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桑新民:战略视野中的两难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 15:5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桑新民:战略视野中的两难抉择
——中国教育向何处去

演讲者|桑新民
演讲时间|2010-05-14  地点|中山大学   来源|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0年会



   
刚才大家谈的比较多的是教育体制改革,我觉得要把体制改革和教育发展这两方面问题放在一起谈。我想讨论三个问题,一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二是思考中国教育战略的四维参照系,三是两难抉择的中国智慧:太极思维和返璞归真。


刚刚过去10年,是人类纪元史册第三个千年历史的开端,它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思考,尤其让世人更深切地感受到21世纪的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20世纪末,世界各国对即将降临的新千年满怀希望。然而,随着21世纪序幕的拉开,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越来越严峻,从“9·11”到全球经济大萧条,短短10年爆发的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和危机背后的文化冲突、民族矛盾、宗教宿怨……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力。与传统政治、经济、军事冲突解决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冲突与危机的化解,更需要从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层寻找产生危机的思想根源,并从不同文化传统的对话、理解、沟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变革入手寻找对策和出路。


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两大杠杆:信息化和全球化合流,不仅打破着各种边界和壁垒,而且使三百多年工业文明中发展起来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社会大系统之游戏规则不断被刷新,由此引发的传统与变革、民主与专制、科学与迷信、真理与谬误、道德与功利、平等与效益、美好与丑陋、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观念的冲突与现实的矛盾愈演愈烈。


教育在这里承担着什么作用?教育具有对未来社会的选择功能。当今世界的教育变革应被看作现代人参与未来社会选择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只有当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念真正为决策者和公众所信奉,才能从思想路线的深层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


今天中国的教育面临很多两难抉择,必须正视今天严峻的教育现实。教育系统不是独立的,它伸展、存在于千家万户之中,当你的下一代或再下一代进入学校的时候,你就不能不面对这活生生的教育现实。今天老百姓的话语体系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很多人说,“当你的孩子送进学校,全家人再也没有安稳日子过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多年积攒的辛苦钱拱手交给国外的教育市场,其实这个风险非常大。让老百姓如此不堪忍受的教育现实难道还不应该改变吗?科学家怎么看?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中国教育战略必须有一个广阔、高远的视野,我想在此提出一个四维参照系。教育生存发展空间是三维的,一维是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空间:国家、地域及其文化空间;二维是教育发展的领域与学科空间,要思考教育与政治、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教育始终被挤压在一个狭小、被动的空间,被动地在追随中求生存,始终未能找到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第三个是教育自身的活动空间和舞台,包括教室、学校、社区、家庭、大众传媒,现在这个教育空间严重地异化。信息化打破了多重空间的壁垒。第四维是时间维,我觉得有三个时间尺度要考虑,一个是300多年工业文明之后果,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在知识的灌输中使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标准件”,步入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是对工业文明教育模式的否定之否定;第二个是废科举100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跟国外学,学日本、学美国、德国、苏联,结果自己的教育没根了,我把它称之为失魂落魄;第三个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教育一方面迅速发展,同时也严重异化。历史和现实中的教训告诉我们,教育系统的变革是一个遵循其自身规律循序渐进的复杂进程,今天的教育学校文化被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急功近利的价值导向包围,深层根源是两只“看不见的手”。一个是官本位(教育行政化),一个是钱本位(教育商品化),这两只手如果联在一起的话非常可怕。我觉得今天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过于激烈竞争,导致领导管理者越来越难以承受压力,和谐美好的社会理想越来越迷惘,人生、社会、教育的理想与追求何在?教师、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何在?


