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外孙眼中的周扒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3 17:5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外孙眼中的周扒皮

http://www.sj998.com  2009-05-18  《家人》5月刊


    
孟令骞没想到自己会与“周扒皮”的关系如此亲近。在课文电影和动画片里,这是个半夜学鸡叫强迫长工起床干活的残酷剥削者,自己却成了他的曾外孙。
贪婪、狡诈、残忍,这是太姥爷的真面目吗?幼年的孟令骞躲在母亲怀里哭泣命运不公,对几代人烂熟于心的故事开始产生怀疑:高玉宝所著《半夜鸡叫》中的地主周扒皮,姥爷母亲描述的富农周春富,到底哪个才是太姥爷的真实身份?
赎罪的人
孟令骞忍不住又去邻居家串门。那家的大孩子有满满一箱小人书,让他眼馋不已。可这已经不是最吸引他的东西了。
今天又要看《半夜鸡叫》吗?大孩子冲他挤眉弄眼,仿佛守护同一个秘密的战友。这是孟令骞识字以来读过的最有意思的故事,他喜欢看小高玉宝智斗周扒皮、以“偷鸡”为由狠狠惩罚对方的情节,大孩子也喜欢,每当他指着这段文字嘿嘿发笑时,对方会笑得比他更开心。
嘿嘿,嘿嘿嘿,哈哈,哈哈哈哈。大孩子看着孟令骞笑得古怪。
村里看着他笑得古怪的孩子越来越多,昨天还在一起玩的同伴今天躲着他互相咬耳朵,露出“原来如此”的目光。
你们在说什么!孟令骞被看得心里发毛,胆小鬼才说悄悄话!
这句话引爆了炸药桶,嘻嘻哈哈的大小孩子围着他唱童谣:“周扒皮,周扒皮,半夜三更来偷鸡。”
他愣在原地,迷茫地四下张望。“你太姥爷是周扒皮,你是小周扒皮!”嘲弄的声音越来越大。几天前父亲对母亲说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别忘了你是谁的孙女。”
母亲姓周,胆子特别小,她每天都紧紧捂住胸口,像是里面住着一只好动的兔子。
父母是指腹为婚。二十岁出头的母亲依照婚约投奔父亲,那晚,村里为他们举办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打谷的院场里放露天电影。放映机的灯光射向前方的银幕,年轻的父母坐在安静的人群里。《半夜鸡叫》,白色的大字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出现在眼前,安静的人群突然迸发出喝彩声,母亲的心脏猛地跃起,悬在半空擂鼓。
从此她落下心跳病的顽疾。
而在母亲与自己看不到的太姥爷老家,姥爷周长义接受着日复一日的审判。他站在二十几个头戴高帽子身挂纸牌的四类分子中间,驼背,身体羸弱,神情麻木,脖子上挂着“半夜鸡叫罪恶剥削”的纸牌子,被要求保持九十度弯腰动作向贫下中农谢罪,汗水很快打湿了地面。有时弯腰谢罪会被改成跪在桌上、膝盖下垫着豆子的惩罚。“这与漫画里的地主形象完全不同。”当年参加了批斗会的知青张战友告诉孟令骞。
因为一部《高玉宝》,孟令骞的太姥爷经文学加工由富农变作了地主,而为“半夜鸡叫”赎罪的,是周家所有后人。
去见高玉宝
在姥爷和母亲的描述中,太姥爷周春富与《高玉宝》中的周扒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孟令骞渴望能与高玉宝面对面地聊一次——如果要写本不一样的家史为太姥爷和姥爷正名,这部书里就一定要有高玉宝。
2005年,鸡年,媒体记起了因为写《半夜鸡叫》而出名的高玉宝。借着《高玉宝续集》再版面市的契机,孟令骞捧着新书登门拜访。他想问的问题很多,高玉宝在报告会上描述的传奇战斗是否亲眼所见,高玉宝在上世纪60年代所说的“周扒皮孙子向他跪地恳求原谅”的细节是否真实,高玉宝为什么会在续集里选择姥爷做斗争对象……
“半夜鸡叫是真的吗?”一番官方问答后,孟令骞问出自童年起就纠缠的疑问。
这个问题不在高玉宝的惯常采访范围里。但他依然严肃地回答:是真的,我在的村有四个地主都半夜学鸡叫,只不过发表和出书时集中概括在周扒皮身上了。
高玉宝改口了,当年的回忆录在今天成了“是我非我,他中有我,所见所闻,集中概括”的小说。
“《高玉宝》是小说,为什么把反面人物用真名真姓写进去,对他们的子女后代的影响考虑到了吗?”
