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季风书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2 01:5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季风书园 如果把书报摊、亭都算上的话,上海目前大大小小的图书零售终端至少有600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书店。民营书店中历史较长的季风、昂立等连锁书店,在国内、甚至境外读者中均有很好的口碑,并具备了相当可观的营业规模。

同其他的实业投资相比,投资办书店所需的资金及专业技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近年来开书店成了不少创业人士的热门选择。但如果说开书店真的风险很小,却也不尽然。记者日前为此专门采访了上海民营书店的第一品牌“季风书园”总经理严搏非,请他为有意投资开书店的创业者提供意见。

资金要求不高地段一定要好

严搏非认为,个人投资开书店,除了固定资产,如房租、设备等的投入之外,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只要你坚持每个月结账,建立起稳定良好的信用,出版社一般都愿意让你负债经营。小书店通常在熬过开业最初一段时间后,以后的货款滚动就会轻松一些。“900多平方米的季风总店开张时,近5万种图书上架,季风首付的购书款项一共只有1.2万元。”严搏非说。

比起对创业资金的要求,书店对理想地段的要求很高。占有一个好的市口,等于成功了一半。“季风”最早在地铁一号线陕西路站租了一个41平方米的小店铺,租金是6元/平方米/一天。当时地铁的人流量并不理想,但“季风”坚持在地铁沿线布点的策略,相继在黄陂路站、莲花路地铁广场,以及二号线的静安寺站开出分店。等到地铁的客流出现巨量增长的时候,“季风”迎来收获的季节。

随着轨道交通、大学附近、写字楼聚集区域之类黄金地段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后来者的进入成本已成倍增加。如何发掘自己能够承受且有“升值潜力”的地段,是每一位有意投资书店的人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特色是书店的生命

严搏非认为,开一家书店并不难,但要办好一家书店,难度极大。

许多读书人都说,“季风”的图书陈列是全上海做得最好的,它深谙读书人的思路脉搏,既全面清晰又有很强的学术性,尤其是一些特别的专题,如哈耶克、罗尔斯、世界银行报告、前卫艺术等,更是走遍上海别无分店的。

不过,书店终究是店,必须遵循市场法则。严搏非说,其实我们也卖流行的畅销书,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比流行高半格”。所有的上榜书我们这儿都有,而且大众文化类的图书其实在季风占了70%左右,但30%的学术类图书却是我们书店风格的“背景”。图书是一种精细产品,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消费者买肥皂,想买力士的,没有的话可以用舒服佳来代替,但买书的时候,你要一本哈贝马斯的著作,没有的时候就不可能用德里达或者福柯的著作去代替。所以做好专业,保持特色,是保证客源的最好方法。

季风在开分店时,也非常注重地域的特点,比如莲花店在居住区附近,就设计成一个社区书店,像少儿类的图书就成了大头;艺术店则针对附近戏剧学院、歌剧院等特点,电影戏剧类的图书就多进一些。

全面“打折”不可取

在上海的各家民营书店中,打折销售似乎已成惯例,打折平均水平一般在80%-90%之间。对这一“不成文的行规”,严搏非认为并不可取。他告诉记者,目前民营书店在进书时和国营书店基本上是平等的,平均折扣在69%左右;新华书店稍有优势的是如在批销中心进书,因为是一个系统,可能在退书上方便一些。还有就是根据各家书店的影响和信用情况,出版社和批销部门在和书店的结账方式上略有优惠。

“季风”之所以不赞成打折,理由很简单:30%的利润中,房租和人员工资以及各种附加费用要占20%,交税是5.6%,剩下只有4.4%的纯利润。如果坚持正规经营,打折让利的空间,实在非常有限。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图书是一种限量供应的商品,每年除了几百种印数较大的畅销品种外,大部分图书的印数只是6000、8000,10000,一些冷门的学术书,甚至只有几百本、一千本。书店为了配齐这些品种,通常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为了维持品种的完整齐全,像“季风”这样的书店不可能实行“一律九折”、“一律八折”的销售。至于那些新开业、小规模的书店,由于信用额度较低,资金周转通常较吃力,轻言“打折”,绝对得不偿失

