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读分析与教学设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3 08:2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读分析与教学设想作者:鲤城实小五年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型,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可以说它还没能吸引住老师们的“眼球”。(因为据了解,不少老师对综合性学习设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学不学无足轻重,往往对此置之不理)不过,我是个幸运儿——因为我在这方面得到王老师的点化比较早,而且这两年来我和王老师一直不断地在研究它、分析它,琢磨它的特点;同时,根据王老师的指点,我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反思,逐渐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做法。在这里,我以切身的感受告诉大家,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的学生受益匪浅。我想对大家有一个温馨提醒——谁最先关注和重视了“综合性学习”,谁就最先受益。当然,由于我水平有限,我今天的交流,若能把大家的眼球吸引到这一课型上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也就满足了。
我今天所谈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只是和大家一起研读分析一下综合性学习教材的使用,以及谈谈自己的一些操作设想。但在研读教材前,咱们首先需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它有什么特点?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义:
新课标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沟通,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素养的整合推进和协调发展。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整体性。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范围很广,包括社会生活,自然世界,科学人文等。所以,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语文知识的涵盖面很广泛,各种能力也会得到较好的锻炼提高。
(2)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性;而且还要求与其他课程、其他活动沟通和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即它不是封闭的、狭隘的,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而是走向家庭、社会、大自然。
(3)综合性。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途径的多个层面上。即不再像学习一篇课文,练写一篇作文那样,内容单一,目标专一。
(4)实践性。它强调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设计和组织、探索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编排意图
教材为什么要设置综合性学习板块呢?我认为,设置“综合性学习”板块,尤其是高年级段大综合性学习的编排,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改变语文课程学习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亮点。所以,我们不但不能忽视,而且应该特别重视。
为了使大家能正确认识,整体把握“综合性学习”这一新课型,下面咱们一起纵观一下整个小学阶段综合性学习的教材编排情况。
二、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体系:
(一)人教版综合性学习的编排内容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隐性的综合性学习。(这一阶段没有专题设置综合性学习,它主要渗透在语文练习中。
一上以“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的形式呈现;例如《自己去吧》一课课后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仅限于简单的交流。
一下和二上通过“展示台”的形式呈现,如二上有一组课文是关于“秋天”的,在“语文园地”设置了“展示台”——黄色的银杏叶,赞美秋天的诗,描绘秋天的画,用落叶粘贴的画……本组课文虽然没有提出开展“走进秋天”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专题,但留心教材的编排不难发现,展示台不是凭空而设,跟本单元的教材编排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学习了第一篇课文《秋天》后,课后小泡泡有这些提示:“我想用树叶做贴画”“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第二篇课文《我的画》后有一个泡泡提示:“咱们也画画秋天吧”;第三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后又一个泡泡:“我还知道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四课《古诗两首》后有一个泡泡:“我还会背别的关于秋天的古诗”。这一个个泡泡提示,其实就是在不断提示我们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开展系列观察、体验秋天的活动,只有围绕每一个提示进行学习活动,才会有后面的精彩展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下则通过“展示台”和“宽带网”两种形式呈现。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小综合学习。每学期安排安排两次,一般前半学期一次,后半学期一次。
第三阶段:五六年级小+大综合性学习。五六年级前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一次小综合学习,一次大综合学习;六下仅安排一次大综合学习。
但从第二阶段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习”,整个小学阶段共编排设置了11次小综合,4次大综合。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小综合:
第一次(三上第一单元第5页):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第二次(三上第五单元第70页):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第三次(三下第二单元第21页):调查周围环境
第四次(三下第五单元第78页):回忆、了解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并想想自己该怎样对待父母。
第五次(四上第三单元45页):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
第六次(四上第七单元125页):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了解别人的成长故事。
第七次(四下第三单元38页):大自然的启示
第八次(四下第六单元103页):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第九次(五上第一单元第5页):读书的快乐
第十次(五下第三单元49页):感受语言的魅力
第十一次(六上第二单元21页):热爱、赞美、歌唱、报效祖国
大综合:
第一次(五上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
第二次(五下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
第三次(六上第六单元):轻叩诗歌大门
第四次(六下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
(二)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特点:
1、小综合编排特点:
(1)留心一下不难发现:三年级每次的小综合性学习都分三回呈现。先在本组精读课文首篇篇末的“综合性学习”中提出要求;再在本组精读课文末篇的“综合性学习提示”中做一个承前启后的提醒,要求总结前一阶段的情况,策划后一阶段的活动;最后在本组“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交流学习成果。
