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2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聚鹭岛集美=延伸第一帖:各院校对【厦门年会】的后续报道网络追踪-【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4 04:4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fzjyxy.com/newsInfo.aspx?pkId=508107


=最早作出网络信息发布的是:闽江高专校网。

喜报
发表时间:2013-7-22 11:15:01 访问次数:120
     2013年7月21日,在厦门集美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第十八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类师范生虚拟教学竞赛活动中,我校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荣获团体特等奖,梁周萍同学荣获特等奖,王炜丹、吴珊婷荣获一等奖,陈勤、郭晓莹、陈淑华三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http://tieba.baidu.com/p/2479489864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4:59:59 | 只看该作者
凤师分院http://www.bjvtc.com/view.php?tid=2329&cid=9举行“虚拟片段教学”竞赛选拔活动
2013-06-17


  6月8日下午,凤翔师范分院在语文教育、初等教育专业中举行“虚拟片段教学”竞赛活动,本次活动是分院为迎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类师范生虚拟教学竞赛观摩活动而举行的选拔赛,选拔赛由分院中文教研室组织,语文教育和初等教育5个专业班的学生观看了本次竞赛。
  虚拟片段教学,是教师面对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实施指定的教学任务。执教者通过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这种新的模式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认可,也在很多的全国比赛中得到运用。
    分院举行本次比赛,使师范类学生能将学习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熟悉教学过程,也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凤翔师范分院 朱伟]


==============================================================================================================









http://www.jmu.edu.cn/

=直至2013.7.24.【周三】5:01,集美大学官网未见本次年会图文报道。
  管季超建议施茂枝兄、林主任再吃一点苦,精选会议图片,在校网作一图文并置的报道。



http://teacher.jmu.edu.cn/s/55/t/532/p/1/c/678/d/789/list.htm

=教师教育学院官网-未见后续报道。。。。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5:26:24 | 只看该作者
=相关资讯链接:



http://www.doc88.com/p-308734048649.html

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及构建(一)

