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砺锋教授讲唐宋诗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 14: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莫砺锋教授讲唐宋诗词(上)作者:城郊李卫全
各位老师,下午好!
  生平第一次和中学语文教师交流,除了我读中学的时候跟我的老师交谈之外。我不知道该讲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讲。我先讲一个小时,剩下的一半时间,我想和各位老师做一个互动,各位老师想和我交流什么,我们具体地来谈一谈。
  我跟大家从事的职业都是语文教学,但是我们教学的对象不一样,我现在在南大,基本上是给博士生开课,上什么课呢?整天就是讲用什么版本,怎么考证,怎么写论文,就是这些东西,应该说比较枯燥乏味的东西,因为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学生能写出论文来,能拿到学位,与大  家给中学生打语文基础的教学,要有一个广泛的视野,那是不一样的。
  中学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我家三口人,我们说自己母校的时候,不大讲大学的,都讲中学,我的母校是苏州中学,我的老伴母校是南师附中,我的女儿的母校是金陵中学,所以三个人一讲到中学,就彼此不相让,大家都说自己的母校好,争论不休。中学的老师给每个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现在非常清晰地记得中学的老师,我按照现在的标准是一个理科生,如果不是文革的话,我肯定去学工科了。我的语文老师确实讲课非常好,我自己觉得他给我们打的基础非常的扎实,所以后来我转专业,从理科转到文科,好像并不困难,就是中学的基础打得非常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中学里的老师,我知道中学老师的分量。大概十几年以前,我有一次到教育部出高考考卷,为语文考卷命题,课题组里面当然也有几个大学的老师,也有北大附中的语文老师,还有他们的退休校长,当时大家在一起命题,讨论试题的准确性,答案是不是唯一性等等,我觉得中学语文老师非常的厉害,大学语文老师如果跟他们的意见不一样,最后经常他们的意见是对的。就是我们不太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我们比较开放,你们追求的是准确。假如我今天讲得不够准确,请大家原谅,这是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
  那么讲什么呢?还是从唐诗宋词的阅读、鉴赏、研究等,综合地谈一谈,说说我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一些体会。我本人没有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的学习阶段,因为刚才说过,我们这一代人,在座的老师恐怕都比我年轻,我们的人生经历不一样。我1966年高中毕业,1978年才进大学,因为我是下乡插队去了,我去当知青去了。我当知青的经历很长,我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秋天下乡,1978年在生产队拿到录取通知书,在农村整整十年。所以我一直说我最擅长的专业,既不是本科时读的英语,也不是我研究生时候学的中国古典文学,而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稻栽培,种水稻已经是一把手,可惜现在农学院从来不请我去讲学。像我这样的人,大学才读了一年半,又是读英文专业的,所以中文系的课没有上过。后来直接跟程千帆老师读研究生,直接进入了研究生阶段。这样,本来应该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教学,接受的训练,我是没有的。也许自己做过一点弥补,我在当知青的时候胡乱看书,那时候借不到想要看的书,所以看书非常的杂,像《孙子兵法》我都全文背诵过,当然也读了一点唐诗宋词。
  所以说,关于唐诗宋词,或者说整个中国古典文学,我觉得一开始是可以自学的。我自己读了一些书,后来再来读研究生,衔接起来好像不太困难。学习古典诗词的关键在哪里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读书,是品味,读书、品味是第一位的。在中文系里学习文学史课程,老师来分析古代的作家,来给你做种种的分析,都是次要的。第一重要的是读书和品味。假如老师希望你们的学生将来对这方面产生兴趣,在阅读唐诗宋词方面有感觉,能够喜爱这些东西,最关键引导他们读作品,广泛地接触作品,这是最主要的。作品读得多,读进去了,后来的问题都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如果这一点没有解决,他在阅读中没有任何的愉悦感,得不到审美的感受的话,怎么讲都没有用,他还是不能进去,他还是不能主动接受。
