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 10:3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








这是从400位优秀教师博大深远的心灵深处飞溅出来的600余朵浪花。这400位优秀教师的心灵深处会聚着智慧,浓缩着文采,这600余朵浪花荟萃着璀璨,聚集着晶莹。一个水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朵浪花可以蕴涵大海的浩瀚。而这一则则教育小语的背后则是变幻无穷的教育大世界。
  聆听精粹小语,体味教育情结,反思教育行为,激发教育灵感,引发崭新思维,生发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写作水平。
  这些教育精妙小语出自400位优秀教师的笔端,更是成千上万教育工作者的心声。每则小语都是教育思想者、改革者、实践者智慧思考的结晶,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是作者切身体验的至深感悟,是作者殚精竭虑的思想火花。阅读这些小主事给我们以智慧,让我们去反思,促我们去改变。每则小语都值得细细品反复琢磨。

教育智慧(1)

1 敬畏感和幸福感
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养。培养孩子的敬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也就是要培养孩子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对自然的亲近,对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如果青少年没有这种敬畏之情的话,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无法无天的人,一个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约束的人,一个缺少憧憬与精神追求的人。
在中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称赞是幸福,不断超越自我是幸福,克服困难实现了目标同样是幸福。
(摘自2003/11/17《德育报》3版 朱小曼的观点)
2 教师的终身学习

要让学习支撑我们每个教育者的生命,必须首先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作为国家教育功能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学习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复兴与进步,更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准确把握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才能准确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准确把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和发展差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才能使每个学生游击、和谐地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终身学习不仅使教师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晚年幸福、完美人生的重要保证。
(摘自2003/11/6《中国教育报》(8)管锡基)
3大师的寂寞
“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当大师们选择他们的研究方向时,所面对的往往是冷门、难题、困惑甚至危险。他们在进入研究的状态时,表现出的往往是废寝忘食,不顾安危,甚至是与世隔绝的。—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寂寞”的必要,比任何人都了解“寂寞”的力量 。 ......
中国古人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圣贤也就是大师。大师之为大,不一定经历了大的灾难,承担了大的不幸,但一定是沉浸在大的寂寞之中,忘我地投入工作—工作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寂寞是他们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忍受不了的痛苦。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追逐时髦、寻求热闹的归于沉寂;甘于寂寞、乐于寂寞的永垂不朽。大师们带来了热闹,但他们所固有的,还应该是寂寞。当大师们热衷于名利时,他们就堕落了,他们就终结了。“不朽”太难了,因为“寂寞”太难了。大多数人善于热闹,而不善于寂寞,这就是大师和公众的区别。然而。少些急功近利,少些欺世盗名,少些拔苗助长,少些弄虚作假,总不算是过分的要求吧。......

(摘自2202年9月9日《今晚报》夕惕之文《公众的热闹和大师的寂寞》)
4 当今教育的弊端

看一看时下的学生生活,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他们在题海里挣扎,在作业山上爬坡;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试想,时下的学生有多少时间与莎士比亚、普希金、雨果展开心与心的对话;有多少时间与贝多芬、德彪西、柴科夫斯基展开情与情的交流;有多少时间与黑格尔、马克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有多少时间沉醉于梵高、达·芬奇的色彩与线条之中,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诗歌、音乐、绘画和哲学,他们没有了精神的放牧。可以这样说,教育一旦丧失人生的幸福,就可能进一步损害人的理智和创造的活性,甚至可能会因为人性中情感的弱化而危及道德人格的生成。
(摘自2003/5/28《教育文摘周报》6 陈明华、秦志强)
5 教育孕育梦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一个让学生孕育梦想,追寻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如果学生还没有梦,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将希望和爱洒向他的心田,没能催生梦的幼芽,让他们长出属于自己的七彩的梦。孩子一旦有了梦,就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吧。呵护宝贵的热情,珍视稚嫩的创造,放飞翱翔的胆量,分享成长的愉悦......这一切我们责无旁贷。
(摘自2003年第11期《班主任之友》陈大明《多梦的季节》)
教育智慧(2)
6 用美德占据心灵
人存在的价值,不惟知识的饱学,不惟智慧的增长,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建树,精神的挺立。要让学生心灵无杂草,无尘埃,无污秽,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心灵的旷野,在孩子的心灵里播种上高尚人格的种子、进取精神的种子。
(摘自2003年11期《班主任之友》牛和泉《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作准备》)
7应该为学生争取闲暇

