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丙奇:有多少高考作文题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18:3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熊丙奇:有多少高考作文题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高考昨日开考,各地语文作文题备受关注。其中上海的作文考题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这道题富有思辨意味,考生可以谈平凡与天才、小的思维火花与伟大的发明的关系等。但这道题把心灵微光被舍弃的原因,归为每个个体“只因为是自己的东西”,其实并不全面,在现实之中,“微光”被舍弃,很多是因为环境的原因。
比如,2010年,两名物理学家凭借“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铅笔芯的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方法简单得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也被我国学术界认为是“传奇”。可是,如果他们生活在我国,他们的思维“微光”,即使自己坚持,也行不通。
首先,这样的“微光”会被嘲笑:这么高科技的东西怎么用这么简单的“游戏”来弄?就相当于高射炮打蚊子嘛。其次,如果他们申请课题,这样的“微光”会被课题申请审核“灭掉”。在课题申请中,有关“技术路线”的描述,那必须有高科技含量,越炫越好。这种“手工”操作,定然在申请中不受待见:难道这样就来骗钱?结果是,这类“微光”难以申请到经费支持,生存都是问题;只有舍弃“微光”,去寻找大家都认为“亮光”的东西。而等到他人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时,才感慨自己原来也想到过。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科学家中的一位,还曾经获得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他的研究是,使用磁性克服了重力作用,使一只青蛙悬浮在半空中。这要是在我国,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搞物理的玩起小动物来了。
再比如,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1953年,已经是美国知名教授的路易·阿尔瓦雷茨去参加全美物理年会。吃午饭时他与27岁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格拉泽同桌。交谈中,格拉泽告诉阿尔瓦雷茨,自己的报告被安排在大会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场,他非常担心到时人们因提前离会而不来听。阿尔瓦雷茨好奇地问格拉泽报告的内容。格拉泽说,他受啤酒摇晃后冒气泡的启发,想以此寻找探测基本粒子的方法。
几年后,阿尔瓦雷茨在格拉泽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尝试,终于成功做出了第一台液氢气泡室。虽然格拉泽的思想并不成熟,而阿尔瓦雷茨的液氢气泡室的设计思想也远超格拉泽当初的设想,但196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授给了年轻的格拉泽。
这个故事中格拉泽的想法就是“微光”。他的“微光”经另一位大师发扬光大后,还是把天才的成就归属到了他的身上。同样在我国,年轻学生的想法,能大胆说出来吗?另外,更重要的是,这种想法一说出来,就可能变为“他人”的了。在我国,原创性的思维是被轻视的,谁最终做出成果,才被认为是最大贡献者。
所以,要让每个人重视心中的“微光”,需要自我坚持之外,还必须有让“微光”发光的外部环境。总体来说,我国当前正缺乏这种外部环境,虽然我们鼓励中小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但很多地方的基础教育采取的是灌输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背记知识点,而不是采取讨论式、交互式,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这种教育模式一直延续到大学,最近的调查显示,211院校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动情况很差,学生不愿意提问,自然,再“天才”的“微光”也就黯淡了。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学术研究中,学术研究已经工具化、程式化(要求在什么节点一定要完成怎样的学术研究成果),学者们已经很难为“灵光乍现”而激动,俨然成为机器。
如果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学生说出的一个想法,不被周围轻易“否决”,而是可以成为某位大师做出伟大创新成果的某种基础,并且最大的功劳被大师归于这名年轻的学生身上,那么,天才的发明,就孕育在日常被舍弃的微光中,我们每个人的创造性活力也会得到全面释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8 00:19 , Processed in 0.0857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