信息来源:中国开店网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2:09 | 只看该作者
季风书园:这样一个好去处

小玉

最近半年多来,我在上海周遭的朋友,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见面聊起都常问,季风书园你去过吗?甚或跟我订约会:就在季风吧。

我和季风书园的缘分已经快两年了。第一次去季风,完全是偶然。

那天乘地铁到陕西路站,刚出检票口就看见那间黑红相间的小书店,那是去年的头上,我还记得转完后的欣喜,这么多让我兴奋的新书,从世界银行报告到最新的学术译作,还有我仰幕已久的优美的文字,像东山魁夷、杜拉斯们的散文,那次我足足盘桓了两个小时。以后,季风就成了我最好的休闲处了,每隔几天去那儿转转,翻书买书和书友们聊天,再以后,我到欧洲去工作了大半年,回到上海已是1999年的春天了。

我就像看望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一样,匆匆地赶往地铁陕西路站,新的季风书园让我不认识了。好气派啊,900平方米的店堂又宽敞又明亮,书店的布局和书架,酷似我在北美见过的那些大书店,舒朗透气,四处散落着一些座位,精心结构的分类版块非常清晰,还有音乐,还有飘香的咖啡廊,还有那么多让人兴奋的新书,我觉得透气都有些困难了!

这以后我又开始常来常往,我认识了主持季风的严搏非先生(后来我知道,季风是一间有多家连锁书店的图书公司),还认识了季风的另几位合伙人,他们都非常和善、勤奋,而且我相信,和其他书店经营者的一个很大区别是,季风的经营者受过很好的知识训练,他们在“下海”之前,都曾是出色的学人。

在一次不经意的聊天中,严先生对我说起他经营书店的理念,他觉得办书店就像办报、办杂志一样,要有自己的“格”(店格),对于季风来说,这个“格”就是提倡思想宽容、兼收并蓄。从现有的几十万种图书中,精心选择、结构出两万多种图书的书店,这确实很像在编杂志,门口的陈列区就像是杂志的封面,而各个分类版块则是栏目,栏目中风格各异的文章或儒雅温软或暗藏杀气。严先生说,书店本身就是可以被阅读的,仔细地看一家书店,你可以看出书店主人的文化倾向、价值判断,包括他所受过的知识训练。我觉得这话很对,我经常逛季风,季风的所喜所爱,渐渐地我已能分辨清楚,而我之逛季风,也就像在阅读一份有所喜爱的长期订阅的杂志,隔了一定的时候,我就会想它。据说在私下里,季风是以当年韬奋的生活书店为楷模的,在不同的年代,以同样的精神和追求,通过文本的介绍来提升民族的文化。

季风已成为上海许多文化人读书人一个经常的去处。我在那里遇到过许多同道,有些还是很久没见的,于是便各抱着一堆书到咖啡廊泡壶茶说话。我还常在那儿遇见一些名人,不少作家和学界人士都是那儿的常客。他们所以青睐这儿,一个原因是,季风上新书的速度比一些国营书店快得多。后来我向严先生求证,严先生告诉我,季风新品种滚动的速度大约在每天100种以上!仿佛在向我提供一种当下的证据,就在那天,我在新书陈列桌上看到了装帧精美的《世界英雄史诗》、丰子恺的《护生画像》、德里达的《多义的记忆》、《马克思的幽灵》、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保罗·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还有只有季风才有的最新一期的《万象》和《战略与管理》。

季风是个好去处,在红尘万丈的上海滩,有这么一块宁静脱俗的书香世界,我觉得安慰和庆幸。

来源:人民网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2:3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充满个性的书店
文 飞了 图 汪昊

自从有了现代印刷业,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位居中国出版业之首,那时候,全国其他地方的出版物全部加起来也不及当年上海出版物的一个零头。出版业的兴旺一定是建筑在书业的兴旺基础上的,上海的零售书店规模之大营业额之高,也是居全国之冠。

随着文化中心的北上转移,虽然上海作为书业之冠的地位开始动摇,但无论如何,它有自己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图书销售市场,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上海,依然是可以说是占了半壁江山的重镇,谁出了书都不想放过上海这个“码头”。于是,在上海逛书店是本地读者不可或缺的休闲生活,也是外地游客不可多得的旅游节目。