例如:三下第一次综合型学习:先在学习了第一篇课文《翠鸟》后提出“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要求:要求调查空气和水是否受到污染,花草树木是否减少,环保中人们做了些什么;调查时要分组、拟计划,选择合适方式,合理分工,分头行动。接着学习《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两篇关于环保的精读课文后,又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提示”: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交流,都是用什么方法开展活动的,再把了解到的情况加以整理,并确定用什么方式反映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做好展示、交流准备。最后,在本组“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提示:用写环保标语、办手抄报,写建议书等形式表现学习收获。(三回活动才完成)
(2)四五六年级的小综合性学习也分三回呈现。(但与三年级略有不同)它先在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中布置;再在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后的“综合性学习”中提出具体要求做法;最后在本组“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交流。(但比起三年级,少了中间的提示)
例如:四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大自然的启示”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导语中布置: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自然之道》后提出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要求:可走进自然观察动植物或自然现象;可了解人类在大自然中受到什么启示;还可以自己做实验;……最后,在“展示台”中展示交流。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悟出:教材中对小综合学习的安排及教学对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紧扣单元主题,与本组课文紧密联系起来;二是要紧扣语文园地,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日积月累”“我的发现”等内容,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处理;三是要统筹安排活动过程。在单元教学之初就要细细琢磨单元主题、细细琢磨单元教学,细细琢磨综合性学习的三个层次的安排要求,真正做到着眼全局,小处入手,胸有成竹。一定要避免要求归要求,提示归提示,展示归展示,避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分割局面。
2、大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特点:
大综合性学习完全改变了小综合学习的编排方式,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是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接着对开展学习的过程、方式、方法进行了指导;而后是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每个版块又编排了“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部分。每个版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活动建议的提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参考,对于必要知识的了解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但大综合性学习单元,不再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教材,而是围绕着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提供“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明确阅读材料所承担的任务和不同功能,有针对性地用好阅读材料,而非上成阅读教学课。在这里,教材选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教学的中心,学习选文只是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学习活动的一个部分,从属于综合性学习的需要和安排。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运用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设计、实践学习活动方案。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调整教材编排的顺序,可以延伸、放大学习过程(时间和空间),可以与阅读内容、表达手法相关的阅读教学单元建立联系。
     以上三个阶段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有相互联系。低年级的隐性学习是中年级小综合学习的准备,中年级小综合学习优又是高年级大综合的基础。所以,不管哪个阶段,都应该十分重视,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好,循序渐进。否则,如果前期不重视,或者根本不进行,不仅会影响学生仔细观察、留心收集资料习惯的养成,还会影响学生作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更会阻碍后期综合性学习的进行。所以,我们从根本上重视它。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具体操作办法
(一)认清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试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所以,一开始可能会不知岂可,有摸不着南北的感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区。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没有摆脱以前“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只在提高学生语文某项能力上下功夫。比如:《遨游汉字王国》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的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材料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收集一些字谜,组织开展一个猜谜活动;或者组织学生上街调查了一下错别字等,就算结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都等不到培养和提高。再如《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少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读读阅读材料,再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开个诗歌朗诵会。甚至有的老师把《走进信息世界》片面的理解为让学生了解网络世界,领着学生参观了网吧,就算开展活动了。
2、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开展语文综合学习只是为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对综合性学习设置的阅读材料,不是当作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考、辅助资料,而是当作语文阅读课文那样讲。如:《难忘的小学生活》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记得第一次教学时我就把每一篇阅读材料当作课文教学。当作写作例文引导。记得那一段时间可把学生累坏了,学了《难忘的启蒙》,就让学生模仿着它的结构写自己《难忘的启蒙》;学了《新来的王老师》,就让学生学习它新颖独到的选材方法,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学了《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就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安排材料的形式,写《再见了,亲爱的母校》……等等,现在回想,这哪里是综合性学习,简直就是写作大练笔。
