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常作印,男,网名阿常,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中学少先队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主持测试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中原课改名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安阳市优秀专家。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潜心研究班级管理艺术,把“上好每一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乐趣,所带班级多次荣获优秀班集体,参与开发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科研成果奖。先后主持省级课题5项,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专著3册,应邀到各地作报告80多场,个人事迹曾被《中国教师报》等9家报刊重点报道,被媒体誉为“教改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本土教育变革的领跑者”。
【点滴感悟】
班主任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一个没有专业素养的班主任,会把天才培养成庸才,而那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大犯罪。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种,一种是医生,一种是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因为一个不合格的医生害的是人的肉体,而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毁掉是一群孩子的精神和灵魂。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学生可以原谅班主任的严厉、刻板,但是不能原谅班主任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为了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我们必须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班主任之一。
真正的班级管理工作,应该是在特定情境中,班主任以“生命在场”的姿态,点化和润泽生命,“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生一起编织的美丽的成长童话,一起书写生命的传奇。
【正文】
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对于班主任而言,有思想才有尊严,有思想才有魅力,有思想才有价值。思想贫困比经济贫困、知识贫困都更可怕。一个没有思想的班主任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孩子正常的精神成长也无法在他手中完成,更不可能培养出文化的巨人。只有教师有思想,学生才会有灵魂;只有学生有灵魂,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从教15年来,我一直把“以行进的方式活着!培养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作为事业追求的崇高目标;把“计划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作为生活的座右铭;把“在每段经历中都能发现更强大的自己”作为与学生共勉的人生格言;把“读书、实践、反思和写作”作为每日的必修课;把“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
一、为自己擎一盏心灯
还记得1994年的九月,我拿着大学的录取通知踏上北上的列车,没有喜悦,只有沮丧和失落。虽然自己在封丘一中几年的苦读换来了一个不错的高考成绩,但却因填报志愿的失误,被“贱卖”到一所师范院校。
当我在站在大学新生报到处填下“常作印”三个字时,没想到接待我的老师竟然大呼小叫的跑到系里:“第一名来报到了!”继而走出一位瘦瘦的中年男子,经介绍,知道了他就是我的系主任。系主任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年轻人,你是我系录取的分数最高的一名学生,相信这里也能成就你的梦想!”
之后的岁月,虽然系里把我当“国宝”一样重视,让我组建社团、担任班长和系学生会干部,给我无上的荣光,但短暂的喜悦后,是一种刻苦铭心的寒门子弟的自卑。因为突然间我觉得自己的优势不仅全没了,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很无知、很无能。同班的城市同学听的唱的英文歌曲和摇滚我闻所未闻;他们还看索尔仁尼琴、米兰•昆德拉、茨威格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人的名字都是我所不知道的,当时我甚至还看不懂。这时的我突然发现:我是一个文化上没有长大的孩子!虽然在高中时,我是同学中公认的比较喜欢读课外书、知识也比较渊博的人,但大城市和农村的教育环境差异可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在看清和承认自己被剥得精光、一无所有的现实之后,在无数寂寞的夜晚,我拷问自己:“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活着?”既然已经错过了太阳,我不能再错过月亮。感谢我高中时代的班主任王俊仁老师,他在我心灵中播下的火种是那样的顽强,不断的在我人生的黑夜将激情点燃。于是,我开始拼命学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鲸吞的方式,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进行恶补。这,大约就是无权无势的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那时的我,就像《庄子•秋水》中的河伯第一次看到了大海,或者说像一个乞丐看见了金黄的面包,我开始了急切的、繁忙的、有目的的阅读。那一段日子里,常常晚上一两点钟才休息,有几次居然看了个通宵。虽然学校的图书馆非常的简陋,但它还是为我打开了一片新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书籍的魅力,也为我的阅读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我浏览了《论语》《道德经》《诸子百家》《全唐诗》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也硬啃了罗素、尼采、黑格尔、康德、哈耶克等西方思想大师的著作,还发表几篇有一定分量的“论文”,等到大学毕业时,我不仅专业上取得全系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且还获得了省级高校优秀毕业生的称号。班上的老师同学都认为我是最适合搞学术的人,建议我跑跑关系送送礼争取个名额留校任教,但我产生了要到中学去当老师、去当班主任的强烈冲动。我为当代中国没有思想大师、文学大师而感到深深的遗憾!我想:未来的大师应该由我培养出来。我要是能培养出胡适、鲁迅、朱自清、陈寅恪等那样的大师,该是多么幸福呀!我为这个梦想激动万分。于是,我走进一所城市中学的大门。
二、在失败中蹒跚前行
但是,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那时的我,非常自信的认为,凭自己师范大学几年的深造,对付几个小毛孩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不久我就发现自己“很傻很天真”,缺陷和不足很快就暴露无遗,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一是我的普通话开始很普通,经常会不自觉的露出方言,常常遭学生嘲笑。还记得第一次与初一新生的见面会,正当我慷慨激昂的动员演讲时,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正当我疑惑时,他说:“常老师,你能不能不讲日语?”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是如此的差!