对于喜欢逛书店的人,那些铺面一层接一层像百货公司一样的大型书店,反而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他们大多喜欢有着浓郁个性气氛的小书店。虽然,每一间书店也都是书架连着书架,可是书架和书架之间也是有感情的,什么样的人在经营它,它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气味给读者。所以,与其说喜欢某一间书店的氛围,不如说是喜欢那里的人吧。


■季风书园

季风书园位于地铁一号线陕西路站的地下一层,就在时尚繁华的淮海中路上,从巴黎春天百货或者百盛百货都有入口进入。季风的营业面积超过800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民营书店,爱书者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几乎算得是上海文化的一个地标,本地读者络绎不绝,外埠文化人到上海只要抽得出时间也必定会来此露一露面,选一些可心的书籍回家。

季风的形象有些像台湾的诚品,讲一些品味讲一些格调,买书是Shoping,读书是兴趣,所以,季风的气味始终是时尚而不落伍的,虽然,你在这里可以买到许多老牌学术书店里也未必有的学术专著。

把季风每月的图书销售排行榜拿出来,与别处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区别,就是说,在别的地方好卖的书,在这里也好卖,在别的地方不好卖的书,在这里也可能好卖。从这一点上也证实:季风已经拥有非常固定的、对它忠心耿耿的读者群。

季风卖书也卖刊,刊物以时尚、文学类为主,都有印刷精美的封面,凭添流行气息。

此外,还有专门一个区域卖的是外文原版书,不知是因为它地处淮海路的关系还是它卖外文书的关系,常常有不谙中文的外国客人前来,营业员不懂英文没关系,假若老板正好在咖啡座的一角坐着,交流自然就不成问题了。不过,很多外国客人有时候买的并不是书,而是一些设计别致精巧的小文具。

文具被当作装饰品布置在季风附属的咖啡座里。是的,季风有咖啡座,挑书挑累了,可以在此歇歇脚,不过是要买一杯茶才可以坐下去的。许多文雅的年轻人也喜欢把这里当成自家客厅,会会朋友。

据说,季风整个的格局规划是参照了曼哈顿的一家书店,设想非常周全。在儿童书籍区域还专门安排了一些供儿童读书的桌椅,让带孩子的人可以放心地挑选书籍。

来源:城市画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3:05 | 只看该作者
装满了种子的书园:上海季风书园
人民网书画 刘建平 2003年2月9日

黄昏时分,在逆光中,无数个影子从陕西南路的地铁口出来,四下飘散,出口的风很大,日复一日,也吹散流沙般的光阴。我相信这是如今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如同来回奔跑的地铁,催促所有的人赶赴7点的晚餐,却难有闲暇触摸凝固下来的书本。

想起这里还有一个叫做“季风”的书园,时下上海很有名的一个书店,折返回来,找个角落,在里面坐下。好书店都有一种宽厚的气息,近代被搅动的翻江倒海的种种漩流,在这里被文字凝固,聚集,延续,于读书人看来,能够置身其中,超然于外,自然是一种幸福。

但不要以为文化的延续也如流沙般安静,季风书园只不过是光阴造就的一个驿站,多数的时候,在文化的传承中,我们总是磕磕碰碰。

且不说历史上被焚掉坑掉的,出上海不远,同处江浙的天一阁藏书楼便是近代以前文化延续的象征。在一本介绍天一阁的册子里,看到一个故事,说清代嘉庆年间宁波知府的侄女钱绣芸为了登阁看书,嫁给了看管天一阁的范家子弟,无奈范家家规极严,无法允许一介女子打开书橱,钱绣芸竟终生未能登楼。如此,藏着掖着,却还是在近代的战乱中消耗殆尽。

在《干校六记》里记载,回京的时候,杨绛指着窝棚问钱钟书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自然的,人为的,有形的,无形的,重重阻隔,不知道消耗了多少文脉。难道好的东西注定要被装到地下,或者归入一团无名的天火?

