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公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9 16:3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

公告

◆主办单位:《看历史》杂志社

◆联合主办: 新教育研究院

◆总 顾 问: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合作网媒: 腾讯网


一、大赛宗旨

当下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风貌日新月异,今天正从我们身边掠过, 加速成为历史。逢此剧变,我们更需要记录现在,回望过去,探寻我们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亲历者,也理应是历史的记录者。 当我们惊叹于“逝者如斯”的时候,公民写史的潮流已经悄然形成。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秉此理念,《看历史》杂志发起“公民写史计划”,倡导公民对历史的探寻、记录、保存和传播。

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旨在推动、组织和支持中国青少年参与“公民写史”,主要达成以下目的:

(1)为全国中学生及历史教师搭建学习、探究历史的实践平台,推动中学生发现、记录、认知身边的历史,在历史探寻、写作中获得对历史、人生、世界的感悟和智慧,培育正确的历史观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2)促进中学生通过历史探究活动,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途径,培养基本的历史认知和表达能力;

(3)增进中学生与长辈的经历与经验分享,弥合代沟,促进家庭和谐。唤醒一代青年主动关注历史,明确自身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与使命,进而主动承担起家庭、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赋予的历史责任。

二、作品要求

(一)写作主题

1.2012年度主题:走过历史(大时代中的个人命运)

写作要求:从各自的家人、家庭或家族入手, 通过实际采访和资料研究,讲述先辈在历史变局中的经历,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探寻个体与社会,局部与整体的互动关系。

2.集体申报项目:我写校史

写作要求:通过历史细节展现母校发展的历史进程,折射宏大的时代潮流,探索母校兴衰沉浮的历史际遇和变迁。(详见附件1《“我写校史”活动方案》)

3.创新历史研究实验:直播历史

实验要求:成立课题组,编辑信息,通过微博直播形成开放式研究群组,在充分研究基础上,按历史写作标准完成课题。(详见附件2《“直播历史”活动方案》)


(二)写作要求

1.所有学生参赛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主文)、B(辅文)两文。

A文:主文

(1)真实地记录和写作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的“历史”。

(2)作品为非虚构写作,不得有主观虚构或想象。

B文:辅文

探究活动总结。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过程,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与心得。

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文占70%、B文占30%。

    3.稿件格式

稿件一般采取文本 (word)格式。

为鼓励多媒体创作和表现,也可附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格式。图片规格:在清晰状态下,图片大小不得低于800X600像素;视频要求:画面清晰,播放流畅,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有中文字幕。

(三)投稿办法

投稿邮箱:[email=参本次大赛来稿发送至邮箱faxianlishi@vip.qq.com]faxianlishi@vip.qq.com[/email]

咨询电话:010-52490765  13501288754

备注:邮件主题栏请注明“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参赛作品”;稿件首页请注明题目、作者姓名、学校年级、指导老师(姓名、电话)、推荐人(教研员或校长,个人参赛可以缺省此项)、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三、参赛方式

(一)个人参赛:全国在校初中生、高中生均可个人参赛。

(二)集体参赛:全国各地教研部门或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赛,历史教师负责指导工作,参赛作品须经本地区历史教研员或本校校长推荐参赛。

四、参赛时间

(一)收稿时间:2012年4月1日~2012年9月15日。

(二)评审时间:

(1)分赛区评审:2012年9月~10月。

(2)总决赛评审:2012年11月~12月。

(三)颁奖时间:2012年12月。


五、评审说明

(一)评委组成

评委会由著名历史学者、作家及中学历史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组成。具体名单如下:

高  毅(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
秦  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陈  新(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学勤(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樊建川(成都建川博物馆馆长)
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姬秉新(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齐  健(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惠军(中学特级教师,上海市晋元中学历史教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王  雄(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扬州中学历史教师)
郭富斌(中学特级教师,西安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
魏恤民(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教研员)
张汉林(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历史教研员)
何成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夏辉辉(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
钱钢(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
张典婉(台湾地区资深媒体人、作家)
(二)评审程序

