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的主体彰显与文化自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0 10:3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辑的主体彰显与文化自觉

黄耀红

当生活被种种刚性的框架切割得如同碎片,现代人似乎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浏览”而远离了“阅读”,古典心灯下的那种令人悠然神往的“阅读”恍然梦境中的萤火点点。我们越是对逝去大师深怀敬重的仰望,越是深深慨叹当下文化品格中的不堪承受之轻。
无庸讳言,在今天,读书越来越成为一个奢侈而寂寞的话题,尽管“腹有诗书气自华”依然点缀着公共人物的铿锵演说。然而,我们对于读书的关注更多地止于“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人生”“读书强健自我”“读书怡情养性”之类的功能性体认上。我们发现,从公共层面上讨论诸如读书之重、读书之法,这种亘古如常的话题似乎长不出太多的思想新枝。在一种理想的社会中,教师、学生、学者、作家、公务员,都应当是成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没有哪个知识人群不需要终身读书。
然而,当我们将“读书”二字植入现代编辑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加以考量,我们会深刻地意识到:较之任何一个知识人群,编辑“读书”的价值与意义、过程与方法都表达着鲜明的职业诉求。一言以蔽之,编辑作为文化角色,其职业定位即文化的选择、传承、重构与创造。编辑读书除了修身养性的个体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凸显出编辑的主体力量与编辑的文化自觉。
一、以读书确证编辑的文化身份
传统的传播过程勾勒出由“作者—编辑—读者”构成的链型轨迹和闭合回路。所有关于交流与互动的探讨,似乎都无法冲出这种既定的“三角框架”。三种角度亦大体呼应着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创造——选择——接受”。因此,在关于编辑文化角色的描述中,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将编辑定位于文化选择者。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编辑作为文化选择者的通俗表达即“守门员”与“把关者”。一条简短资讯的发布,一种学术观点的表达,一种个人意趣的倾诉,若要由“点对点”的人际传播进入“点对面”的公众传播,一个无法绕行关卡即是编辑。简言之,只有获得了编辑认同的文本才能进入公众传播的视野。与其说这是编辑的文化地位,不如说是编辑所拥有的文化权力。
编辑这样的文化地位与权力究竟是谁赋予的?他代表谁来充当文化累积的“守门员”?编辑权力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是不证自明,还是有必要提供辩护?
表面看,编辑的职业资质如同律师、教师一样,由个人努力所达成。编辑代表着国家与民族的立场、正统与主流的意识,他的权力属于公权,天然地连接着统治者及其相应的体制。
我们以为,编辑资质的获得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权力的正当性与合理性,问题是,从文化选择者的身份看,企望以一劳永逸的职业资质来确证自身的文化角色无异于刻舟求剑。
如果我们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隐喻为一条长河,那么,拥有选择权的编辑无疑是一种“文化上位者”。“文化上位者”是对编辑的角色期待,但是,这种“应然”期待并不能天然转换为“实然”身份。打通“应然”与“实然”的通途,唯有以“读书”为核心取向的编辑专业发展。“
文化上位者”这一角色,内在地决定了编辑需要站定的文化高度。这种文化高度,取决于编辑不断生长的学养、识见、思想和视界,取决于编辑自觉建构的文化历史感、时代感与终极意识。若按“文化即人格”来理解,“文化上位者”还源自于编辑的人格、胸怀、气度,悲悯与关怀,责任与使命。所有这一切的生成与累积,无一不依靠读书。套用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即“不读书,无以编。”揆诸现代诸多编辑名人案例,举凡编辑之有志、有胆、有识、有为者,无一不是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丰富中确证文化身份的大家。
今天,互联网环境下的传媒格局,早已不同于传统的“文化传播链”。数字出版带来的远不只是传媒载体的革命性变化,更为根本的是,它彻底地消弥了传统编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信息阻隔。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同时人人又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创造者。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方式,正在将人类带入“自媒体时代”。编辑作为文化选择者、作为公共传播的“守门员”地位正受到严重挑战。在博客、论坛等网络空间,编辑的选择权有类于螳臂当车。