MEDIA.SOHU.COM  2004年01月07日17:45  搜狐传媒
  作者: 师曾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博士 副教授
  内容提要:网络在学术传播活动中的应用,改变了以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为主的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网络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出版机构为中心转移为以作者和用户为中心;正式交流渠道与非正式交流渠道界限的模糊;现代无形学院范围的扩大;网络传播系统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集成商的出现;学术界与大学、研究机构、专业学会、各种研究机构和图书馆等机构的通力合作,在网上建立起不同于出版商的非盈利性学术出版模式;对研究者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并提出应用系统学还原论方法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模式存在,应当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将网络学术传播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非平衡态系统,通过系统中各子系统间互相协同和合作自发产生稳定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
  关键词:网络学术传播 科学建制 无形学院 信息集成
  因特网在学术传播活动中的应用,导致了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改变。然而,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模式在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进行革命性重组的同时,它自身还处于无序、不稳定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学术传播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从而构建出网络学术传播模式。
  一、传统学术传播模式及特点
  学术传播从本质上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一般科学交流系统是由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组织组成,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相应地划分为非正式交流系统和正式交流系统。
  非正式交流模式是美国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家赫伯特·门泽尔(Herbert Menzel)首先提出来的。他将科学交流中学者个体进行的面对面交谈、通信、演讲、会议交谈、电话交谈、预印本交换等形式、与科学研究密不可分的过程称为非正式交流过程。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研究者,很多是从同事间口头交流中获取研究信息的,而不是专著和期刊。这就足以证明非正式交流系统的重要性。 普赖斯也曾提出,“……从那些激励着每位科学家并作为使其研究成为可能的情报源所提供的资料中……80%左右是他在这些资料正式报道之前通过非正式渠道从其他研究者那里得到的,即通过代表会议、讨论会、预印本或者通过现在被称为‘无形的集体’的其他一些场合和手段得到的。” 综上所述,非正式交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学术信息的实时反馈性。面对面、声音对声音不仅速度快,而且可以直接获得信息反馈,交流内容更贴近所需要的。这是正式交流渠道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信息不仅对相互交流者有用,而且对其他相关的学者也是十分有益的,所以现在也有期刊专门出版很多学者间或与编辑的通信,如英国出版的著名《物理评论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主要就是通报和传播学者间非正式交流的信息。
  · 学术信息的选择性。非正式交流中传递信息是很广的,大到时局、政治问题,小到天气、个人爱好等。从表面上看,它们与学术研究毫不相干,但一旦涉及学术问题,其传递学术信息又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尤其是在同行间、学术背景比较接近的人群之间展开,就会避免很多无关痛痒的背景性知识介绍,重复和不断强调等内容也被省去了,而更多的是直对主题和问题,尤其对最新研究进展、成果信息以及正在进行的、重要研究问题等的探讨。
  · 信息传递的多样性。人的肢体语言在非正式传播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手势、姿势、表情以及交流时的气氛等对学术交流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人的思维意识,增进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更易吸收学术信息。
  · 技巧信息的传递。学术技巧在这里指的是know-how的知识,它包括提高研究技巧、获得创新灵感、传递有效研究方法等。它们在正式交流系统中是很难传递的,但对研究者,特别是大多数普通研究者来讲又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科学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能激发研究者的思想和行动,告诉研究者研究的方法,尽快取得研究成果。
  · 加快学术信息传递。非正式交流系统中将要加入到正式交流系统之前的报告、论文等是属于相对比较稳定的信息。它们出版之前往往以预印本的形式在同行中传播,这是加快学术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不仅如此,它还是更多地吸收同行反馈意见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将其改正、完善、充实等重要手段。预印本传播方式在西方学术界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学术传播渠道。
  然而,非正式交流模式受到知识专业背景、语言障碍、提升与奖励方式、等级结构、社会关系差异、专业合作与竞争、时间压力、空间、地域局限以及彼此得不信任等因素的影响,其交流是不充分的。同时,非正式交流模式无论是面对面,还是声音对声音等在传播范围上有很大局限,这主要表现在传递信息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它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是传递的信息一般是没有经过评估的,其可靠性和真实性有时是值得怀疑的。米哈依诺夫称之为是“没有社会上的监督机构来评价其所传播的科学情报的价值、客观性质和真实性。” 更重要的是,非正式传播方式中,信源、信宿等发不稳定性,导致错误或谬误信息的无法追究其责任,从而对科学研究会造成种种混乱。
  尽管如此,自20世纪60年代始,科学社会学家非常重视对科学中的非正式社会组织进行研究。科学社会学家认为,对研究者而言,正式交流系统是他们获得社会承认的主要手段。然而,更深层面上的学术交流却是在科学家和学者间非正式交流中进行的,它对科学交流和科学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所有非正式交流方式中,可以看到学科中少数重要的、构成无形学院的研究者对科学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学科专业领域带头人和高产作者,但与一般研究者不一样的是,他们有许多学术信息获取渠道,如参加学术专业会议、研究生论文答辩、与学科其他学术带头人保持密切接触、同行间赠送文献等。国外学科带头人往往又是学科专业期刊的主编,他们的学术研究活动有着很广阔的信息来源,这使他们能保持在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研究最前沿。这正是许多科学社会家重视对非正式交流系统研究的原因所在。
  正式交流系统主要是以正式出版物为传播媒介和渠道,它主要的特点是传播的知识内容都是要经过事先评估、把关的,并以正式出版渠道进行广泛传播。它评价和传播方式主要有:
  1会议前对论文的评审。会议组委会一般对参加会议人提交的论文会进行筛选、评估,然后以会议论文集的方式在专业会议上进行传播,有时也会个别地或大部分在专业期刊中发表,或以论文集的方式正式出版。它的特点为:没有经过最为严格的评估,其传播的范围有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正式出版以后尽管扩大了传播范围,但由于出版通常滞后,导致论文时效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已有大型学术会议论文集在召开会议的同时就正式出版,如《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就属于这种情况。然而,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不会进入到正式的交流系统中,其传播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2以论文、专著等形式由出版机构发表和出版。一般要经过出版机构的严格审查,我国主要执行的是“三审制”度国外论文和图书都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peer review),然后决定其取舍、传播。其特点为:评估相对严格,传播范围也要比会议论文广泛得多。长期以来,这种方式出版的文献数量在整个学术传播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是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证。
  3出版物的再评价与再传播。传统的出版物再评价与再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已发表的论文通过各种评论文章和其他论文、书籍的引证而得到进一步的评价和传播;二是它们通过书目、索引、文摘、综述等二次、三次文献出版系统中得到评估。以上这两种评估方式实际上是对出版物中知识的可信度与学术价值进行的社会评定。这两种评估方式,特别是第一种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科学共同体的承认,但这种承认并不是说就一定能够永远延续下去,它或是被其他研究者所继承,或是在沉默中没有任何人的引用和参考中被淘汰,传播内容是其决定因素。第二种评估方式从表面看,是一个不连续的过程,但其实在知识增长过程中,它们具有不间断的特征。传播手段和方式的改进能够将其连续性的特征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学术传播正式交流方法和手段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与科学研究成果一旦物化就构成“世界3”有很大关系。波普尔在描述生命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时提出了世界3理论。他将客观物质世界称为“世界1”,将主观精神世界称为“世界2”,而“世界3”是客观体系的世界,它是“人类精神世界或一切生物的并非有意识的产物;但是一旦产生了,它就独立于人类的精神世界或独立于一切生物之外而存在。” 换言之,世界3指的是人类创造的语言、宗教、伦理、制度、习俗、自然科学、法律、哲学和艺术等,它们可以在包括人大脑在内的各种媒介中延伸,而独立于人自身主体之外的自主世界。在本质上,它们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不是来自于预先的规划和构想,而是有其自主的意义。它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但却存在着能够与社会某些成员相沟通的媒介,正是由于媒介和渠道本身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社会成员维护其稳定的态度和意识使得媒体和渠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正式交流手段很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社会建制以及出版机构、中间商、图书馆等专业化分工组织、机构等实现的。这些组织机构内部不仅进行着一种互动式的管理协调,而且它也表现出与其他相关组织机构之间不断互动、调整的关系。以传统印刷媒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术传播过程,虽然其中各组织机构也都是不断变化的有机体,但在相当长时期发展中,它们已相对稳定。传统学术期刊传播主要表现在作者、出版机构、中间商、图书馆及其他信息加工服务机构、用户之间的互动。
  传统学术期刊传播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作者→出版机构→中间商→图书馆员→用户
  2作者→出版机构→用户
  3作者→出版机构→中间商→用户