二是初当班主任时就发现班级里有几个“刺头”。他们吸烟、喝酒、打架,但在我的高压、专制、紧盯稍之下,他们不敢抬头,一切都还算比较太平,而且我带的班级还先后取得新生军训标兵班、广播操比赛一等奖、期中考试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不久,班级里狼烟四起,任课老师告状不断,公开与我作对的学生越来越多,常常是摁下葫芦又浮起瓢,搞得我焦头烂额、手忙脚乱,班级卫生、纪律等成绩也直线下降。我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那是的我,感觉班主任是如此的痛苦,丝毫没有快乐与幸福可言。于是,我选择了逃离,向校长递交了“班主任辞职申请书”。校长了解了详细情况后,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本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并对我讲:“真正打败你的是你自己!工作的乐趣恰恰在于挑战!班主任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工作,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想一想,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句话我思索了良久。对照魏书生和李镇西老师,我发现自己的班级管理竟然是如此的简单粗暴和缺乏耐心,不出问题才怪呢?我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吗?我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吗?我有高超的专业智慧吗?我有真诚的专业爱心吗?我似乎什么都没有,学生怎么会服我呢?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浪漫的事情。
这次带班的失败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书本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巨大距离;让我真正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的专业”,一种复杂的智慧性工作。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障碍赛,需要不断地跨越自己。为了让学生“服我”,我开始练习普通话,坚持每天都听新闻联播,模仿播音员的发音,我还买来著名朗诵家的录音带,反复的听,反复的模仿练习。继而又把自己练习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家人听,让他们帮我纠错。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一本新华字典,遇到拿不准的字音和声调,随时查阅。为此,我竟然翻烂了五本字典。渐渐的,我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学生一致夸我上课的声音像“播音员”!在后来的我省普通话测试中,我顺利获得了一级乙等的好成绩。
记得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过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当班主任何尝不是这样!为了让学生“服我”,我开始认真“偷取”身边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绝技”,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认真收集教育图书报刊上的班级管理案例,细细品味别人独具匠心的方法和智慧;到处借阅全国著名班主任魏书生、任小艾、李镇西等的报告录像,反复揣摩每一个精彩的段落;不放弃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哪怕是自费也要亲耳聆听专家名师的班主任工作讲座。我不断的模仿专家和优秀班主任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不断地把他们的“思想玫瑰”移植到我的德育试验田,结果常常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渐渐的,我的班主任工作不但有了生气而且有了出色的成绩。
模仿,最终是要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这正如学习书法者,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观帖——临帖——破帖”三个阶段一样。后来,我不再满足于邯郸学步,而是把别人的经验、名家的理论融化成自己的东西。开始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专业阅读,开始以教育教学为圆心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始把班级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三、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没有见过风景的人,会把盆景当做风景;即使见到了真的风景,也不应只停留在一处。对于班级工作而言,这两句话我觉得同样适用——而它恰恰最有赖于班主任“脑内存”的容量和品质。
