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 (讨论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姓“语”,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打好精神、文化的底色;小学语文姓“小”,“基础性”特点更为明显,更应关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良好习惯等的培养,为中学语文学习、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增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意识,提升小学语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状简析: 当前,苏州小学语文教学的走向基本正确,在不断学习、实践与反思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关注语文学习特点,突出语文的本体地位;能关注教材的研读,准确把握教材内涵与特点;能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给学生创造较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机会,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努力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较为有效的学习…… 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课标研究不深入。相当多的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研究不深入,故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等的发展目标不够清晰,甚至一团模糊,教学比较盲目,没有对学生进行丰富有效的语文训练或对学生的训练单一、无序,仅限于读背课文,抄默词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 教材研读不透彻。相当多的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细致、透彻,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材中蕴含的语言学习、理解、运用的资源,因此,不能充分发挥教材这一“例子”的作用;不少教师研读教材时缺乏整体意识,孤立看教材,不能将课文放到单元、整册教材中去研究,导致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学目标意识淡薄。一些语文教师教学目标意识淡薄,对于语文教学究竟该让学生“得到什么”,不甚了了;一些语文教师只在内容上“深挖洞”,不在语言上“广积粮”,学生得“意”而忘“言”(即只得到情理的熏陶或启迪,语言、思维、学习能力没有得到相应发展),教学耗时多而学生收效少;有的教学目标定位受限于教材,教材编写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等没有明确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就不结合课文学习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教材编写中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偏低,不少教师过多受限于教材,不能根据本地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基础较好的实际,适当提高习作要求、拓宽习作思路、变化习作形式,学生习作的水平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内容不丰实。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将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等同于“课文内容”,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或只关注内容的理解,情理的体悟,或在一些琐碎问题上纠缠,或花大量时间探求与语文学习无关的知识等,忽视了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文字,忽视揣摩文本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忽视读写结合,忽视语文学习方法的相机渗透与有效指导等。 教学建议: 基于对以上教学现象的观察及分析,想就本学科的教学提以下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由于新课程强调不刻意讲授系统的语文知识,因此课标对于年段目标的陈述较笼统也较模糊;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没有明确清晰的语文知识、能力等素养发展体系,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缺少准确的认识与把握,只是带领学生读读背背课文,抄抄默默词语,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等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苏南地区文化底蕴丰厚,小学语文不仅要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还要结合本地域的实际,让学生得到更大更优的发展。为给予老师更明确、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特拟定如下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目标体系(初稿): 小学阶段语文知识、能力发展总目标 类别 | 目 标 | 拼 音 |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2.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3.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5.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识记。﹡ | 识 字 写 字 |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3.了解汉字基本的字形结构和构字特点。 4.掌握书写的一般规则,正确书写汉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时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5. 能在具体语境中辨识常见的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并正确书写,能辨识并改正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 词 句 | 1. 掌握常用词语(含成语)和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生字组成的新词、关键词语和值得积累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 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实词并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助词、叹词、连词等虚词(不讲术语)。﹡ 3. 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本义,联系具体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 4.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5. 结合课堂学习,认识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并了解其意思及表达效果,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6. 了解一些日常礼貌用语并大致理解其意思,尝试准确运用;对随时代发展出现的新词汇能作准确判断和恰当使用。 7. 能初步认识不同结构的短语,如并列、偏正、动宾、主谓等短语(不讲术语),尝试在语境中正确理解并运用。﹡ 8. 了解单句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了解复句的一些基本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 9. 认识掌握一些基本句式: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 被字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等,能进行句式改换,初步体会 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等。﹡ 10.能辨析并修改病句,如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 多余、词序颠倒、关联词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 11.能从语病、标点、错别字等角度对语段进行综合改错;能理清句段间的逻辑顺序,准确排列句子。 12.结合课文学习分类积累成语、俗语、名言、古诗、谚语等;能有意识地在生活情境或语言环境中准确、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语言。 | 修 辞 | 1. 能认识、辨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初步体会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 2.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 | 标 点 | 1. 认识逗号、句号、顿号、冒号、感叹号、分号、 问号、引号、省略号、括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了解其各自的作用并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 2. 能在具体语境中初步了解感叹号、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表达效果。 | 阅 读 ︵ 语 文 知 识 、 能 力 、 方 法 ︶ |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 学会边读边思;能从文本或语段中提取主要信息;初步学习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 3.