君不见,我们的教师总是耳提面命地宣扬专家、学者、大师们如何焚膏继晷、皓首穷经,却很少真实地介绍他们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君不见,我们的教师总是更多地欣赏学生的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而很少引导学生每天要坚持睡眠八小时,并努力为之创造健康良好的闲暇生活。......教育,应该为学生争取闲暇,争取闲暇就是争取自由发展的空间。没有闲暇,就没有自由发展,就没有对世界深刻、独到的感悟、体认、理解和把握。兴之所至的阅读,超越功利的精神漫游,去除压力的沉思冥想,最有可能创生独到的思想。思想的自由翱翔,需要广阔的心理空间,而负担过重只能使认的内心世界变得逼仄。
(摘自2003年第九期《师道》秦志强 陈明华《为"嬉"叫一点屈》)
8教师,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的事业,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自己就必须永葆青春和激情;要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自己就要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样,你要让孩子们将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学会幸福地生活着。这些是生活对自己智慧和人格的挑战。知道吗?生命最本质的存在方式在于创造。每天,我们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应创造自己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找回健康、快乐的心灵。教师朋友,让我们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吧!
(摘自2003年第九期《师道》王怀玉《教师,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9 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

有许多教师把满腔的热血、亮丽的青春都献给了教育。"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深夜凄风孤灯中朦胧定格的是教师批阅作业的身影,吊针刚拔下血渍新鲜就慷慨上班的是教师。确实,伟大的教育事业需要老师赤诚的燃烧,需要老师血汗的滋润,否则,难以撑起冉冉上升的教育事业。
但是,老师,你不是圣人,你生来不只是吃苦、受累,你还要会享受生活!
享受教育,就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而不只是凄苦燃烧、耗尽最后一滴泪的蜡烛,不只是蠕动着躯壳、痛楚地抽完最后一根丝的春蚕。追求快乐的教育,就会享受教育的快乐!
享受生活,就要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就要感受生活的斑斓、时代的风云,而不只是循环涂抹教室——办公室——宿舍单调至极的运行轨迹。月光的朦胧、泉水的丁冬、交响乐的优雅、看足球的呐喊......都应该融进你的生命!
享受教育,就要会思考。老师不能做机械的操作工,要力求主动地、创造地工作。"捧着一颗心来","捧"来的应该是激情、理想;"不带半根草去",无用的杂草"带"去有什么用!带着丰富的感受,带着沉甸甸的思索才有价值。
享受生活,就要珍惜自己、善待自己、敬畏生命,用生活点燃生命,力求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会享受教育才能还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才会呵护孩子的情感,才能关爱孩子的生命。教育才不会是驯兽式的冷酷,而是引人入胜的学习旅程。
(摘自2003年第九期《师道》卜延中《在新课改中演活教师的角色》)
10让激励创造奇迹