这个问题孟令骞憋了很久,几十年来周家人从没有想过要质询写故事的人“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只是忍气吞声绕过别人的指指点点。
“这个我没想过。我那时不懂什么叫小说,发表了五六篇后才知道小说不能写真名真姓,……(高玉宝因意外提问而沉默了几秒)那时候,他们是没有说话权利的。”
高玉宝的答案让提问者异常难过。我就是周扒皮的曾外孙!他几次差点脱口而出真实身份。
逐渐失控的采访被极其敏感的高夫人及时阻止。今天就到这里吧,她暗示,“你们不合个影吗?”
孟令骞和高玉宝坐在沙发上合影。他没法去指责即将80高龄的老人,而且家族的悲剧不是写书人一个人的错。在那个狂热无理智的年代,人们只能选择一个极端的方向前进。高玉宝把四个地主的故事都加在周春富身上后,没法修改前言的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写下去。
即将按下快门时,高夫人在旁突然提议:你拿本《高玉宝续集》,这样效果更好。孟令骞没有拒绝,只是觉得有些讽刺和滑稽。如果高玉宝知道和他对话的是周扒皮的曾外孙,会是什么表情?
以一本书结尾
孟令骞的书柜里藏着各个版本的《高玉宝》及其续集。母亲虽不识字,但她清楚地记得书的封面和插图,能认出“周扒皮”三字。那三个字就像魔咒,让她再也捂不住心里的兔子。
母亲在生前说:你不要写你太姥爷的事,事情都过去了。她的话代表了周家人的态度:不想再追究过去。
90多岁的姥爷住在瓦房店市的高岭村,身体佝偻,因为遭了大罪,他说话多了口角就会流涎。关于高玉宝,姥爷只反复强调一句:他没在我家当过长工。
姥爷和周家硕果仅存的长工王义帧住在一条街上,没事就一起坐在街边晒太阳。同样90高龄的王义帧不记得有半夜鸡叫的事,印象最深的倒是周家人比长工们还早起的习惯,“家里人做饭的做饭,喂牲口的喂牲口,人家都起来了,伙计还能赖在被窝吗?” 一个合格的庄稼把式,每天坚持自己下地,对长工还算不错——因为他知道长工们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舍不得给子女添置新衣——倒是主动掏钱给王义帧染过件白褂子……这是王义帧认识的周春富。
孟令骞在闫店乡的王屯村找到另一个长工刘德义一家。老人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刘吉胜接待了这个孟姓外乡人。
高玉宝在周家打过工吗?“我爹说好像干过两个小半劲儿,是半拉子短工。”
听没听你爹讲过半夜鸡叫的事情?“我爹没细讲过。”刘吉胜停顿了一下,态度热情真切,回答虽含糊,但滴水不漏。孟令骞不再发问,根据老人们的回忆他画出太姥爷的真实轮廓。
1911年,38岁的周春富找来风水先生看自己选的宅基地,先生说:此处虽为小势,然时局颇多动荡,草芥小民小富即安,也可算胎息之地。
闻言,吝啬的周春富大方地给了赏钱。
石头垒起的三间平房今天还在,大院里堆满杂物。每年有不少人来此参观拍照留念,听当地老人说周家的故事。他们了解到一个与半夜鸡叫无关的富农周春富。
母亲去世后,孟令骞回到老家见父亲。父亲是小学教师,退休后在家整理荒弃多年的孟家家谱。
你可以写那书了,父亲说,“为人者不能数典忘祖。” 父亲其实一直对命运耿耿于怀,当年他目睹周家人的遭遇,孟家人却没法在那个时候站出来为亲家说话,于是愤怒和憋屈几十年来一直梗在心里。
流着周家人的血,但以外姓人的身份书写,半夜鸡叫的阴影终结在孟令骞身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2:20 , Processed in 0.0846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