧不上。崔健又问,你们好吗?底下人说,凑合。崔健就开始唱。我原来也想回答“凑合”,但是你问我这一瞬间,我的感受是是,我今天挺幸福的。  
2.崔永元:你在书里讲了很多你采访的经历,也有很多你对新闻事件的判断,但是你相信你的判断吗,还是到目前为止你认为是正确的? 
 柴静:这就是我写书的一个中心,我就是不敢确认什么是正确的,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写的时候我就容易推翻前面的想法,后来我觉得我把推翻的过程写出来也成。 
 3.崔永元:我们看到的柴静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荧屏上,永远是充满信心的,我能把这个充满信心理解成满意吗? 
 柴静:很难说满意,但是我后来也想过,就像有一次你主持年会的时候,所有人一块儿跟罗大佑唱《光阴的故事》我是赶上好时候了,还是觉得过去好?都不是,就是一种眷恋。  
4.白岩松:你的书很重,当你把这本书写完交给读者,有没有一种结账的感觉?
  柴静:电脑里的书稿我都删了,接下来是一个新的起跑线了。 
 5.邱启明:你是一个特别会保护自己隐私的人,不希望自己的隐私大白于天下,但是这样容易有很多小道消息。比如有人说你跟谁恋爱了,有人传结婚了,碰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柴静:就是不用解决。谣言当中,“柴静”两个字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传播这个谣言的人他们自己内心的世界。说服跟解释实际上是最累的事,我连辟谣的兴趣和时间都没有。 
 作者:苏莉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1:35 , Processed in 0.1036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