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给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3 17: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想和技术,都很重要

——2013年春写给《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玉龙道兄:

    春节通话时,只聊了几句,未及详谈。写这封信,发到你的邮箱里,你看看。
   第六期[高研班]结束后,我的朋友成都金思百高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华留我在蓉逗留了一周,玩了一些地方,和查常平博士在川大附近的一家小餐馆聊了一上午,看了几个美术馆。
   熊辉去年七月份给我寄来《教师之友》杂志2004年起的各期旧刊和《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的各期新刊,我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星期才看完。在读书看报时有我一个习惯,读第一遍时觉得好的篇目,会折上一个角,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这两本杂志几乎每一期总有三四篇是折上角的,所以在春节前后我又将折出来的篇目重看了至少一二遍。
   现在,这一堆杂志,就堆在我的案头,还有许多篇目折上角的仍然没有打开。我想我还应该抽时间再看看!
   我在评价一本杂志的编辑工作时,爱用厨师的工作打比方。厨师做菜,总巴不得食客吃得高兴,盘碗皆净。如果不爱吃,有剩菜,喂了苍蝇,厨师会不高兴,也会自责。编辑工作我想也是如此,总巴不得所编的杂志如同一桌好菜,食客爱吃,又有营养。
   为什么看了三四遍之后,还有许多篇目我折上角,准备再看呢?我将这些篇目按照某种“逻辑”分了一下类,大约有五类文章,对我启发较大。现在我将每一类的具体篇目录下来,供编辑部朋友们参阅:

第一类,是以思想的锐气给我带来冲击的文章。

有如下篇目:
①《教师之友》2004年第1期关于“那一代”讨论的三篇。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12期蔡朝阳的“反批评”的文章《我反对泛道德而非反对道德》及同一期吴文冰《孩子身体里的就有父亲母亲》。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2期黄耀红文章《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言说》。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2期郭初阳文章《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在《教师之友》和《读写月报—新教育》中,类似的文章还有不少。现在,办在京城和各个省城的教育报刊不少,办得好的却实在不多。教育杂志的“同质化”倾向很严重,大家的编辑思路大同小异,一般都会迎合教师读者的需要,名师有什么好的课例啊,某篇课文怎么上啊,等等,技术性的东西多一些,急用先学式的东西多一些,多看一篇少看一篇多订一本少订一本也就无所谓了。
   虽经历过一次“坎坷”,我还是非常希望咱们的杂志保持思想的锐气,引领、启迪读者作深层的思考。从杂志自身生存的角度讲,这也是咱们这本杂志最有“个性”“独特性”的地方,思想锐气的丧失,也就是这本杂志“必须要存在”的理由的丧失!

第二类,是一些虽然侧重于某种教育“技术性”的介绍,但要比其它教育杂志考虑得较为宏观或中观,内容也新鲜活泼一些,似乎也更可操作效仿

篇目例如:
①《教师之友》杂志2004年第1期李海林先生文章《教育教学研究的实用性策略》。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6期郑金洲先生文章《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期一篇译文《38个使你的课堂富于魅力的基本技巧》。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2期一篇译文《22条有效提问的建议》。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2期《改变生命的教与学》译著节选专号。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3期译文《对某一时刻进行描写》,和同一期的另一篇译文《创造性思维教学》。
   入职有年头的老师,总会积累一些教学实践的经验、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招儿”。一般教学杂志上泛泛而谈某件工作该如何做的文章,不会太让读者爱看。因为读者虽然没有写出来,其实这其中的道道儿他都懂,有些教育问题,就是仅凭推理也能推出几条思路来!所以杂志在介绍某些涉及到教学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时,最好是稍稍上升一下,到“策略”的层面。不能太玄,不能太虚,但也不要“小儿科”。以上所例举的几篇,我就很喜欢看。

第三类,是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章。

篇目例如:
①《教师之友》2004年第6期,茅卫东文章《我的阅读从对生活的疑惑开始——兼读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
同一期闫学的文章《营造一个场—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7期,蔡朝阳文章《带一本书去课堂》。
同一期刘恩樵文章《我的N个非典型性教育细节》。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9期,高子阳文章《听说读写中的简单人生》。
同一期傅国涌文章《从绍兴出发寻找中国现代之略》。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0期,夏昆文章《一意孤行》。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1期魏勇文章《我的兄弟姐妹》。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6期吴文冰访谈徐添的后记《这也是我愿意去的方向》。
⑦《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9其蔡朝阳文章《我所思兮在心腰》。
同一期窦桂梅文章《“先见之明”与“真理在握”》。
同一期周迪谦文章《从玫瑰老师的一堂课说起》。
⑧《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2期冷玉斌文章《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⑨《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5期,范美忠文章《启蒙者魏勇》。
⑩《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6期“封面”故事萧轶、蒋瑞龙、蔡朝阳的三篇文章。
    其实这一类的文章不能用“教师专业成长”这样一个涵义太窄的词去涵括,因为它们从教师的阅读与思想境界的跃升,教师对作为职业生活重要一环的“课”讨论,教师与“同一尺码的人”的交往,教师的个人奋斗与群体力量展现、教师的非职业状态下的作为普通文化人的日常生活,等等。不同侧面,立体地展现出教师职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为一个社会人可能达到的生活领域。
    我特别喜欢这一类的文字。有些作者早已关注,有些作者去年暑期得缘相晤,所有作者都已在我心里视为“朋友”,并希望自己能再有些思想上的提升,获得能与他们对话交流的机会。
    我比作者中的几乎所有人年龄都大,更感到“相见恨晚”“微斯人,吾谁与归?”希望也能被他们视作同类。