生活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不学习是等死,照抄是找死,只有经验而没有思想只能安乐死。只有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误人子弟,我每天坚持“六一工程”,即每天至少读书一小时,每天至少背诵一段经典,每天至少找一名学生谈心,每天至少上好一节语文课,每天至少写一篇教育反思,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体育锻炼。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十几年来,我几乎每周都要去书店逛一逛,几乎每年的报刊订阅费都在800元以上。流行网购后,常常一订就是几百元的图书,有一次甚至一次性订购了3000多元的图书。这些年来,每当朋友走进我的家门,总是惊呼我的藏书之多。在我宽敞的书房里,书柜几乎排满了三面墙壁,目前家中的两万册藏书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没有整块的时间用于读书,就利用那些细碎的时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随身携带几本书,随时翻阅和记录。很多时候,我像别人读武侠、言情小说那样,津津有味地啃着一本本教育理论书,常常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一些教育专业经典书籍被我批注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甚至有不少的地方已经被我划得面目全非。望着书架上一排排的读书笔记,真的像一排排的精神士兵。可以这样说,正是牛嚼了这些教育经典,使我坐上了提升自己的“直升机”,摆脱了那种在黑暗中摸索的班主任工作状态。
我个人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先士卒是最有效的命令,以身作则乃是最严格的规章。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我几乎每天早晨都与学生一起背书。我始终认为,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备课,还要“背课”。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则是教育的悲哀。为了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我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教师。十几年来,我不但与学生背诵了几千首唐诗宋词,也背会了《论语》《老子》《庄子》等,还背诵了泰戈尔、普希金、莎士比亚等国外大师的许多经典片段。近些年来,许多人都喜欢听我班的课,大家都由衷地赞叹我的课堂语言典雅精致,妙语连珠,我的学生发言口吐莲花,引经据典,但是又有谁能想到我们背后的付出呢?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科班的孩子练完功了,老师常叫坐下来,静一静,默一默。”什么叫默?默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我个人认为,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时间,一小时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特别累的班主任,身上一定有特别可恨之处,因为脑力劳动没有完成的班主任,一定会逼学生与他一起付出成倍的体力劳动。如果一位班主任只顾低头拉磨,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那么永远不可能成不了一流的班主任!所以,我一直倡导:做一个会“偷懒”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重在反思,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在善思者的头脑中才能活化为智慧。只有将粗糙的、混杂的、表面的、肤浅的、零碎的教育大杂烩,经过反思的发酵、过滤、提炼、蒸发,最终才能煮成一道道精美喷香的教育美餐!为此,我常常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寻找班级问题的解决办法,结果常常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出的主意。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虽然它让我经历了蝉蜕蝶化前的焦灼痛楚,但却让我听到我与学生生命拔节的声响。
从教15年来,我庆幸自己没有被年复一年看似缺乏创造力的劳动磨灭责任、良知与热情,我的班级里还洋溢着感情的汁水和思想的火花,我坚定而自信地站立在讲台上,坚持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思想不仅是人的权利,而且是人的本质。没有思考的生活是动物式的生存,不会思考的人只能丧失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从而沦为感性和知性的奴隶。只有让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入,孩子的精神之树才会长青!为此,我经常让学生针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等,进行用自己的大脑进行独立思考和评论交流。在一次次的德育活动中,我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我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我用民主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表达言说,我用自由平等的对话让学生理解权利和责任……渐渐地,学生的自主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生命意识、自由思想意识等等一一被唤醒。我认为,做学生思想的点灯人,这是一名班主任力所能及的卑微工作中最有价值和美感的事情!