能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简要归纳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观点。 4. 能理解、体会、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理解并较为准确地阐述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初步学会赏析文章中精妙的、独具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5. 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与作用;能进行较为深入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思考,在交流和讨论中善于倾听,能作出自己的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6. 在老师指导下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在阅读中初步了解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并初步掌握各类文体不同的阅读方法。﹡ 7. 能读懂日常说明书、广告等,从中获取正确信息,运用于生活。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有条件的可在高年级适当补充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 习 作 |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以与人倾诉的自由心态进行习作,抒写真性情。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善于体验生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提升习作能力。﹡ 3. 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较为熟练地运用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等基本写作范式,并能根据需要进行变式表达和个性化表达;能根据习作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语言生动,详略得当。﹡ 4. 习作中,能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学习运用借物喻人(理)、借景抒情、衬托、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5. 学写提纲式、心得体会式等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书信、通知等)。 6. 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 自觉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8.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 口 语 交 际 | 1.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5. 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情境中,能礼貌得体、自信大方地与人进行交流;能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热点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 综 合 性 学 习 | 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 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 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
小学各年段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目标 年段 发展目标 | 第一学段 | (一年级) | 拼 音 |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正确书写大写字母,。 3.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对汉语拼音的认读与识记。﹡ | 识 字 写 字 |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 认识常用汉字830个左右,其中430个左右会写。 3.认识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了解汉字书写的规则。﹡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在老师指导下探究汉字构字规律,根据规律学习独立识字;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形近字作简单辨析并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正确选择。﹡ 5.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 阅 读 ︵ 语 文 知 识 、 能 力 、 方 法 ︶ |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在老师指导下借助读物中的拼音、图画阅读。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指导下做到不指读,不漏字、改字、添字,不回读,不一字一顿读,能按词语、短语为单位进行朗读,形成较为自然顺畅的语流;在老师指导下初步学习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进行朗读。﹡ 3. 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阅读、背诵、积累一些浅近的古诗、童谣和儿歌。背诵优秀诗文2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万字。 4.在老师指导下,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结合阅读、生活情境积累词语(包括成语)、“ABB”“AABB”“ABAC”等不同形式的词语。﹡ 5. 阅读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倾听,学习认真听别人说话并努力听懂大致意思,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老师指导下,初步学会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之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想法。﹡ 6.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初步了解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作用,初步学会根据句号、感叹号等判断句子的完整性。﹡ | 说 话 写 话 | 1. 初步建立句子概念。能根据要求(说)写一句完整、正确、通顺的话,认识并掌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等几种基本的句子样式。﹡ 2. 借助图片、情境、生活等(说)写一句、两句完整、准确的句子;能模仿课文规范的句式说话、写话(有能力的学生可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在(说)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中能根据句子表达需要准确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 3. 对说话、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 口 语 交 际 |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学习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2.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尝试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3. 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课堂教学情境中自信、积极地与人进行交流、讨论,较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简单的想法、看法等,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 综 合 性 学 习 |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和生活,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 年段 发展目标 | 低年段 | (二年级) | 拼 音 | 1.在识字、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识记。﹡ 2.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汉语拼音字母表。 | 识 字 写 字 |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2. 学习根据已有经验和汉字构字规律独立识字,初步认识、学会分析汉字的间架结构(左右、上下、独体字等几种基本结构),较为熟练地用硬笔书写汉字,正确、规范、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能用音序、部首和数笔画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 阅 读 ︵ 语 文 知 识 、 能 力 、 方 法 ︶ |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较自觉地借助读物中的拼音、图画阅读。﹡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语流顺畅;在老师指导下能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 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结合语言环境,能对一些形近字、同音字、近义词等作简单的辨析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选择。﹡ 5. 继续学习、运用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思考的阅读方法。﹡ 6. 