充满积极因素的激励,不管她是来自他人,还是来自自己的心灵深处,都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她永远像我们生命中的一块块砺石,能让我们的生命之剑保持住无坚不摧的锋利。
(摘自2003年第十期《师道》王飙《让激励创造奇迹》)
教育智慧(3)
11、 教育的弊端
我们不能容忍孩子玩乐、自由,我们每天都在给孩子洗脑,告诉他们,要勤奋、要刻苦,要有上进心,要有竞争意识,要拿第几名......甚至,我们的教师和学校已经习惯了将孩子们的成绩排好名次贴在最显眼的地方。却不知道,考不及格,考倒数第一名也是孩子的权利,这些孩子更需要尊严和爱。在许多国家里,学生分数被认为是他们的隐私而严禁公布的。
我们忘了,他们是孩子,只有几岁,十几岁。对他们而言,最要紧的,是健康和谐的身心,对世界的好奇,是对事物充满探究的快乐,知道尊重和关心他人,理解爱和民主......
可是我们却用没完没了的作业、习题、试卷覆盖在他们身上,早晨天不亮就让他们起床,晚上也舍不得让他们闲着。我们的老师和校长安慰自己说,这是对孩子负责。可是没有好好想想,一双双健康的眼睛被熬成了近视眼,正常的脊梁有点弯曲,活泼的天性日渐磨光,一些孩子患上了精神疾病......这就是"负责"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育,过早地把成人世界中的一切传递给孩子,让这些小小的生命过早地背上了难以承受的重负,无端地消耗了他们的健康、灵气和创造力,窒息了孩子应有的天性。最可怕的是,教师和学校已将此看成天经地义的了,罪恶成了习惯。
(摘自2003年第十期《师道》 白云《孩子,你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12 、新课程给老师出的思考题
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倒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然而,用新课程的理念分析,"一桶水理论"是站不住脚的。知道我们思考的是,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十碗百碗千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倒完了以后再去打水,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再说,教师把桶里的水倒往学生的碗里,一个"倒"字,就"倒"出了某种陈旧的灌输式的教育思想。
(摘自2003年第十期《师道》孟宪平《新课程给老师出的思考题》)
13、 教师教学观念错位
教育本应是启迪人类智慧,营造广阔自由空间的伟业;教师本应唤醒儿童自身中沉睡着的力量和蕴藏着的丰富的发展因素和天性;儿童本应该继续发扬自身中积淀着的人类进步的成果。教育的发展应是一种建筑在活动建构基础上的升华过程。
(摘自2003年第十期《师道》 蒋保华《教师教学观念错位》)
14 、闲暇出智慧
亚里斯多德讲过"闲暇出智慧",有闲暇才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空:独立地思考,自由地发展,自信而能动地挥洒才智,才能心理坦然,心情轻松,观古今,揽四海,联想,怀疑,批判,求异,发散,组合,归纳,演绎,驰骋想象,生发灵感......闲云悠悠,恰是知识的摇篮,智慧的温床。
牛顿看苹果落地生发万有引力的构想,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是躺在病房里的床上,英国剑桥大学喝下午茶喝出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目前,闲暇、自由似乎还不属于我们的学生,他们三更眠、五更起,头悬梁、锥刺骨,语文老师出去,数学老师进来。课上失去了人权,课下失去了自由。没有时间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读读自己喜爱的书,做做自己喜爱的事,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师道》 蒋寿军《剑桥大学下午茶的启示》)
15、 教育的弊端
有外国人评价我们的小提琴手,认为他们拉小提琴的技能技巧确实比较高,很熟练,但缺乏神韵,没有内涵。因为我们的艺术教育,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操练,至于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常常给忽略。
一部再好的作品,哪怕是世界文学名著,在我们一些老师的眼里,也就像庖丁眼中的牛,根本就没有全牛,只有一些字、句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则。说白了,就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其他皆空,唯此为实。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意蕴被化简了,压缩了,使一部部内涵丰富的旷世绝作成了一块块经过压缩后的饼干,缺乏原汁原味。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师道》 黄行福《教育不能化简》)
教育智慧(4)
16 教育的感动与幸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往往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也许你从不曾在意过你的细心关怀会为一个孤独的心灵带来如此大的震撼;也许你也从未想过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各个行业各个地方谨记着你教给他们的人生道理,心怀着对你由衷的感激......请翻开那些尘封的记忆,在每一张笑脸的背后,寻找这一份温馨的感动。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师道》 《我的一级棒老师》)
17 教育,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不是只有接受礼物才能获得快乐,不是只有考出高分才能拥有快乐,不是只有一呼百应才能体验快乐,快乐其实还有很多。
譬如给予的快乐。快乐不仅来自收获,更来自给予。给予的快乐是人世间少有的充盈着透明质感与人性光辉的快乐。
譬如同情的快乐。世界上没有最弱小的人,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另一些人的强者,每一个人都能在同情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付出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慈善与饱满。
