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盛况之后的文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5 14:3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盛况之后的文学
2008年11月14日  京华时报


  1977年11月号《人民文学》头条位置推出了北京市作者刘心武的《班主任》,引起很大反响。 记者 王磊 摄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热席卷中国。《人民文学》、《收获》这些纯文学期刊,都达到了百万份的发行量。
  如果考虑到文革后,中国人贫乏的精神生活中,最先开禁的是纯文学,就可以理解,文学这种奢侈的精神生活为何变得如此大众。
  多年后,当娱乐和大众传媒兴起后,当年文学的盛况不再已成必然。那些留下来的读者,也是真正的欣赏者,文学就此回到了一个恰当的位置。
  70年代
  文学的匮乏时代
  每天中午12点半,父母忙着张罗午饭,李敬泽拧开收音机,一个熟悉的男中音用煞有介事的语调,开始讲述村支书萧长春的故事。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经常出现在李敬泽家的一幅场景。
  童蒙初开的李敬泽知道,萧长春是个好人,但他对这个严肃无趣的好人实在没什么印象。真正吸引他的,是这部名为《艳阳天》的小说里一帮被鄙视被贬损的反面人物:马小辫、弯弯绕、马大炮……
  2008年2月,小说作者浩然辞世,身为《人民文学》副主编的李敬泽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将他早年这段文学接受史称作“小说史上一个壮丽而恐怖的时刻”:世上的小说和故事都被严厉禁止,一个叫浩然的人的讲述被亿万人倾听。
  李敬泽是幸运的,因为母亲在出版社工作,在《艳阳天》、《虹南作战史》等少数当时出版的“大路货”之外,他有机会看到母亲通过一些渠道搜罗到的别人难得一见的书。
  李敬泽记得他上小学一二年级就看过《红楼梦》,那好像是母亲通过某种关系从造纸厂淘出来的,“那时要说谁家有套《红楼梦》,这事儿很大!”
  上中学后,母亲供职的出版社那个大得像书库的资料室让李敬泽大开眼界,文革前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基本上都有。这导致李敬泽上大学前没怎么认真上过课,大部分时间都在“乱看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然在必读书目之列,他曾把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名言抄下来:“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然而多年后,他说自己一闭眼就能想起来的,是那个穿着海魂衫在树林里像个小妖精一样奔跑的冬妮娅。“当时看这部小说在思想上肯定不靠谱,可我后来问过好多同龄人,大家提起来都是一拍大腿:呀,我记得也是这个!”
  “那时谈个恋爱都要正襟危坐,李敬泽同志,我觉得今天我们俩可以怎么怎么样了——都僵硬到这个程度,但你在冬妮娅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性之美,什么叫生动,什么叫生命。”李敬泽说,即便在那个年代,人们凭直觉最容易领悟的,仍是那些最富人性的东西。
  回顾早年阅读经历,李敬泽说文学之所以对他们那一代人影响至深,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环境里,文学可能是惟一的一道光:“那时对一个孩子来讲,他知道世界有多么大,他知道世界有多么丰富,他知道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生活还有多么广阔的可能,几乎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偶尔落到他手里的一本书。”
  80年代初
  《收获》发行过百万
  1977年底的一天,已经读初三的李敬泽走在街上,回荡在城市上空的高音喇叭正在讲述一个名叫谢惠敏的“好孩子”和一个名叫宋宝琦的“坏孩子”的故事。
  李敬泽记得那时一开会,高音喇叭就宣读社论、播报重大新闻,有时也会播一些小说,他正是从高音喇叭里,听到了刘心武刚刚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班主任》——以此为发轫,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纪元正式开启。
  十年浩劫十年噤声,重获新生的人们有太多话要说。然而失语太久,那最初的呐喊艰难沉重、探头探脑。
  将近一年后,才从上海传来一声呼应:1978年8月,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的小说习作《伤痕》,在《文汇报》发表。据当事人回忆,无论《人民文学》还是《文汇报》,刊发这两篇作品都有过长时间的犹疑和争议。
  闸门一旦开启,洪水滔滔势不可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朦胧诗……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之堤。
  在这接踵而至的浪潮中,文学期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短短几年,先后复刊、创刊且有全国影响的期刊就有《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钟山》、《花城》、《诗刊》、《星星》、《世界文学》等数十家,省级以上期刊超过200种。
  据《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这本老牌文学双月刊发行量曾高达100多万份,这让当时的主编巴金颇为担忧,“巴金有非常丰富的办刊经验,他知道这个现象不正常,满大街全是你的杂志,这是很可怕的。他说100万份太高,宁可少印一些。”