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背诵、积累一些浅近的古诗、童谣和儿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 7. 在阅读、生活情境中积累古诗、成语、名言警句等;认识、积累更多形式的词语、短语及句式;乐于并且能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积累的词语、名言等。﹡ 8. 阅读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倾听,努力听懂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养成认真、仔细倾听的习惯;乐于与人交流,在老师指导下,学会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之后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 初步认识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初步认识拟人句;能仿照例子说或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10.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 说 话 写 话 | 1. 能根据要求,借助图片、结合生活情境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说)写几句正确、通顺的话,尝试把句子(说)写具体、生动;能迁移模仿课文典范的句式;仿照样子(说)写简单的比喻句。﹡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需要能准确运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3.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能写想象中的事物,学习按一定顺序描绘想象中的事物;学习根据图片或语言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简短、有趣的童话故事等。﹡ | 口 语 交 际 | 1. 学会倾听,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大致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2. 学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3. 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课堂教学情境中自信、积极地与人进行交流、讨论,较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想法、看法等,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 综 合 性 学 习 | 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和生活,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 年段 发展目标 | 中年段 | (三、四年级) | 拼 音 | 1. 能借助拼音独立识字。 2. 在阅读过程中继续巩固对拼音的认读。 | 识 字 写 字 | 1. 对学习汉字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能较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 准确辨析多音字在不同词语、句子中不同的读音,准确辨析形近字并正确组词。﹡ 3. 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 阅 读 ︵ 语 文 知 识 、 能 力 、 方 法 ︶ |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边读边想象,入境体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默读,不出声,默读一般读物不少于200字/分钟;初步学会边读边思,能在老师指导下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重点内容、课题、主旨、关键词句表达效果等)。﹡ 2. 初步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在老师指导下,学会由整体——局部——整体进行阅读,学会用相应的方法划分意义段,能理清文章、段落的条理,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意思;在读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特点,学习用抓中心句、过渡句、扩题、合并段意等方法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学习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学习用课文及自己的语言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4. 学习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某个字词的作用,某些句段在表达上的作用等),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 5. 初步学会审题。在老师指导下能读懂题目要求,明确问题指向及答题要点并有针对性地回答;阅读文章,能围绕问题整体阅读、深入思考,多方面、多角度从文章中寻找信息,进行整理,准确、全面地解答问题。﹡ 6. 阅读中,能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学习根据语境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准确辨析形近字、同音字的意义,根据词语、句子情境选择正确的汉字;结合课文学习分类积累成语、名言、俗语、古诗等。﹡ 7.深化对句子的认识:学习缩句,学会抓句子主干;学习扩句,尝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结合课文学习认识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设问句这些基本句式,并了解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学习继续认识了解比喻,大致知道比喻的特点并能学习写较为形象、具体的比喻句;初步认识拟人、夸张这两种修辞手法;尝试修改一些常见病句(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重复多余、前后矛盾等);模仿文本典范的句式、句段写话。﹡ 8.认识总分、并列、承接等构段方式,并模仿练习写段,重点学习围绕中心意思把段落写具体、写生动。﹡ 9. 结合课文学习,初步了解不同文体的特征:初步了解叙事文章的特点,学会找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初步了解写人、状物文章的特点,知道这类文章往往从人物、事物的不同方面写其一个或几个特点;初步认识说明文,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最基本的说明方法,初步了解其作用;初步认识并了解寓言这类文体的特点(故事——道理),了解寓言学习的基本方法,尝试进行课外阅读;初步认识剧本,大致了解独幕剧的基本特点及学习方法,能从人物言行、旁白、背景介绍等中了解故事发展,体会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学习,初步认识借物喻人、侧面衬托、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初步体会其表达效果。﹡ 10.认识一些简单的关联词语(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了解其作用并能比较恰当地选择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分号的一般用法,并能在自己的写话、习作中正确运用。﹡ 11.在课内外阅读中,自觉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在自己的语言 表达中积极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2.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 习 作 | 1. 在老师指导下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景物、事件、人物等),学会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与特点;在老师指导下,可以尝试写日记或观察日记,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及内心的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2.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习作的自信心。 3. 三年级属于习作的起步阶段,能够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段写具体写生动,由段逐步过渡到篇;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一些习作的范式,如总分、并列、承接等构段方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地点转换顺序等叙述、描写的方式,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人物特点的写作方式等;四年级继续巩固以上写作范式,并强化篇章训练,能写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文章,并力求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叙述生动。﹡ 4.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 能用简短的书信进行书面交际,学习写请假条、留言条等简单的应用文。﹡ 6.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7.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8.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 口 语 交 际 | 1. 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5. 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情境中,能礼貌得体、自信大方地与人进行交流。﹡ | 综 合 性 学 习 |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学习留心观察和体验,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 年段 发展目标 | 高年段 | (五、六年级) | 拼音 | 1. 