  以上三种期刊传播过程模式都属于直线型传播模式,尽管将学术传播过程中重要要素都表达了出来,却没有反映出它们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利用以上介绍的几种传播过程模式,我们提出印本学术传播过程模式
  这些传播模式中,出版机构是居于正式交流系统中的中心地位。一般情况下,作者和用户必须通过出版机构才能将彼此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在传统学术正式传播过程中,尽管有些中介是可有可无的,但出版机构是学术传播的必要条件。
  二、网络学术传播模式的构成及特点
  网络环境下,用以学术传播的媒介形态日益的数字化与电子化,改变了传统学术传播体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在功能、系统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导致了它们在学术传播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改变。网络学术传播中最重要的是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学术传播渠道,它们主要表现为:
  研究者自我出版(author/editor publishing)
  Internet 信息出版技术的发展使得只要在国家出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允许下,科学家和学者可以不受出版商的制约,出版与传播有关专业和研究范围的文献,这在印本时代是很难想像的。研究者网上自我出版从国外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四种形式,即数字预出版系统、研究者个人主页、研究者自我出版链接文档库以及电子期刊等。
  数字预出版系统
  预出版(preprint)也是学术传播的重要方式。预印本是作者发表论文前征求同行的意见稿,这是西方作者在印本时代发表论文前很普遍的一种做法。有些论文甚至在正式出版以后,其预印本仍然会在学术界传播。预出版对研究者有很大益处,它有助于强化学术交流间的互动机制、帮助研究者迅速了解学术发展动向和趋势、加快学术传播和促进知识增长。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英国就出现了将这些预印本收集起来为研究者提供服务的机构和部门。当时,提供预印本服务商遇到的难题是提供这种服务的费用太高,并且还遭到研究者的强烈反对。赫希曼(A. Herschman)认为没有经过评价的文献资料流通是“对杂志这种建制以及对其价值的最严重的威胁。” 研究者认为预印本还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直接引用是很危险的,也担心论文发表的优先权因此丧失。因此,印本时代预印本活动主要限于研究者之间。
  网络数字化技术将预印本传递过程变得非常容易。电子预出版(e-preprint)是研究者将其研究成果在正式出版前放在网上或电子预印本数据库中,供人们免费阅览、下载、打印并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按照反馈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再正式出版。
  电子预印本系统建立比较早、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的是1991年Paul Gingsparg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的预印本系统基础上建立的网络预印本库。Los Alamos第一个数据库是“高能物理—理论”(hep-th)数据库,这个预印本系统不是静态的,它允许用户提出修改意见,让作者做出修改,一开始它只为不到200人的物理学家提供服务,但在几个月后就扩大到了1 000个用户,几年后用户又达到3 800个,随着其他几个数据库的建立,到1996年2月已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35 000个用户,每天的电子传递就已达到70 000次。 现在它为全球范围内的物理学家提供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服务,虽然它没有经过传统论文编辑审稿的环节,但它已为物理研究者所信任。
  电子预印本已成为数学、物理等学科中研究者交流其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方式越来越占有优势,并已对这些学科的印本期刊造成巨大的冲击,Odlyzko认为这种冲击是颠覆式的,而且这种变化的发生也是迅猛的。 预印本在网上传播的成功,也引起了商业出版机构的重视。如Elsevier建立了Nuclear Physics Electronic,即把将要在Nuclear Physics印本期刊上正式出版的已经过评审的论文收集在一起,在网上提前发表。Los Alamos尽管没有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但其内容质量却可与Nuclear Physics Electronic的相媲美,传统学术传播渠道严格的界限变得越来越含糊不清,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预印本与正式期刊究竟有怎样的区别?
  研究者自我出版链接文档库
  研究者自我出版链接文档库是将研究者自我出版的文章、网页、会议文献、教学课件、研究协会、组织等集中链接在一起在网上发布。
  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法学院教师Archie Zariski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法学院传播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Bernard Hibbitts教授之间展开的激烈辩论是这方面的代表。
  Zariski 和Hibbitts 对学术传播渠道的研究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很深的造诣。1994年Zariski创建了默多克大学法学纯电子期刊—E Law--Murdoch University Electronic Journal of Law。1997年3月Hibbitts创立了JURIST:Law Professors on the Web网站,它链接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许多法学教授的个人主页、网上发布的文章、教学课件以及其他资源,目的是为法学研究者、律师、学生和其他关心法律事务的人创造一个法律天地,使之可以获取各方面的法学信息。它还将新增加的内容以电子邮件方式定期地传递给20多个国家的相关研究者。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用户集中提供有用信息。Hibbitts还指出,“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自动地帮助用户筛选信息,将用户感兴趣的、需要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这样用户自己变成了编辑,可以对电子期刊和其他文档资源进行检索并主动地获取有关信息。
  Hibbitts肯定作者/编辑型电子期刊的同时,指出由印本期刊转变为电子期刊正如学术传播方式从17世纪中期由书信方式转化为印本期刊一样,并不是自然的延伸,也就是说,将书信简单地转化为印刷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本期刊,同样,在学术传播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学术期刊的电子化并不意味着就是电子期刊,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认为研究者个人主页和有关文献站点的链接或是将研究者成果集成在一个站点上是学术传播新模式,这种做法与1991年Paul Gingsparg在20世纪70年代初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的预印本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网络预印本库一样,是不通过同行评议的,但它与传统的文献中心所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一个静态物,该系统对作者投稿和编制各种文摘索引等都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可以参与到系统中,对它们进行评论,作者也可以不断修改。Hibbitts据此认为它们可以取代电子期刊而成为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
  Zariskiy反对的理由主要有:电子期刊的连续出版能积极促进学术传播活动,而将研究者个人主页和预印本文献链接的方法却是一种被动服务,人们不容易查找到它们,最终导致人们很难使用它们。Hibbitts反对的理由是,很多纯电子期刊的发布方式是将有关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传递到用户的邮件箱中,太多的信息往往不会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不如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个中心站点上,集中向用户发布最新学术信息。
  Zariskiy提出纯电子期刊发表的文章能够保存下来,而个人站点和其他文档资源很容易被删改,不能将原始的版本保存下来。Hibbitts则反驳道,文章原始版本往往可以在作者个人的主页中保存下来。
  Zariskiy认为电子期刊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作者有多深厚的技术基础,而研究者要建立自己的主页和将自己的文章单独上网是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的。Hibbitts认为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便利于研究者的使用,同时这些技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已变成了研究者工作、教学和研究的必要手段,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育等的开展使研究者都不得不使用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的新一代的成长,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大势所趋。
  在讨论电子期刊和研究者自我出版文档库的差别时,有两个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是它们对不同学科的实用性,二是它们对学科专业的动摇和改变。Zariskiy认为电子期刊是印本期刊的自然延伸,从刊名到出版形式、内容等方面与印本期刊不同的是其电子化,所涵盖的内容也应该是某一学科的,特别是它们经过编辑的处理,因此在检索和使用上都是很方便的,而研究者自我出版的文档库没有经过编辑的处理加工,由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不同于内容语义比较规范的STM,造成检索和使用上的不便。
  由于期刊分学科专业的出版形式集中了相关研究者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其对相互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的学术讨论,强化了学科专业性,而集中或分布式的研究者自我出版文档库因其研究主题的宽泛性以及研究者的多样性等都将弱化学科专业的分化。Hibbitts与Zariskiy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对学科专业的分化和动摇正是促进了学术交流,加大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个问题实质上还是无形学院应是封闭式系统还是开放式系统的问题,也是关系到知识创新的问题。G. 霍尔顿认为“一个充满生气的研究论题的思想源泉并不局限在狭窄的一系列专业上,而可能是来自最不相同的各个方向。” 网络为学术交流在不同学科领域成员之间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对知识创新和促进新学科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Hibbitts与Zariskiy讨论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他们个人之间的,这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到现在实践上还不是很明晰,理论上也无定论,但我们完全可以推断的是,网络为研究者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它将传统的正式交流方式与非正式交流方式结合在一起。研究者自我出版存在的基础是有自己的用户群,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网络学术交流系统。