  大学校园同样是这股文学热潮的重要阵地,文学社团遍地开花。诗人徐敬亚称,到1986年他策划“现代诗群体大展”时,全国光诗社就有2000多家,“自谓诗人”百十倍于此数。校园之外,人们对文学也是热度不减。由建筑工人北岛、待业青年顾城、纺织女工舒婷等人支撑的油印本民间文学刊物《今天》,在校园内外都受到追捧。
  1984年,北岛前往成都参加“星星诗歌节”,实实在在领教了一把四川人的疯狂:两千张票一抢而光,开幕那天有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没票的照样破窗而入,秩序大乱。听众冲上舞台要求签名,他和顾城夫妇躲进更衣室,关了灯,缩在桌子底下才逃过一劫。
  多年之后北岛写道:“那是由于时间差——意识形态解体和商业化浪潮到来前的空白。没两天,商业化浪潮一来,这种狂热就不复存在了。”
  正是在这样的狂热气氛中,1980年夏,16岁的李敬泽考入北大中文系,从石家庄北上一脚踏入燕园,发现同学个个都是“诗人”。
  不惟中文系如此,在其他专业,文学青年亦比比皆是。与李敬泽同龄的诗人海子比他早一年来到未名湖畔,这名来自安徽乡下的天才少年,就是从北大法律系出发,划出了一道炫目而转瞬即逝的生命弧线。
  80年代中后期稿子用否都是大事
  李敬泽说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北大四年是怎么过来的,那时大伙文学热情高涨,几乎每个人都在写诗,就他不是文学青年。
  虽然看了很多书,那时他没想过自己要干文学这一行,没写过诗,连散文都没写过,“我在宿舍睡上铺,晚上经常听他们在下铺争论,这诗应该这么写,那诗写得好,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李敬泽将个中原因归结于自己年龄太小,那会儿他们班长40多岁,完全两代人,“我当时基本上就是一小孩儿,懂什么呀?就是跟着混的那一拨。”
  1984年大学毕业时,李敬泽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去解放军某总部,一个是去《小说选刊》做编辑,一想到穿上军装每天要出早操不让睡懒觉,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在地安门附近一个院子里,20岁的李敬泽开始学做“二道贩子”。李敬泽说,那时某个作品在其他地方发表了,政治上有没有问题,艺术价值如何,《小说选刊》的取舍,常常是一个风向标。
  1986年3月,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发表,李敬泽看后觉得很好,但当时的领导决定不选。正巧那时杂志换帅,小说家李国文走马上任,李敬泽就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这名新主编马上开会,决定把其他稿子撤下来,重新把《红高粱》选上去。
  那是一个令李敬泽回想起来仍兴奋难抑的年代,不断有新东西出现,都是你以前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所达不到的东西,“经常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作品往那儿一放,哇!爆炸性的。好嘛,然后就是激烈的争论。当时觉得一个稿子用还是不用都是大事儿。”
  的确,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正是文坛奇峰迭起的年代,在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兴起的同时,莫言、马原、余华、苏童等年轻作家以鲜明的先锋姿态登台亮相。“写什么”不再那么重要,“怎么写”被突出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
  禁锢太久,人们求新求变的热情超乎想象。短短几年间,西方一二百年来各种现代、后现代文学流派,几乎无一遗漏都被学习、操练了一遍。
  乱花渐欲迷人眼,每天在热闹非凡的文学刊物间寻寻觅觅,李敬泽在《小说选刊》待了六年,“无可救药地变成了一个文学人。”
  90年代
  小说进入全盛期
  1990年底,李敬泽调任《人民文学》编辑,2008年5月升任主编。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写评论。
  他的评论不太讲究学理是否严谨,更像随笔美文。与人私下交谈,这个善饮的山西男人更是机智风趣,毫不避讳京骂俗语。随着他在《人民文学》的升迁和作为批评家的声名日隆,一个段子在文坛流传颇广:年轻作家到京必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见敬泽。有趣的是,在他之前,著名编辑家李陀和李敬泽在《人民文学》的老领导朱伟也曾享有类似声誉。
  李敬泽说,狂飙突进的80年代过去之后,90年代文学确实缺乏80年代那样的创造光芒,整个时代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80年代人人以文学为荣,到了90年代,人人以埋汰文学为荣。”但他认为,90年代以来文学依然有它自身的成就和进展,就普遍的艺术水准来说,在80年代基础上有相当大的提高。
  在李敬泽看来,80年代文学之所以那样光芒四射,和当时的特殊语境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重复,“你没有办法让文学在90年代或现在继续保持80年代那种劲头儿。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地位的这种变化正说明了中国的长进、时代的发展。”
