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浅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11:3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浅析  [zt]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发挥着反馈、诊断、激励和帮助等功能,起着促教促学的作用。不难看到,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都十分重视考试。遗憾的是,不少试卷命题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有的过多注重了双基,忽视了能力的考查;有的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有的“面目”呆板,甚至“艰涩”,偏题、怪题让学生摸门不着;有的考查层次失衡,全面关注不够;有的只重视结果,不关注过程;有的偏离生活,缺乏人文……
要想明确怎样进行考试命题,首先要知道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课程标准里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就是说,考试已从单一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发展成为同时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发展功能等.因此我们在出试卷时要注意指导思想是:要有利于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目标达成水平;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鉴于语文课标评价建议,及以前命题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命题时就应该注意体现以下几点:
(一)、 关注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
读音、字形、重点字词的理解等基本知识,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仅仅靠考前的几次“强化”和“冲刺”是不行的,因此,应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读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汉字或解释,以期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正音、正字、解字的基本功。
(二)、凸现价值——注重文本积累的积极有效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但大量的实践证明,一味的为积累而积累,不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运用并加以内化的积累是徒劳的,是无效的。因此,我们的试题应该追求语言的积累的思维过程,在考试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语言积累在灵活应用的过程中转化成一种永恒的语文能力,很好的体现语言积累的应用价值。
(三)、 引领生成——注重课外迁移的积极有效
一直以来,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老师只是简单、机械的阐述和传递这些内容,这样,教学之路就逐渐被堵塞。因此,作为教学导向的试题,就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这种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命题,往往也会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
在命题方向上我们要依据课标,立足课本,注意“七性”。
科学性  试卷在命题策略上要追求科学性。对照课标要求,准确把握课本中各个知识点的分布、目标达成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应该与年段要求、学生的实际、新课标的要求相匹配。注意分清考核和考查的区分度,合理实施。
基础性  语文的基础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取决于基础的扎实与否。基础性是学生学习能力逐步形成的首步,它包括对工具书的应用能力、常态下书写的规范程度、拼音字词的掌握、句型的转换等。基础知识的检测应该涵盖级段要达到的标准。我们在出试卷时在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中应比较全面,从多角度进行测试,既注重文本,又加以拓展和应用,充分检验学生双基的功底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做到”易而不死、易中求活”。我们看这样几道题:
1:请根据拼音,填上合适的词语。
                                       quán lì
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确,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行使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    ),(    )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    )不受侵犯。    【参考答案:权力,全力,权利】
2:我能用“幽”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夜晚,我顺着( )的乡间小路往前走,来到了小镇的街心花园。那里环境( ),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的月光给街心花园镀上了一层神秘的洁白。 【参考答案:幽静,幽雅,清幽】
题例1改变了传统的看拼音写词语的形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同音词的积累与运用情况,用灵活的形式考察基础知识。
题例2意在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情况。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夯实语文基本功,不是要死记硬背,不是要生吞活剥,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
人文性  即以考试为平台,把学生当成主体和富有个性展示的具体化。使考试不再是机械的、凝固的、冷却的、纯粹的应试过程。在试卷中渗透对话精神,使考试更多地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并尽可能体现出平等对话的氛围,应当说是新课改下对考试改革的要求,也是构建新型考试文化的重要内涵。
      例如: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告别母校之际,借助这张考卷,用你的真诚和智慧感谢多年来悉心培育你的老师和家人,也为自己金色的童年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吧!一定要用心审题,静心思考才行啊!