3、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担心与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混淆,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其实,这是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误解,每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都不仅仅是实践活动,都是在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了这些活动建议:(1)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3)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4)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5)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6)开展其他相关活动。
我们仔细琢磨一下,教材提供的这些活动,哪一个都与语文紧密结合。如(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名言,搜集的过程就是阅读积累语言的过程,搜集后,在小组内或班级进行交流,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再如(2)在访问读书人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收获了好的读书方法。模仿着《小苗和大树》一文的写法,学写一篇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访谈录,又培养了孩子们筛选材料、梳理材料、以及组织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说处处体现着浓浓的语文味。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有的学校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开展综合学习要困难一些,但是,并非没有资可开发利用。如《走进信息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少农村教师都认为,我们农村没有电脑,怎么了解信息?其实,你仔细钻研教材会发现,这里的信息绝不仅仅是指网络信息,它的涵盖面十分宽泛。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信息世界里。因为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感受信息传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再比如《遨游汉字王国》,为了更多的了解汉字的神奇有趣,城市孩子可以上网、去书店等查阅资料,但农村孩子也有丰富的资源,比如搜集方言俚语,感受不同语音的趣味;比如搜集农谚,感受乡土语言富含的哲理等。有没有资源可利用,不再有没有,在于我们是不是用心挖掘。
5、把语文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手段,对教育价值的发掘不够,缺乏及时的评价、激励、和督导。换句话说,也就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仅仅为活动而活动,对其蕴含的教育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比如通过《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些老师认为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多背会几首古诗而已,其实,这一研究专题主要目的是为了激起孩子们对祖国优秀文化诗歌的热爱之情,从而,喜欢诗歌,甚至产生研究诗歌、创写诗歌的欲望,它对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遨游汉字王国》不仅能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而是通过这一学习,想激起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之情,从而树立起学好、写好汉字的决心。
(二)小综合学习的研读分析及操作设想
  1、例谈三年级第一次小综合“记录课余生活”:
(1)解读教材(解决教材是什么):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学习了第一篇精读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后,安排了第一次小综合学习——“记录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么安排的呢?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们交流。
  这段话蕴含哪些内容呢?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这句话就由《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学校生活,把学生引领到了课余生活的回顾中,同时提醒学生,要围绕课余生活开展活动了。
※“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这句话是在告诉学生,这次总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记录课余生活。
※“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这句话启发学生可以采用那些记录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一定是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老师要抓住这一句话后的省略号,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自己还可以用哪些好的记录方式。比如,家里有照相机的,可以把自己的课余生活拍成照片;家里有录像机的,可以把课余生活录制成像;喜欢写作的孩子,可以把课余生活用日记体记下来;喜欢制作、集邮的孩子,用作品留作纪念……总之,要引导孩子们自主选择一种记录方式,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们交流。”这句话是在提醒学生,在观察、搜集、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资料梳理规整,以便做到交流时胸有成竹。比如,每天记录的内容有没有重复的,有没有不属于有无意义的意义,像睡觉、熬夜看电视等,有,就可以删除;比如拍的照片,可以配上文字说明;比如集的邮票,可以按内容或者年代的不同排列归类;比如写的日记可以誊写整洁……
引领孩子弄明白这段话的意图以后,提醒孩子们记录活动主要在课下进行,大约有两三天准备时间等。(此时教师心里一定要了解清楚后面的两次要求)
在学完《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两篇讲读课文后,对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一次提示:“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下面是我的记录,你是怎么记录的?我们来交流交流吧!”这次提示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布置任务后孩子们活动情况的回顾,又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布置。
※如:“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这句话在提醒学生:布置的活动你开始做了吗?没开始的,抓紧开始吧!
※“下面是我的记录,你是怎么记录的?”这句话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前一段活动开展的情况,对于做得不够好或者还不知道怎么做的孩子,通过交流教给其一种合适的记录形式。可以通过老师的进一步提醒,可以是做得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可以模仿书上的表格形式……通过本次交流,目的是督促学生、指导学生拓宽思维,记忆不完善自己的记录。同时,此时老师要提醒孩子们:准备采用什么形式展示,请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接着是学完《槐乡的孩子》一文后的“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平台进行综合性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不仅能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更能起到分享学习成果,丰富学生见闻的作用。“展示台”既是对展示形式的示范,也是对展示内容的提示。
但学生究竟给怎样展示?如“这是我最近读的课外书”,难道仅仅让大家看看他课余读的什么书就可以了吗?非也!应该教给学生进行详细的展示,比如可以从书的主要内容、书中最精彩的情节、自己最喜欢的方面、读后自己的感受等等去展示交流。
为什么要开展这一综合性学习?咱们看看14页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读一读),如果我们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口语交际、作文就水到渠成;假如我们根本就没有开展这些活动,“口语交际”从何谈起?作文又从何写起?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扎实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也会不言而喻。