地铁里的季风书园恰恰是藏在地下的。幸好,今天困扰人们的已不再是无书可读,而是如何腾点时间,找个好地方读书的问题。每本好书里都藏着一个精灵,好书聚集的地方就像是一个藏满了精灵的樊笼。漫步其中,随时准备与其中的一个对话,然后,灵光闪现,生命有种被照亮后的欢愉。

有种光芒不是来源于火种,我相信它来自文字。好书店常常成为这些文字的栖息地。

多伦路边上的内山书店的门好像还开着,壮士已去,时光依旧温暖。鲁迅在沪的10年间,信件往来,接待朋友一般都在内山书店进行。1936年春夏之交,鲁迅的健康情况日趋恶化,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为他请来医生,守护在他的身边,直至鲁迅去世。写书者,当如鲁迅;卖书者,当如内山。

以经营的眼光来看,内山书店似乎也可以说是开架售书的先行者。鲁迅说内山对在书店里偷书的人从来不管,并说“爱书的人,他一有了钱,一定爱买书的。现在被偷,就等于放了账。而且,少雇些人看偷书的,反而省钱”。生意做到如此,难免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也因为如此,上海注定要成为经过动荡后文化沉淀的重镇,担负起传承的重任。这种传承有时是在无意中完成的。过去要由藏书者来做的事情,今天同样可以让一个懂书的商人完成。

季风书园的老板严搏非本是一个书生,做书店只不过是当年一个书生下海时本能的选择,看过他写的一篇文章,“有一个想法我们已经很清楚,就是书店其实不是在卖书……我们卖的是文化,是整个的书店。社会进步的动因并不在于有多少新的创造,而在于将好的东西保留下来。”

季风书园并不是这个城里惟一的好书店,严搏非当然也不是惟一的将书卖得好的书生。他们比藏书者做得更好的是,不仅保留,而且播散。

一座城市,有几处好书店是幸福的。

几千年来,读书人心中的书径,曲曲折折,无非是期望有一本好书,有一杯清茶,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由地思考,从容地存在。拣拾在最动荡的历史里常被冲散的书本,使它们不会在流沙般的光阴中再被冲淡。

于是,黄昏了,疲惫的人从各个方向赶来,走入这人头攒动的地下,有人仰头看见季风书园四个字,会意地迈进门去,跨过一道空间的截面后,消融在另一个世界里面。

那是由几千个象形的符号所排列出来的历史,浸透着心血的记述,沾满了智慧的书牍,像一堵厚厚的墙,温和地逼视着你。

那是属于虚心傲骨者的半亩荷塘,在清风阵阵的小园书径,脚步微挪,纸页轻翻,生恐胭脂沾染上灰尘,墨盒飞进去钨砂。

在季风书园里,心怀若水的人不妨在这里听听水滴石穿的声音,除却书外,听听来自内心细微的声音。正是这来源于内心的呼唤,使读书人永远不敢挥去前人的衣钵。

在季风书园下,五米远的深处,地下铁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在五米远的上方,陕西南路将迎来又一个霓虹闪耀的夜晚,车流如涌,光影交织,却永远也瞥不见地下纸堆中装载着的秘密。

通常是什么被埋于地下,除了记忆的荒草,还有种子的家园。在被凝固住的季风书园,你想找到的,远不应只是几片书签。

来源:南方周末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3:32 | 只看该作者
一個知識分子的儲書櫃
    嚴搏非

  嚴搏非,工作、生活于上海,上海季風書園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目前在上海開了8家書店,其中位于陝西南路站的季風書園被譽為“上海的誠品”,最近與台灣聯經合作,在台北創辦“上海書店”。作為“三輝圖書”策劃人,他已策劃了超過80種圖書,去年很紅的《娛樂至死》便出自他手。

  如果不算上總是由他親自過問的季風書園推薦書架,嚴搏非的書架主要分散在辦公室和幾個不同的居所。書架是嚴搏非的“儲藏櫃”,正在關注的書都放在書桌、茶幾、甚至餐桌上。他放在家里的都是個人興趣所在的書,這讓人意識到作為職業書人的嚴搏非和作為知識分子的嚴搏非,擁有兩個不同的書架。當然,家里也有些痕跡可以提示主人的職業:在書架上有一些外文小說,已經被嚴搏非買來了版權,在餐桌旁的鋼琴上,牛皮紙信封包裹的手稿正等待著審閱。這意味著,在嚴搏非的家里有不少隱形的書──那些尚未誕生的書。