  所以唐诗宋词的阅读,关键就在于喜欢这个东西,我们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它。如果你根本不喜欢文学,你读了作品不受感动,你怎么研究文学呢,你会说这个东西没意思,那你不可能研究。第一要喜欢,用程千帆先生的原话,就是“感字当头”。但是尽管这么说,我们不能放弃指导,我们不能说这样只要培养兴趣就可以了,我们完全放任不管了,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大学里还是要有指导,要让同学了解一定的规范。下面就从这一点讲起。
  我们现在读唐宋时代的作品,不管是诗也好,词也好,当然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文本。我一向不太喜欢用唐诗宋词这样的名词,我比较喜欢说唐宋诗词,也就是唐宋时代的诗和词。也就是说,无论是五七言诗也好,词也好,我们都把整个唐宋时代放在一起来考虑,就是你读唐诗的同时,你也不能忽视宋诗;你在读宋词的时候,你也不能忽视了唐五代词。唐诗以后有了宋诗,才形成了我们诗歌史上双峰并立的局面。所以在宋以后,我们只有唐诗宋诗,我们不怎么说明诗清诗,因为诗歌领域里双峰并峙的格局已经形成。这也就是说,宋诗具有与唐诗同等的价值。词的方面也是一样,词虽然到宋代才发展到巅峰,但是唐五代词也已经非常好了,比如李后主的词,那是我们不能舍弃的,我们都很喜欢。所以唐宋时代的诗词,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来把握、来体会,我们才可能对它掌握得比较全面,体会得比较深刻。
  唐宋时代除了诗词,还有其他的文学作品,我本人也很喜欢唐传奇,唐代的传奇写得真美,唐宋的散文也都写得非常好。为什么我们比较强调唐宋的诗词呢?我想引用美学家李泽厚的一句话,他本人是研究思想史和美学的,但是他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唐诗宋词的话,他用的是“唐诗宋词”,他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全部内容都有永恒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进,里面有些组成部分,它的光芒会逐渐的暗淡,它的价值会过时,我很同意这一点。比如说古代的一些伦理学方面的一些观念,当时的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但是我们今天觉得有些过时了,甚至完全可以否定了。但是李泽厚说,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唐诗宋词,它的魅力是永恒的。只要中国人还说汉语,只要中国人还用方块字写作,那么唐诗宋词的魅力永恒,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些珍贵的文本。
  唐宋时代的诗词,发生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距离时间最长的有1400年了,最近的也有800年了,经过这么长时段的变化以后,文本本身就产生了很多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版本,要注意文本本身可靠还是不可靠,是准确的还是不够准确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所了解的情况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在上个世纪40年代,当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在昆明讲唐诗的时候,他还不太注意这些问题,我们看闻一多提到唐诗,他一般就说见于《全唐诗》卷几,只要是《全唐诗》里有的,就认为文本就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全唐诗》是不可靠的,里面的问题非常多。学界经过考证,已经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我现在说一下我自己阅读时发现的问题。我当初通读《全唐诗》的时候,从第1卷读起一直读到第38卷,出现了王绩的诗,我读了觉得眼前一亮。为什么会眼前一亮?因为《全唐诗》是按照时代来编的,所以《全唐诗》前面几卷的作品,基本上是以唐太宗为中心的那些宫廷诗人的作品,内容是写帝王的生活,形式上是比较华丽的,我们普通读者读起来感觉不太好。
