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玲:文学离不开对人性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2 12:0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玲:文学离不开对人性的思考
2013年03月20日
来源:北京晨报
  战争究竟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战壕里的战士,究竟是高大全的英雄,还是普通的凡人?对于战争,究竟是向往和歌颂,还是悲悯和思考?文学究竟是意识形态的延伸,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这是瓦西里耶夫之前的俄罗斯文学家们反复争论的话题。

  显然,瓦西里耶夫是中庸的,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人既被伤害,也在成长,苏玲说:“纯洁、善良、美好,在战争中悲剧性地毁灭,然而战争中的人们,也在慢慢成长。”
  这就是瓦西里耶夫,这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颠覆的不仅仅是“正义的战士光荣伟大,侵略者卑鄙拙劣”的浪潮,同样也颠覆了“战争罪恶暗黑论”。他让人们记住伤害,学会成熟。
  回望 黎明之前的交锋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前,俄罗斯战争文学经历了两次截然不同的思潮,针锋相对、南辕北辙。
  要认识瓦西里耶夫,需要了解这两次不同的文学潮流。苏玲说:“俄罗斯有非常强的战争文学传统。卫国战争之后,俄罗斯战争文学第一次浪潮来临,英 雄主义的激情正浓,理想主义方兴未艾,文学作品着重描述人们对于正义战争的歌颂,对于侵略者的痛恨。在当时,战后人们对于英雄的赞颂,原本对于凝聚民族精 神有很好的作用,但很快走上了极端,场景宏大却单调,人物开始变得脸谱化、简单化。所有的英雄人物都是高大全的,没有人性的矛盾与冲突,理想化和英雄化的 人物成为文学塑造的主要方式。代表作比如爱伦堡的 《暴风雨》和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
  然而,时间在不断流逝,战争的余韵慢慢变淡,使得人们重新思考战争的真相。“英雄英明神武,敌人卑劣胆小”的模式不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苏玲 说:“上世纪50年代左右,战壕真实派开始出现,他们着重于以纯粹的人性尺度去创作,去渲染战争的恐怖和非正义,试图重新发现战争中真实的人性。以巴克拉 诺夫的《一寸土》、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等为代表,这些作家大多曾亲历战争,他们的故事常限于局部的战场,短暂的时间之 中,不注重描述赫赫的战功,而是以普通的士兵、下级去发现可见的战争,往往渲染战争的残酷、恐怖,人类求生的欲望,甚至描写许多胆小鬼、逃兵、叛徒,并且 多有同情,使战争文学从崇高热血的极端走上另外一个极端。”
  贡献 光明与黑暗的融合
  前进一步是光明,退后一步是黑暗,这就是黎明,黑暗与光明同在。在战争文学的两种极端中,瓦西里耶夫似乎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支点,1969年,瓦西里耶夫发表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时间,文坛震动。
  苏玲说:“瓦西里耶夫纠正于战争文学的两种极端,既离开了高大全式的塑造,也没有走向否定战争的道路。他在人性的主体上,重新思考战争。和战壕 真实派不同,虽然描述的也是局部战争,但却联系着各个战场,甚至战争全局。战争究竟合理还是不合理,正义还是非正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表现出了一种矛 盾和困惑,在面对侵略者的时候,作者表现正义战争的合理,但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全局,作者又认为战争是不合理的。这种选择的艰难,其实也正是思考的艰 难”。
  与战壕真实派不同,瓦西里耶夫被称为“新战场真实派”,苏玲说:“战壕真实派、战场真实论表现的是人在战争的恐惧,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 表现的却是人在战争中的成长。瓦西里耶夫并不否认战争对于人性的伤害,但是人们也在悲伤中学会坚强,在战争中逐渐成长和成熟。既超越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第一 次浪潮中高大全的完美英雄、理想人物论,也超越了真实派的残酷写法,对于战争与人性,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思考”。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出版以后,获得了许多文学大奖,迅速风靡世界,它所改变的电影也备受称赞,先后获得全苏电影节大奖、威尼斯电影节纪念奖等。
  影响 中国文学的超越
  回顾俄罗斯文学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流变,在瓦西里耶夫去世的时候,重温他的作品,重温他所处时代的文学,对于今天的我们,依旧值得重新思索。对于发现中国文学的流变,也同样不无裨益。
  苏玲说:“苏联时代的文学,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关系非常紧密。在战争文学的第一次浪潮时代,小说并非最发达的文学形式,诗歌、情景剧等 都比小说更加发达,这和当时那种昂扬的时代精神,人们对于英雄的需要都有关系。但是后来,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逐渐走向极端,偶像化、脸谱化、简单化的形 象,忽略了对人们本身的发掘,这是时代的局限,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文学,可能与今天的思想有别,但并非全无意义。”
  实际上,苏联时代的文学也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学,苏玲说:“中国基本上复制了苏联文学的发展过程和模式,包括作家协会这样的机构,也是苏联 模式。在战争文学领域,第一次浪潮中《青年近卫军》中那种忘我、崇高的理想式塑造,同样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文学,比如《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铁道游 击队》都以爱国主义、崇高的军人使命为主题,在当时确有意义,但也失之简单。上世纪70年代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传入中国,同样影响了无数中国人和中 国的作家。当然,开放以后,中国文学也有了新的发展,更有超越,比如莫言的《红高粱》,毫无疑问是对世界战争文学的一种贡献和补充,更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价 值,并非仅仅沿袭苏联文学。”
  审视 在黎明中重新思考
  最近以来,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再次火热,特别是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据报道,今年年初,就已经有十八九部抗战片准备播放。批评者戏称为“打鬼子过瘾”,著名编剧高满堂也批评“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
  然而,战争题材的火热没有引来多少喝彩,批评反而不少,抗战剧中时常出现的诸如“手榴弹战飞机”、“大刀拼机枪”等背离历史真实,也背离现实常识的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
  对此,苏玲说:“今天的许多影视作品,对准的是娱乐需求,商业化的操作,只考虑市场,而忽视了艺术本身的真实和思考。投观众之所好,只为过瘾、 崇拜技术、追求感官上的娱乐,但是失去了心灵的感动。为什么直到今天,《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仍旧能被人们喜爱,就是因为它有文学的底蕴,有对人本身的思 考。缺少文学性和艺术性,缺少对历史的敬畏,缺少对人性的思考,仅仅简单地把过去的战争场景当做娱乐品,不仅不能获得人们的认同,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历史和 苦难的遗忘。”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发表44年后,在瓦西里耶夫去世的时候,重新想起这本经典,或许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苏玲说:“经过时间考验的 才会成为经典。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的、缺少的,可能仅仅是追求经典的信念。如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能够再次引起人们的回忆,其实也是对经典、对高文学 性的作品的呼唤和怀念。当然,经典的故事,前辈作家们曾经经历过的道路,也让我们对于战争,对于和平,对于人性本身乃至对于文学都有机会再一次重新审视和 思考。”
  晨报记者 周怀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0:32 , Processed in 0.0837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