这样的数字传播格局,无疑将挑战编辑作为文化选择者的价值实现,但是否会颠覆其存在的根基呢?我们以为,读书仍是编辑自我救赎的唯一出路。无论信息何其海量,在文化的传承中,人们总离不开选择与重构。而文化选择的专业性,在于编辑的思想锐利,眼光的独到,重构的新颖,选择的创造性。因之,新环境下文化选择者的角色,不是消解了编辑职业的专业性,而是提升了编辑职业的专业性。因为,只有站得更高、思得越远,才能在文化选择的位置上确证编辑主体的核心价值。
二、以读书奠定编辑的对话平台
编辑的文化活动方式,不同于学者基于文本的书斋研究,亦不同于教师基于课堂的言传身教,它是行走于文化创生与文化接受之间的一个对话者。
作为文化对话者,编辑显然不同于日常生活里的对谈者,而是进入特定学术场域、特定人文圈子,特定思想语境的“知音”。当然,这种“对话”的生成,不可能是面对他人后的无师自通与即兴发挥,它必然源自编辑的底蕴、智识与心性。这是编辑与读者之间、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渠道与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作者不会因为你是编辑,而天然将你当成对话与交流的对象,除非你在这个领域有与其沟通的能力与水平,即你拥有这种对话的底气与资质。同样地,这种底气与资质不由编辑职业天然注定,而是由编辑的终身读书来铸就。
读书开创着“对话”,推动着“对话”。读书之于编辑远不是一种专业成长的手段,不是一种学历、职称追逐下的应对,而是编辑文化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一种思维的体操和心灵的瑜伽。
吾生有涯,而知无尽。无论如何强调编辑多读书,亦不可以穷尽天下好书。这就注定了编辑读书必然走着“T”型道路。一方面,尽量在横向上拓展人文通识的视野,二是尽量在纵向上深化专业探寻。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期刊编辑,多年来的阅读取向即是这种纵横延展的结果。一是从有意识地阅读诸如《美的历程》《拯救与逍遥》等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经典著述,奠定基本的人文底蕴,二是有计划地沿着中外教育的思想脉络,阅读诸如《后现代课程观》《课程与教学哲学》等优秀的教育著述,藉以铺垫自己的学术对话平台。与此同时,坚持订阅《新华文摘》,重点关注哲学、文化、教育、传媒的学术文章,了解思想动态,思考当下的社会、文化、教育问题。
正是作为生活方式的这些日常阅读,为笔者插上了编辑活动的思想之翼。因读书而识友,因读书而对话,因读书而组稿,因读书而写作,对话的空间不断拓展,对话的层次不断提升,对话的圈子不断增加,编辑主体力量得以彰显,编辑创意源泉得以奔涌。
三、以读书提升编辑的职业境界
对于编辑个体来说,文化选择的过程不可能是主体退席、价值无涉的客观甄别,相反,选择是编辑主体性的实现方式,亦是编辑自我实现的方式。选择,意味着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追寻,另一种价值观的放逐与抛弃;选择伴随着重构,重构意味着最优化聚合,最优化组块,最优化生成和创造。就是说,编辑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整体。我们通过选择来创造,又借重创意来选择,这才是编辑职业的文化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看,编辑策划是编辑主体力量的释放,是编辑创造力的表达,是编辑职业境界的深刻表征。因为,只有策划与创意,才能使得不同个性的编辑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这一个”。
    然而,编辑策划远不是策略、方式、技术层面的问题,其源头仍要追溯到编辑素养的全面提升。策划制胜,首先是思想制胜。而我们实在无法想像,一个不能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的编辑,他的思想能有多么深刻的穿透力,他能发现多少问题,他能创造多少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在传媒生态变得越来越立体、越来越即时、越来越互动的当下,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读书来砥砺自己的思想,练就自己如鹰的“眼睛”,那么,海量的文字仅仅成为信息的碎片,纷繁的现象仅仅是迷眼的“乱花”。编辑作为文化选择者的专业地位将被公众阅读的市场相威胁,编辑可能变为一个没有文化追求的“生意人”,一个“经理”。
表面看,编辑与媒体时刻在比策划,比文本,其实比到最后是比思想,比素养,比读书。读书之于策划的意义并不一定是切近的,即时的,而是根性的、悠远的。更多的时候,编辑读书的过程,既是对已知的丰富、对未知的开启,又将为策划与创造提供灵感与源泉。
读书是对自己的丰富,同时也是从“我”走向“你”、走向“他”的通衢。对编辑来说,读书以会友的意义在于真正集结最优秀作者、最突出意见领袖,梳理出一张可以调度、可以组织的“人才谱系”。
值得一提的是,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或一种专业,除了阅读优秀的经典的著述之外,还有一类直接指向媒体策划的书籍、期刊、报纸不可不读。就策划而言,笔者获益最多的期刊策划,一为广东的《新周刊》,二是上海的《三联生活周刊》。这两本周刊的策划选题、思想深度、文本呈现、语言表达大体代表着中国期刊策划的最高水平。仅以2011年推出的策划为例,新周刊推出的《故乡》《百年小学国文第一课》《中国电视红皮书》,《三联生活周刊》《别闹了,春晚》等策划,都选“点”独到,文字精美,体现出强旺而锐利的思想活力。
四、以读书成就编辑的个性魅力