  然后读到王绩,情况变了。王绩虽然生活在长安,但是他在诗中怀念家乡的田园生活,再加上类似陶诗的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所以读到这里就像一股清风吹进了诗坛。但是王绩有一首诗,标题叫做“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就是我在长安,我想念家乡,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老乡,我就问他。这首诗的构思方式非常像大家熟悉的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问题是王绩这首诗比较罗嗦一些,它是五言诗,大概20多句。他一口气问了老乡12个问题:家乡的梅花有没有开花,我的竹子长得怎么样,我家乡的亲戚他们还好吗?我刚才说到版本问题,那么这首诗在版本上有问题吗?尽管它的风格、它的内容都跟整个初唐诗坛不太吻合,但是它在版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它是可靠的。为什么我们说它可靠?因为在敦煌卷子里面有王绩的五卷本文集的手抄本,里面就有这首诗,所以应该说版本上没有问题。
  那么我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原因在于同样是在《全唐诗》第38卷,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首作品,那首诗的标题叫《答王无功问故园》,就是回答王绩问故园。第二首的内容就是逐一地回答了刚才那首诗所提出来的12个问题。所以这两首诗是一问一答。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既然第一首诗是没有问题,那么第二首诗应该也没有问题。而且既然把第一首诗放在《全唐诗》的第38卷,那么第二首肯定也是同时写的,也应该编在38卷。有一本书里就举这两诗作为例子,说唐朝人用诗歌进行问答,王绩写了一首诗问他的老乡,他的老乡写一首诗来回答他,等等,文字非常的漂亮,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假如我们关注一下版本问题的话,我们追问一下文本可靠不可靠的问题,那么这种分析就成问题了。
原来这第二首诗,它的作者是王绩的老乡吗?他是初唐人吗?我们看看这个作者署的是谁?署名是朱仲晦,朱仲晦何许人也?我们在唐代的文献中找不到他的任何材料,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唐代哪里有这个?很凑巧,我比较熟悉朱仲晦这个人,为什么熟悉他呢?因为我写过一本叫《朱熹文学研究》的书,原来朱仲晦并不是别人,就是南宋的朱熹。朱熹他排行第二,他有一个字叫仲晦。那么南宋的朱熹为什么写一首诗和初唐的王绩来问答呢?原来这是古人的写作习惯,中国的古人很幽默的,不像我们现在的学者很死板,朱熹很幽默,他要跟古人进行对话,就是朱熹看到初唐的王绩写的一首诗,问他的乡人,但是没有人回答他,朱熹就来回答他一下。所以第二首诗就是朱熹写的,为什么我们能保证是朱熹写的呢?因为第二首诗就在南宋刻本的《朱文公文集》中,这个文集是朱熹生前编定的,他去世四年以后,他的儿子朱在就把这本书刻出来了,这个原刻本现在保存在国家图书馆里。那么宋人朱熹写的诗怎么会编到《全唐诗》里呢?这是由于编者比较草率,一看到这首诗是回答王绩的,而王绩是初唐人,就把他编进去了。当然他看到的文本正好署名不是朱熹,署了朱熹他一定会知道,署的朱仲晦,大家不太熟悉,不知道朱仲晦是谁,就编进《全唐诗》了。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利用的典籍,不一定是可靠的,不是说白纸黑字就是可靠的,它往往是不可靠的,它里面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
  当然老师们也许会说,我们一般不读《全唐诗》。我知道中学老师非常辛苦,你们没有时间读《全唐诗》,不读《全唐诗》,就碰不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即使只读选本,你同样会遇到版本的问题。我们下面就转到选本上来。唐诗的选本,我最愿意推荐就是《唐诗三百首》,当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更新的、比较能体现现代价值观的唐诗选本,但是我愿意推荐的第一本唐诗读本还是《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已经诞生两个半世纪了,它是清代乾隆29年编成的,就是1764年。两个半世纪以来,《唐诗三百首》家喻户晓,是最流行的唐诗选本。
  那么请问《唐诗三百首》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我们拿到一本《唐诗三百首》,就可以放心地读呢?同样,我们还是要追问一下它的版本情况。大概在十多年以前,我在南大课堂上遇到过《唐诗三百首》的版本的问题,那个时候我还给南大的本科生上文学史,我讲到唐代文学史,我就顺便推荐了这本书,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本,它好就好在它没有门户之见,它注意到唐诗的各个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等;各种诗体,绝句、律诗、古风都照顾到了,面面俱到,所以很有代表性。但是我顺便也说了一句,我说孙洙的《唐诗三百首》,它的选目也有一个严重的缺陷,这个缺陷是什么呢?就是没有选李贺的诗。我个人觉得这是个缺点,无论我们从哪一种价值标准来衡量,既然《唐诗三百首》选了310首的唐诗,李贺就一定要入选,而且入选一首、两首还太少,照我看来,要选他个4到6首,才符合李贺在唐诗史上真正的地位,符合他的贡献和价值。李贺虽然是短命诗人,活了27岁就死了,但是他的作品非常有独特性,成就也很高,不能不选。