  电子期刊
  电子期刊中很多由研究者自我出版的是纯电子期刊。纯电子期刊一开始就是少数研究者自我创建的自由学术交流的手段,Hurtado提出,Internet的出现为研究者的自我出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学术界应当抓住这种新传播渠道,重申研究者在历史上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学术界已开始注重对纯电子期刊的投资,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研究机构和大学出版社也开始考虑纯电子期刊的出版,大学和研究图书馆等也开始提供纯电子期刊的检索,这些都为纯电子期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目前发展状况看,纯电子期刊已经涉及多个学科,如植物学方面的有Flore Online、地理学和数学方面的有Solstice: An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Mathematics、科学与数学方面的有Ulam Quarterly 、跨学科方面的有Postmodern Culture 、电子出版方面的有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传播学方面的有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tication/La révue électronique de communication(双语)、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有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等,这些电子期刊或多或少都有印本期刊的一些外在特征,如ISSN号、刊名、卷期等,同时它们也开始出现在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上,传统文摘索引机构和大型数据库也对它们进行收录、揭示、报道,提供检索和利用。
  电子期刊一开始出现只是为那些便利使用计算机并将计算机作为其工作组成部分的少数人所使用。纯电子期刊作为普遍的学术传播渠道,其潜力是巨大的,但要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还需从各方面做出努力。Odlyzko指出,美国大多数数学界纯电子期刊的出版模式是,少数研究者利用工作所提供的计算机和上网条件,在没有任何资助和不收取订购费的情况下志愿出版的。研究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只要有上网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取这些电子期刊,而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有些电子期刊也的确实现了免费传播。然而,各种间接经费的支持只能满足少数电子期刊的运行,如果没有经济动机的驱动,电子期刊出版和壮大是不可能的。
  纯电子期刊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研究者对它的态度和利用。人们对电子期刊质量的质疑、社会奖励系统是否能够认可、学科差异造成对电子期刊态度和使用的不同、纯电子期刊的稳定性、可见度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子期刊的发展。然而,我们面对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与计算机和网络关系密切的人员对网络学术信息的传播能力最先有清楚的认识,他们一开始是利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这些人人数不多,但从许多成功的纯电子期刊出版情况来看,这些学者往往是某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们积极参与电子期刊的组稿、审稿、制作和传播活动,由他们创建的电子期刊在该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该学科学术交流一种便利的、重要的传播渠道。这种传播渠道事实上是无形学院的扩大,为许多人加入到无形学院提供了可能。这也对研究者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研究者出版活动与出版商出版行为存在着很大差异。尽管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也有挣得稿费的想法,但一般来讲,他们最终目的还是想得到社会承认和由社会承认及科学共同体的批判所带来的科学荣誉,同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也要求研究者遵守一定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这也是科学交流活动开展的基础。出版商在学术传播活动中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作者与出版机构利益在传统学术传播模式中是交织在一起的,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改变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出版机构(publisher)
  随着Internet的发展,许多出版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利用Internet出版学术期刊会给它们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和丰厚的利润,因此,也纷纷加入到电子期刊出版行列中。
  目前,出版机构做法是将其印本期刊电子化和网络化。如美国数学研究所出版的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等期刊,是世界数学领域顶尖级期刊,它已进行了电子化,其文摘和索引可以在网上免费检索。 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Physical Review (A-E)、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世界物理学界的核心期刊,有着很高的声望,现在已开始为订户提供其订购的网络版,可在网上免费阅览、检索、下载包括全文在内的全部内容。它还建立了学会研究出版物的电子文档库—PROLA(Physical Review Online Archive)其主要目的是将该学会出版的期刊进行电子回溯性检索。
  国际上大的学术期刊出版商已开始将其传统学术期刊全文数字化,并向图书馆和最终用户提供远程、数字化期刊全文的检索、传递和长期保存服务。数字化学术信息资源体系已不再单纯地依赖图书馆传播。如:Academic Press 是世界上著名的学术出版商,在它出版的30多个学科的210种期刊中被SCI收录的就有109种,它通过IDEAL(International Digital Electronic Access Library)系统向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提供全文服务。它包括该出版社出版的期刊和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期刊。
  荷兰著名出版商Elsevier 早在1995年就开始涉足电子出版。 它与the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合作将其印本期刊Immunology Today在网上出版,并提供相关文献、参考文献和新名词等的超文本链接,这是印本期刊所没有的功能。1997年将其出版的1 100种印本期刊在基于WEB的数字化出版平台上,建立起电子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 OnSide(SDOS),供图书馆和其他用户远程检索和下载。它包括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化学、计算机、医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航空航天、工程与能源技术、地球科学、天文学、经济商业管理、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电子期刊。
  德国Springer建立了SpringerLink,将其出版的400多种期刊和部分图书上网,它提供对整个系统的介绍和描述;有关系统的最新进展情况;提供分类网络版期刊,其核心是将所有信息资源组织成11个专业图书馆,如化学在线图书馆、计算机在线图书馆、经济学在线图书馆、工程在线图书馆、环境科学在线图书馆、地学在线图书馆、法律在线图书馆、生命科学在线图书馆、数学在线图书馆、医学在线图书馆以及物理学与天文学在线图书馆。每一个在线图书馆的内容包括:印刷版的电子期刊、纯电子期刊、电子书、丛书、专家系统、国会日历、协会和科学界的新闻动态、学术论坛、文摘及与其他有关数据库站点的链接。LINK中包括所有期刊名称;其他服务,如订购服务,改变口令服务及提醒服务(免费提供最新的进展以及期刊目录等)。电子论坛服务,便于研究者与出版集团的期刊编辑进行交流而且还与其他出版机构的电子期刊链接。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期刊已有百年的历史,现在出版170多种学术期刊,也开始在网上免费提供电子期刊的目次、文摘信息,向印刷本期刊的订户提供网络版免费的全文。 网络期刊与印本期刊在网上可以直接订购,并承诺订购单以及其他咨询问题一般会在7-10天之内得到出版社的电子邮件解答;还通过索要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并做出承诺,不提供给第三方的方式使用提供目次提醒服务;为图书馆提供订购信息和数据统计服务等。定价上有许多的策略,例如,有时个人订户费用要比机构的要低得多;有时又分不同国家地区;新旧订户之间也有差别。如2001年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刊物对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学术机构订费是83英镑,美元110,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的订费135美元,对欧洲和美国个人用户的订费仅为44英镑,55美元,其他地区国家的个人订户则为70美元,对欧洲大陆和美国其他机构的订费为101英镑,150美元,其他的则为165美元。对其他国家地区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费用都要贵一些。其文件格式采取最为通用的为PDF和HTML。
  Swets and Zeitlinger是荷兰出版和信息服务公司,从事出版和全球范围内出版与信息服务的代理业务。Swetnet是Swets`的基于因特网查阅电子期刊的新服务,其中可以查阅到400种期刊的全文和65家世界著名出版商出版的14 000种期刊的目次,包括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医学、工程、地理、哲学和宗教等多学科领域。
  荷兰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是Wolters Kluwer Publishing Group 的分部著名的学术出版商,出版学术性的图书、期刊等。最近将其出版的600多种多学科期刊在Kluwer Online上以网络版的形式推出,在网上进行查询阅览下载全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安装镜像服务器,在国内推出前一般要免费试用。 类似的还有MUB University Press的 Emerald Intelligence+Fulltext系统,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的MUSE系统等。
  学会出版机构出版的电子期刊以STM为多,人文科学方面的不是很多。它采取的方式是对其会员和订购其印本期刊的图书馆免费提供电子版,有时还提供电子回溯版、存档或永久检索以及与信息集成商一同提供集成服务。
  综上所述,国外传统出版机构中那些有着很高社会影响的大出版机构已经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各方面的调整,尤其在新技术上更是关注其发展并不断进行更新,不断使期刊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加大,增加它的可行性和持久性;电子期刊出版机构与传统期刊出版机构在学术传播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有了深刻改变,它的注意力不仅仅放在学术信息资源的产品开发上,而且要实现由期刊制作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服务为中心;出版机构在商业运作方式上也有所改变,如Elsevier 采取的是以购买印本期刊为主,再额外订购电子版。Springer-Verlag和John-Wiley采取的则是订购印本期刊之后则免费提供电子版;出版机构在社会上已建立起来相对稳定的传播渠道和高社会信誉度是出版机构存在的根本。如尽管物理学家愿意将自己的论文放在Los Almas 预印本数据库中,但经过反馈意见修改后,他们还是会将其再在正式的印本期刊上发表。