借助拼音识字。 2. 继续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对拼音、音序的认读与书写。﹡ | 识 字 写 字 |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 阅 读 ︵ 语 文 知 识 、 能 力 、 方 法 ︶ |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和名家名篇。 2. 学会边读边思;能从文本或语段中提取主要信息;初步学习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 3.能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简要归纳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观点。﹡ 4. 能理解、体会、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理解并较为准确地阐述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初步学会赏析文章中精妙的、独具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5. 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与作用;能进行较为深入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思考,在交流和讨论中善于倾听,能作出自己的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6. 在老师指导下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在阅读中初步了解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并初步掌握各类文体不同的阅读方法。﹡ 7. 能读懂日常说明书、广告等,从中获取正确信息,运用于生活。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有条件的可在高年级适当补充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9. 具有较扎实的语词理解、运用能力,有一定的语感:﹡ ① 掌握常用词语(含成语)和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生字组成的新词、关键词语和值得积累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② 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实词并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助词、叹词、连词等虚词(不讲术语)。﹡ ③ 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本义,联系具体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并能根据义项组词或说写句子;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 ④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将词语进行正确分类,并能根据表达需要准确运用;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词语意思并恰当运用。﹡ ⑤ 结合课堂学习,认识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并了解其意思及表达效果,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⑥ 了解一些日常礼貌用语并大致理解其意思,尝试准确运用;对随时代发展出现的新词汇能作准确判断和恰当使用。 ⑦ 能初步认识不同结构的短语,如并列、偏正、动宾、主谓等短语(不讲术语),尝试在语境中正确理解并运用。﹡ ⑧ 进一步认识关联词语(并列、递进、转折、假设、条件、承接、因果等),了解其作用,并能恰当运用。﹡ 10.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强化对句子的认识。 ① 缩句可适当增加难度,扩句可变化形式,尝试用形象的方法把某个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模仿文本典范的句式、句段写话。﹡ ② 了解单句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了解复句的一些基本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 ③ 认识掌握一些基本句式: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 被字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等,能进行句式改换,初步体会 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等。﹡ ④ 能辨析并修改病句,如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 多余、词序颠倒、关联词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 ⑤ 能从语病、标点、错别字等角度对语段进行综合改错;能理清句段间的逻辑顺序,准确排列句子。 ⑥ 结合课文学习分类积累成语、俗语、名言、古诗、谚语等;能有意识地在生活情境或语言环境中准确、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语言。 11.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尤其是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等的不同作用。﹡ | 习 作 |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以与人倾诉的自由心态进行习作,抒写真性情。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善于体验生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提升习作能力。﹡ 3. 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较为熟练地运用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等基本写作范式,并能根据需要进行变式表达和个性化表达;能根据习作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语言生动,详略得当。﹡ 4. 习作中,能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学习运用借物喻人(理)、借景抒情、衬托、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5. 学写提纲式、心得体会式等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书信、通知等)。 6. 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 自觉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8.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 口 语 交 际 | 1.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 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5. 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情境中,能礼貌得体、自信大方地与人进行交流;能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热点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 综 合 性 学 习 | 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 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 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 语文教学应强化效率意识,努力优化教学目标,精心删选教学内容,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加强语文实践,关注学生思维训练与发展,重视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的培养,追求“简约、务本、求实、灵动、科学” 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境界。 1. 强化语文教学“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魂”,教师应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在教学之前,应深入、反复思考语文教学、本学期教学、本课教学乃至本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即确定教学的目标与方向,方向正确了,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细节的推敲、教学艺术的追求才有价值。 教师应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总体目标和年段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于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制定学期总目标、单元目标、课文学习和课时目标;制定课时目标应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还应充分考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语文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等,不同维度的目标相互渗透和融合;课时目标明确具体,突显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关注文本特色,防止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也防止惟“工具性”;目标制定应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防止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 2.