譬如宽恕的快乐。生活不可能没有差错,差错是不愉快的,而宽恕别人的差错却能使差错变得可爱起来,人心因之明朗起来,宽舒的快乐是一种襟怀,是一种气度,是一种高尚。
譬如称赞的快乐。赞美别人不仅使他人快乐,也使自己快乐——看到他人因自己的赞美而快乐起来,自己内心怎么会不升腾起一份快乐?赞美别人吧你会成为一个撒播快乐的天使。
譬如感恩的快乐。内心充满感恩的人是最平和最温暖的人。哪来那么多的不满不屑与挑剔,感谢农民产出粮食,感谢江河带来水源,感谢太阳带来光明,感恩让我们知足常乐。
譬如交往的快乐。孤独的人之所以孤独,是他把自己封闭了。勇敢地打开心灵之门,和他人交往吧,那里有世界上最愉快的东西:友谊;那里有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信任。
譬如追求的快乐。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人行走于世间,就像水中的那株随波逐流的小草,没有自己的方向也没有自己的路程,因此,也就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
教育,请让学生享受丰富多彩的生命成长之精神快乐吧。请和我们一起相信:惟有这种快乐是持久而永恒的,是奠定人的生命基础和精神健康的。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师道》 管建刚《教育,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18、 让微笑永留孩子心中
雨果曾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的确,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微笑可以表达人们的喜爱,传递友善的信息,使人们显得可爱而有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就更加需要微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力,教师的微笑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氛围。微笑面对学生,不仅可以使教师赢得学生,也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学会关心、体谅和善待他人,从而微笑着面对生活。
微笑是笔财富,每个人都能容易拥有,而微笑在教育中又是那么重要。
(摘自2003年18期《人民教育》林丽媛《让微笑永留孩子心中》
19、 爱,是什么?
爱,是阳光,是雨露,更是唤醒沉寂心灵的春风,是孕育生机的沃土,是滋润生命的绿洲......
爱,是保护,是尊重,是耐心,是宽容,是理解,是期待,是"抗生素"和"脑白金"。
爱,是妈妈的手,能量出孩子额头的温度;爱,是爸爸的眼,能赶走儿子内心蠢蠢欲动的毛毛虫;
爱,是课间棋盘上一次次激烈的拼杀;爱,是一节节用生命和激情演绎的历程......
爱,到底是什么?
爱,是滴水,可以穿石;爱,是璞石,可以琢玉。
其实,爱,是人间最美好、最无私、最崇高、最真挚的情感。
(摘自2003年第十期《班主任》李淑芬《爱,是什么》)
20 、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充满阳光
在每个班主任的手中,都握着几十个鲜活的生命,而每个生命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的开朗,无忧无虑;有的内向,多愁善感;有的脆弱,易受伤害。班主任要生就一双慧眼,心细如发,在他们忧伤的时候,给予快乐;在他们无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在他们失意的时候,给予慰藉;在他们自卑的时候,给予鼓励......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充满阳光。
(摘自2003年第七期《班主任之友》梁靖《迟到的安慰》)
教育智慧(5)
21、 人的修养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师道》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灵魂》)
22 、德育的底线
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在他的《底线伦理》一书中说:"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规。......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机自由降临的同时,底线伦理面临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的屏障!"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班主任》孙亚萍《三思"德育的底线"》)
23 、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人首先是一个生命体。他生来带着很多的问号,所以求知是他的天性;人长着一个脑袋,所以思考是他天生的权利;人有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所以一出生就开始走向独立;人有超越肉体的精神存在,所以思想在自由地驰骋;人有可开发的智慧矿藏,所以有不断发展的可能;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在成长中求善;人有人的尊严,所以需要尊重;人有人的价值,所以需要呵护。总之,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人就在生长着,发展着,创造着。人总是在告别过去,走向未来,在向他人、向社会、向自然开放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我"。教育理应依据人的生命本性,尊重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发展。教师就是看守学生生命的护园人,因此,教师就应当目中有人,教育就应该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摘自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代前言》P2)
24 、人生的重量

