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走越窄的中国哲学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9 08:3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越走越窄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朝晖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1月09日   15 版)

    每次出去开会,总是逼迫自己读很多中国哲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因为我参加的多是这个领域的学术会议。这类论文读得多了,日益感到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令人担忧。在这里,我愿借只言片语,说一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首先一个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不强。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前,对同行的研究往往没有全面调查,对前人的成就缺乏系统研究,就急于下笔。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多半不注意征引同行的成果,而是自说自话。一位美籍华裔学者告诉我,他有段时间想了解当前中国大陆的朱熹研究,找到了三本国内出版的朱熹研究专著。令他大为惊讶的是,这三本书的作者均未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另外两位同行的研究成果。这不是学者是否过于自信或傲慢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都不受尊重的问题。
    二是对国外研究成果尤其缺乏应有的关注。虽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学者不能熟练阅读或引用国外文献资料有时可以理解,但是在今天,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译介层出不穷,任何一个留心国外研究动态的人,哪怕只借助于中文翻译,也能随时找到许多对自己有价值的资料。老实说,这种既不注重国内同行的研究,也不重视国外同行成果的研究方式在全世界都少有,直接导致中国学术研究的水准难再上台阶。至少就我个人所知,当前西方汉学界在很多中国哲学问题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不容忽视。我真的不明白国内同行学者有什么理由忽视他们的成果,所谓“中国哲学只有中国学者才最有发言权,外国人不懂”的说法,究竟是对学术研究范式的无知,还是对自己偷懒不负责任的托辞?笔者曾跟不少台湾的,还有美国、韩国等地的学者接触,发现人家对中国大陆当前的研究状况还是注意的,不过他们花大量功夫阅读中国大陆的研究成果后,往往很失望,后悔浪费了不少时间。
    三是学术性不强。很多学者虽然写了不少文章,老实说,他们对于学术研究的“学术性”是缺少足够意识的。他们似乎总是过多地受到了功利倾向的影响,认为学术都是直接为现实需要服务的,于是所写的文章,往往切入点都是阐发某个自以为对现实有指导作用的观念或看法,这种观念或看法往往来自他读书的心得。由于关注点主要是对现实有某种指导作用或意义,也成为导致他们不太关注国内外同行研究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我们知道,学术研究诚然应该关注现实,但是也必须与现实保持距离,有时甚至需要保持相当长的距离。这是因为学术研究有自己的独立路径,需要在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有相当的积累才能突破;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为了在具体问题上有真正突破,有时研究者是不需要或没有必要考虑其现实价值的。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体系或哲学学说都是这么诞生的。如果时时处处都盯着现实,反而可能使学术研究沦落为没有规模和格局、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对策研究,其学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我曾经在有关地方将这种现象称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中的“国家范型”。
    四是视野相当狭窄,学者们往往只知道本学科领域的一点东西,而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少得可怜。有时还枉自尊大,自以为是,有统领天下的感觉;觉得其他学科玩的都是形而下的东西,不如自己的学科抽象、思辨、既深且高。其实那都是虚幻的错觉。近年来在中国哲学/思想研究方面比较有建树的学者,往往都不是中国哲学学科出身的人,比如余英时、廖名春、汪晖、葛兆光等人。学科视野的狭窄,导致一些学者只知道几个概念,成天在一些概念中玩游戏,自己心里已经很空虚了,居然还以为自己可以建构体系,其实都是自欺欺人。一方面是大谈中国哲学的特色就是重直觉、重体验,另一方面自己所做的全部工作都是知识化的,枯燥无味,既无直觉也无体验,更谈不上精神的跃动和生命的闪光。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的中国哲学研究路子正越走越窄,新鲜的有价值的思想越来越少,杰出的有创造力的大家几乎没有,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东亚其他地区像台湾,还有韩国特别是日本的中国哲学研究成果早就在国际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其外国同行所高度重视;而中国大陆方面,除了解放前出的几个大家外,解放后数十年好象还很少有人在国际中国哲学研究界产生了真正有分量的影响。我每次参加学术会议,总是留意台湾学者的文章,拿他们的文章和大陆学者的文章相比,结果往往发现台湾学者的文章写得比大陆学者的文章专业性更强,更有深度,规范性也强得多。就我个人来看,我认为学科分割过于严重(被抽象的概念和思辨困住了手脚),不注重学术研究的规范性,过份注重具体的现实指导意义等,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中最严重的若干问题。除此之外,学术期刊对于这种局面的形成也要负重要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学风也是学术期刊培养出来的。
    由于上述原因,我也时常听身边一些朋友抱怨不愿意去开会,因为开了几次会之后往往发现,很多人只不过是借开会之机出去转转,会会老朋友,认认新朋友。至于开展学术交流,反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岂止是开会,看看学术期刊上的那些文章,真正值得看的、有价值的又有几篇?有时连翻都懒得翻。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5:23 , Processed in 0.1046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