第四类,是对教育教学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某一个侧面,深加阐发或提供新知识,饶有新意的文章。

篇目例如:
①《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1期,任玲文章《一个事件的教育学意义》。
同一其闫学文章《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喘息》。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3期所刊美国语文第一课的译文。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6期《大学预科项目—认识论》。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8期译文《美国在上海世博会上好尴尬》。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10期,王胜文章《做更好的自己—参加Aflatoun亚洲培训师培训感受》。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6期关于读经与儿童的一组讨论文章。
⑦《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0期,邓康延文章《老课本,新阅读》。
⑧《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2期,干国祥文章《被误读和浅读的“最近发展区”》。
    因为年龄比较大了,看过的与教育相关的文字也不少,真正能带给我思想上的启发的有新意的文章似乎所见不多;也因为在一个县(区)级教育局的教研室承担着小学语文(还兼着音乐、美术、幼教)教研员工作,与一线教师交谈或发表谈话、写一点应用的文字的机会也很多,但真正觉得这些话这些文字有意义吗?自己先就有怀疑!说废话套话说了等于没说一样的话,自己内心也痛苦,对一线教师也没多少启发。
    我很希望自己能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再深细一些,虽然功底浅薄,还愿意在前年、去年自费数千元外出学习。所以上列的这些篇目我还折叠着,还会再细看一遍。
一本杂志,几乎每一期都有文章让一位年到五旬的老教师看一遍又一遍,玉龙道兄您这位主编是挺厉害的哟!

第五类,是关于中小学各科课堂教学实例的评析讨论文章。

    坦白讲,作为一个“语文教研员”,我本应对这一类的文字最上心才对,因为我们的日常工作相当一部分是听课评课、选课盘课、送课参赛。但我似乎一直对各种教学杂志上刊发的课例缺少阅读的兴趣。宁可去兴致勃勃地看一本关于美术书法或者地域文化介绍的纯理论著作,也提不起兴致去看所谓“名师”的教案集、教学实录。
    《读写月报—新教育》上刊发的关于“课”的讨论的文章,多少扭转了一下我的“错误”思想。因为这里的讨论更生猛、更深入、更能带给人启发。
篇目如下:
①《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7期,唐锋卢评于永正课的文章《课堂的封闭与诗意的缺失》。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4期关于黄耀红课的讨论。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11期,范美忠评钱锋课文章《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期,马玉文文章《思无涯》。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4期,李玉龙评邵坤课文章《看到了眼神和心灵的异样之光》。
李玉龙文章《心向学生那畔行》。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8期,张燕文章《植皮与装牙》。
⑦《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1期钱锋文章《家园不是圆明园》。
⑧《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2期,李思敏文章《小荷才露尖尖角—课堂追问技巧初探》。
同一期梁卫星文章《成人之美的课堂—谈郭初阳的课堂价值》。
⑨《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1期“杜郎口的课不是好课”专辑中纪现梅、魏勇评杜郎口中学语文、历史课的文章;同一期蔡朝阳评郭初阳新书《颠狂与谨守》的文章《胆敢教书》。
     上列评课文章带给我的启发是多方面:如何设身处地去理解执教者的思路,如何深入到每节课的内在肌理去体察执教者和学生当时当下的细腻感受,如何跳出课来看课,不拘泥于纯技术性的推敲,如何从一节课中判断执教者的价值观、教学观,等等。其实,在对“课”的研究方面,我至今差不多仍是处于判断优劣、作单纯的优缺点的评析的初级阶段。也许,我稍胜于其它“教研员”同仁的只是常能由一课中的得失推及日常教学的实际状况,从这一科的突出问题联想到另一科该如何改进。这与我十多年来被迫以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背景去耗费大部分时间“跨科”兼任音乐、美术、幼教教研工作有关。视域比较开阔,能举一反三也许是我的长处,深入细腻地对“课”作精细研究,则明显不足。

   《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8期以专号形式刊发了杨聪的《插班生林可树》长文。我还未及看完。不过,我对这种“看准了某篇稿件、某个话题,就不惜以一整期来作推介”的编辑方式击节叹赏。

    以我有限的教育报刊阅读经验来看,没有哪一份教育杂志像《新教育》杂志这样重视封面设计,让“封面”能开口讲话;没有哪一本教育报刊能像《新教育》杂志这样不断推出有思想冲击力的文章,进入“公共讨论”领域,形成一时热点;没有哪一本教育报刊能像《新教育》杂志这样形成自身鲜明的编辑风格和杂志的个性,让读者一读即爱,一爱就忍不住要自发地作推介;没有哪一本教育杂志能像《新教育》杂志这样培养、造就、推介一批有思想、高水准的教师作者,进而影响更多的教师,乃至于悄然改变了中国教育媒体界的某些方面。
    也许,我还没有能力为这本杂志作出具体的贡献,做一个好的作者。但,做一个忠实的读者,还是不难的。
    今日已将2013年全年订刊款邮汇成都,请许薇老师查收。1—3期限我想会有存刊吧?

    春节前后在汉陪侍九旬老母,孝感、武汉来回跑,一直没寄出。

     初一那天和河南野树老师通了一个电话,我们俩都很感谢杂志社将两名免费学习指标给我们,很期待与杂志社的朋友们、各地教育精英今年暑期相会在第七期“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上。




湖北管季超拜上

2013年3月13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1:23 , Processed in 0.1348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