但三次安排作为老师在备课时开始就要把握整体,纵观全局,什么时候给提醒孩子们干什么?怎么干?老师都要自己先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是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2)操作建议:(解决教材怎么用)
●首先,在学习了第一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后,利用几分钟时间,很自然地由课文中“学校生活”聊到“课余生活”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导语中的语言打开学生的思路:
孩子们,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不仅可以在教室读书,放学后,我们还可以在操场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学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捉知了……那么,大家的课余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呢?(从而引导学生畅谈)
此时,引导学生走进综合性学习:为了把我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永远留下来,咱们来开展一次活动,把咱们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大家先读一读第5页的提示,看看我们可以用哪些形式记录?再想一想除了书上介绍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采用什么形式?(不仅要引导了解书上介绍的形式,还可以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结合本地实际条件想办法,比如可录像,可拍照,还可写日记,可以办一张综合性手抄报……)此时提醒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形式,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吧!同时提醒学生:边记录还要边整理,准备和同学交流(学生进入准备阶段,在课下完成)
●接着,在学习了《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两篇课文后,我们再利用几分钟时间,紧扣“综合性学习提示”进一步提醒学生记录课余生活。
让学生回顾前一段的记录情况,交流自己采用的记录形式。对做的不好或者没做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书上的表格记录形式,也可以让做得好的学生进行交流示范;老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教给学生采用合适的记录方式。督促学生进一步记录、整理、完善自己的材料,为后面的展示做好准备。
● 然后,在学过《槐乡的孩子》一课后,走进“语文园地”。此时,我们至少要利用一课时时间,一定把“展示台”和“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我们读读“口语交际”“习作”的要求不难发现:它有自己的要求,但交流的内容均源于综合性学习进行的“课余生活记录”。所以,我们首先引导孩子充分利用自己的记录,进行“口语交际”的交流,这其实也是在展示;口语交际进行后,我们相机指导学生筛选材料,指导习作。
●最后,进行展示。此时,学生的展示内容、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多彩了,(可拍的图片,可读的课外书,可制作的手工作品,可表演学到的艺术,可记录的日记,甚至可以张贴自己的习作……)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
假如展示的是自己课余生活的作品,不仅引导学生展示作品,还要引导学生谈过程、收获、体会等。例如:集邮,不仅可以展示集邮成果,还可以交流自己所集邮票的种类、内容,甚至可以交流集邮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假如学生展示的课余生活是课外阅读,可引导学生,不仅可以介绍书的内容,还可以谈读后的体会;
假如学生展示的是自己课余学艺的图片,不妨引导学生谈谈学艺过程的酸甜苦辣……
在交流展示环节,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对做得好的孩子给予鼓励,从而树立孩子的信心,保护孩子的兴趣;同时总结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同时,大家从“展示台”中不难发现,展示活动可自己搞,也可小组合作搞;小组可是班级形成的小组,也可以是自由结合的小组。但尽量鼓励学生合作进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互动交流环节:
三年级另外的三次小综合(了解传统文化、调查周围环境、了解父母的爱)我想把机会给咱们在座的老师来谈,请您选择其中一个,也从“教材解读”和“操作建议”两方面谈谈您的看法。
2、四年级小综合的研读分析及操作设想
(例谈四下第三单元小综合“大自然的启示”)
(1) 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启示”位于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自然之道》和《蝙蝠和雷达》,两篇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及“语文园地”。本次综合性学习渗透在文本教学中,体现了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性、专题性、内在联系性。课文给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启发,而综合型学习的开展又能促使学生加神力课文的主题。本次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设计了两次提示:
    ※首先是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在单元导语中就提出任务,目的是提醒学生学习本单元要围绕这一专题进行活动,要注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启发。
※接着,在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课后,对本次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法——可以走进大自然,观察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启发;可以去搜集资料或访问调查,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发,从而有了哪些发明创造;还可以自己动手做做实验或搞小发明等。这一具体布置的目的是教给孩子开展活动可以采用的方式,指导孩子们更有效的开展活动,少走弯路。此时,老师一定要调拨到位,让学生真正明白活动的要求和做法。
例如“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启发。”,引领学生到哪里去观察?去发现?如何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如濮阳没有动植物园,城市孩子可以参观海洋馆,游览绿色庄园、市锦园、或接到公园等,还可以到附近郊区的果园、蔬菜大棚等参观、调查、走访,农村孩子可以走进田园,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到养殖场了解各种家畜的习性等。
例如“搜集资料或调查访问,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进行了哪些发明”,有条件的就可以上网、到书店查阅、或到科委等部门去调查访问,了解发明创造故事,了解仿生学知识,从中受到启发;没有条件的可以问身边的长辈,或从书本提供的资料受到启发。
再如“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或搞小发明”。针对这一建议,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们积极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勇于发现。相信通过自己巧妙的引导孩子们一定会茅塞顿开。我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亲自见证过孩子们的厉害。比如有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树林有消除噪音的作用,并通过实验、查相关资料,发现了它能消音的奥秘;比如有的孩子通过观察发现蜘蛛之所以能敏锐地感觉到网远处的猎物,原来它有一条“信息线”;比如有的孩子偶然把喝剩的牛奶倒进文竹盆中,看到文竹比原来长得茂盛,又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观察,终于发现了文竹也喜欢吃“甜食”的秘密;比如有的孩子养了一只小仓鼠,发现它每次都很贪吃,而且吃过后好几天不吃食物也没问题。为什么呢?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了其中奥秘——仓鼠有一个“食物袋”……孩子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要想办法激发和呵护;同时孩子们富于大胆大胆想象——他们想到发明动植物语言翻译机等。
