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红:现代书法与书法的现代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9 17:4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红:现代书法与书法的现代性
本文摘选自《中国现代书法2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简介:龙红,又名龙鸿,重庆大学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书协会员



现代书法与书法的现代性

——兼论书法艺术创作的底线问题

龙   红


[内容摘要]中国书法首先是一种文化,其次才是一种艺术。现代书法体现着时代的现代性,这正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符合时宜的逻辑发展。书法创作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也就是创作发挥的底线,由此而外的拓展和突破,不可逾越这个底线,否则,就不是书法。


[关键词]现代书法;现代性;书法创作;基本规范





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曾经明确指出:中国书法首先是一种文化,其次才是一种艺术。乍一听,似乎是在贬低我们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静而思之,其实不但不然,恰恰相反,它从更为宏阔的视角充分肯定了中国书法的崇高意义!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吧,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样式,它与别种艺术有着极大的不同,其中丰富文化的坚实积淀将是书法艺术获得至大成功的根本保证。正是在文化肥沃的土壤中,书法艺术自然生长,开花结果了。
实际上,从更为理性的层面审视,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语中,提示了中国书法发展的一条自然规律:从殷商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再到秦国之小篆、汉朝的隶书,以至于大家常常讲到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清尚态势”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十分自然的生成,决非拔苗助长的状况。所以,就某种意义角度而言,日本的“书道”一词,是要比我们经常所谓的“书法”来得高明,因为它突现了重要的文化成分,并显示了“技进乎道”的哲理意蕴,与我们所称的“法书”相近吧。
最近,一些书法媒体广泛传播着这样的信息: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王镛先生提出了“艺术书法”的口号。一下子,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书法同仁们闹腾了起来。总的意见好象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基本都撰文表达着这样的看法:“书法不就是艺术吗?名之以‘艺术书法’岂非画蛇添足?”[1](p38期)恕笔者孤陋寡闻,为王镛先生帮腔者不多,王澄先生的大文《“艺术书法”之我见》可谓不多的摇旗呐喊助阵者,其鲜明的态度呈现于文字中:“艺术书法之提出,就书法本体而言,更为必要和紧迫。书法要创新,无人不晓,但如何创新,多数人则心中无数。带有共性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二:其一,几千年的传统过于强大,形成的习惯势力更是顽固,人们在继承传统时,往往堕入其中,不能自拔;其二,社会已发生深刻变革,开放的、一体化的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变化,以及随之生发的多元审美意识,为文化艺术注入了诸多新元素和新活力,这在各艺术领域都有充分体现,惟独书法界,多数人对此麻木得很,颇有些闺房独守的感觉。究其原因,书法人对书法之艺术意识很缺乏或者说是很不到位应该是最主要的,因而导致很少人对书法之艺术性进行时代的深入思考,更少把书法置入当代大艺术中进行审视。” [1](p38期)
我们以为,王澄先生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为王镛先生的辩护意味也是颇为浓厚的吧,当然,“百家争鸣”未尝不可。其实,王镛先生所提出的“艺术书法”概念,其良苦用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其语言表达中所犯下的逻辑错误,从一个博导的身份来看这是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啊。说“艺术书法”,难道还有“非艺术”的“书法”?约定俗成,简而言之,书写之有品位有艺术性者则可谓“书法”者也。今天,这似乎应该是不成疑问的问题了。比如,老同志参加的老年大学所写的老干部书法,不是书法专业者基本就没有承认他的艺术性吗?也就是说表面上也称之为“书法”,事实上大家并没有往心里去,不管这些书写者们如何自爱自怜,但终究没有被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嘛。因此,既然已经叫“书法”了,也就承认了它的一定的或者是较高的艺术性。老是想在名词概念上玩新出奇,不也是照样反映出文化的时代浮躁吗?