教育系统的变革发展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变革发展是有很大差异的,不仅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制约,而且受制于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家长乃至社会公众对变革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程度,我觉得这是教育变革滞后于社会其它系统变革的深层根源。教育本来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但现实中教育的变革发展却又总是滞后的,这是一个令社会难以容忍的二律背反。现实和历史无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教育系统的变革是一个遵循其自身规律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改革不仅不可能成功,而且必将受到惩罚。中国教育要想争得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关键在于是否有自己的精、气、神: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师独立人格、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等,要把这一系列教育精、气、神转化为教育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态,而且要转化为社会政策体制的保障,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育制度。当前中国教育必须在返璞归真中找回中华教育之魂。


面对当前众多的两难抉择,需要中国的智慧:太极思维和返璞归真。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我认为必须在开放中找到教育自我,在改革中探究教育规律,在竞争与合作的互补中创造和谐,在公平与效率的张力中追求动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走向世界、找回中国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自尊自信。


这样的太极思维是兼容并包、对立统一,在充满矛盾冲突的未来,教育必须懂得中庸之道:不执两端,行中道,真正按教育规律发展和变革教育。中国教育不仅要求真,追求科学性、客观规律,有章有法、有规有矩;而且要求善、求美,使中国的教育有情有义。


太极思维、返璞归真的立足点是创造信息时代的学习新文化。当前全世界的教育家都在探索和推动21世纪学习文化、学校文化的历史性变革,都在讨论“学习在你身上真的发生了吗?”教室在改变、学校在改变,学习环境、学习资源都在改变,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从理念到环境都在改变。当前中国教育变革的阻力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阻力是现行考试模式和评价体系。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文化的创新。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变革学习与变革技术更重要,也更困难,各种高效的学习形式正在世界各地被创造出来。我认为要区分教育改革与教育变革这两个概念,教育体制是要改革,教育自身的发展是变革,要顺其自然,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加速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谢谢!




现场问答


听众:刚才桑教授讲到教育受到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是不是还有一个民主化的影响?


桑新民:这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全球化和信息化是一个层次,这两个是新的因素,但是由此导致教育民主、法治的深化、发展,是另外一个层次。


听众:刚才桑教授提到中国最近几十年来学美国、学日本、学苏联,学得失魂落魄,最后自己的根都没有了。我想问一个问题,您认为中国的教育之根在哪里,如何看待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和二战以后脱亚入美产生的效果?第二个问题,教育有规律吗?如果有,您认为教育的规律是什么?


桑新民:中国的教育之根深扎在自己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这样的根几千年来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优劣都有。到工业文明兴起以后,其劣势展示出来,以后就落伍了。但是落伍不等于它要被抛弃,中国的文化教育虽然历经各种坎坷,却始终没有中断,所以完全把西方搬过来是行不通的。但我觉得中国废科举以后,教育在实践层面上是全盘西化了,文化之根在不断丢失。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维系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而这些东西已经出现可怕的断层,并导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像中国人了。而现在西方学者却越来越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感兴趣。一百多年来,西方的东西在中国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觉得要用太极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把这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创造一种新的21的世纪的中国文明。


听众:桑教授您好,您刚才提到了教育的“官本位”和“钱本位”问题,您认为要去除教育的行政化有什么具体可行的对策吗?


桑新民:一定要大大压缩教育的行政部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太臃肿了,20多年前中国教育行政部门的整体人数非常少,但是近20年或30年来,中国的教育行政体制越来越庞大,经费开支占教育的比重大得惊人,在世界上可能都少有。这不是教育自己产生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的行政问题。教育行政比重太大,不仅吃掉教育经费,而且导致很多不懂教育的人在管教育。现在教育行政岗位成了一个追逐利益的地方,不懂教育的人决策教育、管理教育,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然后又和利益连在一块,就不可能真正按照教育规律来办教育。所以一定要改变。教育行政是为教育服务的,因此必须精兵简政,才会有真正的效率,这可能是教育行政体系上要大力做的一件事。


听众:中国是学习西方学得太多,还是学得太少?还是学成了四不象?您说要回归太极思维,对中国和西方的学习文化您是怎么看的?要回归中国太极思维,还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桑新民:对学习我们做过系统比较,东西方的学习理念很不一样。在中国文化的学习理念中,学是认识,习是实践,中国强调知行统一,统一的立足点在行不在知。而西方是分离的。另外,科学和道德、真善美的学习,这是中国学习文化的精髓。当今最前沿的西方科学正在超越工业文明,为此需要挖掘和借鉴很多中国文化里的元素,比如混沌学,越来越接近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100年前中国废科举的时候,中国人是到西方寻找真理,而100年以后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共同走向21世纪,我觉得这就是新的世界格局和世界教育格局。


桑新民: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7:07 , Processed in 0.0571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