  書架上特別值得說的5本書

  《理想的衝突》,1983年的書,我們那一代應該都有很深印象,我曾撰文把它歸入到80年代初的愉快閱讀經驗。

  《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這本書一直放在我們季風書園的“值得注意的……”欄里,我給銷售部一個通知:一直放著,直到再進不到書了。這本書在我看來,可能是近幾年近代史研究中最好的一部。

  勞思光的《新編中國哲學史》,現在已經有簡體中文版,寫得最好的中國哲學史。

  《朱熹的歷史世界》,我讀這本書是在03年的10月,拿起就放不下了,連續幾個晚上,差不多都讀到天亮。余英時先生學問極好,可以宏大也可以細微,史論與考據都十分漂亮。

  《薩特的世紀》。一本可以讓你一氣讀完的書,有極好的結構,文字也非常迷人。讀到一半,我忍不住去查作者列維這個人。網上說,他是法國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極其關注現實的作家。接下來是一條消息,4月6日,他將在紐約圖書館對法國移民演講,15美元一張票,我查的那天是3月26日,票已經賣完了。

  他的推薦書單(書架上的20本書)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新文學的傳統》、《康章合論》、《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自由民主的理路》、《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阿倫特的政治思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致新知識分子》、《二十世紀的教訓》、《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娛樂至死》、《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鉤沉》、《開放的作品》、《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八月炮火》、《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和新思想的威力》、《法律的理念》、《殯葬人手記:一個陰森行業的生活研究》。

  城市畫報:書架上是否有重複的書?是否會一次買兩本同樣的書?

  嚴搏非:沒有,只可能有同一本書的不同版本。經常買很多同樣的書,為了送人。

  城市畫報:什麼書會反複閱讀?

  嚴搏非:《柏拉圖對話錄》,放在枕頭邊的書,感到無書可讀的時候,就會回到這本書。

  城市畫報:如果有可能,最想看到誰的書架?

  嚴搏非:季風創辦8年來,書架上至少已滾動過50萬種圖書,任何個人的書架都不會令我感興趣,除非能夠在誰的書架上看到善本、孤本之類的古董。

  城市畫報:讀書的速度?

  嚴搏非:在工作中讀書很快,兩分鐘就可以翻一本書。個人讀書速度很慢,每天晚上花三到四個小時閱讀,一般到兩三點睡覺。

  城市畫報:固定看書的位置?

  嚴搏非:我的書桌在臥室里,因為我太太希望能夠知道我在幹什麼。

  城市畫報:書店里的推薦圖書和你本人的閱讀是什麼關系?

  嚴搏非:我在書店做的推薦代表了我的選擇,不過不是所有的書我都會買。我不是一個藏書家,我買書是為了閱讀和使用,我只買自己當下感興趣的書,近幾年主要關注政治哲學的問題。

  城市畫報:你個人書架“進書渠道”是什麼?

  嚴搏非:我的書都在自己書店買,少量書籍來自朋友饋贈。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3:58 | 只看该作者
拐角书屋 .季风园

来源:海阔天空
作者:冷夏

几乎每天去上班的路上,车子总会经过那路口。在那不起眼的拐角处,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书屋,那就是我我要说的拐角书屋“季风书园”。记得还是去年的一天,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心情格外得好,本来是要打车回家的,可脑子里突然冒出了想走走的念头。于是我认准了方向随意地走着,当我欲过淮海路和复兴路交叉口时,扭头发现了这家躲在拐角处的季风书园。

因为当时发现这个拐角特别的静,马路对过是个有兵士站岗的领事馆,淮海路和复兴路则车辆特别繁忙,也许是上午十点多的关系,拐角处几乎不见行人。如果不是因为我无意间回了下头看到了那屋门上挂着的小牌牌说是“营业中”,我是不会发现这里有家小书屋的。当时只是从眼末梢中发现了那很普通的玻璃门上挂着一块白绿相间格子门帘,也许是一路上没有任何收获多少有点寂寞,隐约中被这一种特有的静谧吸引,于是回了一下头,大量了一下门脸才发现这是一家如同普通住家的小店。不禁好奇地抬头看了一下门上的店名才知道这家小书屋名叫“季风书园”,于是我推开门探着头小心地问道“能进来吗?”