准确把握语文“课程内容” 在明确语文学科的本质,准确把握不同年段的学科教学目标后,语文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精心删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即静心思考“教什么”。既防止窄化语文教学内容,忌一味局限于文本学习,忌只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理,而忽视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文字,忽视适度揣摩、欣赏文本精妙的语言表达等,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也防止泛化语文教学内容,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教师应结合具体课文、不同年段的学习,将上表中的“发展目标”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有机、有序、有效地加以落实。语文教学内容的删选应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来选定,不面面俱到,不蜻蜓点水,学生自学后依然不懂、思考不深入的,应是我们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不具备却又最需要得到发展的语文素养,也是我们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删选力求精要,“务本”而不“惟本”,精当而不冗杂,简约而不简单,“意”“言”“法”应该成为语文课程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3.突显不同课型的教学特点与重点。 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项学习内容,是学生识字、阅读的拐棍,因此,汉语拼音教学要突显趣味性,教学重点应放在准确认读、拼读和正确书写上,不拔高要求——直呼音节、默写音节等;教学形式应力求活泼多样,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和语境歌,采用游戏、儿歌、猜谜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读、识记声母、韵母和音节,忌死记硬背和机械抄写;将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同时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识记,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识字写字教学: 应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 识字教学应实现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上好识字课,苏教版教材的识字课文非常有特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词串识字韵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借助图片、词串情境、具体语境了解一些字词的意思,还可以结合转转盘识字等课文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在突显识字功能的前提下,发挥词串识字课文审美、认识事物等多重功能;用好阅读课这一平台,低年级阅读课应高度重视识字教学,减少冗余的分析,留出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随文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音、形、义相结合识字解字。中高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字形,揣摩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重视写字教学,遵循“多识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只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只要准确认读、识记即可,不提默写要求;要求书写的生字,应训练要到位,指导学生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清楚。写字教学力求在课内完成,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结体规律,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字形结构,把字写正确、规范、工整。中年级开始指导学生用钢笔书写;结合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学写毛笔字。 识字写字教学要注重形象性、趣味性,运用直观手段或借助文本图片,采用猜谜、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生字要在不同的情境、时间反复出现,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准确识记与书写;学生写字易出现反复的现象,教师应不厌其烦进行引导与指导,“反复抓,抓反复”,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努力摒弃繁琐、低效等弊端,把握语文教学本质与规律,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地位与核心价值,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阅读教学力求务本。阅读教学应“以人为本” ,即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本,强化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服务的意识,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一切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一切教学形式的选择与运用,都立足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发展;阅读教学应该以语文学习为本,尽管语文教学承担多维目标,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文的本体地位,以“意、言、法”的学习与指导为核心组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本意旨,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语言魅力,摸索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用好用足文本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价值,适度、合理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为学生搭设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实践的平台,摒弃花哨无效的教学形式,扎扎实实带领学生“学”“习”语文。 阅读教学力求简约。阅读教学要做到目标简明扼要,过程简洁清晰,方法简单有效。教师应准确、深入研读教材,仔细深入研究课标“年段目标”及语文“发展目标”,设定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教师应简化教学流程,删繁就简,精心设计提纲挈领、具有挑战性和思考价值的阅读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多角度的阅读思考、品味赏析,让学生得到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课堂提问不能局限于对文本内容、情理即局限于对“写什么”的探求,还要涉及到对文章表达、语言特色及效果即对“怎么写”的赏析,也应重视对如何阅读文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怎么学”的指导;教师应摒弃繁琐分析、机械训练、满堂问、过度拓展、无目的表演等教学形式与方法,选择切合当下教学情境、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思,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在阅读教学目标、过程、方式上做“减法”,以求在学生发展上做“加法”,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趣”,获得丰厚的、长足的发展。 阅读教学力求科学。教师应研究并遵循学生阅读的一般规律,研究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特点和达成的目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引领学生阅读学习。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阅读规律,指导学生先初读理解课文内容,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最后内化升华、练习运用,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规律并运用阅读过程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研究并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学会独立阅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知识的传授与阅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设计、组织阅读教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良好思维品质等素养的训练与培养,寻求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长效发展奠基。 阅读教学应求实。阅读教学应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训练和发展: 重视“听”的训练,以往的阅读教学比较忽视学生“听”的能力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并加强“听”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认真、细致、耐心,边听边思,获取信息,吸纳精髓,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析。 