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立场:不可违拗的教育法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0 00:4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立场:不可违拗的教育法则  2013年05月29日  作者:姚虎雄   
  编者按:
  又是一度儿童节。但是,这个节日到底应该怎么过?如何让其真正成为孩子们发自内心喜欢并能积极参与的节日?诸如此类问题,对学校来说,似乎不算个小问题。时光不可逆,童年如此短暂而珍贵,学校教育应该给人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应该是由一个个温暖的细节、美丽的瞬间和令人感动的故事所组成。能否站在儿童的立场来思考、实践教育,反映的是学校校长、教师的教育观与价值观。“六一”节来临之际,《校长周刊》将陆续刊发一组基于儿童立场的办学思考与教育实践文章,以期给更多学校以启迪。
  ■姚虎雄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往往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惯有的思维,把成人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成人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却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这种教育立场的错位,再也不能继续下去。
  教育立场应该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需要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本质有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
  理解:让孩子过属于自己的节日。玩是孩子们最喜欢、最开心的事,他们喜欢过节。很多学校也因此设立了诸如体育节、艺术节、阅读节、科技节等。但这些节日,多半都是从成人立场出发的,其中的教育意味实在太浓了。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在这些节里,孩子们快乐吗?不快乐的节日,就是虚伪的节日。倘若站在儿童立场,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的“节日”是胡子节、辫子节、玩具节、水仗节、面具节……让孩子们过属于自己的节日,大人们必须要保持一颗童心,要学会主动蹲下来,和儿童平等对话。
  宽容:让孩子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学校里,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应该有孩子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可以是认同,也可以是质疑;可以是建议,也可以是批判,但要有这样一种意识和师者的胸怀:只要是孩子自己的声音,那都是美妙的成长声音;没有孩子自己声音的学校,不是好学校。然而,当下的学校,孩子发出的声音,基本没有;即使有,也多半是儿童“领会”了成人的意志,应和老师的发问、学校的作秀而已。我们必须给儿童以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必须培养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一代。
  呵护: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教育最可怕的收场是一个个个性迥异的孩子,经过学校若干年的“教育”之后,其个性就好比经过一个模子的冲压,都变得差不多了。尤其重要的是,个性和创造紧密相连。儿童的个性发展靠什么?应该靠个性化的课程支撑。儿童的学习,一直以来没有突破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学习。学校教育缺少甚至没有帮助儿童个性发展的课程。保护儿童的学习个性,需要开发各种各样的校本、师本课程。好奇心、兴趣、个性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所在。
  引领:让孩子创新属于自己的生活。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儿童的可能性在于生长性、可塑性、未来性和创造性。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就在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实现儿童的可塑性,让孩子去发现和创新自己的生活。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抓住教育契机,以“站立”的姿态,引领和帮助儿童。具体说,教师要引领儿童学会把想象式追问逐渐转化为富有理性的推理和论证;学会把无意识的超越,逐渐转化为有意识的规划与追求。让儿童拥有一种既关注现实又追求终极真理、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美好生活。从儿童出发、围绕儿童展开、实现儿童的发展,它是儿童立场下学校教育的基本实施程序;而理解、宽容、呵护、引领,则是儿童立场下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这样的准则,能够让儿童有尊严地生活在教室和校园里。