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小屋里的布局和摆设,也没找到主人站在哪个角落,就感觉迎面有一股浓浓的书香扑面而来,接着就听到了清脆的女人的回应声。寻声望去我发现那是位略微上了点年纪的女人,带着稍许浓重的嗲嗲的吴软口音,她正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可以,可以,快进来!” 这样的推门以及这招呼声都让我感觉好亲切,我甚至有点怀疑自己走进的是不是店家或许是我哪位好客的朋友家了。

仔细地打量着屋子才发现这是间不大的屋子,估摸着只有10来个平米,三面墙壁靠放着好象是从宜家家居搬来的书橱,屋中央有个象餐桌大小的长方桌,书橱和桌上都是书,我这才明白这是家书店。屋子里除了那位和善的女主人外就只有我一个顾客,女主人招呼过我后开始打电话,我则随手翻看起书来。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氛围,耳朵里不时被灌进女主人在电话里跟人絮叨的只言片语,真有家的感觉,我一本接一本地翻着,几乎忘掉了时间。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肚子在提抗议时已经时中午十二点钟了,那是一群中午放学的学生热热闹闹地走过才让我发现自己已经在这屋子里呆了好几个钟头。这时我发现屋内除了我还有几个人也在看书,屋门洞开着,阳光透进了屋子,沾满了阳光气息的书屋感觉似乎更好。我把选好的几本书放到收银机边上,一边付钱一边忍不住告诉女主人我对这个书屋特别有好感。听了我的赞扬女主人的脸上荡漾着的是幸福的笑容,她让我有空可以去他们的总店看看,在淮海路陕西路地铁车站边上。

后来我真的按着女主人的指引去了季风书园的总店,我发现总店的店堂大得我几乎算不出来究竟有多少平米,书也比那小屋里的书多上几百倍,我现在也经常去那总店看书买书,只是我发现我还是留恋那那拐角处的季风小书屋,留恋那象象推开朋友家门的感觉和女主人亲切地招呼声。

如今我去上班的公交车总会经过这个拐角,每次我都会匆匆地看一眼那扇绿色的小木门,那门上挂着的白绿相间的格子门帘,还有那个小木牌和上面的三个字“营业中”。我就象欣赏一道风景一样每天浏览着这道风景,每天从中寻找着细微地差别。有时想,也许哪天不经意间再次走过这个拐角,也许我还会心血来潮再推门问“能进来吗?”不知那女主人是否还会在。如果在的话我猜想她还会和善地抬起头,微笑地对我说“可以,可以,快进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4:24 | 只看该作者
探寻书香(节选)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瑾



(节选)

假日里,马路上车来人往,商场里熙熙攘攘。我则习惯于穿梭在行人的缝隙间,闪进一间书店作一次长久的停歇。
  在渊渊书海中遨游,让四肢放松,让心情休憩,让头脑洗礼。对我来说,阅读已成了一种“悦读”,是充实假日生活、提升自我素质的良好途径。
  我的旅途 季风书园
  只要人在地铁,我总是逃不过季风书园轻盈的召唤。
  陕西南路地铁站内的季风书园有将近8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与一般民营书店的几十平方米相比,可算是“大巫见小巫”。齐全周到,是“季风”的特点———既有通常的世界名著、流行杂志、教辅等,也有一般书店少见的社科、财经类书籍,涵盖各个方面。比如一本《世界银行报告》,就让寻觅多时的我眼前一亮。
  书虽然多而齐,但并不杂乱,这是因为“季风”在新书分类上下过一番功夫:哲学思想、文学作品、经济管理等各归一桌,而走进书店,第一眼看到的新书推荐榜,更体现了经营者的眼光和品位。
  在书店布置上,“季风”也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将过道设计为可以一边啜饮咖啡一边悠然阅读的书吧。不过更实惠、也更过瘾的,却是席地而坐的阅读方式。每一次,我都沉醉书香,不知归时。
  日复一日,季风书园静静地凝视着地铁站内人来人往,安静无语的书与店外匆忙赶路的乘客相映成趣。书店,只要有一扇明净透亮的玻璃,就能将人从纷乱的脚步中脱离出来。
  地址:地铁陕西南路站、莲花路站、黄陂南路站、静安寺站站厅,复兴西路24号
  同类书店:思考乐徐家汇肇嘉浜路1111号美罗城四楼、福州路567号、浦东南路1271号(24小时店)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4:48 | 只看该作者
去哪里等你