以上三种活动方式只是编者的建议,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同时可以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商定周密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计划完成。(此时老师要告诉孩子们自主活动时间,使孩子们心中有数)
※最后是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中进行充分的交流、展示。提醒孩子:“展示台”提供的内容是参考,是启发,一定要结合本班、本人搜集、整理资料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展示。如可展示手抄报,可交流自己所读的相关书籍,可展示搜集的相关图片,可讲述自己了解的发明创造故事,可述自己的小发明发现,可展示自己的调查研究报告……形式灵活多样。
(2)操作设想:
根据单元专题的安排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型学习作为整组推进单元教学的切入点,建议让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
●    首先,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本单元学习伊始,教师可采用课件呈现和语言描述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的兴趣。如:教师边用多媒体呈现鱼儿遨游、鸟儿飞翔等的图像边解说:瞧!多么可爱的鱼儿,它们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你追我赶,似乎在开展比赛。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鸟儿在蓝天展翅飞翔,人们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教师强调:这就是大自然的启示,让人们有了奇特的发明创造……
此时,教师顺其自然地导入本组学习,引领学生读单元导语,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整体感知单元专题教学内容,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与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的密切关系,学习中要联系在一起思考、感悟——“展示台”的内容,为活动初明确任务、确定专题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而口语交际、作文凸显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
●接着,学习课文《自然之道》后,顺其自然地聊起“大自然的神秘”这个话题,引领学生阅读课后对开展此次“综合性学习”的安排。
①通过阅读、体会、交流,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②了解探讨的方式——书上介绍了三种:可以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现象,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启发;可以通过搜集资料或访问调查,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从而有了哪些发明创造;还可以自己动手搞实验或小发明等。
③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三种活动方式的内涵以及运用(解读中已讲过),结合本地本班甚至本人实际,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方式。
④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可同一活动方式组合在一起,也可以不同形式组成),商定活动计划(如设计“我的发现”调查表等)
⑤给学生大约三四天时间,利用课余,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学生活动中有什么困惑,可及时交流、引导,并不断提醒和及时鼓励评价,给孩子以信心。)
●然后,学完本组课文后,提醒孩子课下汇总整理自己搜集、总结的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
如:提醒孩子可以办“认识大自然”的手抄报;可以写观察中“自己的发现”;可以写“调查报告”;可以介绍自己的小实验;可以设计环保标语等。
●最后,引领孩子走进“语文园地”学习,将“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课内两三课时)
①紧紧围绕整理的资料,知道孩子们进行口语交际(可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类启示,人类的发明创造故事;可谈自己了解的仿生科学例子;可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产生的奇思妙想)
②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指导孩子们选择典型材料写下来(可写自己的发现过程;可写自己的小发明故事;可写自己搞的小实验;也可以写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③展示交流。(动静结合的形式进行)

(三)大综合学习的研读分析及操作设想
1、例谈第一次大综合学习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1)对学生实施大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基本估计
从三年级开始,已经经过多次小综合性学习的操练,学生已累积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比如,实施综合性学习要制订计划,实施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结束要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等。已基本具备策划、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也都应由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教师只要参与其中,指导学生合理设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及活动形式,做好督促检查,不要越俎代庖。
(2)对教材的研读分析
●《遨游汉字王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首次出现的大综合单元,是一个整组集中的、课内外结合的综合性学习,研究主题是“汉字”。
●从内容安排看,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两大板块——“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贯穿主线的是感受汉字文化,提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两个板块的内容都充分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
其中,“有趣的汉字”在“趣”上作文章,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阅读材料从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来历的传说等方面展示了“有趣”),为下一个板块“爱汉字”铺设了感情基调,因“趣”才会“爱”
第二板块“我爱你汉字”是在第一板块感受汉字神奇有趣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运用,欣赏汉字的独特(如对联、古诗、象形等,均唯独有),激发孩子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从教材结构来看,它由“单元导语、两大板块、结束语”四部分组成。
导语部分:主要概括了汉字的三个特点,提出了三个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学习。
两个板块:分别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构成。其中,“活动建议”中提出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提示了学习方法,提出了活动要求。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部分不同于一般课文,是供孩子开展活动作参考的,是为了了解相关知识、启发思路提供帮助的。
比如城市的孩子就可以在自主阅读后,受到启发,再利用网络、书店等资源,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把活动搞实搞活;条件落后的孩子就可以学习书本上的材料,进一步挖掘当地乡土资源,开展活动(乡音俗语的调查研究等)