尽管如此,我还是十分赞赏王澄先生在文末所写的一段文字,因为它很有高度,提示了不少的过去很热、现在也不能或离、将来必将还会令人严肃对待的问题,能够引发我们作较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当今我们这个随时都在强调“转型”及“接轨”的时代,应该更有意义。文不长,特抄录于此:“显然,这种现代转型,我是主张由内而外的,即首先要立足于书法之本体,因为其基本元素是不变的、永恒的。这是个度,或者说是个底线,由此而外的拓展和突破,不可逾越这个底线,否则,就不是书法,包括“现代书法”以及我们所谈论的“艺术书法”,这是我始终不变的观点。此底线可概括为两句话:一、创作行为为书写,而非绘画,更非制作(不包括作品的后期装裱)。二、表现对象为汉字,可任意夸张、变形,甚至重组,但要有相对可识性。我之所以不赞成由外而内的转型,是因为很容易脱离书法本体,误入非书法状态。前一时期,有不少各种名目的现代性探索便属此类,其实质已与抽象绘画无别。” [1](p38期)
那么,“由内而外”可以作何认识呢?窃以为,此“内”首先应该是书法艺术构筑的基本条件,即博大精深的文化结构的建立。倘若我们观审一下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发展史,其中所显示的内在规律当不言自明。于此,也令我们不能不想起“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大师来。可以说,齐白石一辈子都在勤勉奋进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文化人”。譬如,“齐白石之所以如此重视诗歌艺术的修养,关键是因为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它更代表着一种崇高的文化。齐白石的内心是无比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的,而中国的传统意识就是:如果你是一个文人,必定会写诗;越是高等的文人,越是能够写出高级的诗歌来。为了使自己完全蜕化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人,齐白石‘青灯玉案,味似儿时。昼夜读书,刻不离手。如渴不离饮,饥不离食。’(癸酉《白石诗草.自序》)”[2](P316-317)“从齐白石一生对书法的透彻理解和全心钻研来看,他对书法的崇高的文化意义是颇为肯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之于文化人而言,与诗是有同等显要地位的。应该说,齐白石正是有着如此高度的认识。” [2](P317) 特别是“通过衰年变法的成功实现,齐白石完全从一个民间艺人转变为了一个具有全面艺术修养的新时代的文人艺术家。一方面,以‘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的平民思想情感统率着整个艺术的发挥,使其艺术的生成具有鲜活的生命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地纯化艺术精神,实现着艺术的文化品位的强化,若此,齐白石的艺术实实在在地产生了质的飞跃,凝聚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艺术精神的旗帜” 。可见,广博的文化建设之于书法艺术(包括绘画艺术)的铸造的异常重要性。陈传席先生曾多次撰文表达这样的理念:书法不应该成为一门专业。是耶?非耶?委实不能作简单的价值判断的!但我内心的想法的确与陈先生的主张有着相当的共鸣。随着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的大踏步迈进,书法业已成为较多大学的专业,从本科到硕士乃至到博士、博士后,存在的当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够因为其存在而不作深层次的理性思索。书法如果作为专业来建设,实实在在与别的专业和别的艺术门类有着不小的区别,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书法是文人的艺术!这是为过去漫长历史所充分证明了的,言之为客观事实亦并不为过吧。记得当时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先生在领衔申报书法专业博士点的时候,就有专家撰文提出“书法博士到底应该如何培养”的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担心至今并没有完全让人释然,或者说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吧。于此,有时候又令我们不得不重新反复审视“学者化书法家”的主张问题。这并非很轻松的话题,个中甘苦,一言难尽啊。
1985年10月15日-29日,《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同时成立中国现代书画学会,标志着中国现代书法的正式诞生。从“85美术新潮”至今,现代书法发展的历程已整整20年。现代书法作为与传统书法相比照而存在的新的书法艺术表现形态,不只是对传统书法进行简单的颠覆,更重要的是它给书法及整个当代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现代书法的创新思潮应该是20世纪末中华民族艺术发展史上最大的文化进步与观念突破。其文化与审美的开拓意义十分显著,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现代书法的正式诞生,是中国美术新潮、当代中国新艺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少现代书法的现代性给我们提示了这样三方面的不凡意义:首先,具有坚定的反传统反权威的战斗精神;其次,具有强烈的不断实验的开拓勇气;再次,表现出丰富的平民关怀,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总之,时代需要新艺术!现代书法所昭示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不同的历史形态、时代内涵,彰显着人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历史进程”[3](P7)。
很明显,现代书法的现代性,体现出以往的东西无法比拟的开拓创新精神。这也是崭新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