来源:当代文化研究网
作者:毛尖

在香港的时候,跟朋友约见面地点,总是地铁站恒生银行。现在想起香港,地铁站恒生银行前一排排年轻的脸庞还是浮上眼前,爱情从地铁站出发,有些走上一两站就分了手,有些就永远一起坐地铁了。

回到上海以后,发现要找见面地点麻烦很多。上海的地铁不像香港那样四通八达,所以很多人不坐地铁,再说,地铁站也没有恒生银行这样的标志性建筑。所以,我们常常是约在饭店见,在酒吧见,在咖啡馆见。在那些地方见面,见面就是吃吃喝喝,所以上海的餐饮业很发达。但最近一年,“季风书园”成了我们经常约朋友的地方。

季风书园是民营书店,两大掌柜很像精英“波波族”,开书店带着点玩的意思。下午,他们常常在陕西路地铁书店“坐堂”,不刻意地等谁,但是天天总有文化界朋友路过,在那里向他们兜售一些流言小道,然后,他们再兜售给下一拨的客人,或者就写成文章,兜给天下人。季风书园如今已开成了连锁店,掌柜的善于进货,所以虽然永远也不打折,生意永远也是好的;再说,“在季风等你,”听上去似乎也蛮小资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从前都是在什么地方约朋友见面的?”小时候世界很小,在弄堂口,小人书摊、冰棍摊前和小朋友见面一起去上学。大一点的时候,约了在溜冰场、电影院门口见面。读大学的时候,谈恋爱的同学喜欢在通宵教室见面,经常有男生晚上十点从寝室里睡足了出来,披了棉大衣,准备为亲爱的人儿做一宿的功课。然后,就混到社会上去了,开头几年没什么钱,经常在公共汽车站头等,那时上海公交差,一颠一颠的,倒是很利于恋爱,而且经常还有紧急刹车,特别增进感情。几个来回公交车坐下来,就到了九十年代中,一夜之间,上海刮起“怀旧风”,咖啡馆、酒吧、饭店遍地风流,它们多得就像公交车站牌,走过这些地方,大玻璃后面,经常可以看见单身女子在那里,搅一杯液体,眉目之间的神情,酷似多年前迎风等车的小女孩。

不知道以后上海又会长出些什么地方,让季风书园的人都蜂拥而去,去那里等亲爱的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5:15 | 只看该作者
精神之痒(节选)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 闳

作者:2005-12-19



文化小资总是徘徊于物质与文化之间,他们一手提书,一手提着刚刚买来的新款皮鞋,商品与书籍互相摩擦,仿佛一对情人耳鬓厮磨的调情,提醒着消费时代的文化处境。



(节选) 

书店:商品与文化之间的快捷键

 

如果是购书的话,我更多地是去上海的季风书园。

季风书园的传奇性始终与地铁和物质化的生活密切相关。沿地铁沿线设置的季风书园,构成了书籍零售业的奇妙景观。这种文化与物质之间的特殊亲缘关系,跟那些处于特定区域的超大型书城不同。超大型书城以自身的孤立的完整性,显示出文化的傲慢与偏见。看上去精神排斥了物质,而在物质化的商品退场后留下的空白处,书籍盘踞其上,构成了巨大的商品恐龙。人们难得去上一回,在庞大的书籍迷宫中盲目地挣扎一通之后,实际上往往所获甚少。人们回到物质的市场,在那里重新找到日常生活的呼吸节律。