结束语:从两方面进一步提出活动要求,一是展示活动成果;一是建议继续探究汉字的话题;结束语旨在引领孩子们在更广阔的时空进一步了解汉字,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汉字应用水平。
(3)操作设想
根据本单元内容、编排特点和活动要求、任务、方法,以及学生初步具备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建议采用五个阶段的教学流程,进行本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制定计划。这一阶段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分以下三个环节。
①运用恰当手段,激发研究兴趣,引出课题。例如

2、例谈《走进信息世界》的研读分析和实施设想
教材分析研读
(⒈)教材所处位置及学习目标
五下安排的《走进信息世界》,是继五上《遨游汉字王国》之后的又一次围绕一个主题,课内外结合,学生自主程度较高的大综合性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是:
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知道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懂得正确利用媒体,趋利避害;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学习利用信息撰写研究报告的技能。
(⒉)重视“单元导读”的解读
带领学生走进信息世界,需要认真阅读理解单元导读,帮助学生搞明白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社会背景、自身需要、学习目标。单元导读的学习应该让学生生成“我的五官所触及的都是信息”,“我就浸泡在信息里”的感受;生成“让我们马上开始关于信息的研究”的急切心态。一句话,充分发挥单元导读的功能,使学生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目标明确、充满激情。        
(⒊)用活“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活动建议”
①根据需要活用“阅读材料”
教材选编了五篇针对性很强的阅读材料,必须充分利用。这是为学生提供的开展综合性学习必需的资料,特别是对无图书馆可去,无网络可上的农村小学生,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按照第一条“活动建议”“认真读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展开研究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这些资料,讨论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比较,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根据第三条建议做活动准备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这些材料,提取现代传媒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信息,作为论辩发言的材料。当然,有条件的地方,还是要引导学生拓宽搜集资料的渠道。比如通过访问专家、亲身体验等形式,进一步搜集资料,更广泛地了解信息的传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②一次调查结果两次运用
“活动建议”第二条是“做一次调查,记录全家人在一天中都从那些渠道获得了哪些信息。再根据记录做一些分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用活这条建议,首先是在调查前,引导学生设计好调查记录表,培养学生事前注意做好准备工作的良好习惯。调查中,引导学生通过留心自己和家里人获取的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后,指导学生填写调查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汇总、分析,发现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规律,以及信息对不同群体的影响。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分类保存资料,做到一次调查的结果两次运用,为第二阶段利用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做准备。
③灵活选择“辩题”  重视在前期准备
活动建议第三条:“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用好这一形式,一要根据当地实际灵活选用论辩主题,二要重视论辩前期准备。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拟定讨论或辩论的题目,指导学生多渠道收集正、反两个方面的资料。论辩由学生自己组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防止“走极端”。论辩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论辩提高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组织语言、口语交际的能力,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自觉性。
④拓展活动内容  多角度体会“影响”。
教材选用的活动建议是面向全国各地小学生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针对当地、本校或本班的实际,设计感兴趣的活动。譬如城市的孩子可以搞“天下事我关心”新闻摘要活动,感受现代信息的影响;做“购物方式的变迁”调查活动,了解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的方便等。农村的孩子可以开展“与致富专业户零距离接触”,看他们是怎样获取致富信息的,信息给他们的生产、销售带来了什么好处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4)学习写“研究报告”的五个步骤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综合性强、难度大,是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通过阅读“活动建议”指导学生分五个步骤进行。
①研读例文  打开思路
引导学生阅读两篇研究报告,让学生感悟到像“爸爸咳嗽”这样的小事也可以进行研究。进而形成这样的认识:搞研究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留心观察生活、注意收集信息,就可以进行研究,从而打消学生顾虑,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最想探究的问题,激起“我也要研究”的欲望。
②选定主题,制定计划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问题,从“小小的陀螺”到“神秘的UFO”,几乎都感兴趣,他们列举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涉及面很广,有的会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是离奇古怪,即使研究也不可能有结论,像“有没有外星人”等。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定合适的研究主题至关重要。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选题首先得是自己感兴趣、乐于研究、适合研究的;选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尽量浅、小,多着眼于身边的现实问题。如“从玩具的变迁看小学生的消费观”“环保与卫生习惯的内在关系”等。确定选题后,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③搜集信息,分类整理。
计划确定之后,要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板块学习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如“我们家生活的变化”这一选题,就可以通过调查家人、亲朋,从衣着、家具、电器、过节消费、交通工具几个方面搜集资料,归类整理。
④阅读资料   形成观点
小组成员要充分阅读整理好的资料,每个组员都要注意筛选为自己观点作支撑的、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信息,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为撰写研究报告做准备。
⑤研究写法  撰写报告
再次研读两篇研究报告,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报告的不同写法。必须让学生清楚:研究结论的得出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撰写研究报告要做到问题明确,资料充足,分析合理,结论清楚。掌握基本写法后,撰写小组研究报告,并集体进行修改,完善。