  “我们怎么感知世界,怎么自我表达——我们的欲望、我们的爱恨、我们的嘲讽,怎么像王朔一样骂人,怎么在语言中找到自由和娱乐,很大程度上都是文学开拓出来的。此前我们只有政治语言,没有别的。”李敬泽说,没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有这样的机会,能如此强有力、如此明显地改变一个民族的语言生活,这是新时期文学最值得骄傲的成就。
  《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同样感到,进入上世纪90年代,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在文学之外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文坛开始风平浪静。
  不过这位被贾平凹称作新时期小说革命“最早的鼓吹者和实践者”的著名编辑家认为,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先锋作家在上世纪80年代“开花”,“结果”却在90年代。贾平凹、陈忠实、张承志、张炜等大批实力派作家的代表作也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10多年间,这些文坛精英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小说全盛时代。
  这个温文优雅、平和谦逊的上海男人语出惊人:“只有历史上的唐朝诗歌,可以和这个时期的小说媲美。”
  90年代后期
  文坛进入萧条期
  1998年的一天,李敬泽和《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青年评论家施战军聚首香山,商量推出一批“70后”作家,计划在《作家》发个专号,同时在《人民文学》陆续发一批。三人掐指算算账,全是女孩子。
  “等到《作家》发那个专号的时候,每个女孩子都是弄出一个被人嘲讽的艺术照。然后我们就眼瞅着一个文学事件迅速变成一个非文学事件。”10年后回首此事,李敬泽结合文学圈外几个大事件,将1998年认定为新时期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拐点。
  那一年,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开始全国走红,娱乐精神成了文化领域中心性的东西。
  那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的“网络门户元年”:四通利方摇身变成新浪网、网易突破电子邮件领域进军门户、搜狐老板张朝阳入围《时代周刊》全球数字英雄榜。
  “网络由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技术,忽然成了我们的一个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基本上是从1998年开始的。”李敬泽说,后来榕树下等原创文学网站创立,写作权利、语言权利都大规模向民众扩散,文学不再是一个高度精英的事业,作家也失去了神圣的光环。
  李敬泽称这些变化背后,是一套新的文化逻辑的确立,作家对文学本身的看法已然改变,“之前很少有作家认为这事儿是个买卖,1998年之后,所有作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买卖:读者很重要,市场很重要,炒作很重要。”
  李敬泽说如今再以文学中心论者自居缅怀上世纪80年代没有意义,他只关心在当今环境下,怎样才能保持文学的影响力,使文学依然成为我们文化中一种活跃的、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力量,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命题。
  比李敬泽年长六岁的程永新说,进入新世纪,他常常有些焦虑,“可能也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吧。”他感到文坛进入了一个明显的萧条期。
  一方面,除贾平凹、迟子建、莫言等少数作家仍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外,一大批重量级的优秀作家陷入了写作困境,想超越他们自己似乎没有可能。年轻一点的如东北的金仁顺,近年有不错的作品问世,但没有一个群体能延续90年代的繁荣。
  更加年轻的如韩寒、郭敬明等“青春偶像写作者”,他们的“青春读物”发行量很大,但这些人根本不认为要把一个什么文学传统继承下去,“你根本不能指望他们认同你曾经有过的辉煌,韩寒就是这个态度,到处骂人。”程永新说,这样的局面导致文坛青黄不接,出现了一个文化的大峡谷。
  在程永新看来,文学的边缘化无可逆转,现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平庸。他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要有先锋性在里面,“这种先锋性不是说你的小说没人看得懂,而是你的精神思索、艺术追求永远走在常人前面,走在生活前面。”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南北辉映的两大重镇,《收获》和《人民文学》的发行量都曾上百万。如今前者发行量为十二三万,后者六七万,对于这个数字,程永新和李敬泽都觉得很正常。
  “80年代你说有什么啊?没这么多杂志,没网络,看个电视还得去邻居家,可不就是一本文学期刊呗。我是不再梦想80年代的盛况了,除非社会大倒退,把网络关了,电视关了。那世界不是太可怕了吗?”2008年深秋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坐在北京东三环边的办公室里,李敬泽点燃烟斗,烟雾氤氲中如是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49 , Processed in 0.0663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