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王建稳
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low)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是人在生理、安全等需要获得满足后所追求的高层次需要。当我们探讨激励性教学原则时,尤其应关注学生的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问题。人对自我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包含两个方面,即“人尊”和“自尊”,前者是指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包括关爱、赏识、赞许、支持、褒奖、重视等等;后者指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如自信、自强等等。而自我实现需要必须在尊重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是推动人积极主动地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努力的内驱力,而激励正是满足上述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
激励性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产生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的积极行为过程。激励作用就在于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它是教师为取得教学成功而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如何吸引人?如何取得良好效果?除了教师对学生精当的指导,强烈的启迪之外,还要求教师恰当地运用激励的方法。这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要诀之一。曾观摩过语文特级教师程翔一节课《世间最美的坟墓》,他的课堂教学很有艺术。当时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班级的学生,在找学生朗读课文时,他随意地叫起前排的一名学生:“你能推荐一位班级中朗诵课文最棒的同学吗?”学生回答:“我想应该是×× ×”程老师反问:“为什么不推荐自己呢?”学生怯怯的回答:“我…… 不行……” “我觉得你说话口齿很清楚,声音也洪亮,你来读读如何?”程老师的话显然对该生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于是该生充满自信地,流畅而动情地朗读了全文,博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是一个强化的过程。按B.F.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得到奖励,该行为就会趋向重复;反之,则减少重复。奖励是一种正强化,对错误的行为给予惩罚是负强化,这些强化可成为激励的力量。激励作为一种正强化,在维持学习动机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归属、爱、自尊的需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这种自信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信任。信任是一种力量,它激励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竞争意识。试想,在课堂上,教师总是训斥、指责学生,给学生的大部分是负强化,那么,学生见你上课心里就发怵,哪里还谈得上被吸引?行为科学家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我们不妨把这个公式中的“工作绩效”看成“学习成绩”。而“激励”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自动力)。
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行为在受到教师的激励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自动力。只有产生了这“自动力”,学生才会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变为个人的学习目标。才会
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在课堂上只有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才会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二、课下的阅读与写作指导也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
课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产生兴趣,在指导阅读和写作的环节上教师更需要遵循激励性原则。学生的书面作业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反馈,教师精当的书面评语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无论是学生的一般性作业或是一篇作文,都凝聚着学生的心血,是学生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思想感情的流露;也是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张扬,是学生心的灵动。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尤为敏感,把它作为折射自我、透视心灵的一面镜子。此时,也正是教师以积极的评价来激励学生的良好契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智慧的亮点,并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会使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不但不欣赏,还百般挑剔,甚至讽刺挖苦,那么,必然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师生间的感情。人总是需要肯定的,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更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理解、承认乃至关注。
语文教师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是写评语。评语是架设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曾因笔者一句“天道酬勤”的评语,引出了学生的一篇优秀作文《深深的感谢》。因为他所要表达的东西,老师懂了。几行平平常常的字。有时远远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甚或那评语只不过是几道不规则的波浪线,但对于学生恰似一缕蕴含希望与力量的阳光。因为那红线代表着理解与欣赏,红字代表着关注,它是点亮学生心灵的火炬。理解是一种力量,关注也是一种力量。它拉近了师生
间的距离,它让学生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正确建议,并以前所未有的动力修正错误,改正缺点,在自信与和谐中发展向学习的更高峰攀登。往届毕业生的一封来信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 老师,今天我整理旧书时发现中学的作文本,我为之怦然心动,仿佛一个早已远离自己的世界突然回到了自己身边……
…… 回想起我那时的作文,很难说有什么可以圈点的东西,实在难为老师总要写些好的评语,而这些评语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它把我领进了知识的殿堂。不知是因为喜欢写作才喜欢老师,也不知道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上了写作……
可见,一小段评语,一句激励性的话语,都能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极大的反应,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
三、激励不仅应针对成绩优良的学生,更多的时候应该针对“后进生”。
因为“后进生”的一个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他们之所以在学习上缺乏自信,通常是因屡遭挫折而对自己进行了错误的归因。按归因理论分析,当学生把成绩差的原因归于能力低、任务困难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时,则会表现出对控制失败原因的信心缺乏,对改变现状的希望和积极性降低。“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因此教师必须要给“后进生”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归因;给他们鼓励、信任,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多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让他们获得愉快,尝试到成功,找回自信,感受到尊重,品尝到艰难求索获得胜利的甜蜜,并使这愉悦、成功、甜蜜在他们的心灵中不断地积累起来,那么,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必然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后进必会变为先进。
四、语文教学中提倡激励性教学原则也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相吻合。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把学生当作生动的,有个性的,有感情的人来看待,因此,要求教育者要真正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个性,以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而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应凸显出学生的“人”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一种爱的教育,尊重的教育,这已成为新世纪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激励行为正是基于对学生的关爱、信任与尊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激励这种形式传达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信任,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应容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强求学生理解的一致性、答案的唯一性。要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学生在教师的信任、鼓励、肯定、表扬中得到力量和信心,使他们逐步走上主动学习、发展能力的轨道。
总之,每个学生都需要激励,激励是鼓起学生心帆的强劲动力。面对困难他们希望自己有实力,他们有实现、展示个人聪明才智的愿望,他们希望关爱、尊重与理解。“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语文教师只有深谙激励这一教学原则并实施之,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确保思维的最大张力和潜能的充分释放。《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