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及构建(二)

MEDIA.SOHU.COM  2004年01月07日17:46  搜狐传媒
  作者:师曾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博士 副教授
  三、网络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网络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出版机构为中心转移为以作者和用户为中心。作者在网络环境下作为实施出版行为主体已成为现实。前苏联生物学教授巴拉舍夫曾说:“按照我们的意见,杂志不应该仅仅是寄到编辑部的文章的定期出版的汇编,而应该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成为科学界思想的组织中心。它的这个作用,首先表现在紧迫的科学工作的选择方面,同样重要的,也表现在对试图被推翻的科学原理找根据和发表没有充分证明的材料的评论中,以及为维护科学活动的诚实性而进行的斗争中。” 他最后又肯定地说:“杂志不仅应该有自己的名称,而且还应该有自己的面目。” 这种构想在传统学术传播体系中是很难实现的,但在网络学术传播系统中,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通过如Bitnet、Internet等就可以把彼此联系在一起,科学共同体凝聚力更多的不是来源于专业组织和协会,而是来源于电子期刊本身;印本期刊的内聚力是期刊本身,它是相当松散的,而电子期刊的内聚力却是来源于文章内容本身,它引起传统学术传播结构体系的改变。
  网络印本期刊数据库与各种纯电子期刊、专题讨论小组等链接形成特有的以研究为主的学术交流体系,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信息,而且还可以对有关专题问题在网上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实现作者与用户、作者与作者、用户与用户以及编辑与作者、用户之间的全面互动,真正实现了期刊传播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的目的。这是因为网络提高了在传统媒体中不可比拟的信息传递、反馈速度,同时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然而,它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电子公告板、电子讨论小组的组织体系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参加人的水平参差不齐,讨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很大的局限,目前还没有挖掘其传播学术信息、促进知识增长的真正潜力。
  ·正式交流渠道与非正式交流渠道界限的模糊。网络学术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层次、多样性发展态势是传统学术传播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从现有网络学术资源来看,除了有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机构、专业团体以及学会组织、图书馆等网址上提供的各种学术信息外,还有电子公告版、学术讨论小组和论坛、电子学术信息时事通讯、电子会议、电子期刊、各种文献数据库等以及相关的链接资源,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学术资源不仅是文字资源的链接,而且还实现了将文字、图画、声音等视觉和听觉信息链接起来的超媒体特征,将印刷时代各种学术资源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在利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将非正式与正式学术传播渠道进行融合,消除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阻隔,使学术资源的划分很难再用是否公开、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进行区分。
  ·现代无形学院范围的扩大。基于电子邮件服务的电子讨论小组、电子会议、电子信息发布栏是网络环境下研究者进行非正式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构成了现代“无形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只有少数人参加的局面,为所有感兴趣的人提供了自由交流思想的平台。在具备上网条件下,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进入现代无形学院已没有了客观因素的制约,而更多的则是来自研究者自我主观因素的制约。
  ·网络传播系统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集成商的出现。出版机构也已开始提供类似于图书馆的服务,它与信息中间商、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等的关系也在改变,形成一种更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传统学术传播模式中信息中间商代理出版机构的出版物,帮助出版机构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出版物,为出版机构收回更多的版税。但在网络环境下出版机构发现,如果只满足于出版物的生产,他们的利润会不断减少,会被其他机构和部门占据。因此,国外出版机构在与图书馆、信息集成商积极配合的同时,也开始在网上进行提供各种服务。出版机构由于其长期的发展历史所树立起来的社会声誉和所出版期刊的权威性,还会在网络学术传播系统中发挥作用。信息集成商通过对出版物附加值的开发和扩大传播服务范围而大大增加其价值。电子期刊的出现所带来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已对传统图书馆功能、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出版物没有完全退出学术传播渠道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的功能还将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下去,但尤其对承担着推进学术交流作用的学术、大学图书馆而言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来源于:出版机构及其他信息服务部门功能延伸到图书馆领域。
  电子期刊论文出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来自用户对论文信息的反馈;这样使作者将其精力和智慧都用于知识增长方面,而不是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对编辑的冲击,编辑也许不再作为把关人而存在,而是正如R. J. Silverman所指出的作为严厉的“马路警察” 对论文质量进行把关。
  电子期刊将大大降低研究者对研究资料获得的零散性和偶然性,因为在印本期刊时代,研究者对研究资料更多地是从专业的角度去查询,而电子期刊提供了让人们从专题去查找的方式,使研究者对其研究的专题打破学科的界限深入研究下去,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获得的研究信息已不仅仅是个别人的观点,而是会得到更多人对某一问题的反馈意见,这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精确是相当重要的。这也会导致作者概念在电子期刊上将会变得很含糊,一篇最终论文的作者往往很难确定。所有这些因素又促成研究者研究方式的改变,为了反馈和对别人的反馈意见做出回应,在研究者自己的论文中将更注重说服、推论、辩护、评论和质疑等的技巧和策略。
  ·学术界与大学、研究机构、专业学会、各种研究促进会和图书馆等机构的通力合作,在网上建立起不同于出版商的非盈利性学术出版模式。这个学术出版模式也应当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成员的组成一定是学术界自己以及能提供资金资助的不带有赢利目的的资助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学术界能自己做出出版的决策,保持出版只是为了学术传播目的的纯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不同于印本期刊的电子期刊学术传播渠道,这些渠道的建立也应有一定的学术规范,保证其出版质量和学术界对其的普遍认可和信任;要获得学术界的认同除了质量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外,更重要的是应当进行广泛的宣传,扩大其知名度,这就需要电子期刊的促销工作,使其不被网上众多的资源淹没,易于获得和不易获得应当是网上学术资源的本质区分之一。还应考虑电子期刊的存档和更新问题,即使技术不断更新,也能够保证方便地获得和使用。
  ·对研究者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学术传播系统是由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它推动着系统中研究者研究手段、工作方式、研究方式、学科体系、评价体系及社会职能等方面的现代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可以节约研究者的时间、精力,让人更多地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让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极大的发挥;工作方式的现代化“由个人冥思式转变为人—机对话式” ;
  总之,网络环境下时间和空间距离的打破,知识信息反馈机制的加强以及智能计算机的应用,研究者会有针对性地迅速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运用多人智慧基础上解决问题;研究方式的现代化将研究从个体手工业式转变为群体集成式,它将有关问题研究的研究者的个别经验和各个专业的理论知识综合起来,通过无数的校验接近真理,避免了个人的偏好等局限性;学科体系的现代化,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能够相互沟通和借鉴,学科专业真正成为开放体系;评价体系的现代化,综合集成技术强调将专家意见和计算机建模技术结合起来,加大定量分析的比重;社会职能的现代化,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增加了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社会中应用的范围和力度有所加强,将理论知识能比较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四、结论
  网络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变革研究的意义在于能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模式,为学术的发展创造理论的支持与方法的指导。尽管从表面上看,它与传统学术传播模式一样,是一个涉及到作者、用户、图书馆、出版机构、信息服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等诸多要素的大系统,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传统学术传播系统中由于各要素功能相对独立性,我们解决系统问题更多采取的是还原论方法,即将系统中各要素分割进行研究,以每个要素功能发挥最佳来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化。然而,网络学术传播系统中低层次和局部矛盾问题的解决,并不代表着高层次和整体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事实上,还原论方法存在着很大局限性,由于网络系统复杂性的存在,我们用还原论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学术传播系统中的问题,也无法搞清楚系统中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将网络学术传播系统当成封闭系统进行研究,而是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将网络学术传播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非平衡态系统,通过系统中各子系统间互相协同和合作自发产生稳定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总之,在网络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造成很大冲击的情况下,网络学术传播模式的构建一定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黛安娜·克兰著, 刘 等译.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8
  2. (美)伯纳德·巴伯著,顾昕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1
  3. (苏)A·И·米哈依诺夫等著, 徐新民等译. 科学交流与情报学.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0
  4. 顾昕. 科学交流系统: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结构与科学的成长. 大自然探索, 1987(4):153-159
  5. 张晓林等. 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上的新型学术信息交流体系及其影响. 图书馆, 2000(3):1-4
  6. 师曾志. 网络电子学术期刊及其研究. 出版发行研究, 2000(6):62-64
  7. 师曾志. 网络环境下出版理念的变迁.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2):113-118
  8. Harnad, S.. Post-Gutenberg Galaxy: The fourth revolution in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1991, 2(1): 39~53. Available e-mail: harnad@cogsci.soton.ac.uk
  9. Harnad, S., & Hemus, M. (1997).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o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 Available e-mail: harnad@cogsci.soton.ac.uk
  10. Hibbitts, B. E-journals, archives and knowledge networks: A commentary on Archie Zariski’s defense of electronic law journals. First Monday.
  .
  Available e-mail: hibbitts@law.pitt.edu
  11. Hibbitts, B. J. Last writes? The law review in the age of cyberspace. Odlyzko, Andrew. On the road to electronic publishing. Euromath Bulletin, 1996, 2(1): 49~60. Available e-mail: amo@research.att.com
  12. Odlyzko, A.. The bumpy road of electronic commerce. 1997
  .
  Available e-mail: amo@research.att.com
  13. . Available e-mail: ctenopir@utk.edu ; ennis_la@mercer.edu
  14. Zariski, A. “Knowledge networks” or discourse communities?
  .
  Available e-mail: a.zariski@murdoch.edu.au
  15. Zariski, A. “Never ending, still beginning”: A defense of electronic law journ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 law experience.
  Available e-mail: a.zariski@murdoch.edu.au