(⒌)展示交流   总结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可以布置展览,展出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的各种调查结果、活动纪实、研究报告;可以召开主题报告会,报告小组的研究成果,或个人收获、感悟、发现。
做好活动的评价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结束时以“庆功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变现,共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进行反思,为今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借鉴。
活动结束后将全部资料编辑成册,把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呈送相关部门。
教学案例:
  (未完待修改补充)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操作建议及实施体会
(1)教材分析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个板块。
“成长足迹”围绕“读、感、忆、写、寻、做”(认真读读阅读材料,感受别人的怀念;回忆小学生活,写难忘的人和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为学生支招。“依依惜别”板块也提出了“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三个活动建议。
(2)操作设想:
六年级下学期,小学生面临毕业,心态是复杂的。这六年,学生会经历许多令其喜悦、忧伤的事;这六年,对老师、同学的教育帮助也会有一些不理解、不领情。人教版课标教材把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安排在六下,让学生在回忆美好小学生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表达情感,学会感恩,继续培养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把一份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永久地珍藏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真是匠心独具。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充分发挥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作用。
●开学就把学生带入“难忘小学生活”的回忆之中
针对毕业班学生实际,我们不能等学完前五个单元才进入综合性学习,应该一开学就带领学生进入“难忘的小学生活”的回忆之中。这一环节的前置,可以使学生在开学伊始就进入依依惜别的情感状态,有效抑制厌恶学校,仇视老师的不良情绪滋生,引领学生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顺利度过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
●周密计划  保障实施
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围绕“读、感、忆、写、寻、做”(认真读读阅读材料,感受师生深情;回忆小学生活,写难忘的人和事;寻找班级“成长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等)实施。但是学习周期长,容易出现松懈、走过场现象。这就需要对学习时间周密计划,对内容、形式精心策划。譬如“同学情深”、“师恩难忘”、“光荣集体”、“爱心献母校”、“依依惜别”系列主题的什么内容课外进行,什么活动在课内实施,个人、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何时进行主题转换,做出计划书。指导学生在教室醒目处设立“提示牌”,提醒大家按计划开展活动。
●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认真研读六下选编的五组课文,我们发现每组选文都可以与本次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
第一组课文,在学习作者借“学下棋”“种桃花心木”表达人生感悟的方法时,引导学生体会老师批评教育自己的良苦用心,增进对老师的理解。
制作班级纪念册,要做到图文并茂,需要精炼独到的文字说明。第二组是说明文,对不同事物特点准确说明、生动描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学生回忆小学经历,收集、阅读了相关资料,激起了表达情感的欲望,但用语言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部分学生尚有困难。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等几篇回忆文章的不同叙述顺序,第四组“名篇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都称得上是闪亮的“范本”。我们可借以指导学生写好“成长故事”,可以是整篇,可以是梗概,可以是精彩片段,多种文体编排的“纪念册”,更能彰显个性。
●用心撰写“临别赠言”
互题赠言已成为小学生毕业前夕重要的交际活动,用好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生生情谊,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往由于缺乏指导,学生的赠言往往内容空泛,语言乏味,甚至低级庸俗。在学生题写赠言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及时示范引导,开展最佳赠言评选,激励学生用心去写,使写临别赠言成为学生表达深情厚意、相互砥砺,展示个性、展示才情的平台。
●感恩母校   把事做实
为使“我为母校做点事”不流于形式,让学生乐意做,就要把选择做什么事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指导学生选择能够长期留存、值得骄傲的项目,把事做实。比如:“植纪念树,留一片绿阴”、“捐赠图书,传一缕书香”、“介绍经验,启小同学心智”等。要根据所选活动的需要,选择开展的时间。
●“毕业联欢会”依依惜别的高潮
毕业联欢是学生离开母校前的最后一次大型活动,是展示、更是锻炼学生策划、组织、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舞台。对联欢会主题的确定,节目的创编、排练,串联词的撰写,会场的布置,客人的邀请等都尽可能由学生自己进行周密策划。联欢会内容可以与前面开展的系列活动结合起来,如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抒发惜别之情;赠送“班级纪念册”,为母校留纪念;巧借临别赠言,表达“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誓言……
(3)实践体会:
●美好回忆中激起留恋情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桃花红。我和孩子们迎来了小学最后一个紧张的学期——再过三四个月,孩子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此时,孩子们的心态是复杂的,对于家长、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对于同学善意的劝说,也可能不理解、不领情,甚至产生逆反、抵触情绪。特别是在以往,临近毕业的这最后一学期,开学第一天,老师们就会给孩子们戴上一层层的“紧箍咒”,箍得孩子们喘不过起来。致使学生对学校心生畏惧感,对学习增添厌倦感,对老师产生疏远感,甚至萌生想早点毕业的念头。这就好比沙子,你越想抓紧抓牢它,沙子就会漏掉的越多。
为了让学生珍惜最后的小学时光,有效地抑制厌恶学习、讨厌老师的不良情绪滋生,给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开学伊始,我巧借收心教育课,按照我和王老师的设想,引领孩子们进入对小学生活的依依惜别的情感状态。
我设置了这样一段导语:
孩子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一学期算起来几个月,其实像小沈阳所说,眼睛一闭一睁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也就说,不久,我们就要告别充满欢声笑语的母校,告别情同手足的同窗好友,告别朝夕相处、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你们舍得吗?大家想想,五年来母校带给你多少美好的回忆呀!接着引导他们回顾五年来同学之间的纯朴友谊,回顾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回顾母校一次次精彩纷呈的活动……从孩子们的语气和表情中不难看出,美好的回忆唤起了他们对母校、对同学、对老师几多留恋情。虽没有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没有对学习的苛刻要求,没有对纪律的层层束缚,但请你相信,在美好的回忆中激起的对母校的热爱、留恋之情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一定胜于那些严厉的说教!