而季风书园则不然。设在地铁陕西南路站的地下过道里的季风书园总部,是人们从生活和工作场所通向淮海路商业中心的一个过渡区域,仿佛浓密的物质森林里的一小块精神空地。人们从这里经过,更多的是为了休闲和购物,享受物质繁荣的快乐。然而,穿过地下隧道的漫长幽暗,自动扶梯将人们提升至接近地面的高度,就可能看见季风书园。人们未必是特地前来买书的,但这个寄生于地铁躯干之上的图书“昆虫”,总是刺激着都市人群的精神之痒。它像是预先埋伏在那里,等待着来自地底的众生,随时准备给他们来一次“精神”洗礼,作为升上更加光明的地面“天堂”的预备工作。

然而,实际上等待在上面的是一个“物质天堂”。季风书园总部之上,是淮海路,其周边环绕着百盛购物、巴黎春天,二百永新等大型购物中心。一个物质消费主义的天堂。文化乃物质生活的剩余。一般人们不会先在这里买书,然后提着一大捆书去逛街,相反,人们更多的是在购物返回的时候,可能会顺便来到这里。在物质消费之余,顺便享用一份精神甜点。

能够从强烈的物欲刺激中抽身出来光顾书店的人,一般可能会是有相当程度文化需求的人。因此,季风书园的顾客,基本上是文化消费的主体阶层——文化小资和知识界人士。在那里可以比较容易遇见平时难得一见的文化界的朋友。其营销的也以人文艺术类的书籍为主。季风书园这一特殊的位置和书籍种类配置,可以满足这一阶层的人群的双重需求:物质的和文化的。文化小资总是徘徊于物质与文化之间,他们一手提书,一手提着刚刚买来的新款皮鞋,从这里穿梭而过,商品与书籍互相摩擦,发出某种暧昧的声响,仿佛一对情人耳鬓厮磨的调情,提醒着消费时代的文化处境。他们可以将哈贝马斯与哈根达斯,卡尔维诺与卡布奇诺,一并塞进购物袋,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这一切营造了季风书园的文化消费神话。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1:55:38 | 只看该作者
爱上季风,因为爱上了它的速度

来源:elong旅行网

略微狭长的店堂里近十列日光灯首尾相连,光与影有规律的交替着营造出类似于时空阳隧道般的氛围让人有倏忽的晕眩;触目所及处书架上一排排的书脊无形中又加重了一种紧张感。该书店的速度就体现在了它极快的书目更新速度和与潮流的高度一致上。季风的书更新次数频繁,每次去那儿间隔也就两三个礼拜吧,许多书架都已“面目全非”了,许多书或是因为out式是因为滞销已被撤下第一线,更多又in又畅销的书籍取而代之。所以常到季风去逛逛,就算不买也要扫两眼,时下最新鲜的书籍,这样即使不能在知识上有所助益也可以拿来做谈资,保证自己不落伍。

在其它书店,尤其是那些国有大中型书店中,最让人不爽的就是看到“过期”书,比如Basic、Pascal语言等等,在现时的知识体系中简直算得上古董了,还死赖着不“走”。

而在季风书普遍是96年以后的版本(当然一些经典名著除外)。从时效性来说也领先于别家书肆不少:只要是在最近的媒体上露过一面的书,到这儿来准能找到它的踪影。可能这些正是季风凭以在上海站稳脚跟的法宝。除此以外这也是当初这家书店自名为季风的初衷:因为每年的夏季和冬季,来自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及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飞速地呼啸而至,带给我们季节更迭;季风也正想以它的速度带给人们知识的刷新吧。

当然季风还有其他优点才使得众多上海白领对它一见钟情,比如种类齐全,比如品种繁多,比如格调较高,比如内容质量较好等等。它的一切都暗暗契合着时下的“充电”时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谁都想找两本书让自己更充实。辛苦工作的同时尚要忙着进修——充头脑的电或是休闲——充身体的电;季风的市场定位准确,也就无怪它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了下来,并且逐渐从蜷缩缩于地铁站的一角发展到了在市内多处开花的结果。


然而季风也有让人不理解之处:有外地朋友就抱怨过它的“不打折主义”。确实,在一片打折声中季风显得挺特立独行的。可是,走进季风,它又有哪一点不让人觉得特别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08 , Processed in 0.06954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