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学校“向教科研要精品”的工作目标,切实让我校教育科学研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初步形成我校教师高质量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科研行为范式,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应用性、科学性的教育科研精品。特制定如下课题过程管理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的“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中的促进作用”,按照河北省、秦皇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开发区教研室对课题研究的要求,采用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观念,新方法,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探索教科研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新途径。
二、课题组研究过程管理任务与要求
(一)课题组长研究过程管理任务和要求
1、组织课题组成员依据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计划认真实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2、经常和教导处联系,指导课题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和交流,及时调整和加强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践性,促进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3、每学期末写出课题研究过程总结交教导处。
4、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每学期末交教导处查验。
(二)课题组研究过程管理和要求
1、收到课题立项通知后,课题组即可准备开题,启动研究工作。同时,制定详细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和要求,开展相关的学习培训工作。并在每学期初以工作流程的表格形式交教导处。教导处将依据流程安排随时督促和检查。
2、课题组要确定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步骤,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时间进程、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并在每学期末以书面总结的形式向教导处汇报研究计划实施情况,接受教导处的监督与指导。
3、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注意收集、积累有关资料,善于吸收他人的研究思路、经验、方法与成果,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主动和教导处沟通,教导处会视情况,联系专家、预约骨干教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具体指导帮助。
4、每月召开至少1次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做好活动纪录。一是总结通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修正研究偏差问题。二是交流本阶段课题研究的做法和体会,以供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同时要邀请教导处参加,接受帮助和指导。
5、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成功的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课或课题组上好两节课题研究课。并及时研讨,查找问题。上课前要提前两天和教导处沟通,以便于教导处及时跟踪,实地考察,认真调研,联系专家和骨干教师到现场帮助指导。
6、根据上级和教导处安排,要做好中期检查评估准备工作,包括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前一段研究成果,查找问题,提出修正意见等。
7、凡需要结题的课题,要做好课题结题前的准备工作,并对课题进展情况和成果进行总结,写出结题报告(或实验报告),研究过程的工作报告。整理好课题研究资料,存档备查。但要提前一周向教导处提交结题申请书。
三、教导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任务与要求
1、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领导、指导、研究、服务与保障,完善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每学期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计划要具体可行,学期末写出研究工作总结,
3、组织、参加课题组研究活动,了解研究情况和动态。组织相关专题会议,帮助解决具体问题,集合学校专业力量或借助外力,开展会诊,总结经验,通过研究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结合校内外专业支持力量,开展有效地指导和研究活动,关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总结推广阶段性成果。
5、落实课题研究阶段性检查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检查。审核各课题组是否完成阶段性预期目标。是否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联系,采用查阅研究资料、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围绕研究目标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6、注重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在学校的运用与推广,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档案管理的检查与指导,使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四、本细则公布之后,于2011年2月开始执行。
课题研究档案的具体范围是:
计划选题阶段:课题《申请书》,实施方案、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组织机构成员分工。(交教导处)
研究实施阶段:学期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研究中的各种原始记录、调查报告、照片、工作日记、会议记录、研究反思、经验总结、课堂实录、教学(活动)方案、教育教学效果的测试等。
总结鉴定阶段:经验总结或研究报告、论文、鉴定书、鉴定会议记录、鉴定意见、证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