http://cnmca.org.cn/portal.php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官网。

有多少记忆可以留存?——新媒体对个体记忆的冲击与影响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过程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受众并不真的消费信息,媒体也不真的生产信息,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信息快速消费甚至浪费的默契。受众接收海量信息的刺激得到满足,新媒体获得足够的流量与点击,彼此双赢却忽视了传播在信息记忆和文化传承层面所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新媒体;快速消费;个体记忆



记忆对于整个人类意义非凡。“没有记忆,人就不能辨认自己,也就不再存在。”[1]媒介记忆是人类记忆的最佳载体,它与个人记忆之间是一种天生的交互关系和生态关系。在媒介记忆中,失去了作为基础元素而存在的个人记忆,媒介记忆不可能形成;同样,没有个体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关注、理解和记忆,媒介记忆也不可能发挥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2]。两者在互动互助、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共进共演,共存共荣。

一、个人的记忆过程正在蜕变为采购过程

受众记忆的选择性机制是媒介记忆向个人记忆转化的必经流程,它包括受众的选择性关注、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关键性步骤。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和受众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不仅媒介记忆和个人记忆的生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人记忆的内容也变得越发碎片化与浅层化了。

在某种意义上,个人记忆的碎片化和浅层化直接来源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过程的转变,因为原本循序渐进的选择性关注、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线性过程,变成了一种快速的、块状的、消费式的“采购”过程。

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时代,当我们移动鼠标滚轮,扫视页面、检索信息直至最终点击阅读媒介信息的时候,这个过程其实更像在超级市场里推着购物车、扫视货架、选择商品、买单结账的采购过程。受众在媒介信息传播中的三个关键性流程——选择性关注、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也类似于超级市场购物过程中的到达、停下和完成三个关键性阶段,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商品销售过程的曝光(exposures)、印象(impressions)和销售(sales)三个“关键瞬间”[3]。于是,在新媒体时代,不仅媒介生产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块状的形态,信息传播也由特色鲜明的传统媒体演变成了个性模糊的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超市中的商品展示,个人的信息接受和记忆也正在进入快速的块状的采购和消费时代。

二、媒介信息进入快速消费时代

受众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性机制既包括对不同类型媒介的主动选择,也包括对不同媒介所提供信息的选择与过滤机制。如果我们可以将不同媒介不同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为一种产品的话,那么在传统媒体时代,这更像是一种信息加工后的打包集中销售。而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信息消费则更像是一家大型超市的自助选购过程。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产品的爆炸性增长与过剩,让受众迷失于巨量信息的选择性焦虑之中。

1.购物式浏览。眼动跟踪是一种不会太唐突的观察受众选择信息的方法,通过跟踪受众的眼球活动,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去了解他们在关注什么,有着怎样的习惯,以及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及原因。早在2006年,资深的网页设计师Jakob Nielsen就开始利用这种眼球跟踪的方式来分析受众是如何在新媒体空间中阅读和观看的。而他惊讶地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实验对象会像阅读印在纸上的文章那样系统地、一行一行地阅读网页上的文章。绝大部分实验对象都是对文本内容迅速地匆匆扫视一下,他们的目光在页面上跳跃所形成的热图与字母F极为相似。受试者大多只留意网页前两行的内容,随后目光就沿着屏幕左侧下移,越过几行内容,停留在半路上。最后,他们的目光会继续下移,主要停留在页面的左下方[4]。这与传统线性阅读所形成的Z形眼动轨迹不同,F形的眼动轨迹以及沿屏幕左侧的下行路线与消费者浏览超市货架选购商品时的眼动轨迹极为相似。一份来自伦敦大学2008年的调查报告,将这种浮光掠影式的草草浏览称之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阅读的“强力浏览”(powerbrowse)方式[5]

那么,这种购物式的“强力浏览”是不是一种更为高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呢?早在1975年,McConkieRayner就通过实验得出,在眼睛接收报纸信息时,读者的每次眼跳只能辨别出10~20个字母,虽然我们的大脑可以制造出一种全幕文字的幻想,但是只有目光注视处左侧3~4个以及右侧的78个字母的信息会被输入大脑进行处理[6]。那么网络读者的F形阅读曲线所代表的又是怎样一种阅读形态和处理方式呢?Jakob Nielsen的答案非常简洁,那就是“他们不阅读”[4]

受众选择性机制的链条在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第一个阶段就被打破了,那就是他们虽然也有选择性注意,但是这种注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不阅读”自然也就不能形成进一步的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更无从谈起。

2.跳跃式阅读。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传统印刷媒体上所耗费的阅读时间在大幅减少,而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在网络新媒体上耗费的阅读时间在大幅增加。随着各种便携式信息设备的诞生,新媒体的阅读方式变得更加简单高效。然而,研究者发现受众对于新媒体的忍耐限度出奇的短。这就是所谓的“3秒钟原则”,顾名思义,新媒体的受众3秒钟打不开网页就会选择放弃;3秒钟没有喜欢上网站的设计风格也会选择放弃;而3秒钟没有直观地了解的网站内容同样也是放弃。换句话说,3秒钟对于网络新媒体而言就是一种“秒杀”,要么被快速消费,要么被快速抛弃。新媒体时代的“3秒钟原则”给信息的传播效果带来的是致命的影响。

新媒体占用了传统媒体大量的阅读时间,但是受众却没有利用这些时间进行真正的阅读,那他们在做什么呢?答案是,他们在忙于从一个网页跳转到另一个网页,从一则信息跳跃到另一则信息。这就如同零售市场中的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似乎也在一刻不停地选择,目光从一个商品跳跃到另一个商品,但研究表明顾客在店里实际只花了20%的时间挑选他们真正需要购买的商品,80%的时间从经济上讲是非生产性的——大部分时间被白白浪费了[7]

新媒体受众其实面临着这样的窘境:他们最初带着对于不同媒介的期望和选择的焦虑来寻求一种满足,而最终他们自身需求的满足被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混淆了。这种类似快速消费式的F形“强力浏览”和近乎“秒杀”式的跳跃式阅读,无疑成了受众与媒介之间记忆交互作用的一场极为低效的噩梦。