  当儿童立场无处不在地渗透于课程、教师、管理这一教育的铁三角内,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儿童课程、亲近儿童的教师和研究儿童的管理,学校教育才会走向丰满,走向优秀。
  (作者系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校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0:46:23 | 只看该作者
记者观察
故事(1)一封学生来信引发的学校变革
  2007年春,姚虎雄校长收到一封市长批示的信。信是他所在学校两位四年级学生写给分管教育市长的,内容如下:
  尊敬的市长,我们老师戴有色眼镜看人,她看不起考试不好的同学,对考试好的同学,即使有错也要偏袒。我们希望老师不要只看成绩,而要看到我们的其他长处。
  市领导在孩子的来信上面做了批示,要求学校了解情况,端正办学思想,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
  这信,搁在谁身上都觉得是件丢脸的事。何况,吴江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一直因为有高尚的师风、高水平的质量而备受家长追捧。然而,学生们的声音,还是引发了姚虎雄对学校教育的深度思考:我们的“优质教育”学生认同吗?行政会上,他要求全体行政人员深入课堂,真实调研,开好学生座谈会。
  很快,两大问题凸显出来:
  一、教师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非常突出,学生几乎处于绝对服从地位。尽管教师们工作非常认真、严谨,却不大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教育几乎处于一种“专制”状态。
  二、把考试成绩作为教育优劣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没有真正关注,直接导致了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功利取向。
  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情况已经被熟视无睹,老师们都没觉得这是个问题。姚虎雄深感问题的严重。新课程以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陌生,然而,日常教育行为基本还是以前的模样。承学校百年积淀的“爱德、求真”文化,办生动大气的教育,这一教育新追求,在姚虎雄的心中渐渐明晰起来。
  经过反复论证思考,姚虎雄在学校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将考试权还给教师。即推进“一师一卷”考试评价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不排名,解放了教师的教学空间,也解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改革三年多来,吴江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转型。
  姚虎雄校长说,学校的这项重大改革,起因就是那封信和学生们心底的呼声。
故事(2)校园那几块石头该不该敲掉
  学校新落成的教学楼前,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散落着三块石头、六颗象棋子和九颗围棋子。此区域,被命名为“乐在其中”。
  学生也真乐在其中。每到课间,他们冲出教室,来到棋子上,从这一颗跳到那一颗。有几个学生,嫌棋子上跳来跳去不过瘾,就开始爬旁边那三块石头,爬上石块,再往下跳,那叫一个过瘾。
  学生乐了,老师却愁了,从石块上把他们拉下来,一顿批评:这太危险,不能玩。有老师找学校反映,这几块石头很不安全,那15颗棋子,也是个安全隐患,要是哪天学生不小心在棋子上绊一跤,摔掉半颗牙齿,学校岂不得吃不了兜着走?
  学生磕掉牙齿的事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行政班子坐下来,开始认真商议怎么办?绝大多数人认为,校园那几块棋子、石头要敲掉,放着总是个安全隐患。更有人提出,儿童安全是大事,为儿童的安全着想,这也是儿童立场。
  事情上报到姚虎雄那儿,姚虎雄问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棋子、这样的石块?——当然有啦,公园里有,一些城市景点里也有。生活里有的场景,学校却因为怕安全隐患,故意拆除,给儿童营造一个所谓的安全场所,这样的安全是不是真的从儿童立场出发了呢?表面看,我们是为儿童拆除了不安全因素,实际上是在拆除大人推卸的责任。
  姚虎雄一席话,让老师们开始思考:是啊,学生们在有棋子、有石块的地方玩而不出安全问题,那不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吗?这一想,大家豁然开朗。
  三年过去了,那几块石头,依然好好地呆在校园里。没有谁从石块上摔下来,也没有谁磕掉牙齿。
  不过度养护,给儿童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在已知、可控的前提下,让他们体验一些“危险”,这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
故事(3)让儿童过自己的节日
  “六一”节,台上表演着精心排练的节目,台下的学生却不那么领情。起初的几个节目,还配合着鼓鼓掌,后面大部分时间里,他们要么目光呆滞,要么左顾右盼,要么借机跑进跑出……
  儿童节,是不是只有这样一种过法?