人们常说:生命活得有分量,才会有价值。
一滴泉水,若没有重量,就不会从石崖上坠落,水滴石穿,诠释"坚持"这个哲理。
一粒种子,若没有重量,就不会沉落泥土,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的硕果。
那么,人生的重量在哪里呢?
大腹便便?不是,因为人生的重量不是身体的重量,就像一支蜡烛,它的重量绝非蜡与捻的斤两,而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光芒;
肌肤亮丽?不是,因为人生的重量与肉体无关,就像一块璞玉,它的重量绝非是光洁的石面,而是美丽的内心;
腰缠万贯?官居一品?也不是,因为人生的重量与财富、权利无关,就像麦粒的大小与麦芒无关。
静下心来细细想想,其实这世间最重的,莫过于一颗无私的心。可见,人生的重量在于无私。人生的幸福与快乐都蕴藏在无私中。
(摘自2003/12/26《今晚报》《今晚周刊》瀚海)
25 、 要静下心来潜心修炼自己
每个人在其生活的历程中都难免会碰到志不得酬、才不见用而造成的精神上的愁苦和郁闷。此时最难得的是静下心来潜心修炼自己,并认真反思现实社会带给自己的深刻体验。
(摘自2003年第十期《班主任之友》刘福奎《生活拾零》)
教育智慧(6)
26、 嗜书
读书不受时间的限制。无论是潇潇细雨的春日,还是皓月当空的仲夏之夜;无论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抑或是人迹板桥霜的严冬,都可以手不释卷。或研读教育教学专著和刊物,或背几首唐诗,或诵几阕宋词,或欣赏情文并茂的散文,或浏览一部鸿篇巨著。如果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置一杯清茶,便有余香袅袅,享受着一份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趣。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师道》 叶碧青《嗜书》
27、 读书的感悟
我一直保持着读书、写笔记的好习惯,办公桌上、书房写字台上常常叠放着我随手翻阅的书刊。读书的时候,知识和智慧指引我认识社会,分辨是非,使我学会了思考和解读的方法;读书的时候,哲人的思想洗涤着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向前拓展;读书的时候,我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消解了尘世的喧哗和浮躁,还原回和煦平静的本我世界。
(摘自2003年18期《人民教育》储建明《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
28、 阅读是幸福的
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可以搭建理想的阶梯,让岁月变得充实;可以品位别样人生,让生活变得阳光。我们提倡健康向上的阅读,我们热爱自由、理性的阅读,因为我们向往步步成功,追求天天进步。给每一天留下阅读时间,给每一个阅读时间留下宁静心情,给每一份宁静心情留下悠悠书香,四季将因此而充满温馨,青春将因此而溢满甜蜜。
(摘自2003年第七期《班主任之友》曹保印《提高阅读品位,打造美好生活》)
29、要读名著
要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
文学名著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潜在的精神力量的发现。说到底,这乃是对"人"的发现——它的魅力就在这里。……名著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
(摘自2003/12/3《教育文摘周报》 钱理群)
30、书籍给了我们......
如果你整天只顾着奔忙,,你也就渐渐失去了人的灵性,也你缺乏应有的精神滋养。没有精神滋养的人不过是具行尸走肉,所以我们离不开文学,都应该在阅读中学会欣赏。文字的功能是如此巨大,它可以勾勒出世间万象。在书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花的美丽,树的粗壮;舞的曼妙,歌的悠扬;文的深邃,图的想象;事的明白,人的沧桑……这世上值得欣赏的事物是如此之丰富,就等着有心的人去发现、去体会、去传扬。
(摘自2003年12月25日《读书周刊》周学静《慢慢地读,欣赏啊》)
教育智慧(7)
31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要有和学生一同成长的意识,珍爱每一天的工作经历和生命历程,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不断的探索和升华。班主任的工作不仅充实,而且富有光彩;班主任的人生不仅幸福,而且不朽。
32 班主任的意义

