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在园本教研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4 21:1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在园本教研中的运用
    上海市学前教育网

  信息化园本教研是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传统的教研方法,从教研思想、教研策略到教研方法进行技术革新。我们在信息化技术引入园本教研中,让信息技术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方面,开展了以下专门研究。
  一、以多媒体技术推广运用为特征的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来源于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的实践。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以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幼儿园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展开了教研活动。
  小二班王老师说:“我们班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有时候自己无意说的话,却被孩子学到了,以后很难纠正。”很多老师都有类似的困惑,因此如何监督自己的言行成为园本教研的一个议题。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求老师加强自律,另一方面要求老师之间相互监督,随时记录不文明的言行。老师和园里行政人员利用数码录像机、录音笔、照相机等多种工具,记录下教师平时活动的瞬间,收集关于教师言行的素材。在下一次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大家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反思。刘老师看到 “自己手里端着苹果盆,用脚一踢,门关上了”时说:“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轻关门,不踢门,而我们自己却忽略了,幼儿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教育,因此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有的老师通过手中的数码相机,把拍摄到的不当行为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加上幽默的语言,展现给大家,使大家的思想受到很大的触动。老师们都认识到,教育无小事,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能折射出我们幼儿教师的精神风貌。这些资料的展现和评论,引起了教师对自己工作行为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我们也记录了教师在生活各个环节以及组织活动中富有智慧的言语和动作。如大班孙老师在区域活动时,发现孩子搭建高速公路,没有收费站,就以司机的口吻问道:“请问,我的车在哪里交费?”孩子们通过教师的提醒发现了自己的高速公路上没有收费站,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工作任务,接着孙老师又问“我的车回来时从哪走”时,孩子们发现他们搭建的是单行道,会撞车。可是没有地方了,怎么办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建立了立交桥式的双层高速公路。利用摄像机将这一教学过程全程记录和展现在教研活动中,为教师团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素材。
  在园本教研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教学实践不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问题,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网络平台革新教研活动。
  二、以网络技术的渗透运用为特征的园本教研
  在每次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只能集中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园本教研“区域活动指导策略”议题下,虽然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存在,如“如何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区域活动指导语运用技巧”等等,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共性议题在园本教研中来探讨,但是还有一些个性化问题,比如小三班郑老师提出:“我们班孩子在建筑区只是拿着那些小汽车嘟嘟地开,我让他们给汽车搭建个停车场,他们却都跑了。”小二班的王老师说: “孩子们在娃娃家只知道在厨房烧菜自己吃,娃娃在地下躺着,我引导他们要关心自己的宝宝,可他们就是提不起兴趣。”针对这些个性问题,我们鼓励老师通过更广阔的途径和更多样的手段去寻找答案。
  为了突破幼儿园教研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我园通过建立园所网站,将先进教育理论、园内外优秀活动案例等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教师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当前教育思想转变和提高的方向,学习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策略与方法。例如针对个别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利用园所网站这个平台,上传其他老师好的教育策略,供给新教师参考和帮助。借助园所网站这个平台能给教师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实现多对象互动同时进行,提高教研效果。
  另外,通过博客创建园本教研新平台。教师博客由教师自主建立和丰富,教师可以将幼儿教育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幼儿教育的精彩瞬间、教育观念的热点问题、教学实践遇到的困惑等等展示在个人博客中,教师之间通过访问对方博客可以了解和学习对方成功的教学经验,帮助对方解决教学难点。例如新任教师小黄老师在自己博客中提到不知道如何解决“入园新生哭闹”的问题,其他老教师通过博客留言介绍了他们处理幼儿入园焦虑的办法,有的教师建议用情绪转移的办法,有的教师建议使用家庭帮助的办法,将幼儿园的“传帮带”带到了网络课堂上,通过教师博客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鼓励教师通过网上论坛实现多方交互非同步沟通。作为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论坛实现教师与园长、教师与主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比如对于小二班王老师的疑问,有的老师在回复中写到:“教师可以以双簧的形式,以娃娃口吻说‘妈妈,抱抱’,或者‘妈妈,我饿了’等,激起幼儿对娃娃的爱。”有的老师在回复中写到:“老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参与游戏,通过‘小宝宝要打防疫针了,快去带宝宝去医院吧’等游戏语言引导幼儿角色游戏的扮演和开展。”
  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等多种交流软件、交流平台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质量和效率。为了使园本教研成果固化和传递,我们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
  三、以知识管理系统的整合提升为特征的园本教研
  每一次园本教研都是教师的“头脑风暴”,是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这些积极的教研成果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幼儿园工作,并有利于幼儿园园本教研知识的积累。但是如何保存这些知识,并能够持续地为全园教师服务,成为了我们思考的新议题。
  为了使教研成果能够传承和发展,我园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幼儿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以提高幼儿园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从实践运用来看,幼儿园知识管理系统对教研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也最为有效。它将传统的刻意安排的教研活动转变为工作学习的自然需求,将教研的制度安排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虽然也有一定的知识共享,比如,利用教研时间让教师介绍比较成功的教学经验,通过观摩活动来展示优秀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但是传统的成果存储方式不利于检索和查找。知识管理系统对园本教研的知识进行分类,比如“指导策略:如指导语等”,“教育技能:有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论文”,将教师优秀的成功经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以图片、文字和影像等形式集成于信息系统之中。作为知识提供者,每位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工具来记录、整理、提炼和传递知识;作为知识利用者,每位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窗口来搜索、阅读、学习和获取知识。知识体系库突破了知识传播手段和方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管理层级、人际关系等对知识传递的影响,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园本教研活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无论是组织常规活动还是教育活动都要思考:我要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我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教师就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深度思考,发掘其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使成功的教学案例成为包含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行为以及教育反思在内的知识包。知识管理系统促进了幼儿园教研成果的保存、传承和发展,教师的优秀案例、笔记和论文不再像以前那样藏之高阁、少人问津,而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和保存。比如,可以按照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对不同的教育经验进行梳理,也可按照笔记、案例和论文等不同知识呈现方式对知识进行重组,不仅仅是保存和展示教学成果,而是引导所有教师来参与教学成果的革新和再造,使教研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l+1=2”,而是通过在教研成果之间建立横向纵向的多维联系,实现“l+1>2”,通过幼儿园教学成果的创新和增值,提高了教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这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看得更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4:19 , Processed in 0.1776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