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沙发物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0 20:5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发物语
作者:seven 来源:周末画报 [548期 C62]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沙发”在设计领域里,仿佛永远没有“椅子”来得受宠(仿佛TASCHEN也只出版过《1000 CHAIRS》,而没有一本叫做《1000 SOFAS》的设计手册),那些早早成名被当作天才的设计师,大多都有一张可以令其被一遍遍称颂的经典椅子傍身。譬如早年的PANTON CHAIR,一体流线的造型,始终留了一个浪漫的印象在我脑海里,虽然Verner Panton这老先生的大部分其他作品,都是工业主义功能先行的硬派风格;又好像现今红透设计界的Konstantin Grcic,一张看起来绝不舒服的格子造型CHAIR ONE(其实坐上去倒是出乎意料自如,即刻显露功力),不仅奠定其工业设计师的头衔,连其个性魅力里都仿佛被注入一种刚毅果断的气质。

或许是由于“椅子”设计往往只需从一人需求考虑,令设计师们可以天马行空,不受拘束,而换成“沙发”—听起来就责任重大,如果说“椅子”寓意着单身与朝气,那“沙发”就是家庭性的,充满了一种安稳过日子的慵懒感。它起码要两人座吧(一人座的沙发更应被称为“沙发椅”),起码要帆布皮革上好材质吧,起码要柔软舒适吧……的确,沙发仿佛总应该是柔软的,这种种约定俗成的印象延续到设计界,大概就成了让设计师们不舒服的框架,亦因此不断有人想冲想突破。连一向以经典造型沙发设计见长的Zanotta也会推出一张有四个仿佛维多利亚时代高脚椅靠背的Vogue Sofa,可见这种突破框架的需求的强烈。这Vogue Sofa的皮革座椅面和线条感十足的铁质椅背组合看起来就好像是鱼骨蓬裙配了一双运动鞋一样,你说它不伦不类可以,说它是另类的Style同样没错,但无论如何,这件事物放在家里,总之是不像一张“沙发”的。而同样由Zanotta出品,Karim Rashid 设计的KOOCHY,整张沙发充满了柔软、带着欲望的浑圆线条,大红色,让人立刻想到达利的红唇沙发,虽然想象中它应该是极舒适的,但这大胆的设计却同样会让人多生出些许惆怅,到底要用怎样的整体空间风格来搭配它呢?况且,如此热烈的颜色造型摆在客厅里,怕是光芒要遮盖掉一切了。

所以,“沙发”设计在我看来,如果不愿安分守己,那也要流露出一种有节制的放纵才有趣味才迷人,这就像是最终回归家庭的男人向旁人叙述其年轻时的某次出轨一样,仿佛不动声色,却引人遐想联翩。法国设计大师设计的PUMPKIN,同样用了跳跃的颜色,但滚圆可爱的南瓜形状和向内收拢的线条却有一种收了心的顽童心态;稍微夸张一点,2007年红点奖的作品,由Inga Sempe设计的MOEL沙发,先不说它展现了全泡沙发的高级专业技术,那宽敞柔软的喇叭形靠枕也绝对可以带来极舒适的坐感,初看下好像扇子一样的扩张气势,却会在你坐过之后完全改观,内收的整体线条,人在其中就好像披了件有着宽松衣领的大外套,同样是居家安稳感十足。至于另一件深得我心、同样出品自写意空间的沙发—TOGO,诞生于30多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全泡棉沙发,设计师Michel Ducaroy用六种不同密度、28种不同造型的泡棉制成,轻盈舒适。我最爱其特殊的缝制工艺,在庞大沙发上完成的褶皱效果看起来就好像是沙皮狗皱巴巴的脸一样,有一种特别的亲昵,放一张这样的沙发在客厅里,房间的陌生感会即刻消失,充满了让人留恋的温存气息。

或许是设计师们也日益感受到了这种属于“沙发”的安定感,近年来的作品已很少再有在造型上胡乱尝试,更多是在个体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中做探索,令沙发开始回归其本源的功能性。“Confluence模块沙发”由法国人Philippe Nigro设计,像一个客厅里的拼图游戏一样,每一块独立的部分可以相互搭配拼接,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每个切面都如钻石切割一样比例匀称完美的经典Facett,在完全拆解平铺之后,那种分寸和精准的严肃感则完全消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戴着帽子的玩耍小孩,令这“经典”不再遥远,而有了温暖的家的感觉。

所以,与其大动干戈,一心找一张能被认可为经典设计的沙发,好摆在房间中央,日日欣赏时时赞叹,倒不如认同回归沙发本原的稳定与朴实。

一张简单平实的沙发,不要太大,两人或三人座,上好的皮面最好已经用到有些起毛,仿佛是从上一辈传下来,还能够继续传下去一样。这样一张沙发,放在客厅里永远不抢眼,也永远不碍眼,好让你在开门回家之后,舒舒服服倚靠其间。最好还能忽然动了心念,想要就这样坐着,有一个人来陪伴,哪怕只是聊聊天。那这沙发,即便不是什么经典设计无法被千年传颂,它亦完成了从“像一个怀抱”到“催生出一个怀抱”,这般看似云淡风清的人性之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11:16 , Processed in 0.0671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