一个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一个想逃避班主任复杂工作的教师,是一个得不到教育之乐的教师。
(摘自2003/12/1《德育报》湖南岳阳县四中 万震球)
33 班主任播下了什么

班主任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除去假、丑、恶的杂草,以爱的阳光雨露,培育起一棵充满人性的参天大树。
(摘自2004/1/5《德育报》岳晓云《祝福您!班主任老师》)
34、做个仁慈的班主任
仁慈就是热爱、同情、关心、帮助,没有仁慈的教育将是缺乏关怀机械的、冷漠和无效的教育。班主任的特殊地位,使其有可能成为是学生最亲近的老师,也有可能成为学生最厌恶的老师,这取决于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所以对班主任来说,能否对人仁慈,是一个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性伦理课题。
(摘自2004/2〈班主任之友〉P26白海东〈做个仁慈的班主任〉)
35、做教师是幸福的
做教师是幸福的,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品格传授给学生,应该说胜过世界上的一切馈赠,对给予者和接收者而言,,都是幸福。亲手搀扶着混沌初开的孩子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那种感觉就如同年轻母亲第一次将自己甘甜的乳汁喂给新生的婴儿,没有什么比这样一种境界更叫人快乐的了。
(摘自2004/9/6《德育报》刘瑞清《做播撒快乐的人》
教育智慧(8)
36、细枝末节的力量
人与人之间的确需要接触,哪怕一瞬间眼光的对视,一个微小的抓握动作,一次不经意的搀扶,那种温暖的传递,那种力量的感觉,那种潜在的震撼,带来的却是一份信任,一份接纳,可能就是改变一个人、改善人际关系的契机。
(摘自2003年18期《人民教育》韩萍《我看"体验式教学"》)
37、比成功更宝贵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求成功的历程。作为社会的个体,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愿做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宁愿是孩子成功之路的向导,而不愿是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审判者。
(摘自2003年第七期《班主任之友》黄海霞《比成功更宝贵的》)
38、老师的微笑
微笑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微笑是春雨,能滋润万物;微笑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老师的微笑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愿每一位老师都学会微笑,每一天都能问问自己:"你今天对学生微笑了吗?"
(摘自2003/12/1《德育报》常熟市何市中心小学陆利东)
39、教育者,请目中有人
要摆脱生命的不幸,就要让生命之光点亮人类的村落;
要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就要让他们理解做人的价值;
要使学生长大合理地做人,就要让他们懂得做人的尊严;
要建构一个富有人性的社会,就要让人类走出动物家族。
我们需要把学生当人看待,施行充满人性的教育;
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生命的尊严;
我们需要沉思学生的存在,理解他们的处境;
我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重塑教师的新形象。
教育者,请回回头,看看来时走过的路。
教育者,请目中有人。
(摘自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代前言》P5)
40、孩子远离大自然
中国都市的少年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不知道螳螂、蚱蜢,甚至不知道香蕉、苹果从何而来?......今天知了的鸣唱已引不起孩子的多大兴趣,栽花种草更是与孩子无缘。孩子们最好的伙伴就是游戏机、电视机,这种远离大自然的教育是可怕的,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如果这样的少年置身大自然之中,或遇上突发的灾情,他们除了幻想"变形金刚"来救护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摘自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P83)
教育智慧(9)
41、给学生一双慧眼
清华附小校长赵颖说:作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教师,我们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一双慧眼吧,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摘自2003年18期《人民教育》赵颖(清华附小校长)《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42、谈表扬与批评
表扬是甘露,但是过多了则成了水患。批评是整理枝叶,只有去掉劣枝坏叶,才能使花开得更美。批评需要表扬的铺垫,没有表扬作铺垫的批评,容易扼杀学生向上的积极性;同时,表扬也需要批评的衬托,没有批评作衬托的表扬,显得软弱无力。只有表扬和批评结合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班主任》杨晓华《表扬的泛滥》)
43、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份自信
老师不是医生,不能总是看学生的不足与缺陷;老师不是警察,不能总是像盯着可疑的人那样,只看学生档案中的阴影;老师也不是演员,不能只在舞台上按照剧本演戏。老师应该是寻找宝藏的人,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寻找生命的精神资源,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成精神财富。老师不仅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其闪光点,使他们形成自爱的心态,使他们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爱他人,可从来没有告诉他们要爱自己。学生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于是就放弃了许多追求。生命的发展需要自爱。
(摘自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P186)
44、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绚丽多彩的生活是孩子们的梦想之源,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捕捉语文学习资源。让语文生活中有花蕾绽放,有蝶儿起舞,有鱼儿戏水,有月儿弯弯,有青烟袅袅,有鸟儿展翅,有柳絮飞扬......在缤纷的世界里,学生会怀有许多美好的期待,用美妙的生活织成七彩的梦想。
(摘自2003年第二十四期《人民教育》刘长永《我听到了荷花开放的声音》)
45、请展开梦想者的"双翼"
童年是孩子们用花环编织的,是孩子们用童话写成的。他们喜欢对着星星说话;他们喜欢望着白云遐想;他们向往飞向蓝天的小鸟;他们常常叠一只纸船放在水中寄托自己的心愿;他们骑着扫帚,把自己当成威武的将军......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做梦的孩子有着许多奇妙的幻想。一旦我们用理性代替了想象,用标准代替了多元,孩子们就会失去天真烂漫而老气横秋。缺梦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
(摘自2003年第二十四期《人民教育》刘长永《我听到了荷花开放的声音》)
教育智慧(10)
46、怎样"说"才好?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地方该说,什么地方不该说,请三思而行,因为说者无心,听者可有意啊!(摘自2003年第十期《班主任》沈杨《请三思而行》)
47、什么是师智