三、幕后的推手是新媒体本身

对新媒体盈利能力的评价标准异乎寻常的简单,那就是用户规模、用户使用、信息内容、使用服务与技术支持。最终显而易见的量化指标则是流量、访问量、接触时长、单次浏览时长与频次。再具体到用户操作层面,那就是越能吸引受众长时间不停点击的媒介就越容易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宠儿。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的美誉度、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则因为难以精确测量,而被媒介经营者们所忽视。最终,如果说新媒体时代受众自身快速消费式的阅读方式是个体记忆的“扼杀者”,那么新媒体的评估标准与操作模式就成为幕后的推手。

为了增加点击量与延长在网时长,新媒体网络传播者以碎片化的信息替代逻辑化的深度报道,从选择性理解环节斩断选择性注意与最终个体记忆之间的链条;同时他们在页面中制造人为的信息“漩涡”干扰和影响受众对于信息正常的线性接收与理解;最终他们又以仓促的浅层互动使得媒介信息转化为深层次的受众记忆变得难上加难。

1.碎片化信息。新媒体中信息碎片化已经达成一种共识,由于感觉到网络媒介对于提高单一信息内容的深度难有贡献,因此更多的新媒体经营者“将加深信息服务的深度作为信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8]。而加深信息服务深度并不意味着新媒体要提供单个信息来满足受众的深度需求,相反,新媒体往往向受众提供的仅仅是不断出现的相关链接,从而似乎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服务渠道或线索。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新媒体对于信息采集与编排的要求也变得水涨船高,这就必须适当地选择信息、编辑信息、推出信息,在适当的时候推送给适当的人群[9]。新媒体经营者们就如同零售商一样展开了信息的“分层销售”,通过各种分类导航、索引、链接的形式给受众提供一条宽阔而又直观的信息快速消费线路,暗示他们只需要跟随路径快速消费更多的零散信息,就可以满足深度上的需求,而无须花时间对于单一碎片信息进行认真阅读和理解。受众则被这种下意识的刺激推动着不停地点击永无止境的网络链接。进而浅层次的F形浏览和跳跃式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鼓励,因为当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面对新媒体中无限海量信息等待浏览时,受众的选择机制变得被动而机械,他们所期待的满足总是隐藏在选择路径的下一个链接中,在选择性注意被疲劳性消费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成了一种不可能。2.信息的“漩涡”。新媒体经营者深知网络环境下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转瞬即逝。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是网络受众的信息消费特点。受众对于所需信息的兴趣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所谓的满足,因此要想让自己的信息供给对受众产生长期的持续的黏性,就需要人为地制造暗藏的信息“漩涡”。

亚马逊网上图书销售额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排名10万以后的“不显眼”书籍,即“长尾理论”描述的尾部20%部分。

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领域,“长尾理论”依然奏效,并且如何增加受众点击量,延长接触时间变得尤为关键。于是,在受众需求的信息周围被巧妙地安置了暗藏的信息“漩涡”。夸张的新闻标题、性感的异性图片、跳动的彩色字符,不断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虽然可能对受众的正常阅读产生干扰或负面刺激,甚至可能导致意志薄弱的受众最终迷失在诱惑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但是对新媒体运营者而言,如果许多受众因为这些信息“漩涡”而略微增加对网站的点击量或关注时长,其效益是可想而知的。不可否认,受众在进行正常阅读时,这些信息不断地漩涡式干扰与刺激无疑会造成受众在自主选择中理性辨别能力的逐步偏移、错乱甚至丧失,受众注意力不断被分散,大脑正常思维短路,最终不知不觉地被网上所需信息周边的信息“漩涡”所干扰和吸引,在连锁式点击之后,即使是专注的读者也有可能沉溺其中而忘记了自己最初打开网页的目的。

3.仓促的浅层互动。及时互动是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最大优势所在,受众深度参与到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他们既扮演信息接收者又扮演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效果。对于新媒体而言,受众越快参与互动,意味着媒体对受众的黏性越强,也意味着更多的点击量和更多的接触时长。

因此,在技术层面,提高黏性的策略就是让受众的在线互动简单快捷,无须任何复杂的流程,只需鼠标的点击就可完成互动;在操作层面,新媒体必须将所有互动的门槛降到最低,没有任何过分要求,一个表情符号,一个字符,这种浅层的无思想的仓促互动就已完成。新媒体经营者一般不引导受众作深度分析和理性思考,而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和激励受众做这种仓促的浅层的甚至是草率的信息互动,似乎这就是新媒体强大传播效果的最终体现,就是信息传播的最后流程。

新媒体与受众之间仓促的浅层互动及其技术和操作上的谋划和设计,是一种源于争夺受众眼球和利用受众心理的经营策略,可能会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却大大降低了信息互动所应有的严肃性、责任感和道德感,影响受众的个体记忆和社会的集体记忆、媒介记忆,甚至可能导致信息黑洞、传播危机、历史断裂和文化短路。

新媒体似乎并不在意信息传播的目的,也不在意媒介信息有多少真正为受众所接受,并转化成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和媒介记忆。受众也许并不在意一轮疯狂点击之后大脑能记忆什么,得到什么。思维短路的受众“总是乐此不疲地消费着,毫不思考地接受这个消费社会所提供的一切,不知其中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必要的”[10]。因此,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快速消费过程,与其说是信息消费,不如说是一种低门槛的时间消费和注意力浪费。那么,当受众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来换取海量表层、浅层信息的轰炸和刺激时,脑海中究竟会有多少记忆可以留存呢?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课题《媒介如何打造我们的记忆:媒介记忆与社会记忆互动关系研究》(ZJ08Y03)的成果之一]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专业博士生,浙江工商大学新闻系教师)

参考文献:

[1]KrzysztofPomian,De lhistoire,partie de la mémoireà la mémoire,objet dhistoire》,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janvier-mars1998,p68

[2]邵鹏.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J].中国传媒报告,20104.

[3]Herb Sorensen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9p14

[4]Jakob Nielsen,“F-Shaped Patt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AlertboxApril 172006wwwuseitcom/alertboxreading_Pacernhtml

[5]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Information Behaviou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January 11,2008wwwuclacukslaisresearchciberdownloadsggexecubvepdf.

[6]McConkie,G.W.&RaynerK(1975)The span of the effective stimulus during a fixation in reading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17P578-586

[7]Herb Sorensen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9,p48

[8]胡小明.互联网冲击后的信息内容服务业——信息规则15[J].现代信息技术,2003(10).

[9]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J].国际新闻界,2007(5).

