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新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9 21:2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新模式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2011-01-14


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当我们哼着快乐的歌曲,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那一张笑脸,一双双紧握的小手,依旧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长长的公交车队时,都无比羡慕,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一个学校正要去春游。那时的我们,坐着长长的公交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公园感受春的气息。可是曾几何时,这些场面不多见了。
2007年4月11日,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心小学54名师生乘坐旅游车前往南京旅游,途中旅游车与货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2名学生、1名教师、1名导游死亡,6人受伤。这起重大交通事故深深地触动了教育部的领导。随即教育部发出紧急通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生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近年来,由于事故频发,安全成为学生走出校门的一大阻碍。为了保证出游安全,学校有时不得不考虑将活动规模缩小,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许多小学改变了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模式,由最初的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参观,过渡到较小的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甚至过渡到更小的以班级和家庭为单位参观。
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一共进行过八次课程改革,渐渐地由被动性、统一性、认同性的传统学习方式,过渡到主动性、独特性、体验性的现代教学模式。从2001年开始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将课程设置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三级课程的设置,大大增加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尤其是校本课程的设置。各校可以按照自己学校的特点,设置更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这样既能突出学校的特色,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博物课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出现在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设置中。
1905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最初创立的直接原因,即是为通州师范的教学而创。由此可见,博物馆自建立之初,就有辅助教育教学的功能。在新课改中,学校将博物课定位为“探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讲授式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研究行为。
这种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起到的是一种引导的辅助作用,主要由前期准备、中期参观、后期总结汇报三阶段组成。在博物课中,学生不仅要在教室中听讲,还要将课堂搬到博物馆中。学生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走进博物馆。博物课的设置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博物课与以往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模式不同。以前参观博物馆多以春游的形式进行,花费时间较长,浪费精力较大。而新型的博物课多集中在半天或多半天,学生参观博物馆后依然可以回到学校学习,对其他课程影响较小。这也使得参观的博物馆多集中在学校周围,如果去较远的博物馆时间就会相对延长。
以家庭为单位
小学课本涉及的知识也较广,如果教师仅从课本讲授,既不生动又不便于理解。而博物馆类型丰富,陈列展览涉猎广泛,不同的博物馆可以提供不同的知识。儿童对于实际生动的东西有很大的兴趣,因此进入博物馆对于理解课本生涩的知识有辅助作用。一些教师将博物馆参观列为作业,建议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参观与所讲功课相关的博物馆。这种亲子活动不仅增强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便于孩子对课本枯燥的知识在生动的环境下进行理解。
当然,教师只是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但有些家长可能没时间带孩子去,所以可能这项作业一开始学生完成得并不好。但是当学生周一回到学校,去过博物馆的同学相互间讨论,那些没去过的学生自然也会对这些未知的博物馆产生兴趣,回到家中督促父母一起去参观博物馆,这种无形的推动力也使得这种参观模式具有可行性。
不过,这种家庭的参观方式也有不足之处。由于人数较少,博物馆很难对孩子提供讲解服务。家长若不了解所参观展览的知识,就不能引导孩子,使得参观只是走马观花,并不能深入。即使有讲解,也是混杂在人群之中,并没有针对孩子的特性。
一些学校家委会的设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好的解决方式。有些学校为了加强与家长沟通,在班级内部成立家委会,家委会的成立使家长进入了学校的管理体系中。比如在学校运动会、新年联欢会中,家委会成员参与其中,进行组织服务。有些活跃的家委会还会定期组织学生与家长的联谊,利用双休日和假期举办各种活动,博物馆也成为这种活动的场所。
针对目前出现的这两种较小规模的博物馆参观模式,博物馆可以相应提出一些措施加以应对。
第一,博物馆可以主动出展,送展进学校。博物馆可以与周边辖区的学校结成对子,筹划展览,充分利用各校的宣传栏、黑板报进行宣传。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增加他们对博物馆的认知程度。
第二,博物馆可以提高预约讲解的灵活度、多样性。比如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
第三,博物馆可以为教师提供培训。博物课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博物馆可以配合学校完成这一课程。
首先,博物馆可以先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先将馆内的陈列展览对教师进行介绍讲解,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程度及喜爱角度选取适当的授课方法,使学生在参观博物馆前就对博物馆有大致的了解。博物馆讲解员也可以通过教师了解学生们的兴趣。
其次,由于讲解员在之前已与教师进行过沟通,对学生有所了解,这样在学生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就会更加有的放矢。
最后,学生参观博物馆后,教师可以在博物课上要求学生给予反馈,低年级学生可以画一幅画,高年级学生可以写观后感,推选出优秀的作品,送回博物馆进行展示。
(2011年1月12日8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4:44 , Processed in 0.0930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