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应该与李玉龙成为好兄弟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5 18: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 我是《教师之友》杂志的编辑李玉龙,很高兴在这里介绍《教师之友》与大家认识。
《教师之友》是一份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性教育期刊,内容定位是“全面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了让大家对《教师之友》有一个基本了解,我把10期的读者之声和编辑手记发上来,请大家批评!
编辑手记
《教师之友》的用稿标准是什么?
感谢读者的支持和参与,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稿。捧读稿件时的心情是兴奋的,但也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杂志的容量有限,这就决定了只有少数稿件才有发表的可能。这方面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理解。还有一方面就涉及到《教师之友》的用稿标准。从来稿看,相当一部分稿件显然没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或者有投稿的老师对《教师之友》揣摩不够的原因,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我们与读者的交流存在一些欠缺。
一个媒体有一个媒体的品格。《教师之友》在办刊理念上与其他教育媒体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体现在用稿标准上自然也就有一些不同。简而言之,就是除了对文章本身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文字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逻辑是否没有毛病,是否没有多余的话以外,我们更看重的还是一篇文章的“含金量”,说得再直接一些,就是文章是否来自于真实的教育实践,这种教育实践是一般性的还是融会了作者本人的独立思考的,这种思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能对其他老师有所启示等等。在《教师之友》可能很难见到一些高高在上的官样文章、一些根基不牢的宏观大论、一些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的论文和一些缺乏自己真切的生命体验的抒情散文。
    在前面几期的“编辑手记”中,我们写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应该是既有“思想底子”又有“技术含量”的。在一个好老师的身上,自觉的思想追求和练达的技术操作也往往是一个合二为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在当前这样一种现实下,一个好老师还应该既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同时又要对孩子的现在负责,也就是说,一个好老师应该成为一个应试的高手,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这样的标准可能高了点,但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正像我们自己经常感叹的,做好一个好媒体就像当一个好老师一样需要我们付出很大很大的努力才可能有一点点成绩。基于我们对好老师的这种理解,所以我们非常喜欢看到的是这样一些文章:在日常的看似平凡的教育实践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这种文章切口往往很小,但却能开掘出一个新天地,有“大气象”,能让我们产生眼前猛然一亮的感觉;论文当然也欢迎,但一定要有扎实的实践做支撑,研究的是真问题,做的是真学问,且研究思路清晰,逻辑路径谨严,对于一线的教育实践有一定的价值,能让我们受到启发;以一种平实的文字记录所思所感,这种文字可以直抵心灵,有一种浓浓的人文情怀融在其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真实的美,一种朴实的美;以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理性地直面现实,勇于并善于揭示、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不仅挠痒挠对地方,且能引导我们去思考、去寻求解决办法……需要说明的是,《教师之友》是一本综合性杂志,鉴于包容学科太多,不可能在每个学科上着力太甚,所以我们更欢迎一些超越学科的文章;还需要说明的是,从今年第7期开始,《教师之友》已经把“服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我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因此,特别欢迎能对教师的观念有引领、技术操作有指导的文章,且以通俗易懂韵味无穷的案例的方式呈现为上上之选。
    坦率地说,上述一些用稿标准或者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现在也许将来我们的杂志可能有一些文章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但我们还是愿意以这样一种标准去要求我们的作者,去衡量、选择我们的每一篇文章。我们以为,这样的要求是应该的——这既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作者本人的一种真正的负责,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当然我们也必须以这样的一种标准去要求作为编辑的我们自己加强学习,更好地与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拿出一个理想的《教师之友》的版本献给我们的读者。
《教师之友》是一本立足市场求生存的杂志。我们的发行没有借助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而大多依靠老师们对《教师之友》发自内心的喜欢而自掏腰包订阅的。也正是因为此,我们愈发珍惜老师们对我们这样一份刊物的厚爱。最起码,我们要对得起老师们自己的“银子”。
限于篇幅,对第10期《教师之友》的主要文章,我们不再引介,大家可以参照上述一些标准进行品评。本期“家园”选发了魏智渊老师读《教师之友》第9期的一个感想。对魏老师的这种认真精神,我们非常钦佩并感动。有这样负责任的读者,我们真的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教师之友》办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7:52 , Processed in 0.1261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