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强化“读”的指导,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朗读与默读训练并重(中高年级要多留默读思考的时间),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重视复述训练,教师应结合不同课文,帮助学生了解复述的要求,指导学生复述的基本方法,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重视“说写”训练,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学校学习资源,结合文本特色,挖掘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说写资源,给学生搭设“说写”实践的平台,有效发展学生的说写能力;注重语言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词语,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前3-5分钟熟读背诵经典的课文、段落和古诗文,建议每周一篇(段),每学期不少于15篇(段)。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应多思考学生阅读等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机渗透,在引导学生“学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语文”。 重视作业的设计及布置,作业设计力求精简,忌面面俱到,机械训练,关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突显每课训练重点,突出年段训练目标。作业题设计重基础训练,更要重综合运用,尤其中高年级,应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能多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学会表达。倡导课内安排时间写作业,教师及时巡视指导,课内书面作业时间最好不少于5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应让学生敢于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有一个放松自由的心态,记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情感。遵循年段教学目标,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给予适当的指导。 习作教学还应让学生善于表达。习作教学既不单纯讲写作技巧,也不忽视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师应结合作前指导和作后点评自然、适度地渗透相关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写作知识、范式和技巧;习作教学应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感悟典范的表达方法,并随文进行写话、写片断等的训练,实现读写结合;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或生活日记,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书,丰厚学生的文学、语言的积累,为习作奠定语言基础。 习作教学应充分发挥好作文批改和反馈指导的作用。批改应及时,以鼓励为主,多发现、表扬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评语宜用交流、欣赏、商讨、建议的语气与形式,少批评,不求全责备。评语忌大而空,多一些眉批,给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鼓励与指导,将一些写作方法、要点等渗透其中,让学生有实在的收获。作文讲评、反馈要提高目的性和针对性,不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选出典型习作、片断与学生进行交流评讲,欣赏优点,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使作后讲评成为习作指导的资源、途径。重视评讲之后的修改,让学生再次审视自己的习作,经历自我修改的过程,以此提高写作能力。倡导多面批,每学期至少对每一个学生均有一次面批(对于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多予以关注,增加面批和鼓励,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其习作兴趣和能力),指出突出的优点与明显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及时修改。 习作应讲究一定的数量和速度。建议低年级学生要有专用的写话本,坚持每天写1-2句话,每周至少写一段话;中高年级每两周写一篇习作,每周写一篇小练笔。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高年级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作文,小练笔尽可能当堂完成。 习作教学应重视备课的有效性。习作备课历来较为粗放,只简述教学流程,教师应重视习作的备课,从习作目标、训练要点、习作素材、写作方法、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重点指导的内容及突破难点的策略等角度思考,进行较为细致的设计,尤其是每次习作训练的重点、难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应作充分、详细的预设与准备。提倡老师写下水文,发现本次习作的要点、难点,以便作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的目标定位要准确: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与礼仪。明确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是为“生活”的,培养的能力与礼仪只是“基本”的。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突显“生活性”“情境性”“互动性”“实践性”等特点,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或模拟的生活交际情境中进行,充分利用好创设的情境、日常课堂交际情境和生活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贴近其生活的内容,让学生获得角色认同,参与到听、说实践中,在实践中提升其交际素养。 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不局限于口语交际课堂,日常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故事会、辩论会、演讲、采访等,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听、说,提高其交际素养。 三、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教师是课标理念的落实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是落实科学有效教学的关键。 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目标,将课程目标细化和具体化,我们组织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编制小学各年段学生素养发展序列,序列编写主要依据课标要求(课程性质、总目标、年段目标),结合附表中各年段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目标,深入分析整册教材、每个单元及每篇课文,帮助老师制定教学常规目标及个性化(语言学习、运用)目标,并从文本中寻找、挖掘语文知识及能力的训练点,以教学片断、教材解读或实践练习等形式呈现出来,希望给老师一个保底的教学参考、一个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抓手,丰富语文课程本位的教学内容。上学期开始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进行实践尝试,积累反馈意见,再组织作修改完善。教师可以借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情况进行修改或再创造,以求更科学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日常教学中,建议加强校本培训,倡导教师细致分析、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目标,纵向比照,对各年段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目标有更清晰的了解,在教学中有意识、循序渐进地落实;倡导教师重视教材研读,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对每册教材、每单元、每篇课文中教学重点、学生语言素养训练点等有清晰的认识,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继续提倡教师广采薄收,多阅读名著、时文、美文、鉴赏作品等,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夯实文学底蕴;倡导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倡导教师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爱习作、会写作,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能寻找并总结独具特色的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经验。 提倡有效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效益,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整册教材、单元特点、每篇课文的特色,挖掘教学价值与资源,然后根据年段特点设计教学,而在教学前,倡导每位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修改等,使教学设计更贴近班级学生学习实际。 着力培植特色教研组。在搞好常规教研的基础上,强化科学高效的特色教学研究,就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习惯、减负增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兴趣等作深入、独到的研究,摸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总结卓有成效的经验,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打造特色教研组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