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笔记,一直仍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一张和蔼的脸,宽厚的笑,温和的语调,飞扬的文采,严谨的治学,随着《融错让课堂很温暖》徐徐的通过“什么是融错?”“为什么是融错”“怎么融错?”“融错后怎么样?”四个看似很小、平谈的不经提的问题展开。
2012-11-22下午给“楚天卓越工程”的老师们做讲座的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华应龙先生。他的课题与课程安排表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策略——课堂因融错而精彩》稍微做了些改动,看似平常的改动却折射出华校长的细致与严谨。一个做了19年的课题需要多少次这样的“微调”“涅槃”“重生”?其中的辛劳与甘苦经历了怎样的路程,是多么的不易?做这样的讲座对华先生而言早已是驾轻旧熟,轻车熟路,可先生他却依然慎重,依然严谨,对待学术的态度让人心生敬畏。做为幸运的听者面对这样的严谨我是心存感激的。
早就从《人民教育》“认识”华先生,拜读过他很多文章,虽然学科不同但依然受益多多,启发多多,感慨多多。这次零距离的聆听他的教诲对自己而言更多的是深思与反思和启迪。
一、深思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读卞之琳的《断章》,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遐想翩翩。从没有想过它还能用来为自己的课堂注解。今天华先生给了《断章》另一道风景。
华先生讲“融生成的错”时,以他的录像课《统计数据》为例,
第二组的孩子统计的数据有问题,老师纠正,学生仍然统计的数据是错误的,老师给第二组机会再次统计数据,为了帮助学生找这次数据统计的错误,这样陪学生算了6遍,当时台下的听课老师都替华老师着急了。课后,听课的老师们对华老师这样的做法提出疑问,难道就不怕教学任务完不成? 华老师认为“培养孩子的统计观念,对数据的认真和严谨”比教学任务更为重要。“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表面上是第二组的学生在找错,其实老师、学生、听课者,都互为风景,华先生已把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资源。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 这样的课堂“尴尬”每位老师都会有,但在处理与认识上是大相径庭的。 去年在上海和开元的老师们同课异构,我也“遭遇”过这样的情形,初次与学生见面,一位孩子书读的不好,我给了这位孩子6次机会,从孩子结结巴巴到这位孩子读的流畅,读的有滋味,读的有感情。当时一起同行的老师们有的说尊重了学生,有的认为,在公开课上这样做耽误事,以我个人当时的认识水平,觉得这是真教,课堂需要真实。 今年,在公安县讲学时,上老师们点的课,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下午老师们现场答疑时,有位老师提出:“为了指导一个学生,其他学生坐在那儿,对还是不对?”记得我当时回答的是:“其他孩子是坐在那儿,但是语文学习除了读以外,还有什么学习能力?听、是不是语文学习的能力?说呢?写呢?”其实“听说读写”是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的。在帮助这位孩子的同时,其他孩子同样也在倾听,经历这一过程,也在学习。发现了错误就应及时处理,听别人改正错误也是一种学习。 “教是为了需要教,课堂无错要不得”华先生启示我,老师思想上要站位高远,实践方能经得起考验,经得起推敲,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要有一点哲学的思想。课堂上一个小小细节却蕴含着如此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是多么引我深思的地方,细到极致魅力无穷哇!
二、反思
华先生的讲座有几个细节让我触动深远,如醍醐灌顶。至今依然犹新。
批改作业,包容错。
这两张图片是华老师的学生的作业纸,从这两张作业纸上可以反映出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这张纸还可以反映出华老师对教学的严谨,对待学生的差错的包容,谁不是从错误走向更好?从这两张纸还可以反映出华老师对待教学细节的科学精神;从这张纸还能反映出华老师教学的姿态,理念上的高远“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恩格斯”。
弄清究竟,错还是错
这张纸依然是学生的作业,学生究竟错在哪儿呢?像这样的作业纸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拥有很多在华老师的眼里、心里如同宝贝一样珍藏,成为了研究的对象,而我们每年都把这些作业纸付之废品收购站。垃圾与宝贝两种态度成就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人生。
多读书籍,悦纳错
华先生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我听到并记下来的书籍有《科学失误》《科学家与错误》《谬误大观》《败经》《数学大师创造与失误》《错误论》《失败论》《教育失误论》《拾错集》。我们自己一年能读几本书呢?
成功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华先生就是最好的佐证。细节决定成败呀!
三、启迪
华先生的讲座让我受益的地方有很多,需细细咀嚼。同行的数学老师对我说:“你看我们数学老师的讲座,清晰明快……”这恰恰是我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的讲座浅出深入,从实践到理论,让人看得明,记得清,思的多。如讲:什么是融错。由案例1画图录像
(从案例出发讲融预设的错),案例2统计数据录像
(从案例出发讲融生成的错)。这样通过实例来论证自己的理念,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理念又指导着自己的课堂实践。如此循环的研究,这不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吗?
听华先生的课如饮甘泉,似立小溪边欣赏潺潺的流水,又如陈年的老酒越品越味长,是我学习的榜样。细到极致成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