这段“卷首语”虽然话不多,但语重心长,确实深层的改变了试卷的文化形态,起到了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试卷中要关注这些人文的话语,在试卷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采用洋溢关怀、充满情趣的形式,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答题心理。在试卷的开始、中间和结尾用长辈的口吻、鼓励的话语、朋友的善意提醒简明扼要地写上几句,插上一些趣味的图,使学生放松心情,愉悦作答,让学生的发挥最大化。题目要力求亲切,尽量避免指令性。要做到时刻以“请”字当头,“你”字为中心。……
同时在试题命制中,我们还要适当注意命题形式的新颖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当然在追求命题新颖的同时也应注意命题导语的明晰性,不让学生因题意不明而失分。例如:我们来看这样几道题:(变常式为变式,增强题型的趣味性)。
题型变常式为变式,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促使学生产生探求谜底的欲望,客观上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据拼音自注声调各写四个词语
         mei   li  (      )(       )
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  )(  )精   神(  )(  )神  
痛(  )(  )痛           贼(  )(  )贼  
举(  )(  )举      防(  )(  )防
写词语(选择8个有把握的写。)
例:最深的呼吸:  气吞山河     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最高的人:   最长的腿:   最大的手:    
 最大的区别:  最好的记忆:  最长的一天:
    最小气的人:  最大的家:        最宽的嘴巴:
……
价值性:创造性地链接文本内容,  充分发挥课本的“例子”作用,给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结合文本学习,积累相关语言;在感悟中积累──结合阅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
例如下面的试题:调动你课内外的语言积累,根据要求,写写相关的成语。
    大兴安岭的岭,具有独特的美。请你根据下列描述,写写想到的成语。
(1)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2)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参考答案: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数不胜数】
以上试题,充分发挥了课本的“例子”作用,给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结合文本学习,积累相关语言;在感悟中积累──结合阅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
再如:我们的语文课本就像百科全书。
   这里,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列举课文题目)爱国情《_______》思乡情《__________》父子情《_______》母子情《__________》
这里,有美不胜收的风景(用原文语句填空):
(1)《桂林山水》这样描写漓江水的绿的纯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鸟的天堂》这样描写大榕树的绿的活力: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形象鲜明的人物(用自己的语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邱少云。
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根据自己的感受表达):
(1)读《开国大典》,让我感受到了1949年10月1日在世界历史上极不平常的意义: ___          ___   
(2)读《两小儿辩日》,让我有了多方面的启示:
①两小儿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组试题,使传统的“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新活力,在有限的空间里,引领学生去体验一次韵味无穷的精神之旅: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之真,去品味文字中的色彩之妙,去领略人物的个性之美……于是,试题有了内蕴之厚、意境之深,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成为了感受语文学科无穷魅力的过程  。这些试题看似在课文之外,却是在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它的综合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的个性特征,从本质上体现的却是课本学习的内在功力。
实践性:课程标准里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命题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实际,努力通过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强调积累、理解、运用,这三者体现在卷面上应以运用为主,考查学生是否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灵活运用。
例如:1.考察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情况。
题例:有人在“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中,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1)我这样理解这句口号的意思:
(2)我也想给学校正在(或即将)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献计献策。
我设计的活动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口号设计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如果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就会有益于今后长期的工作,有益于每个人一生的生活;“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感受快乐,可以增强体质】
题例的问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这不是考试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学问,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再如:2.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情况。
  题例: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了,你想在送给母亲的贺卡上表达对母亲、母爱的赞美。如果引用成语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引用诗句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孟郊《游子吟》)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来表达,可以是:──(    )
【参考答案:情深似海、恩重如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再如: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ABCC样式的词语或者诗句。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                      (文雅,有礼貌)的人,课讲得很好。我们读书的时候,教室里                  (读书声音响亮);进行小组讨论时,同学们有是            (议论很多)。同学们表现出色,老师就夸我们班是            (有才能的人很多)。我们称赞老师学识渊博,问他这些学问是从哪来的,他用诗作答:“                ,                 ”(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但他提醒我们还要注意实践,因为                ,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的认识事物还需亲自实践)
积累词语是为了应用,按以前是“看拼音写词语”或者是“写出几个ABB、ABAC之类的词语”等抽象、机械的考查方式,即使学生积累的词语再丰富,也是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所以我们要给学生脚下垫石头,而不能一味得让他们跳着去摘桃子。这就需要我们把对词语的考查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在抽象的词语和现实世界之间建起一条“绿色通道。”
再如:按同样的格式,将句子补充完整。
啊!生活!你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醉香;你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你是(    ),(          )。这道题一是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是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以上题例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试题根植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突出了实践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考查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合性  试卷命题时,要减少单一的陈述性知识的检测形式,考查全面,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迁移和综合,突出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拓展,显现动手和操作能力的检测。在出题时:尽量进行整合,把相关的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考查。我们首先要加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的整合,努力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素质和人生观等深层次的素质。