  南大的同学是很喜欢跟老师讨论问题,课堂上都很活跃。我刚说完这个,我也没有教同学发言,就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发言了,她说老师您刚才讲得不对。我说什么不对呢?她说《唐诗三百首》里已经选了李贺的诗,你怎么说没有选呢?假如今天我在南外的教室里讲唐诗宋词,假如待会有哪位老师站起来说您讲错了,我肯定首先诚惶诚恐地承认我讲错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下个月就60周岁了,人一到这个年龄,老年痴呆的前兆就出现了,昨天读的书,今天就记不清楚了。这个事情发生在十几年以前,十多年以前我还没有老年痴呆,我自己觉得脑子还比较清楚,所以当那个同学说,《唐诗三百首》已经选了李贺的诗了,我一下子就朦掉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我一向记得是没有选的,怎么这个同学说选了呢?所以我反问她:选了吗?真有意思,那个同学已经站起来了,她从课桌里拿出书包,就抽出一本书来,原来这个同学随身带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她非常熟练地翻到那一页给我看。我走过去拿过来一看,白纸黑字,是“李贺”两个字,而且差不多有4到6首李贺的诗,全在里面。我很喜欢李贺的诗,像《苏小小墓》《梦天》等等,都在里面。仔细看封面,没有问题,《唐诗三百首》;看看扉页和最后一页,有没有前言,有没有后记,是不是经过现代出版社的改编,没有,没有经过改编,是一本原汁原味的《唐诗三百首》,但是里面就有李贺的诗。我当时受到的打击太大了,所以我也不管课堂纪律,我说停一下,让我翻翻这本书。同学们都停在那里,我就赶快翻这本《唐诗三百首》,一翻翻到最后,对《唐诗三百首》印象比较深的老师可能还记得,《唐诗三百首》是这样编排的,首先是诗体,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然后律诗、然后是绝句,每一种诗体里面则按时代先后,从初唐到晚唐。所以《唐诗三百首》的最后就是晚唐的七言绝句,我一下子翻到最后面,看到了另外两首作品,我当时真是如释重负,我松了一口气,为什么?倒不是其他,而是我还没有老年痴呆,我没有记错。于是我把这本书还给那个同学,我说对不起,你这是一本伪造的《唐诗三百首》。那个同学不服气,她说怎么是伪造的?我这不是地摊上买的,是新华书店买的,而且有出版社,有书号。我说尽管这样,这也是伪造的《唐诗三百首》。
  我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很有信心地说它是伪造的《唐诗三百首》,就在于这一本所谓的《唐诗三百首》,它不但中间出现了原来没有选的李贺,而且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原来没有选的诗人,选了他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中有一句话,现在是人人都知道,就是因为张艺谋拍的一部电影,叫做《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么大家马上清楚这个诗人是谁了吧?就是晚唐的黄巢,就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巢写过两首咏菊花的诗,一首是“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另外一首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什么我一看到这两首诗,我就能断定这是一部伪造的《唐诗三百首》?就在于《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乾隆年间出现的,而在乾隆年间是不可能把黄巢的诗选到一个唐诗选本中去的,因为黄巢在当时的定位是乱臣贼子,他是造反的人物,在当时是一个反面人物,当时是不可能选他的诗的。现在在我们的电视剧屏幕上面,有一种吹捧清朝的不良风气,康熙、乾隆,说得怎么了不起,怎么英明,那个时代是怎么的好。实际上乾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在思想、文化方面统治最残酷的时期,当时的文字狱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朱元璋时代都比不上它。许多史料都在。乾隆时期的文人学士,要写文章、要编书,稍有不慎,说错了一句话,不但你自己掉脑袋,而且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怎么可能想象乾隆二十九年,我们江苏无锡的孙洙编一本《唐诗三百首》,竟然选黄巢的诗,选进去以后,这本书还风行海内,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当时就断定这是伪造的。