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诗大典》出版 “羊羔体”“废话体”同入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11: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诗大典》出版 “羊羔体”“废话体”同入选2013年04月17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姜妍











李金发
冯至
郑愁予
多多
张枣
新京报讯 (记者姜妍)涵盖了过去百年来海内外300余位华语诗人的30卷本《中国新诗百年大典》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入选诗人的名单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包括“羊羔体”车延高、“废话体”杨黎等诗人也都榜上有名。对此,大典编辑统筹诗人沉河说,确实有一部分诗人在入选时有激烈争议,但他个人认为,车延高、杨黎有各自的影响力和独特性,入选也合理。
最后5卷名单争议最大
大典一共收录了一万多首诗作,在沉河所写的大典备忘录中,详细记录了大典出炉的过程。他说编辑大典是4年前就萌生的念头,但是直到去年才得到资金做这件事。
在定下大典分卷主编后,去年7月15日,一共有22位主编对入选诗人进行了提名,经过核定一共有666位诗人具备被提名的资格,并进行了得票统计,得到14票以上的诗人一共有43人,其中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诗人占了20人之多。随后又加入了唐捐和钟怡雯两位台湾主编,负责进行港台海外的诗人名单确认。最终经过讨论,产生了最后的大名单,并开始联系入选的诗人。
在备忘录中沉河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编辑程序,他说这个程序合不合理是一回事,但是他们严格按照程序在执行。所有担任分卷主编的都是诗歌评论家,在最终确定的名单中,前5卷的争议最小,最后5卷的争议最大。“因为前面的诗人都是经过历史沉淀和考验的,大家都比较认同。”
台湾诗人夏宇未入选是遗憾
大典分出了5卷本收入港台及海外诗人,占了总数的六分之一。记者看到台湾非常重要的诗人并不在最终的名单中,而当记者提到有重要台湾诗人没有入选时,沉河立即回应“你说的是夏宇吧。”沉河说,夏宇没有出现在名单中是因为他们找到夏宇的时候,夏宇拒绝了授权。“夏宇不愿意授权给简体版,在大陆也几乎看不到夏宇的简体版诗集,因为她从来不授权。”另外台湾诗人杨牧的入选也略有小波折。
除了夏宇,还有一位最终没有授权的诗人是柏桦,“他是个很有个性的诗人,有一首诗他坚持要选进来,但是我觉得那首诗不适合选入,和他协调无效,只能以后再说吧。”
在确定港台海外诗人的名单时,没有按照之前的投票流程,而主要由台湾两位分卷主编提名,因为沉河说大陆评论家对彼岸的诗人确实了解有限。
在最后入选的港台诗人中,既可以看到像郑愁予、余光中、席慕容这些大陆读者比较熟悉的诗人的名字,也有像周梦蝶、洛夫、管管、商禽、杨牧这些很重要,但是影响力在大陆不像之前几位那么高的诗人。在香港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西西、也斯的诗作。
车延高票数不低
车延高的入选是名单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部分,对此沉河说,车延高在投票中得票并不低,再加上他得过鲁迅文学奖,在湖北地方上也比较有影响力。“大典里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湖北青年诗人都进去了,车延高的影响力不在他们之下,而且他的羊羔体确实也代表一种风格和特例,也确实有人喜欢。”
沉河说,在讨论车延高这类诗人是否要入选时,评论家们确实有比较激烈的争执。同样的还有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他也是青海省委宣传部部长。“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关注到共产党的干部写诗的时候有什么变化?这也是一种现象。”沉河说他们的入选标准是影响力和独特性,比如杨黎是最早写废话体的诗人,在他之后那些人就没那么受关注了。
■ 分卷主编张桃洲谈《大典》
至少有20人不该选
新京报:有看到出版的大典了吗?
张桃洲:现在我还没有收到样书,但是编选过程我参与了很多,我估计看到书的时候会和之前商量的一些地方有出入。这次参与的人很多,众口难调,出版社也会有自己的考虑和想法,所以最后其实有妥协的成分。
新京报:主要指的妥协是在哪儿?
张桃洲:这套书出来以后争论集中在两个部分,一个是漏掉了一些重要诗人,另一个是不该入选的人进来了。最终的这份名单不能全部代表过去100年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但我觉得应该能代表七八成。
新京报:有哪些诗人你觉得是被漏掉的?
张桃洲:由于我们的局限,我相信在编撰的过程中,肯定有重要诗人被漏掉。但是我们也在讨论时有非常多的努力,比如重要诗人罗寄一我是极力争取让他入选的,很不容易,还有当时沦陷区重要诗人刘荣恩。
新京报:有哪些是不该入选的人呢?
张桃洲:这个名单里至少有20位诗人不该入选,名字我就不说了。这个最后的名单和我们开始讨论的名单有些出入,有各种因素综合进来,所以不得不进一步妥协。
新京报:在名单里会集了大量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诗人。
张桃洲:这30卷中有6、7卷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批诗人,他们正处在创作的活跃期,我们的选本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信在他们当中会有大家出现。70后和80后的诗人还需要时间检验。
新京报:是否可以认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诗人是过去百年诗歌史的一次高潮?
张桃洲:整个百年当中,最开始出现的高潮是在三四十年代,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时期,当时一些诗人的成就,今天还没有人能超越。比如冯至、比如沈从文,大家觉得沈从文主要以小说的部分,但是他也是非常好的诗人。冯至是个全能手,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学者、翻译家,这样全能的人在当代诗人里基本找不到。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这批诗人很有潜力,但是和这几个人比还是有差距。
新京报:那为什么当时的诗人在整个选本中的比重不高?
张桃洲:因为这样的诗人全部加在一起并不多,而且他们大多创作量也都不大。无论如何,我们当初在编辑大典时是希望反映出五四之后到当下的诗歌史,我觉得我们基本实现了初衷。但是我觉得不该进入的人是不应该进来的,这样会混淆人们对诗歌史的认识。
■ 引发争议的“羊羔体”和“废话体”
《刘亦菲》
□车延高
我和刘亦菲见面很早,那时她还小
读小学三年级
一次她和我女儿一同登台
我手里的摄像机就拍到一个印度小姑娘
天生丽质,合掌,用荷花姿势摇摇摆摆出来
风跟着她,提走了满场掌声
当时我对校长说:鄱阳街小学会骄傲的
这孩子大了
一准是国际影星
蒙准了,她十六岁就大红
有人说她改过年龄,有人说她两性人
我才知道妒忌也有一张大嘴,可以捏造是非
其实我了解她,她给生活的是真
现在我常和妻子去看她主演的电影
看《金粉世家》,妻子说她眼睛还没长熟

看《恋爱通告》,妻子说她和王力宏有夫妻相
该吻
可我还是念想童年时的刘亦菲
那幕场景总在我心里住着
为她拍的那盘录像也在我家藏着
我曾去她的博客留过言
孩子,回武汉时记得来找我
那盘带子旧了,但它存放了一段记忆
小荷才露尖尖角
大武汉,就有一个人
用很业余的镜头拍摄过你
《短诗7首》(节选)
□杨黎
我叫她过来
我叫她过来,她却为我
端上一盘红烧肉
我叫她:筷子
她为我拿来啤酒和纸巾
这个乡下女人
她像啤酒一样,又像纸巾一样
但她更像红烧肉
我们吃完饭后
她把我们
送到门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2:40 , Processed in 0.1152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