其次,要加强听、说、读、写等能力之间的整合,力求全面、综合地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既可以减少命题量、节约版面,又能考查学生灵活掌握的情况。
例如:1.综合考查语文素养。
   题例7:看到电视中的“红楼梦中人”──重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演员海选活动,我就想起了在课本中与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小说的亲密接触。
(1)我能根据课文《景阳冈》的内容,写一副对子:石猴水帘洞称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课文《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补充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参考答案:武松景阳冈打虎;诸葛亮、曹操】
再如:课外,你一定读了不少健康的书,请推荐三本你喜欢的书,书名《           》、《           》、《           》。你推荐《            》的理由是:                                   
   题例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情出发,对学生的考查至少包括:积累方面──积累与名著相关的语言材料;感悟方面──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所作所为;运用方面——掌握对对子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
再如:2.综合考查三维目标。
如:“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意思为‘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这一题面颇为简单,但蕴涵十分丰富。“不在公共场所喧哗”是一种现代文明、社会公德,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潜身题中,而要学生拟一个说明此理的标语,则无疑是对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考量,体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而且颇有情趣而又不是创造性。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之全面和适度,就这样艺术的内化在一个小小的题目中了。
又如:我们来看这样一道课内阅读题。这是课文中的一个语段,提出的三个问题。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          ,        ,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请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                  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针对这一情况,讲述                   的道理,号召大家                                    。
3、请结合你对张思德同志的了解,写一写为什么说“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虽然是对所学课文的测试,然而从命题质量看,它既有对课文重要语言材料的重视,体现了学生必须要重视诵读课文的要求,(第一小题)又有对课文背景知识的考查,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探究,(第二小题)更有为学生自由感悟、表达提供的平台,(第三小题)深度的透射出考察三维目标达成度的功能,
  再如:读《荔枝》,让我对母爱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母爱,是母亲精心清洗的一盘沙果;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母爱,是看到荔枝时的一声嗔怪;母爱,是端走沙果时的那份看似不经意】
我想学生要想答好这道题,至少需要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第一步:看例子,把握特点──从内容而言,是关于母爱的感受;从形式而言,是描述母爱的具体表现;第二步:开“箱子”,调动积累──从脑海中回顾课文中洋溢着母亲浓浓爱意的种种感人的细节;第三步:动脑子,进行表达──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围绕印象最深的人物细节,再仿照例子进行具体表达。于是,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成了学生习得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又受到了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撞击。
探究性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试题不仅照顾到学生发展的“均衡性”,部分试题也应该适度纵深,不仅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具有挑战性,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水平。
具体命题意见:
1:结构合理
(1)试卷一般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理解感悟”“习作表达”四大主要模块。识记内容量不宜过多,积累运用、理解表达所占比例增大。有一定的开放题加分。
(2)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约为15%、85%。
(3)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难题的比例为80%、10%、10%为宜。这个难度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而定。
(4)出题的量的大小要适中,时间安排要合理,要有赋分标准。如果是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那么出题时设定的答题时间要以40分钟为宜。要给学生思考和检查的时间。(要注意:如果学生不思考就答的的试卷实际上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试卷)
(5)出试卷时要注意试卷的类型:要分清单元卷、综合卷、达标卷。对于单元卷,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思考如何出题能突破这些重难点。
2、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与运用题
   ①注意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典型)拼音、汉字、词语、句式进行考查。所谓代表性、典型性就是指所考查内容是否常用、重点、精彩还是易混易错、能有效的以课内带动课外,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书写题不单列,因为学生的书写情况如何,从整张卷面便一目了然,尤其是作文。所以是否适当留2--3分为卷面书写分,强调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尽量美观也可考虑。
2、阅读题: 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各一题。课内阅读尽量选择精彩课文的精彩段落。课外阅读应注意短文的难易程度及篇幅。这二者均要注意考查命题的广度与深度,巧妙结合进拼音、词句、段落、篇章、标点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尤其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运用、段落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表达方法的使用应占较大比例,强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另外还可适当设计一点开放性的题目(如对文章表达或故事人物的欣赏评价),不求答案的统一。
3、作文题: 注意写实与想象、命题与自命题(看图作文)不同类型,给学生一点选择的机会,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作文要求要明确、重点突出。像语句通顺连贯、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内容具体完整只是一般性要求,不妨只作为第二项要求,第一项要求应根据具体作文题来确定。作文字数的要求要参照课标中各年段的要求。
此外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试题命题时应注意:
1、试卷上的题目不应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或自主学习(以及一些练习册上的)题简单的罗列,在出题时要用心的琢磨,是否可以考虑将生活经验与语文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结合当时、当地、学校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或生活中的有趣事,触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们知道学习语文与学生自己密切相关。
2、应有大语文观, 注意语言的积累与延伸,结合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推荐,可将课外阅读书目或必备的古诗词内容创设情景,巧妙地融入语文试卷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要用到语文,随着语文素养的提高去感受触摸成活的情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3、注意阅读分析题目内容的选择,所选择的文章应具有时代感,积极把握时代的脉搏,最好是那种能扣动心弦,人文性较强的好文章,让学生答题时也能收到一些启发与感动,一篇文章如果能吸引学生静静的阅读,才能引发他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我们在选择阅读篇目时,一定要精心挑选。
总之,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有效教学、服务课程改革。考试的命题要努力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通过考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48 , Processed in 0.0666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