很长一段时间,编辑总被人们定格为“杂家”,即强调知识的驳杂,忽略的专业的精深。诚然,表面上看,编辑是个文化活动者,他很可能不是学者,而是学术活动者。事实上,在知识如此增殖的时代,祈望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出现已无可能,遑论区区一编辑?我们以为,任何一个编辑除了有尽可能广博的文化视野之外,他要成就自己的职业个性或专业特长,还得取决于编辑个体通过专业深读而形成的个性魅力。
考察现代文化史上诸多大师级编辑,他们除了学养深厚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己都在某一领域有精深的研究。易言之,编辑先是学者,进而才是学术活动者。像叶圣陶,作为“五四”作家,他是新文学创作的一个代表,之后一度作为文学编辑,发现与培养了包括茅盾在内的大批新文学作家。他做过小学教员,自二三十年代开始即开始编辑中小学国语课本,解放后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度主持编辑中学语文教材。就是说,在叶圣陶的编辑人生中,文学与教育便是他的个性魅力,这是其他编辑难以比拟的。
在我们看来,能否在普泛式读书的基础上,寻找、坚守自己的专业领域,这对于编辑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说“读什么”影响到编辑的视域,那么“读到什么程度”将影响到编辑的眼光穿透力,影响到他不同一般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与行动方式。以投石湖面为喻,投石处乃一个编辑的专业地带,而层层推开的波纹则是由近而远的人文、科学、时政阅读。
只有在某个领域钻之弥深,我们才能对当下的文化生态保持足够的清醒。君不见,商业运作下的泛娱乐语境,无可避免将文化打包成便利店的快餐。文化在浅俗的讨巧和献媚中走向思想的扁平化。信息白如飞沫,我们在复制与粘贴四顾茫然。人们的注意力不再定格在某一视域,它被不断地牵引,蛊惑,撕裂,淹没。目不遐接的转换与变革,催生着脚步的匆忙与心绪的浮躁。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如果一个编辑没有自己守望的麦田,个性魅力成为侈谈且不说,他很可以成为一个无根的文化飘泊者。
(作者系湖南教育报刊社编审,教育学博士)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0:18:03 | 只看该作者
中央教科所: 《教育研究》《中国德育》《中国特殊教育》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基础教育参考》《世界教育信息》《中国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教学与仪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学仪器与实验》 教育部中央电教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 《语文建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教材教学》 中国教育报刊社: 《人民教育》《中国民族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系列期刊 光明日报社: 《考试》系列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小学外语教育》《中国教师》等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化学教育》《历史教学问题》《生物学教学》等期刊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教育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期刊 华南师范大学: 《中学历史教学》等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语文教学与研究》《数学通讯》《中学俄语》等 南京师范大学: 《文教资料》等 上海师范大学: 《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中学数学》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现代教学》《当代学生》等 河南教育报刊社: 《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阅读》等期刊 湖南教育报刊社: 《中学生百科》《初中生》《高中生》等期刊 湖北教育报刊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期刊 江苏教育报刊社: 《全国优秀作文选》《阅读》《初中生世界》《现代特殊教育》等期刊 江西教育期刊社: 《教师博览》《初中生之友》《高中生之友》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世界知识》《世界博览》《英语文摘》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百科知识》 中华书局: 《中华活页文选》系列期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9:15 , Processed in 0.0893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