1.初选:组委会每月对来稿进行一次筛选,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推荐至各分赛区官网,并在腾讯网大赛专区登载展示。

2.网评:各分赛区官网及腾讯网大赛专区全程展示优秀作品,设置开放评选窗口,由公众评论及投票,评选优秀的作品进入分赛区决赛。

3.分赛区决赛:通过上述方式产生的决赛作品,将由分赛区评委会进行终审,决出分赛区获奖名次。

4.总决赛:各分赛区推选前三等奖作品参加总决赛,由总决赛评委会终评,确定总决赛获奖作品及名次。

(三)奖项设置

分赛区:

1.学生作品: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50名。

2.指导教师奖:最佳指导奖5名;优秀指导奖30名,指导奖提名50名。

3.组织奖:最佳组织奖5名;优秀组织奖10名,组织奖提名20名。

说明:奖项具体设置由分赛区最终决定,原则上获奖比例不超过30%。

总决赛:

1.学生作品: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优秀奖100名。

2.指导教师奖:最佳指导奖10名;优秀指导奖30名,指导奖提名60名。

3.组织奖:最佳组织奖10名;优秀组织奖30名,组织奖提名50名。

4.所有获奖单位均有资格申请成为“中学生写史计划”实践基地。


六、媒体支持

(一)作品展示

组委会借助多种方式展示作品,供学生、老师和公众学习、传播和收藏。

1.腾讯网大赛网络专区:全程展示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

2.《看历史》杂志:对每一阶段活动进行报道,并选登优秀作品;

3.出版优秀作品集:组委会于2013年4月前,将优秀作品结集成书,正式出版。

(二)媒体报道

1.组委会将邀请中央权威媒体、地方主流媒体、教育专业媒体等进行全程报道。

2.组委会将邀请全国主流网络媒体全程报道并组织互动讨论。

3.组委会将邀请中央及地方主流电视台,对活动进行报道。


七、相关活动

(一)大赛颁奖:通过媒体公布大赛评审结果,并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纪念品等。

(二)教研及学习活动:结合本次大赛,组委会将与相关教育研究机构共同组织“中学历史教学研讨会”、“非虚构写作高级研修班”、“中学生历史夏令营”等活动。

(三)新教育课程开发与实验:组委会将邀请历史教育专家共同研究开发中学历史新教育课程,获奖单位可优先申请新课程实验。


八、其他事项

本次大赛为公益活动,特就作品著作权问题声明如下:

(一)投稿作者须同意无偿提供参赛作品之著作权,供大赛主办单位用于以下用途:本次活动中之评审、交流;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报刊刊载、图书出版和网络传播。

(二)主办单位承诺著作权不用于上述之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向第三方转授。



      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组委会

                         2012年3月


附件1:我写校史活动办法
参赛条件:以学校为单位组建课题小组

选题申报:参赛学校向组委会提交开题报告,经组委会审核通过,予以登记并安排专家给予指导。

写作要求:通过历史细节展现母校发展的历史进程,折射宏大的时代潮流,探索母校兴衰沉浮的历史际遇和校史人物个人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品形态:文本格式(word)、演示文稿(ppt)、网页、图片和视频等形态不限。需同时提交A(主文)、B(辅文)两文。

附件2:直播历史活动办法
实验课题:自媒体环境下的开放式历史教学研究

参赛条件:以学校为单位组建课题小组

选题申报:参赛学校向组委会提交开题报告,经组委会审核通过,予以登记并安排专家给予指导。

研究方法:

1、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史料梳理并按时间顺序编辑为适合微博传播的文字、图片或视频材料;

2、按时间顺序发布微博,重现特定历史的大致风貌;

3、组委会定向邀请和推送,使每条信息精准到达与之相关的微博用户,引导其共同参与历史记忆的重建过程;

4、课题组重新整理、研究历史材料,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提交大赛组委会。

写作要求:以叙事方式展现研究成果,还原细节,展现历史潮流与个体命运。

作品形态:文本格式(word)、演示文稿(ppt)、网页、图片和视频等形态不限。需同时提交A(主文)、B(辅文)两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0:55 , Processed in 0.0758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