四、用写作抵达精神之乡
我个人认为:从专业化的角度讲,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在“平凡、平静、平常”的工作中,练就“四能三立”能力,“四能”即“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静下来能思”的能力;“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的能力。
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文字是圣物中之最珍贵者”。我爱说,写作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坚持写作能促使自己多读多学多思考,与发表不发表并无多大的关系,也与功利目的相去甚远。写作,表面看来,只是随时随地把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但某种意义上,是班主任在成就一个个学生的同时在书写自己的职业历史和生命传奇。
我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其《生活体验研究》一书中也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教书、读书之外,专业写作更应是一种经常态,因为,写作不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积极态势,班主任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收获是专业发展、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幸福。每一个班主任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就不能轻视写。要写得精彩,就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写是人生从此岸向彼岸的泅渡;写是生活晶体的析出。如果说“学而不思则罔”,那么“思而不写则庸”。一个人的智慧水平是靠外显的文字水平来评估的,人的外显文字数量一般都与人的智慧水平成正比。
许多大教育家之所以成就卓著,他们除了有丰富的实践、大量的阅读、深入的思考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年累月地笔耕不辍。可以这样说,他们也正是经常处于一种不间断的写作状态和写作行为之中,教育实践才转化为教育思想,吸纳的教育智能才转化为教育艺术,个人的教育特色才转化为教育风格。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曾这样写道:
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许许多老师是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作“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们作汇报时,我总是说:“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是一样,对教育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惑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2003年,我的专业发展出现了高原现象。恰在这时,我读到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一文,由此开始走进网络世界和进行教育写作。没想到的是,我在网上发表的第一篇教育文章竟然掀起不小的波澜,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短时间内,先后有6家报刊社的编辑与我联系,表示想刊发这篇文章。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位远在英国的朋友在欧洲华人网看到转载的此文后,发来了近2000字的电子邮件,表示赞同和支持,并给予热情洋溢的鼓励。自己压根也没想到会因一篇文章而在网上“一炮走红”。
从此,无论工作有多忙,一旦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都坚持上网耕耘自己的精神家园,自己平静如死水的教育生活一下子被鼠标激活。步入而立之年的我突然感到青春的热血正在冲破堤防,沉积已久的压抑正如火山爆发。还记得2004年6月的一天,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国职称评审体制的文章。犹如银瓶乍破,引起网友激烈的讨论。6月23日,一位网友的跟帖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写道:“看了您的大作,真的大开眼界。尤其是中国的职称竟然跟工资、福利等挂钩,更令人费解!……”然后是洋洋洒洒1000多字关于美国教师“职称”的介绍,让我眼界大开。这些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甚至连听说也没有的东西。我十分纳闷他对美国“职称”怎么如此了解?带着疑问,我便给他发了悄悄话。不久他就热情的回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博士、教师、汉学专家!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地球村”。
与网友的交流让我的教育教学思路大开,我在改造班级和课堂中不断追寻和实现自我超越,大胆创生诗意的教育,在班级中进行自主民主管理尝试,我小心翼翼地用智慧和爱心给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涂上了快乐的底色,让学生在自由、幸福中领略到别样的教育风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交流情感、分享智慧、敞亮人生,我欣喜地觉察到自己在探索的路上似乎已经触摸到了诗意教育的境界。感谢网络!在基础教育这座直入云霄的大山上攀援时,是它把我送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我采摘了一些香美的鲜花,收获了一路令我数次热泪盈眶的故事。渐渐的,上网不仅成为我成长的动力,更成了我感悟教育的行动。在网上,与专家名师的文字对话,也逐渐打开了我认识教育的“天眼”,继而写的一些教育文章也显得有了一定的深度,受到一些网友的“热烈的追捧”。2010年底,我的教育博客“诗意的河流”访问量突破200万次。在教育探索的路上,我也欣喜地觉察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诗意教育的境界。这应该主要归功于教育专业写作,是它让我睁大审视教育的双眼,是它把我送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是它使我采摘到一些香美的教育鲜花。
