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和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7 17: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和语言
  
                                        天 哪  
  诗歌是什么?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我觉得诗歌的主要功能不是表达了什么意思,而是传递了一种空灵的感觉,它的意思是读者的,未必是作者的,古人说这叫“诗无达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更接近“歌”,如果读诗一定要弄清含义,那就是把诗歌当作散文来读了。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解,我组织了下面一首很像诗的语言,让朋友们感受一下这些文字的味道:
  
  时间是怎样一种东西
  就让时间停在这一刻夜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自由是心不是路
  
  我的指尖有一弯月亮 
  升起在每个想你的晚上
  世界的模样
  取决你眼睛反射的光芒
  
  纷扰的世界怎能没有你的身影
  来自天空精灵的歌唱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
  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
  穿过紫堇穿过木棉
  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
  我怕我不在家
  所以一直都很宅
  哪一个才是你心目中的理想
  记忆暖暖的笔尖花开同赏

  
  您读的时候是不是找到一些感觉?现在我来交待我做的一件很不厚道的事:上面的文字是我从网上随意摘取、然后简单处理、编排起来的,说老实话,我没想过用它来表达什么,也没想要组织成什么样的画面,但是,事实上我觉得挺有味道的——因此我想说:诗,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不一定非要经世治国、阐述深奥的道理,有时把某种感觉传递出来,也很好玩。于是想起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那一堆连他的朋友都说不知道表达了什么的优美的文字。如果没有语言的魅力,文学怎么能算是艺术呢?
  
  网络上查到一位叫“鹰之”的一段话,说得挺好,摘录在这里:
  
  所谓“诗歌语言”,就是物象之间有机化、戏剧化的神秘联系,也可说诗人的历史宿命就是不停地激活着物象(包含人物)与物象之间的神秘联系。“有机”就是合理、融洽,非那样不可,“有机化联系”就是能体现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戏剧化”就是情节化出乎意料化,“戏剧化联系”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艺术化联系。跟大众语言相比,它是一个呼之欲出的口型、一条如簧的舌头、嗡嗡颤动的声带,它是“可感受到”但不是说出来的话,它是“正在联系”而不是联系的结果,它是物与物的联系而不是词与词的联系(尽管有时物可省略),因为物是有生命气息的,而词语没有,不能联系,如“咱们的中华”(闻一多)是语言,“相信未来”(食指)是口号。它是被激活的物像联系而不是沉睡的物像关系,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是诗,“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是散文。
  
  从这个角度讲,我更喜欢初期的宋词和元曲中的小令,如欧阳修的“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语言,那是一缕灵动的风、一泓清澈的水,而不是一片泥泞的淤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896f50102dzyo.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5:37 , Processed in 0.0604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