师智,就是教师的智慧。由于教无定法,由于讲台随小含宇宙,由于我们面对着的是性格各异的学生,所以教学情景多样,所以教学难以预测,所以教学异彩纷呈。
面对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境,准确迅速地作出判断,恰倒好处地妥善处理,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教育境界,这就是教师教育的智慧。
现代社会一位优秀教师的智慧必须是精与博的有效结合。在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准方面,必须力求精深;在人文精神和科研理念方面,必须力求广博;在一般智力结构和特殊的思维品质方面,必须力求合理有效。应变性、直觉性、灵活性、巧妙性、幽默性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摘自2003年23期《人民教育》任勇《足与不足》)

48、还快乐于课堂

学习,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它更是一种生活。对孩子来说,是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固执地再让学生想到学习就是"头悬梁,锥刺股",而应当寻求有一种既学到知识,又使孩子快乐成长的途径。让我们还快乐于课堂,全面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幸福、满意的感受。充满快乐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浓厚的兴趣,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由选择的空间;充满快乐的课堂将充满着创造的活力,它以兴趣、自由、创造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
(摘自2003年第十二期《师道》欧阳有银《课堂,为何总让学生黯然神伤》)

49、班主任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妙方
人的心灵是一个及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变化发展的孩子,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那片沃土,播下适宜于他们成长的那粒种子,并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妙方,需要班主任细心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创造性地实践。
(摘自2004/1/5《德育报》岳晓云《祝福您!班主任老师》)

50、教师是智者

教师是智者。首先,教师应该博学,应该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次,教师应该是睿智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从他嘴里流淌出来的是思想、机敏和幽默。他能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柳暗花明,让人峰回路转,让人如沐春风。他就像一块宝石,永远散发着人格、学识和智慧的魅力。
(摘自2004/6《教师博览》孙双金《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51 , Processed in 0.0978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