为了引导学生爱上写作和思想交流,我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写教育日记,并把它放在班里,让学生监督,供学生浏览。另一方面,我对学生的随笔批改,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翻阅学生的随笔,你会发现,我的不少批语常常比学生的随笔还要长。在我的努力下,几乎每一届学生都成为写作爱好者。其中有一届学生毕业时,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我个人认为:能不能写作是一个教育家和一个教书匠的基本区别。如果说身体是躯体的物质存在,那么文字所承载的思想是精神的存在。真正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班主任,不仅应该教好自己的学生,还应该能够影响身边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其他人。我个人认为,卓越的班主任应该具有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精神,应该是教育的良心。也许我一辈子都成不了思想的巨人,但我决不做行动的矮子。针对中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和中国教师特有的良知,思考着。为了用事实说话,不靠在书斋里拍脑袋,自费跑遍大半个中国,拜访专家名师,深入一线,深入农村,调查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先后走访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两千多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以真实的视角记录下真实的中国教育,曾写出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我对教育的思考文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发表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等,在一些教育网站引发了“教育惩戒”的讨论;发表的《呼唤野性教育》,引发不少教育同行对大行其道的“赏识教育”的反思;发表的《管理还是“理管”》《理想主义的计划道德》《警惕创新迷信病》《孩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等文章,受到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好评。
没有人要求我必须这样做,也没有人资助我做这一切,我是自觉地、也是自主地做这一切。为了那些曾经把毕生的心血献给教育事业的先驱们,更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我广大的学生。
当一届又一届学生不仅仅把我当做他们的班主任,还把我当做他们的“精神导师”时,内心里涌现出的不只是甜蜜和自豪。前几日,收到一位毕业学生的来信,他说:“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您是我们的班主任、知心的朋友,更是我们的精神导师。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如果有来生,我愿意一万次做您的学生!”看完信,一种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不知不觉中,我的两眼湿润了。平淡的日子中,这种幸福和快乐又有哪位不曾为人师的人能享受得到呢?而我拥有了这种幸福和快乐,也会尽力去创造平淡中的新奇。为了我心爱的学生,也为了我自己。
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在同事和家人的帮助下,我最骄傲的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而且还获得了上苍给予的一些“额外的福利和奖赏”:先后发表文章200多篇,荣获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20多项,先后应邀到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河北、河南等省作报告80余场,我的事迹也先后被《中国教师报》等9家报刊重点报道;2005年10月,我应全国少工委之邀,在首都北京为1000多名与会代表做《中学少先队工作应“中学化”》的典型发言;2006年7月26日,《教育时报》以“中原课改名师常作印: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为题报道了我的成长经历;2008年,我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又一举夺得特等奖第一名,并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12月,被《教育时报》评为“改革开放30年河南教育变革榜样力量——教改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本土教育变革的领跑者”;2010年4月,在全国中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5月,我的第三本专著《不做庸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被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誉为“一位教育思想者心灵的燃烧!”。
其实,精彩都逼出来的,奇迹都是拚出来的!退一步,山穷水尽;逼一逼,柳暗花明!对于没有航行目标的船,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本来我们都是白天鹅,但由于做惯了丑小鸭,已经不相信自己还能够飞翔;本来我们都是千里马,但由于长期习惯于拉磨,不相信自己还能奔跑起来。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追求和梦想!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的梦想死在今天的夜晚,所以看不到后天美好的太阳!我坚信:只要努力,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卓越的成绩来。
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我有一个天真的梦想,那就是:让我的班级成为点化和润泽生命的诗意栖居之地,让学生在健康幸福中自由地呼吸!
【温馨提示】
抱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海阔天空。哪里有净土?净土只在我们打扫过的那片土地。思想领先一步,你就领先一个时代;行动上领先一步,你就捷足先登。
班主任专业成长,要行动,要思考,更要专业写作。拿起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这却促使写作者慢慢地去摒弃外在的浮华和自己内心的浮燥,同时也促使思维和情感迅速进入自由、灵动和生发的积极状态。
网络是个引领班主任成长的好地方,是最便宜、最实在的班主任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