我后来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这本书是华北某省的一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很可能是这家出版社的编辑先生,他们要印《唐诗三百首》,这位先生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李贺,这跟我差不多,就自作主张地给他补几首进去。最离奇的是,他怎么特别喜欢黄巢,又把黄巢的两首诗补进去了,这下子就露了马脚。所以我劝老师们,就是你们自己买书也好,你们向同学们推荐书也好,除了书自身以外,还要注意出版社,千万不要买华北某省人民出版社出的书,他胡编乱造,不负责任,误导读者。古典文学的书国内有三家出版社,第一家中华书局,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二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家是我们江苏南京的凤凰出版社,就是原来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就是这三家,他们校对比较好,他们的书比较准确,不是错字连篇。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确实要注意版本的问题,就是要保  证我们所读到的作品,它是可靠的,这样才谈得上进一步的阅读和理解。
  解决了文本问题以后,下面就说一说怎么读的问题,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的问题。怎么读,很难说有一定的尺度,这个是说不清楚的。因为阅读诗歌,实际上最好的境界就是您跟古代的诗人直接进行对话,你深入作品,来体会古代的诗人在里面抒发的那种美好的情怀,你要感受这一点,当然同时也体会他们艺术方面达到的水准。我们读杜甫的诗,既要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要体会他是怎么千锤百炼的;我们读李白的诗,既要想象其豪气干云的气概,也要想象他是怎么一挥而就的,这些方面没有一定的尺度。我现在想要谈一谈的是,各位老师应该向我们的同学们说清楚,唐宋诗词确实是值得他们的阅读的。就是不要为了语文课的分数,为了语文考试而去读,而是为了其它的目的,为了你的人生,为了你的语文修养,甚至你为了你的文字能力、你的口头表达能力等,你都应该多读一些。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有我们的特点的。我们是用方块汉字来进行写作的,诗词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我们汉字的美学潜能的一种文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我们用汉字来组织成一个文本,写成一个美文的时候,随便哪种形式都不比不上诗词,它把这种文字所有的美学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了。我们的汉字,它是一个一个的方块字,单字、单音、单义,所以只有方块汉字才可能产生对仗的意识。其他的拼音文字可以有对偶,但是不可能对仗,因为它不可能完全长度相等,只有汉字才可能对仗。同时我们的汉字有四声,由于有四声,每个字有声调的变化,所以即使它没有乐谱,即使只是吟诵,它也有一种音乐美。为什么要讲究平平仄仄,它就是造成一种回返往复的音乐美,诵读本身就有一种音乐美包含在其中,而这一切都体现在诗词当中。所以诗词是汉语文字所最能表达美感的一种形式。
  还有一点,就是汉语的表达,它跟其他语言,其他文字相比,简洁是一个最大的优点。我们到联合国大厦去看,它的每一种文件,因为有五种工作语言,就是中、英、法、俄、西班牙五种工作语言,为了表示平等,每一种文件一定要翻译成五种工作语言,五种文本都放在那里,你还没有走近那个桌子,你老远的看到五堆文件,你就能把汉字的那一堆辨认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它最薄。不管是什么内容,汉字的一堆肯定是最薄的一堆,因为它简洁。汉字的简洁在什么文本中表达得最好,就是诗词。最短的是五言绝句20个字,最短的词是16个字。日本的俳句算是短的了,还有17个字,我们只有16个字。这么简短的一种形式,竟然就是一个独立的、优美的文本,这充分表达了我们的语言文字的魅力。
