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命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0 20:3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命运

/魏智渊

1

我从小就是一个狂傲的人,骨子里桀傲不驯。总是班上第一个交试卷的人,极少考到第二名。别人怕写作文,我经常在规定的时间里连写两篇,而且观点完全相反。读师范,从没在征文比赛中获过奖,原因是不屑参赛。表面温驯,关键时刻,却常常让老师下不了台。
但那毕竟是一个贫瘠的年代。何况考的是中师,舞台很小,任由精力一点点是消耗于许多并无价值的事情中。打了两年麻将,喝了几板车啤酒,最终又痛改前非,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甚至到这个时候,才第一次接触到《南方周末》、《读书》、《文史知识》……甚至到这时候,也没改变自己的狂傲,经常跟几个出色的老师“讨论问题”,其实是挑战老师。并且,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最优秀的(事实也是如此),上课开始给各老师“题诗”(有同学配画)。终于,毕业之际,系主任林霖老师(不幸英年早逝)希望我找点关系留校任教。
那时,已经是狂傲的极致了。直到多年以后,才反省到,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如果不是教育在线,如果不是新教育实验,我的命运,是注定的。我甚至可以把这一切清晰地描画出来:
一个有着深厚的阅读背景的实力派语文老师,并且,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理论(肯定是偏于“深度语文”的),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名著课程以及人文课程,成为一些语文类杂志的封面人物。时机成熟的话,也已经是语文特级教师了。
专栏作者,和诸多教育教学类杂志的编辑是好朋友,每年都大量地发表文章,也出版了若干本书籍。并且,经常外出讲座,是一些狗屁中心(例如新课程中心)的专家组成员。
接触新教育(2004年)之际,我已经走到了这种命运的门槛,已经开始大量发表文章,语文教学也刚刚走到佳处,是语文教学中的青年新秀,那时我三十出头,继续走,不到四十岁,我的这种命运会逐渐展开……一个中学语文教育专家,一个实力派名师,一个专栏写手,就练成了。

2

然而,我背叛了自己的命运,把自己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处境中,在家人和许多朋友看来,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背叛的原因,当然可以总结为对自己的诚实,以及理想主义。毕竟,这是我生命中的突出特征。理想主义总是意味着某种牺牲,所以我一头扎入了小学,又因为团队需要做了大量琐碎的事。
理想的褶皱里,往往也藏污纳垢,这是没办法的事。新教育人中名流太多,像我和干国祥这样的乡下小子,本就“居大不易”,更何况我们又都属于那种不肯虚与委蛇的人。明白地说,如果为了搞人际关系,就没必要做新教育了。在某些名流看来,是新教育让我们这样的竖子成名,天呐!有木有搞错?!我本就狂傲,最看不惯的人群就是名流了,心里想,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敢保证遛得过我?
但无论如何,我不再是一个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道路上高歌猛进的新秀,而是一次次地面临不熟悉的事物,被打回了原点重新邯郸学步。并且,我不在是“一个个人”,而成了团队中的一分子,这个团队,就是新教育研究中心。
在干国祥的身边做事,也有痛苦的一面。因为你很快会发现,他是那种将会留名青史的人。现在每年出版那么多著作,它们基本上都会在20年内消失。但未来干国祥写的书,将不会消失。我相信,其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例如对《论语》的解读等),200年内都不会消失。我的这种预言,只有极少数人相信,因为绝大多数认识干国祥的人,都承认他的优秀,但却没有真正地领会他的思想。而我是最理解他的思想的人,深知这种思想的根本性,以及他生命中非同寻常的创造力。这对我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我本来可以顺利地也成为名流的,但忽然就一天天地看到了自己的平庸。
这几年我写得很少,也基本上不发表文章。我知道我会写得比教育杂志上绝大多数文字都好,但我看不到写作的意义。浅薄的文字可以堆积出名声,但怎经得起岁月的风?

3

作为一个狂傲的人,意识到自己其实很平庸,是一件很难过的事。
忽然地,就四十岁了,猛然发觉,自己一事无成。面前摊开了许多领域,在每一个领域中,自己都是一个初学者。但,时光在流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些80后的年轻人正在飞速成长,他们中有些人,拥有着很好的资质,正飞奔在成为名师或专家的路上。而我,早已经偏离了轨道,成了一个在交错的小径中发愣的中年人。更准确地说,是一个脱离了成熟轨道,似乎再也无法成熟起来的中年人。
如果时光倒流,我未必会选择做新教育。
但是,我也无法再选择做一个所谓的名师、专家、写手。我无法再拥有那种成功,以及伴随着成功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一切的虚妄,我无法再赋予这一切以意义感。
在教育教学的那些主题上,此刻,我就可以写得比绝大多数写手更好,因为我读得更多,领悟更深。但是,我很难动笔。因为在许多主题上,我还无法触及最深的本质,无法让写作成为一种涌现,一种对这一主题的穷尽。即是说,我拥有足够深度的眼光,但我毕竟不是X光眼,或许永远无法练就那样的视力。
我想起了,初中时,我就没有了作家梦,虽然那时我读书多,作文好。我那时的梦,是读者梦。我在阅读中经常很受伤:这么好的作品,究竟是怎样写出来的?然后我就很自卑,觉得自己终生难以抵达。很多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接受这种命运,不去做一个写作者,创造者,而是做一个欣赏者,一个伟大的读者,一个能够理解伟大作品的人。
我感觉到,我又回到了初中时的想法。区别是,那时的我,受到了种种限制,所读的东西非常狭隘,甚至是以杂志为主。而今天,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人类无穷美妙的精神领域。我耻于做一个以平庸之作换取声名的人,我更愿意做一个沉默但优秀的读者,用尽一生,去聆听那些伟大的声音,领略人类精神的精深微妙。
我仍然会写作,仍然会发表作品和出版书籍。因为我需要练习、完成工作任务、谋生,以及做一些普及工作。
但是,一切已然不同。

4

其实,很多时候,我很想对那些优秀的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说,不要急于成名,甚至,忘记成名,对自己更有信心一些,否则,是对天赋的一种浪费。
少一些好胜心,多一些好奇心,更多地专注,更多地享受作为一个读者的快乐,更多地享受探索(无论是精神领域,还是引导学生)的乐趣。声名之类,只是“额外的奖赏”,有或者没有,大或者小,何必在意?
但这本身就是一个缺乏伟大人物涌现的时代,是一个“成名要趁早”的时代,是一个名流涌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是一个把沉香当炭卖的时代。哪怕一些号称理想主义的人,骨子里都免除不了算计,免除不了利益的考量。
青年人尤甚。毕竟,70后还成长于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
同时,我也很想对那些同龄的老师(网师中70后很多)说,我们应该已经过了追名逐利的年龄,四十以后,何妨活得更轻松坦荡一些?
我的意思是说,更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真正地探索教育教学的奥秘,去开始研习哲学、心理学等以前从未深度接触的领域……
这,算不算“中年派的奇幻漂流”?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20:4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1:39 , Processed in 0.1483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