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隆溪:锦里读书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30 14: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隆溪:锦里读书记


中学同学聚会(前排左三为张隆溪)


锦里读书记



---作者:张隆溪

离开成都二十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是一个文风很淳厚的地方,而那文风之厚,尤其在艰难之际越发能显出底蕴来。记得上高小和中学的时候,常到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去玩,喜欢背诵楼台亭阁到处可见的楹联。在供奉杜甫塑像的工部祠前,有咸丰年间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题的一付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工部祠前有几树腊梅,长得疏落有致,初春时分梅花盛开,或红若胭脂,或黄如嫩玉,远远就可以闻到一阵幽香。所以在正月初七的人日游草堂,别有一番风味。在草堂寺,也许晚清顾复初所撰的对联最有名:“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小时候虽然不能完全体会这对联的意思,却总觉得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十足,也就一直记得。另外使我印象很深,后来一直不忘的是陈毅元帅在草堂的题词,取杜工部的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两句读来十分痛快,似乎能从中体味杜甫的沉郁,也更能想见陈毅自己的性格。


成都南郊有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可是成都人都称之为武侯祠,说明在人们心目中,神机妙算,而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远重于那位靠人扶持的刘皇叔。武侯祠的楹联也很多,其中有集杜甫诗句的一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那飘在万古云霄中一片羽毛的形象,实在令人难忘,读来使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在诸葛亮殿看见墙上石刻的杜诗《蜀相》,尤其开头这几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再看看庭院中的古柏,便对这些诗句有格外亲切的体会。这几句诗使我想见远在唐代,杜甫就已在城郊去凭吊过诸葛武侯,于是觉得在这些诗句中,似乎找到了和千年以上的过去一种特殊的联系,而在默默感悟之中,也似乎无意间获得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其实在小时候,这些都由耳濡目染得来,浑不知历史感为何物,但也正因为如此,对文史,对读书,便自然发展出纯粹的兴趣。所谓纯粹,就是在其本身的乐趣和价值之外,别无任何实际利害的打算。我在开头所说淳厚的文风,就是在这种对知识的纯粹兴趣和追求中形成的风气。



然而对于求知而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却是极为不利的一段。那时候说读书无用好像理直气壮,报纸上就经常有伟人宏论,说读书越多越蠢,知识越多越反动,于是知识分子被名为臭老九,几乎等同于阶级敌人。当时有几个囊括一切的概念,否定了一切知识:凡中国古代属封建主义,西方属资本主义,苏联东欧属修正主义,封资修都在破除之列,于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无一不是毒草。我们这个具有数千年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一时间好像与一切文化为敌,要向古今中外的文化宣战。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地方观念,也决不认为四川人有什么特别,但我很小就听大人们说过一句话,道是“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可以肯定的是,对当时那种状态,多数人是反感的。我那时候充满了年轻人的反叛精神,对报纸上公开宣扬的读书无用论和大肆吹捧的白卷英雄,都从心底里反感、厌恶。我不相信杜甫那些优美而感人肺腑的诗句、莎士比亚那些深刻而动人的戏剧作品,居然是必须铲除的毒草!而且我发现在我周围的同学朋友中,有我这样想法的并不在少数。一位中学老师黄遵儒,在那年头名字就犯忌,而且属于“牛鬼蛇神”之类,于是取鲁迅诗句之意改名民牛。他在学校以长于书法有名,在我们这帮学生几乎全数下乡之际,他用极工整的楷书抄录两首鲁迅的诗送给我,我珍藏至今。这些诗句表达的忧闷心情,对于我们当时的情形颇为贴切。





张隆溪返德昌时寄赠友人的字


1969至1972在农村插队落户的三年里,有许多和我一样的知青对书本和知识,都有如饥似渴的追求。我们互相传阅仅有的几本书,讨论一些跟当时的生活现实没有一丝关联的问题。我下乡时,中学一位英文老师潘森林先生把抄家劫余的两本书送给我,一本是希腊罗马文学的英译,另一本是英美文学选读。山村里没有电,我只有一盏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每天晚上就着那如豆的微光,一直读到深夜。虽然那时候物质生活很艰苦,或许恰恰因为物质生活艰苦,我们就完全沉浸在精神的世界里,不仅读文学,而且还特别喜爱哲学。知青们为了思想的交流,相隔再远,也要时常来往。记得一位绰号叫野猫的朋友为了来交谈,到晚上一定要约我和他赶夜路骑车到另一个生产队去,可是在乡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绊倒,人从自行车上摔下来,门牙被磕断了两颗。我一直为此感到内疚,可是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为了一夕清谈,好像什么都值得。记得曾与一位比我年稍长的朋友陈晶通信,每封信都写好几页。我们谈文学、美学和哲学,谈普希金和托尔斯泰,谈雪莱和华兹华斯,谈鲁迅和林语堂,也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我们那时候的谈论也许并非没有一点深度,而那份真挚和热忱更是绝对纯粹的。“嘤其鸣兮,求其友声。”记得陈晶写来的第一封信,就引了《小雅伐木》里这古老的诗句,正可以道出我们那时候的心情。


