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新:切莫“教育思想”随口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3 19:5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新:切莫“教育思想”随口荡
  有人可能从纸媒(《河北日报》集团旗下《杂文报》)或网媒(浙江在线)上看了一些文章,便断言笔者在研究杭二中叶翠微校长的“教育思想”。
  对此,余不胜惊讶,确切地说,十分惭愧。
  倘若在下把一种支离破碎抑或拾人牙慧之教育言说当成教育研究对象,那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甚或耻辱。
  何谓“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与多样性”、“历史性与社会性”、“继承性与可借鉴性”、“预见性与前瞻性”四大特征。
  换个角度看,“教育思想”类型有“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思潮、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信条、教育建议、教育主张、教育言论、教育理想”等。之间或交叉,或涵盖,但无论如何其是一个系统,是为实现规定的教育功能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众多个教育子系统之“高端”集合体。
  我们常将针对教育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教育思想”,殊不知,只有当教育思维活动形成独到的教育理论体系,方可称“教育思想”。
  以孔子为例,我们借鉴有关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来构建一个其“教育思想”之完整框架——
  一、有关教育的对象。
  《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
  二、有关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三、有关教育的目标。
  《论语·宪问》:“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四、有关教育的内容。
  (一)道德教育的内容。
  1、仁礼。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孝悌。
  《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3、忠信。
  《论语·颜渊》:“民无信不立。“
  (二)知识教育的内容。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五、有关道德的教育。
  (一)德智的关系。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德育的过程。
  《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知)
  《论语·里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情),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行)
  (三)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1、立志乐道。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自省自克。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改过迁善。
  《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六、有关教学的原则。
  (一)启发诱导。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因材施教。
  《论语·雍也》:“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三)学思并重。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温故知新。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五)宽严结合。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於予与何诛。’”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前人有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博大精深的,教育“隶属”于“天下”,其间有孔子对教育系统的看法或曰观点,乃仲尼教育之成竹在胸,是为“教育思想”。
  愚早在《中国有教育家吗?》一文中指出:“世界上即便历史再短再落后甚至愚昧的国家也不可能没有教育家,何况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事实上中国仅古代教育家就有:孔丘 、.孟轲、.墨翟、.荀况 、庄子 、老子、商鞅、韩非、董仲舒 、王充 、颜之推、郑玄、 柳宗元 、胡瑗 、王安石、程颢、程颐、张载、陆九渊、陈亮、张载、王守仁、王廷相、李贽、王夫之、黄宗羲 、朱之瑜、 颜元 、戴震 …….且个个学养丰厚而言说深刻。”
  叶校长有“以大气成就大器”的想法,这很好。尽管这不是杭二中之“专利”,北京四中,北京一七一中,沈阳二中,柳州高级中学……纷纷“攫”为己有,但想法离“教育思想”的距离尚遥不可及,更何况非独创性想法。
  对于一个教育家来讲,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前辈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体系就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仍然窃喜于鸡毛蒜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干着教育“临时工”之“燕雀”小事,还自以为有教育之“鸿鸪之志”。
  其实,眼下青睐“教育思想”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钟爱教育事业,以之为生命;一种是应试不行转行搞素质。
  后者之素质“皮袍”下难免露出教育之“小”来。
  当然,能高擎素质旗大声呐喊毕竟不是坏事。
  只是,“切莫‘教育思想’随口荡”。
  拜托!拜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5:01 , Processed in 0.1198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