  不如让学生们来说说他们想怎样过“六一”。吴江实验小学“我想这样过‘六一’”的征集活动就这样开始了。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不想被动参与,想开心地玩一玩。
  从此以后,吴江实验小学的“六一”节,再没有了师生们的紧张排练,也没有了领导讲话、队员致辞和没完没了的节目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儿童自己推荐设计的各类游戏。学校30多个教室,开设了30多项游戏:一(1)班的“套套圈”、一(2)班的“蒙眼敲锣”、二(3)班的“小猫钓鱼”、三(1)班“蒙眼贴鼻”……体育馆里,设置了“我行我歌”、“我行我舞”、“我型我秀”、“我行我书”、“我行我画”五个舞台,没有固定节目,没有事先排练的演员,想唱歌、想跳舞、想展示自己特长,都可以自告奋勇。校园顿时变成了游乐园,学生们一脸的笑容,一脸的欢乐。
  这样的“六一”,连学生们的步伐,都散发着节日的欢快;这样的“六一”,连忙碌的老师,也都有了儿童的姿态。
故事(4)宣传画,可以低一点再低一点
  一次,学校向学生征校园安全游戏和活动宣传画。一周后,一个个安全游戏小方案、一幅幅富有创意而不乏安全警示内容的儿童画出炉啦。
  这些色彩丰富、风格不一的宣传画,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从不同角度告示同学们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下楼梯时不要奔跑……学校总务处利用双休日将学生们的这些画逐个固定在离地1.6米的墙上。这个高度,学生们既不容易在玩耍时碰到画框,比较安全,也和每个班级挂的寄语牌、教室牌统一起来。
  周一,学生们开始进入校园,他们不时在走廊宣传画前仰着头,举着手,看一下墙上的画,就走开了。这一细节被姚虎雄校长捕捉到了,只见他挽着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手,走到一幅宣传画前蹲了下来,和小朋友一起仰起头交流起这幅画来。
  早读课间,姚虎雄找到了总务主任:早上我走了一圈,这些宣传画效果不错,但可能在悬挂高度上有点不足,是否考虑把画往下降一点,毕竟,这些宣传画是给学生们看的。
  经过调整,学校把中低年级宣传画降到1.1米视平线高度,中高年级宣传画调到1.4米视平线高度。果然,第二天早上,学生们很方便地站在宣传画前指指点点,谈笑着,议论着,一个、两个、三个,人越聚越多。
  在姚虎雄看来,成人的高度和儿童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从儿童出发的高度,才是教育的高度。(时晓玲 胡方奇)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0:46:41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点评
儿童立场: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
  ■成尚荣
  姚虎雄,一名优秀的小学校长。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他有一个习惯性动作:喜欢不时咧咧嘴,幅度不算大,频率也不算高,偶尔还会舔舔嘴唇。正是这种习惯性动作,让我认定,姚虎雄很像孩子,并且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心里永远驻着一个儿童。
  一个心里永驻儿童的人,会更爱儿童,更理解儿童,更能发现儿童。从这个角度说,他提出教育要坚守儿童立场是必然的,把儿童立场当作教育的内在法则也是必然的。姚虎雄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对此认识得更深刻,行动更自觉,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教育主张:承“爱德、求真”校训,办生动大气教育。不难理解,姚虎雄已将对儿童的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这一内心法则也成为他的信念。
  究竟怎么理解儿童立场,怎么理解教育的内在法则,这是一个学理上还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姚虎雄的阐释与讲述的故事看,他将儿童立场及其内在法则聚焦在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上,即把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作为儿童立场的核心要义。只有真正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才可能构造并坚守教育的儿童立场。反过来说,怠慢、忽略、丢弃儿童价值,其固守的一定是成人立场,即使提出儿童立场,那也仅仅是一个词而已,其内核已被成人的意愿、利益所替代,由此所演绎的制度、行为也只能是虚假的、虚伪的。
  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其潜在预设是,童年是有价值的,童年价值在儿童身上,我们的任务是要承认并发现它。对此,姚虎雄做得很到位,他用理解、宽容、呵护来发现。于是,才有了学校墙上的一切东西要低点再低点,一切设施设备都向儿童开放、为儿童服务,所有的节日都是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于是,才会有“一师一卷”的考试革命。完全可以做这样的判断,在姚虎雄所领导的吴江实验小学,儿童立场体现童年价值,而童年价值就在儿童的生活中。
  姚虎雄对童年价值的承认和发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童年的价值在于儿童是一种可能性,而可能性是种创造,它指向儿童的未来,也关照儿童的现在。教育的使命在于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可能性,实现自己的未来之梦,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童年价值的发现中。其二,童年价值在于幸福童年为幸福人生奠基,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因此,教育对儿童的未来负责,必须从童年的幸福开始,决不能给儿童留下“童年的伤口”。其三,童年价值在于促使教师反思和教育行为的改变。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其深刻意蕴是教师从儿童的发展中发现自己,反观自己,发展自己;儿童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也应向儿童学习。
  姚虎雄在认识、珍惜童年价值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学校课程建设。显然,他又把童年价值聚焦于课堂,通过课程来发展、丰富童年的价值,实现童年的价值。他也深知,儿童是需要引领的。姚虎雄把坚守与引领结合起来,构筑了教育的儿童立场,建构了教育的内在法则。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29日第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34 , Processed in 0.1276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