在乡下的知青生活,看似单纯,却又很复杂。我们看见农村的贫困,农民生活的艰苦,既有深切的同情,却又因为落户在此,身处其中,而且是到农村来接受“再教育”,所以不是也不可能是那种居高临下式的同情,而不过是自怜而怜人。又因为身不由己,不知将来会如何,完全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随时有受困而无奈的感觉。那种困境不只是物质的匮乏,更是精神的枯竭。身边贫乏困苦的现实和无尽的精神追求之间的脱节,可以说是知青生活最大的特点,不知有多少痛苦,多少悲剧和喜剧,都从这里发生。不过那时候我们毕竟年轻,有旺盛的生命力,更有压抑不住的精神。和我一道下乡的同学,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和特点。其中一位叫谢洪,后来进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电影导演,但在那时候他无法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几乎把乡下的生活变成舞台,随时显得很有戏剧性。我的好友张爱和极有音乐才能,现在参与编辑一本和音乐有关的杂志。在乡下,他拉起手风琴来,那悠扬的乐声好像可以使我们抛开身边的烦恼,进入另一个美好的时空和世界。我那时有一本奥地利作家斐利克斯萨尔腾(Felix Salten)的名著《小鹿斑比》,我把它译成中文,由谢洪用戏剧演员的腔调来朗诵,那伤感而带哲理的故事,让大家听了时常感动不已。回想那些艰难的岁月,在困苦中仍然有对知识的热烈追求,在贫乏中仍然有精神的慰藉,既有痛苦,也有欢笑,实在永远也不会忘记。


1972年春天,我从四川德昌的山村被调回城市,在成都市汽车运输公司的车队当了五年修理工。那时候工间里完全没有正常作业,我每天都背一个书包去上班,一有空隙时间,立即到碱水池把油污的手洗一洗,在别人打牌或聊天的时候,就拿出一本书来读。我喜欢艺术,有一帮画画的朋友。其中一位叫朱成,现在已是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但那时和我同是运输公司的工人。说起这帮喜爱美术的朋友,当时在成都有不少业余绘画爱好者,都各在工厂或别的单位工作。他们简陋的家里,往往藏着一幅幅国画或油画。他们也常常在一起画,互相切磋。后来四川美术学院重新招生,他们当中好几位都去了重庆,成为一代相当成功的艺术家。不过三十多年前,这些文化艺术的根苗都还在恶劣的环境里自生自灭,全凭个人兴趣和爱好在那里坚持。我和朱成在工厂认识后,他知道我懂英文,就问我有没有见过原文的莎士比亚全集。我当然回答说,从来没有见过,他就说可以替我找一本。我以为他是在吹牛或者开玩笑,可是第二天,他果然拿来一本精装书,正是多卷本莎士比亚全集收有十四行诗的一本。我大为惊讶,朱成才告诉我说,那是他一个朋友父亲的藏书,老先生不相信现在居然还有年轻人能读这样的书,所以借出此书的条件是要看书的人翻译一首诗,如果真能译出一首来,他就可以再借其他的书。我喜出望外,立即选译了一首,交给朱成去复命。莎士比亚一百多首十四行诗,我已不记得译的是哪一首,可是那首译诗就像《天方夜谭》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那个故事里开门的咒语,为我打开了一个书籍的宝藏。