  有些年轻人声称要跟传统文化割断关系,有一些年轻的诗人写诗,经常宣称要断裂,要跟我们的传统完全割断,什么唐诗宋词,我一概不读,我只接受外国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假如你要这样写诗的话,你最好是学好了外语,用外语去写。如果你还想用汉字来写,这种联系是割不断的,因为唐诗宋词的优点、它的精华,已经沉淀在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中间了,很多词汇就从那里来的,你是割不断的。况且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一点唐宋诗词,不但能提高他们语言文字的水平,而且能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唐宋时代的诗也好,词也好,距离我们的时间都相当长了。经过这样长的时间以后,发生了两种变化。一个是文本本身有变化,还有一点是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变化。当李白、杜甫写诗的时候,当苏东坡、辛稼轩填词的时候,他们同时代的读者对他们写的文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唐代的诗、宋代的词都是当时最流行的文体,是大众都能接受的东西,并不是一个高雅的象牙塔的东西,所以很容易理解。但是经过了800年,经过了1400年以后,我们再来读它,情况变化了,连语言文字都变化了,读音变化了,很多唐代读起来押韵的东西,我们今天读起来不押韵了。唐人读起来平仄很和婉的东西,我们今天用普通话来读,平仄都不对了。除此以外,社会生活也变化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人们的价值判断,都变化了。所以有些作品,古人非常受感动,古人读了以后回肠荡气,我们今天来读,也许不那么回肠荡气,甚至无动于衷,这都是可能发生的。譬如说离别之情,假如按照主题来分类,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离愁别恨都是第一主题,是写得最多,也写得最好的主题。但是那些诗词我们今天来读还那么动人吗?恐怕未必。就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非常好,我们今天出远门不再在路上走几个月,我们也不是一去无消息,去了以后晚上打个电话,发个电子邮件,对方马上就知道了。古人寄一封信,有时候几个月还没有送到。离别之后,对方是音讯全无。在那种情况之下,他们特别重视离别之情,而今人明显的比较淡泊。
  再比如说爱情,不管是李商隐的诗也好,还是晏几道的词也好,他们写的爱情都是回肠荡气,都是一种欲行不能、欲罢不忍的一种感情,感情很隐秘,又要想说出来,不说心里痛苦,说出来又怕人家听明白,要设置很多障碍,写得非常的隐秘。这样的一种情况,今天显然没有了。所以今天的年轻人来读李商隐的诗,读晏幾道的词,可能体会不到那种回肠荡气。李商隐可说是唐代诗人中的情歌王子,他写爱情写得最好。但是我们看他写的爱情,是明白可感的吗?可感,但是并不明白。
  以前有一个女作家,叫苏雪林,她的笔名叫苏绿漪,散文写得非常漂亮。这个苏雪林也是一个学者,她研究李商隐的爱情诗,她写过一本著作,这本著作最初的标题叫《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她认为把李商隐诗中写的那些恋爱的内容,都考证出来了。这本书后来出了第二版,书名就变了,不叫《恋爱事迹考》,叫做《玉溪诗谜》,就是李商隐诗中的谜语,不再理直气壮的说是考证了,改成猜谜了。我说苏雪林说考证,肯定不能成立,我看过那本书,大部分结论是不能成立的,真的是牵强附会。她说猜谜对不对呢?她能把谜底猜出来吗?也不可靠,都是瞎猜的,牵强附会。当然,即使我们对李商隐的诗读不懂,还是会觉得它美好,会觉得他抒发的那种情感是纯真的,而且它符合爱情本身应有的特性,即隐秘的。问题是,他们是写得好,可我们现代人阅读起来有一点距离怎么办?
  陈寅恪先生说得好,他说我们阅读古人的文本,我们研究古人的生活,一定要怀有理解之同情,就是你不能要求古人靠拢我们,古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不可能靠拢我们,只能由我们去靠拢古人。我们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当时的环境,李商隐也好,晏几道也好,他生活的那个环境,不但有封建的体制造成的一些制约,而且封建的礼教观念在他们的内心铸了一道心灵枷锁,所以他们只能那样表达。我们尽管不能猜出他的谜底,并不妨碍我们阅读这些文字受到感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同样觉得美,觉得亲切,觉得诚挚,这就好。我的意思就是,无论我们读唐诗宋词中的什么作品,假如古人的生活情景,或者是价值判断,他们的喜怒哀乐,跟我们今天还是相通的,比如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感觉,我想古人、今人都是一样的。大家如果到异乡客地去生活,想念家乡,肯定还会产生这种情怀,肯定会引起共鸣。假如有一点距离,古今的情况变了,这个时候就有一点隔阂,我们就不要强求古人,尤其不要用我们今天的一些价值标准,来苛求古人,来责备古人,你为什么不这样写,为什么那样写,你要知道他是在那个环境中产生的情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00:13 , Processed in 0.7040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