[10]河清.现代与后现代[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社会科学网络传播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2012-12-10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 12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2•网络传播)“融合•创新•繁荣——社会科学网络传播国际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主题是“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网编委会副主任武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出席论坛开幕式的重要嘉宾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爱德华•拉扎勒斯,波兰奇维塔斯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波兰新闻署第一届署长亚采克•热考夫斯基,光明网总经理杨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谭家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施鹤安等。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信息情报研究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协办,主要围绕“互联网时代与传播创新”、“互联网传播对社会科学的促进”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技术创新”3个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论坛积极贯彻关于“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聚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和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共识,争取推出创新性的见解和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在致辞中指出,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并主动参与社科学术的对外传播,要构建适合我国社会科学学术发展需要的现代传播体系,在国际上发出清晰响亮的“中国声音”,表达出客观真实的“中国观点”。
   光明网总经理杨谷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光明网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经验,并指出面对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在网络上不能主导舆论,微博上的大“V”用户等外行学者在网络异常活跃甚至充当“意见领袖”的现实困境,社科学术界要善于捕捉新技术,强调网络新技术驱动社会科学成果传播。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文化与信息科技融合发展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模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要加强各国之间哲学社会科学的交流合作,了解信息化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网络传播的新技术、新趋势和新挑战,进一步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术“走出去”,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外文局、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等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记者 赵婧)     




http://www.doc88.com/p-680606886196.html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巨大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文化构建的重要驱动力。早期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断言:“媒介即讯息”。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迪是,在以网络新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传播和推广离不开对媒介本身的极大关注。所以,研究、探索并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特性、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是当今广大社科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共同肩负的历史重任。




http://conf.cnki.net/


中国学术会议网


国内外传播学研究协会及论坛网站

中国传媒研究
中国传媒报告
中国记者俱乐部
传播研究网
世界传媒研究网
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
中华传媒学术网
中华传媒资讯网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国际中华传播学会
中华传播学会
文化研究学会
国际传播学会(ICA
美国全国传播学会(NCA
美国传播学会(ACA
欧洲传播学会(ECA
欧洲媒介研究(EIM
MediaChannel
中国传播研究协会(ACCS
传播学电子百科全书(CIOS
传播学学生门阵
智维网
My9w.com报纸观察Link传媒研究
新闻教育职业培训机构(Poynter Online
中文传播资料库
舆情研究网
国际新闻记者中心
国际记者网
《美国传播学》(ACJ
《加拿大传播学》(CJC
《亚洲传播》(AJC
Online Journalism Review
哥伦比亚新闻回顾
《新闻传播伦理研究》(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新媒体与法律研究》(The News Media & The Law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6:11:01 | 只看该作者
公益服务学术网----
《教师之友网》友情链接 网站
http://xnjyw.5d6d.net/thread-63258-1-2.html




★相聚鹭岛集美=延伸第一帖:各院校对【厦门年会】的后续报道网络追踪-【不断更新中】



=‘相聚鹭岛集’QQ交流群291179970

                    欢迎您!






http://xnjyw.5d6d.net/thread-65114-1-2.html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23:28:3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厦门会议'上结识的新朋友实名注册,经核实注册信息,成为本站正式会员,可以自由发帖:





1,杭州江平教授会前以'杭师大江平'实名注册;

2,天津刘光月老师http://xnjyw.5d6d.net/thread-65092-1-2.html会间以'刘光月'实名注册;

3,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刘锡娥老师7月25日实名注册;

4,浙江潘朝阳老师会后以实名注册;

5,姜平老师[女]会后以‘大海的歌吟’网名注册,建议用实名重新注册。本站是纯公益的严肃学术网站,我们认为没有使用网名的必要性。

6,某与会同仁以‘以梦为马’为网名注册,未提供注册信息,拟删除;会间有朋友以‘福建郭’为网名注册,已删除!
      均请原谅!!
。。。
余不一一。

                         管季超7月25日游学南昌回复于《教师博览》杂志社




http://xnjyw.5d6d.net/thread-65110-1-1.html
==说明:第6楼《获奖名单》由‘中心’岳强副主任提供。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5:04:32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1:18:19 | 只看该作者
我院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虚拟教学竞赛中喜获佳绩
    7月17-2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类师范生虚拟教学竞赛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拉开帷幕,本次大赛有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28所本专科院校的64名选手参加。由我院中文系初等教育专业2012级学生蔡霞、陈会婷和2010级新疆班学生谢兰组成的代表队与来自全国本、专科不同层次院校代表队同台竞技,经过几番激烈角逐,我院三名选手均获个人竞赛二等奖,曾凡、陈峭燕两位指导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我院获得“学院团体一等奖”。
                  
                           图:我院选手在比赛中
    这是中文系第二次派学生参加该项赛事,系领导和初等教育教研室对此非常重视。经过赛前的层层选拔,蔡霞、陈会婷、谢兰三位选手代表我院参加比赛。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曾凡和陈峭燕两位指导老师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在教材分析、教学流程安排、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试讲等方面进行了五轮扎实的培训,还特邀广东省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冯迪鸿老师和天河区长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汪欢对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形式、教态、语言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辅导。

    虚拟教学比赛虽然仅是短短15分钟,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则无法用数字计算。值得欣慰的是,作为大一学生,我院参赛选手在众多已是本科三年级和专科二年级的对手面前并没怯场,表现出了沉着冷静的心态,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她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奖项,更主要的是一次历练,在专业学习方面,如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课件制作、教学语言、教师基本功以及教态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提高,在以后的学习中,三位选手将为身边的同学起到一个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促进师范生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参赛交流,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国内其他小学教育专业的水平,认清了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将有所促进。
                 
                     图:带队老师与部分获奖选手合影
                          (中文系:蔡霞、曾凡/文,陈峭燕/图)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1:20:15 | 只看该作者
广外艺学子在第二届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虚拟教学竞赛中喜获佳绩


2013-07-25 http://www.gdhed.edu.cn/main/view.php?tid=339229&cid=124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类师范生虚拟教学竞赛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拉开帷幕,本次大赛有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28所本专科院校的64名选手参加。由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中文系初等教育专业2012级学生蔡霞、陈会婷和2010级新疆班学生谢兰组成的代表队与来自全国本、专科不同层次院校代表队同台竞技,经过几番激烈角逐,学院三名选手均获个人竞赛二等奖,曾凡、陈峭燕两位指导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院获得“学院团体一等奖”。
    这是学院中文系第二次派学生参加该项赛事,系领导和初等教育教研室对此非常重视。经过赛前的层层选拔,蔡霞、陈会婷、谢兰三位选手代表我院参加比赛。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曾凡和陈峭燕两位指导老师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在教材分析、教学流程安排、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试讲等方面进行了五轮扎实的培训,还特邀广东省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冯迪鸿老师和天河区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汪欢对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形式、教态、语言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辅导。
    虚拟教学比赛虽然仅是短短15分钟,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则无法用数字计算。值得欣慰的是,作为大一学生,学院参赛选手在众多已是本科三年级和专科二年级的对手面前并没怯场,表现出了沉着冷静的心态,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她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奖项,更主要的是一次历练,在专业学习方面,如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课件制作、教学语言、教师基本功以及教态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提高,在以后的学习中,三位选手将为身边的同学起到一个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促进师范生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参赛交流,学院也进一步了解了国内其他小学教育专业的水平,认清了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将有所促进。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1:22:47 | 只看该作者
我校在全国高师院校师范生技能比赛中喜获佳绩
7月22日,第二届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类师范生虚拟教学竞赛观摩活动在集美大学落下帷幕,我校人文科学系许晓庆、林泽邦、林丽烟三位同学分别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我校获得团体特等奖,陈强、姜平两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次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主办,共有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选手参加比赛。虚拟教学能全方位考察参赛选手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正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主要教学手段。此次全国性的虚拟教学比赛,检验了我校“晨读晚练,水滴石穿”等师范生基本功训练系列活动的有效性,展示了教学改革整体水平所取得的成效。



我校在全国高师院校师范生技能比赛中喜获佳绩


许晓庆同学赛场虚模拟教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1:32:3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59 , Processed in 0.1572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