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童年的艺术接受
唐晓敏
作家童年的艺术接受,包括着而又不仅仅指作家童年时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及对艺术品的欣赏。不少作家确实很早就开始了读书生活,史书说唐代诗人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这种情况,对于出身士大夫家庭的中国古代诗人来说,并非少见。现代作家冰心也说过,她四五岁时已经开始学习汉字,七岁时就即能够阅读《三国志》、《水浒传》和《聊斋志异》。不少戏剧住家很早就接触并迷恋于戏剧艺术,莫里哀自幼是一个戏迷,法国荒诞不派剧作家尤涅斯库小时候整整天在公园年木偶戏,不论什么剧本都能使他激动不己,而美国著名作家奥尼尔则因父亲是一位巡回演出的演员,自幼就熟悉戏剧活动,他称自己“一生下来就是个巡游演员,只认识舞台和演戏的人。”
许许多多的作家确实反复表示过,正是儿时听到的故事和阅读的文学艺术作品给了他们极大的影响,这时似乎存在着一种奥秘。
儿童心态与成年人的心态是不同的。依据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心理是在两架不同的织布机上编织出来的,而这两架织布机是上下层安放着的,下层是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上层是客观性、言语、逻辑观念层,这两层各有各的逻辑。由于儿童心理中存在着一个主观性、欲望及幻想的层面,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方式就与成年人很不相同。儿童们的知觉与感情、欲求尚未公化,他们常常富有感情地对待事物,把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的存在看做是有生命的,阳光、风、流水都可能是他们的好朋友,树枝在作响,他会觉得树正在“抽泣呻吟”,看见茶杯离茶壶远了些,他会觉得它孤单可怜,因为它离妈妈(壶)太远了。
儿童时期,又是以表象为中心的智能活动非常旺盛的时期。儿童缺乏成年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心理表象却比成年人更为鲜明生动,这一点已经为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所证实。儿童心理活动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因果观念,因而在儿童心目中,事物之间有时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据说拜伦小时候回到故乡,看到他先前栽过的小橡树,就觉得,如果它们长得很好,那么他一定前途远大。德国作家黑塞回忆起他童年时说,有一次他的同伴病了,他就精心地照顾自己家里的一盆花,因为他觉得,这盆花的命运与他的同伴的命运有一种神秘的联系。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他的《原始思维》国,列举大量例子说明原始人的思维中有一种“互渗”现象,他们不回避矛盾,也没有现代化人的因果观念,在他们心目中,各种客观现象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儿童的心态与此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没有什么奇怪,它只不过是恩格斯据说的个体的历史重复着整种族历史的一个例子。
儿童心态与普通成年人的心态有所不同,然而,他们与艺术家的心态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已经为许多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家所注意。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指出,普通成年人的知觉中,事物是按照其用途而被分类的,这样一来,人们就看不到世界的新奇奥妙了,而儿童则不是这样。克莱夫"贝尔讲到自己的著名的:“有意味有形式”的理论时,把艺术家与野蛮人、儿童相提并论,认为“只有那些艺术家和受过专门训练的、有超人的敏感性的人,以及一些野蛮人和儿童,才能非常敏锐地感到事物形式的意味,只有他们才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小提琴艺术大师梅纽因也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所创造的人,就必须具备儿童看待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有一双对事物感到新奇的、没有被习惯、概念、见解和解释所蒙蔽住的眼睛。”
儿童心态与艺术家心态的相似性问题,是一个需要专门讨论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想由此说明,这种相似性使用儿童特别容易接艺术的影响。儿童时期,是艺术接受的一个“敏感期”。
儿童的同情心,使他能够真切地体验到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他们极容易“进入角色”,而且能够同时体验到不同角色的心情。而儿童的以表象为中心的智能活动的旺盛,又使他们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形成鲜明的心理表象。
不应忘记儿童心理中因果观念的缺乏。他们头脑中的非逻辑的、神秘的因素,使他们极容易接受神话故事。是的,儿童们相信许多“假”的东西,但没有这种相信,人很难顺利地接受艺术,因为按苏珊"朗格的说法,艺术本身也是一种幻象。
当儿童们以深厚的同情心去体验艺术作品,并“动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记忆表象来想像文艺作品吕的人物的场面时,现实生活与艺术之间往往失去了严格的界限;民间传说中的老爷爷,似乎就是自己的祖父、外祖父或邻居家的那位老人;同时,在深受艺术影响之后,再来看生活中的日常事物时,又会觉得日常生活已经艺术化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回忆他童年的阅读生活时说,那时他觉得“附近的每一座谷仓,教堂里的每一专石头,教堂院子里的每一寸土地,在我的脑海中都和这些小说有某种联系,代表书中某个众所周知的地点。
这种现象是值得注意的。这些未来的作家、艺术家在儿童的艺术接受过程中,已经开始形成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艺术接受使他们另具一种眼光,另有一颗心。他们能够以广泛的同情心去观察、体验自然和社会,却不那么注重于事物的功用的一面。他们因深受艺术的影响而把日常生活“艺术化”。他们要求生活向艺术看齐,当这一要求无法满足,他们就耽于幻想之中,在幻相中为自己造一个世界。不难理解,为什么艺术家往往在幻想中生活。
艺术接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艺术接受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符号被这些未来的艺术家所了解和掌握的过程。艺术品不仅以自己的内容,同时也以自己的形式对儿童产生影响。高尔基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在那些年代,我的头脑中装满了外祖母的故事诗,正如蜂房里装满了蜜。好像,我连思想也是用她的诗歌的形式来思想的。”冰心讲过,她七岁时说就因受《水浒传》影响而写过小说,她把自己的小说命名为《落草山英雄传》小说当然没有写成功,但成功与不成功,对于一个七,外的孩子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这些未来的作家了解一种艺术符号之后,儿时的自发的创造冲动就可能被引上艺术创造的轨道。
最重要的还是,艺术接受使儿童保持了一种天真烂漫的心态,他们心理中的主观、游戏和幻想层没有因位于其上的客观、逻辑观念层的压迫而萎缩。对于没有受到艺术的充分影响的儿童来说,这种儿童心态很可能在进入成年的时刻就无可挽回地改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