今天,我们冷静地再来拜读20年前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现代书法首展”所结成的作品集,我们的感受和评价会更加特别一些。首先,我们还是要对所有参展作品的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一批书法艺术的现代先行者们的艰苦奋斗、坚韧开拓,现代书法不会那么早地获得人们的认识和接受的,中国书法家协会所举办的专门大展也不会这么早地接纳现代书法艺术作品的,象邵岩等现代书法艺术家也不可获得比较充分的锻炼和展示自己非凡才智的良好机遇的。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说其中所存在的简单、肤浅甚至误解、扭曲等诸多创作观念的遗憾。
任何事物的发展,往往都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从肤浅到深刻等的辨证发展过程,这是客观的规律。现代书法的20年历程,也大致如此。当然,当时的一些作者,现在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或者离开了书法创作,或者在精力的倾注上有了一些调整,但是,十分令人可喜让人倍感欣慰的是,毕竟还有部分作者还在勤勤恳恳地实验着,进步着,也就自然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了一个较大的跨越。我所知道的《艺术百家》的执行编辑文备先生就是其中成果非常突出的一位!
可以说,在1985年10月《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之前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文备就开始了“现代书法”创作的实验,展览中所呈现的几件作品应该是其较有表现力量的。从那以后,文备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现代书法的新的体验、实验之中,至今可谓一日也不稍懈。“1989年出版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本现代书法个人作品专集《文备现代书法作品选》,之后又陆续出版了《文备书法艺术作品选》、《现代书法十周年文献汇编》(合编)、《文备2000年“诗情主义”水墨艺术作品选》、《文备书法作品选》、《20世纪现代书法运动》、《文备左笔写意水墨书法集》、《文备现代彩墨菡萏竹集》等”[4](p1)。尤其是,文备在艺术的修炼中,始终坚守着“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进步理念,不仅着力于现代书法与中国传统水墨的架构打通试验,而且更在纯粹水墨的基础上强化用彩的变化融通,从某种角度而言,文备的古风书法与现代书法之间形成一种十分良性的体用关系,而其现代书法与现代彩墨之间不是照样形成一种十分良性的体用关系吗?于此,我们赞成贤山先生对文备最新尝试所作的评价:“文备近期令人耳目一新的彩墨艺术的美感理据来源,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在文备近期的彩墨艺术中,其艺术图像构成元素的基本图符,实际上都是可以被重新赋义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超越了源自具有史前历史属性的视觉符号的原有本义,而且还接活在现代文化土壤中。(2)符号的象征所指的新颖也使得文备近期的彩墨艺术呈现了崭新的变化。文备近期的彩墨艺术的这种变化说明,符号象征模型一旦发生变化,视觉艺术形式语言的形态及审美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应地,其视觉艺术语言符号的意义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5](p2)也就是说,文备的现代彩墨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其现代书法艺术的继续,或者叫同质而异构吧!二者实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笔墨当随时代”!是的,现代书法体现着时代的现代性,也应该体现着时代的现代性,这正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符合时宜的逻辑发展。
是的,当前的现代书法仍然不很完善,因为它尚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其中所透露的诸多有益的启示,分明彰显着一种桀骜不驯的战斗精神。假以时日,善于取舍,只要有不少象文备一样的艺术家的辛勤耕耘,我们相信,现代书法终会创造出一片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新天地。
我们热切地期盼着!

注    释:
[1]王澄著:《“艺术书法”之我见》,《书法导报》2005年9月21日第38期首版
[2] 龙红著:《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的融合提升——试论齐白石艺术的形成及其启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第四辑)2005年7月第1版
[3] 杨岚、张维真著:《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4] 文备著:《文备现代彩墨菡萏竹集》,澳门:澳门文星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之“文备简介”
[5] 贤山著:《文备的彩墨艺术》,《文备现代彩墨菡萏竹集-序》,澳门:澳门文星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3:33 , Processed in 0.1783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