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化学教育言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9 15:4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化学教育言论
发表日期:2010年4月15日  出处:山东德州山东省临邑师范学校 李安峰 主编  


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1

任何教师,必须擅长一门自然科学,没有自然科学训练的,不配做现代教师。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51

只有在小孩子的身上,施以一种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科学上的天才。只要在孩子们中间培养出像爱迪生那样几个科学杰出人才,便不难使中国立刻科学化。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55

整个世界都是向科学猛进。我们中国必须领受科学洗礼,才能在科学的世界上适于生存。但是要想创造科学的中国,必须培养科学人才的幼苗,才能达到目的。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55

不做无学,不做无术。科学实验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读科学书籍,听科学讲演,而不亲手去做实验,便是洋八股而非真等科学。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57

处处是创造之时,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61

人个国家的教育,无论在制度上、内容上、方法上不应常靠着稗贩和因袭,而应该准照那国家的需要和精神,去谋适合,谋创造。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61

真正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新的一代人,应当是新时代之创造者;而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他们的生活是创造,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63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要创造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而创造出崇拜之人。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64

评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立足国情,融合古今、研究中外,密切理论和实践之关系,从而提出了许多许多的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为世人借鉴与学习、创新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适值我们国家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教师教育改革、科学教育的推进、创新教育的实施,都可以在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中汲取十分有益的养料。如果我们在教育“繁荣”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一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著作,肯定会对教育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阳光、大彻大悟看万象的感觉。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之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是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平均要经历千余次的考试。如此“千锤百炼”,使得“凡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观念深入人心,求异、质疑的精神受到压抑,正如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漫所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
——转引自岳晓东 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研究,1999,(10):9

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
——转引自朱永新 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12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我国的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上学难”转变为“上好学难”,而上好学难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
——张彦通.教育研究,2009:(12):5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大脑的发育规律出发,必须有意识的、有针对性地激活大脑的各个部位,使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理想的早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注重智力开发而不是注重知识传授。
——史宁中.教育研究,2009:(8):5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概括出来就是要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
——陈小娅.教育研究,2009:(10):5

人文精神教育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
——冯骥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人民日报,2008-1-4

在基础教育新的一轮改革的实践中,在重视实施探究式的同时,仍应坚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刘知新教育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9

毕华林教授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必须做到和化学课程有机结合,千万不能滥用以致使人沦落为工具的工具。那种以为“教学中只要用了多媒体就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好课、甚至多媒体使用得越多教学效果越好”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
——转引自李安峰 卢巍.化学教育.2005,(8):5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观,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努力构建能促使学生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成为一种自主建构的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毕华林 亓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1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学校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学校的发展。
——毕华林.化学教育新视野.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1~2

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同时科学方法作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蕴含着极大的智力价值,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能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地稳定性、更普遍的使用性和更广泛的迁移性。

——毕华林刘知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3): 1~2

微型化学实验特别适合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在日益强调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和绿色意识的化学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可以将一些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和完善,引入到我国的中学教材中来,具有十分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磊.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

推广微型实验的关键在于:密切配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结合学科特点,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发展和设计一些更能发挥微型实验优势的化学实验体系,为开展探究性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提供条件,并以此来充实化学教学内容和化学教学改革。
——宋心琦.化学教学.2008,(2):2

科学(包括化学)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具有基础性和时代性特征的科学知识,更应当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成为能够适应新世纪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
——冷燕平 宋心琦.化学教学.2008,(4):1

传统的化学作业理念、内容、形式和模式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有些教师大搞题海战术,随意布置作业;有的与教学要求相差若远。学生做的苦,教师改的累,作业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这一教学顽症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虞硕铭.化学教育.2009,(4)28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5:46:21 | 只看该作者
衡量“科学”或某一学科的建立,关键应该是看有关自然的经验性的零散知识,是否被系统地集中到一起,构成了认识上的体系,而不在于这个体系的正确与否。只有当这个认识的体系逐渐形成时,人们才会有目的地去研究某一学科的理论、方法;才会从发展这一学科的角度去提出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推动这一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廖育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纲
全面的科学教育要求教学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戴安邦
评论:上述言论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科学本质的内涵,即科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认识到这一点,并利用这种思想来进行化学教学,则不会“死教书,教死书”,学生也不会在“死读书,读死书”,思想得以开放,何愁创造力的发挥。
自然科学的实验课是实施全面科学教育的有效教学形式。
                     ——戴安邦
科学求真理,真理给自由。逆理必困厄,顺理有余游。
                     ——戴安邦
事业成就=教育+勤奋+机遇+奉献,其中勤奋是最主要的因素。
                     ——申泮文“公式”
科学给人以知识,科学史给人以智慧。——傅鹰
化学新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以往更广,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STSE教育理念成为主流。这要求化学教师具有复杂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摘自《化学教育》2010年第3期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5:46:58 | 只看该作者
一旦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潜能,应该为孩子设计一份不同阶段的计划,并实施下去,这是决定孩子的潜能是否得到发展的关键。
——[英]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2005:69
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不要以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也不要以此为荣辱。
——[英]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2005:174
【评论】“视分数为命根儿”“以分数定优劣”“以高分为傲,以低分为辱“的教育、教师、家长、学生都应该反思一下!
与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教育中,宁静、和谐、渐渐地发展、耐心地等待,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相反,太剧烈的变化、急切的要求,则是有害的。
——[英]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2005:259
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的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
——[英]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2005:270
【评论】“高考后学生撕书”等事件值得反思!在让学生获得高考分数的同时,是否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化学的兴趣;是否让学生体验到了化学知识本身的趣味和魅力,科学探究带来的快意和成功呢?
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地多。
——[英]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2005:272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 1997:574
在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近代缺乏相应西方的实验科学传统,科学发展从总体上而言是非常缓慢的。封建社会末期,学术气氛日益趋向繁琐考证,流风犹在,至今仍有必要花较大力气强调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大椿.科学哲学. 2000:117
【评论】实验的重要性很多专家学者反复强调,历史可以证明,现实也可以证明,将来还会得到证明!
环境问题目前是一个备受注目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从教育入手乃是基本途径,化学教育对此责无旁贷,化学实验则更是任重而道远。
——郑长龙.中国教育学刊.1995(6)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凭学生自学或盲目探索,而不需要教师的存在。探究学习不是外在于教师的,探究学习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共同创造的。
——毕华林 亓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2
只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习具有自主调节、自主控制的权利和意识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才能落到实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促使学生发展的目的。
——毕华林 亓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8
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是“一泓活水”,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一桶死水”,化学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学科基础知识,应该以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充电”,使自身的知识储备横向不断加宽,纵向不断深化。
——毕华林 亓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4
【评论】教师几乎天天不离教材,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足够到位吗?例如,为什么初中教材中要介绍的化学反应是那几个,而不是其他的呢?银镜反应中为什么要用氧化性偏弱的银氨溶液,碱性环境的主要作用又是什么呢?……一些教师对教材内容不断地进行探究考证、实验……他们的研究说明:“对教材很熟悉、理解很深刻、把握很到位……”这样的话不可轻易说出口,唯有孜孜以求,方能成就“教育家”,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需要亲自探究和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7:23 , Processed in 0.0997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