●激情畅谈中唤醒感恩心
当孩子们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我又充满惋惜之情说:孩子们,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可我们的小学生活却一去不复返…… 听着我这动情的讲述,孩子们都一脸的严肃,教室里静悄悄的,似乎他们马上就要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我抓住契机继续引导:孩子们,五年前,我们还是个无知的孩子,五年来,是母校的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计算、思考和怎样做人,是母校带给我们童年快乐、健康、友谊……可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告别母校。俗话说:滴水之恩,泉涌相报。那我们该为母校做点什么呢?学生此时热血沸腾,有的说,我们可以为母校载一棵小树,留下一片绿荫;有的说,我们可以把自己看过的课外书捐赠给母校的阅览室,让小弟弟小妹妹能读到更多的书;有的说,我们要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为母校增光;有的说,我们要写出更多优美的文章留给母校作纪念;有的说,我们可以把自己好的学习经验总结出来,给低年级的小同学以启迪……此刻,孩子们感恩母校、为母校争光的心灵一下子被唤醒了,一个个激情澎湃,摩拳擦掌。
●精心策划中树起向上志
为了促使孩子们真正将自己的美好设想落实到行动中,此时,我引领学生走进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我启发学生阅读并借鉴书本上的活动建议,策划设计纪念册,把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自己感恩母校的实际行动都珍藏在纪念册里。孩子们经过讨论,决定将纪念册设计为以下几个部分:
“颗颗闪亮星、浓浓同学情、拳拳恩师心、精彩一瞬间、光荣班集体、爱心献母校、依依惜别情”,并对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策划,每一部分都由前导语、主题内容组成,内容部分有相关的照片、文字等珍贵资料,也有自己书写的感想体会。
例如:“颗颗闪亮星”
首先,我给纪念册这一部分写了前导语:
大海对前来拜访的每一滴水都热情挽留,于是它成了水的乐园;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
一粒粒不起眼的沙子,堆积起来能成为沙丘……
集体是璀璨的星空,
自己是灿烂的星星一颗;
集体是浩瀚的大海,
自己是洁白的浪花一朵;
集体是五彩缤纷的百花园,
自己是馨香的花瓣一片;
自己的力量很渺小,
点滴进步离不开集体的智慧;
自己也不可小瞧,
集体的每一点成绩也有自己的功劳!
接着是学生抒写的富含个性的“自我介绍”,并配有个人写真;
同时,凡是在本学期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都将作为一颗特殊的“班级之星”,将其突出事迹收藏在里面。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学生夸夸自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珍藏美好行动激起学生为自己、为班级、为母校争光的决心。
不要小看纪念册的这一“珍藏”活动,孩子们都视若珍宝。平时,他们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能被珍藏在纪念册中。我留心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班上几名学习后进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可能觉得学习成绩不能给自己争光,就开始另辟蹊径。我发现他们每天都来得很早,当我走进教室时,总能看到他们自觉打扫教室卫生的身影。教室的桌椅每天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教室的地面每天都被拖得洁净清新。每天你走进教室就感觉神清气爽。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事经常坚持做。但这几个孩子坚持了整整一个学期,且毫无怨言。我问过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憨憨一笑说:我们希望自己也能评为“班级之星”珍藏在纪念册里。
●即早安排中师生双获益
☆规范了行为,养成了良好习惯。
因为活动贯穿学期始终,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字不同阶段都能受到不同的熏陶。比如“颗颗闪亮星”的设置,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严以律己;比如“浓浓同学请”的回忆,不仅唤起孩子们珍爱友谊之情,更督促孩子们学会了宽容大度、赞美欣赏别人;比如“拳拳恩师心”的记载,使孩子们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多了几分理解,多了几分感恩……(举例子和小玉犯错后,针对老师的批评的态度日记)
本来,毕业班是最难管的,因为这一学期学生往往不堪忍受课业的紧张,变得心浮气躁,甚至时不时闹个个小乱子让你老师头疼。但今年,我觉得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上进的状态,而且感觉到他们十分珍惜这最后一学期,唯恐自己的“随便”破坏了自己在母校的美还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22:32 , Processed in 0.1303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