欧阳子隽先生曾在旧《中央日报》当过记者,喜欢读古书,也喜欢英文,当年曾和在成都的外国人时常来往,收集了很多英文原版书。他后来在成都一个百货公司做售货员,为人谦和,与同事们和睦相处,在文革中居然把他最心爱的藏书保存了下来。欧阳先生对文化受到摧残感到痛心疾首,看见我译的诗,发现居然有年轻人还能读莎士比亚,高兴异常,立即请我到他家里去。记得我第一次到他的住处,在一个破旧的小院子里,一间极简陋的房子,但一走进去,就看见紧靠墙壁一排木板做成书架,密密层层放满了各种旧书,其中大部分是英文书。我们一见面,欧阳先生就慷慨地对我说:“我这些书就是你的书,你任何时候都可以来读。”在那年头,书不是被烧毁,就是被封存,想不到在一间旧房子里,竟保存了英国文学和历史的许多经典。在“破四旧”的一阵风暴里,成都也到处有抄家、焚书的举动,可是欧阳先生的书却能保留下来,几乎是个奇迹。这是否和这个城市古来的文风有一点关系呢?在激进口号的喧嚣声中,在政治运动轰轰烈烈的表面之下,是否文化和典籍就像龙蜷虎卧,沉潜于平民百姓之家,在为我们自己保存一点精神的根基呢?无论如何,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三十年前在成都居然找到了许多英文原版书,也出于纯粹求知的兴趣,比较系统地阅读了英国文学的经典名著。



在欧阳先生那里,我不仅第一次读到莎士比亚全集,而且读了从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弥尔顿的《失乐园》到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的主要作品。如果说下乡三年,读希腊罗马文学有一点收获,那么在欧阳先生那里,我就第一次读到了对英国语言有很大影响的钦定本《圣经》,又称詹姆斯王译本(The King James Bible)。我知道在西方文化中,希腊古典和《圣经》可以说是两个主要的源头,而钦定本《圣经》的英文有一种特别的魅力,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于是我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在欧阳先生那里,我还借阅了法国史家泰纳(Hyppolyte Taine, 1828-93)著名的《英国文学史》。他在那本书里提出文学的产生取决于作家所属的社会群体、文化环境和时代氛围(即他所谓race, milieu, moment),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文学批评中,曾造成相当影响。当时我读得最勤,可能获益也最大的是帕格瑞夫(F. T. Palgrave)所编《金库英诗选》(The Golden Treasury)。这部诗选初版于1861年,后来不断补充再版,其流行程度很像我们的《唐诗三百首》。我从这部选集里翻译了大概三百首诗,这在我是很好的练习,因为读诗是获得敏锐语感最佳的途径。熟悉诗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语言的音调节奏,轻重缓急,词句和语意的平衡,在自己说话和写作的时候,就知道如何组织篇章,遣词造句。英语和汉语在语句组织、节奏和表达方式上都很不相同,只有多读英国文学经典,尤其是诗,才可能最好地获得英语的语感,增强自己的信心,能够把英语运用自如。与此同时,就像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的那样,了解一种外语可以反过来帮助提高对自己母语的认识,也就会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七十年代初在成都相当特殊的环境里,尽管没有学校提供条件,没有老师指点,我却由于结识了欧阳子隽先生而读了不少英国文学名著。我永远感谢欧阳先生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为我打开书的宝藏,提供精神的食粮,这对于我后来的发展,的确起了关键作用。可是当时读书完全出于兴趣,绝没有想到未来有任何发展,也没有考虑知识有任何实际用处。可是正像《庄子外物》所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用与无用是一种辩证关系,知识的积累首先要有求知的欲望和纯粹的兴趣,文风的形成靠的不是实用,而是对知识文化本身的追求。


我在欧阳先生那里不仅借书、读书,也经常聚在一起谈论,谈书,谈文学和文化传统,自然也谈那时让人焦虑担忧的时事。时常参加的还有他的儿女,阳旦、阳含、阳芳,有时候还有别的几个年轻人。欧阳先生的两个儿子阳旦和阳芳,一个喜爱大提琴,一个学练小提琴,后来都成了专业的音乐工作者,阳含则去了美国,现在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回想当年在那个陋室里的交谈,实在令人永远怀念。欧阳先生把当时的聚会,都详细写在他的日记里,多年后我在成都重新见到他老人家,他还把当年的日记翻出来,读给我听。成都人所谓摆龙门阵,在互相了解的朋友之间,可以说无所不谈。对当时否定文学和文化,对人类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做法,我们是用读书的实际来回应的。这倒不是有意为之,也更没有任何实际的考虑,而是在成都这个有淳厚读书风气的地方,读书人自然的反应。说不定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读书人大概也像这样在下面议论,并且把旧书典籍藏起来,使中国文化传统继续存在。毕竟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要使文化知识完全断绝,更是谈何容易。在三十多年前极为艰难的环境里,成都这个地方使我能找到书籍,找到可以推心置腹交谈的朋友,得以不断自学,在书籍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慰藉。这使我永远感激我的故乡,也对我们自己知识文化传统的生命力,永远充满了信心。

2006年7月2日初稿于香港九龙瑰丽新村寓所

7月4日完稿于德国埃森人文研究院(KW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03 , Processed in 0.0793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