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福安:高考作文,思想和语言哪个更重要?
——一个科理生对考场优秀作文的“质疑”
深圳外语学校 葛福安
一、缘起
高三每次月考紧张的改卷、试卷评讲后,照例有一个“佳作展示”环节:作文讲评时会把50分以上的作文影印出来,发给大家看,为同学们写考场作文提供借鉴或者说模仿。这次作文题目审题有些难度,写偏题的作文多一些。从审题的角度,这篇题为《尊重之美》的文章切题最为贴切,因此就被作为首选。当然,它并不是一篇完美的文章,阅卷老师给了50分,但是,这篇文章在切题和文章结构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然而,正是这篇文章引发了此次的 “作文事件”:一位高三理科班的同学对这篇“样板”范文充满困惑,写给我们一篇“质疑”的文章。看到这封写在小张作业本上满满7页“信”,或者称“专业研究探讨论文”,我们感到喜悦、激动、惊讶、叹服,也有着深深的无奈……
二、月考的作文题和引起争议“高分作文”
作文题目是: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筱敏在《捕蝶者》中详细介绍了捕蝶者娴熟地运用各种方法,将蝴蝶做成各种各样珍贵的标本,名扬世界,捕蝶者们代表蝴蝶放弃了“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的生活目标和权利,可有谁知道蝴蝶的感受呢?也许这就是人们欣赏美不胜收的蝴蝶标本的代价。
请在材料的含义范围内,结合你的经历或认识,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初看起来,此次作文的审题似乎不会有太大难度,毕竟作文选材涉及的《捕蝶者》出自粤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必读篇目,上学期我们刚刚学过。但是,命题者对题目的“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表述,尤其是最后那句“也许这就是…的代价”的话,致使不少学生集中写“代价”。正因为如此,这篇《尊重之美》的作文才让人觉得它在审题上的切题和在文章结构上的扣题能够为很多审题出现偏差和不太会架构议论文框架的同学学习借鉴。
现在我们把这篇引来“质疑”的考场作文抄在这里:
尊重之美
一考生
爱默生曾说过:“大自然是一件从未被描写过的事物。”人亦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权利。倘若他被外在刻意描画或描写,无论其结果是何其美丽,在其个人面前都将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
尊重世间万物,不随意剥夺任何个体生活目标及权利。张晓风曾在一次山中游记中写道:“为何我们不能生作樵夫渔夫,而只能当暂游的武陵人呢?”这句话饱含深意。因为我们无法像真正的渔夫樵夫一样与山为友,与鱼虫为亲,我们很难以学会抛弃所谓的功名利禄去尊重世间万物,所以,我们终究只能作暂游的武陵人。正如《捕蝶者》上面捕蝶者将自己所理解的美强加于蝴蝶身上,却丝毫未考虑蝴蝶的感觉,任意剥夺其权利。因此尊重万物,应当不任(意)剥夺其生活目标及权利。
学会尊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更加澄明的心与广阔的胸襟。梅贻琦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他懂得如何去尊重人才,懂得真正兼容并包。他曾“三破格”录取华罗庚,尽管他并未(被)后世授予“大师”之称,但他为后世铸造了众多“大师”。他可谓是真的实践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也可谓是民国学人的一代典范。由此可见,学会尊重,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与气度,也需要澄明的心。
唯有学会尊重,践行尊重之德,方能成就人类之大善。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美德便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传统儒家学说中也将“尊重”归之于“仁”。尽管其出发点是有益的,但传统儒家却以“仁”为目标妄想建立一种以“礼”为“仁”核心的道德社会体系而一味地压抑人的自然本能及精神追求,其所形成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品质也势必是狭隘而落后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真正尊重人的自然本能及其精神追求,方能建立起一个先进而宽容的社会,才能成就真正地人类之大善。
总而言之,我们唯有学会尊重,尊重世间万物,尊重每一个个体,拥有澄明的心境与广阔的胸襟,方能成就人生之智慧。
应该说,这篇文章的入选,主要是它的切题与章法。这篇文章的“搭架子”意识比较强,它的每段起始句为分论点,每句都的扣题意识,这些句子共同架构起文章的框架。这是平时语文老师“叮嘱”的考场作文“秘笈”之一。这之所以被称为“秘笈”,主要是源于当下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现状,会写文章的学生是少数,更多的文章是结构混乱,语无伦次,毫无章法。因此,这篇文章被打50分,也有鼓励和引导学习的用意在。当然,在油印时,我们会把分数涂去,以“高分作文”之名发给学生。
对于刚刚进入高三的模拟考,大多学生对考场议论文写作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模式,这篇文章可谓在这个方面“先行一步”,于是,这篇文章就被选为样板。当然,它的思想性和逻辑性就被忽略了。当然,这篇原本让中下等的同学模仿的“样板”在很有想法的同学那里,就不能被轻易认同,甚至会被排斥。不过,对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对文章的质量与分数不太相称的现象,也就一笑了之。而老师会以“考场有运气成份”之类的话来解释,学生也就在这片刻的困惑之后把这事放下了,毕竟每天都还有那么的作业,毕竟对这类“浅水湾”般的文章似乎没有必要太过计较。
但是,这次碰上一个“计较”的学生。高三九班的郑浩聪,理科重点班的学生。平常就以读书多闻名,也曾经得过考场作文的满分,那是高一刚一入学,是一次记叙文写作。不过,此后就不曾有那么好的运气。但是,他文章的思想深刻、文笔上佳、漂亮的书写,在年级都是出名的。
一个课间,郑浩聪把写在三张作业纸上的一篇文章交给语文老师。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三、郑浩聪的“质疑文章”
第二次月考后,年级照常发了几篇优秀作文供同学们学习欣赏。但同往常一样,这些作文除了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外,也同时引起了不少疑惑。比如,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它在行文中的确有什么过人之处使得它能脱颖而出?它真的配上56、57、58分吗?为什么他的作文并不比我的优秀,他却拿到了高出我十几分的分数呢?
这些疑惑,同样是我的疑惑。这些疑惑反复出现后,由于缺乏与改卷老师的直接交流,难免使人灰心与郁闷。在看完这次的优秀作文后,我将这些疑问写下来,希望得到老师们的点拨和指引。四篇范文中,《尊重之美》一文是最令人疑惑的一篇,我对此文有一些粗浅的看法向老师们请教。
《尊重之美》一文结构清晰,基本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围绕“尊重”一词展开讨论,容易从其中提取出如下信息:
【首段】总:我们应尊重每一个个体;
【2段】分1:尊重世间万物,不任意剥夺任何个体的生活目标和权利;
【3段】分2:学会尊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更加澄明的心与广阔的胸襟;
【4段】分3:唯有学会尊重,践行尊重之德,方能成就人类之大善;
【尾段】总结。
我的段意概括均来自原文。文章的主旨可以总结为“学会尊重”或“尊重之美”。我认为文章虽然看似清晰完整,但却存在几点较大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中心观点,火力分散
中心论点可谓议论文的灵魂,是破立的焦点。本文所论是“尊重”,而“尊重”就像“爱”“善良”这样的话题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角度,若不择其一而行,很难将话题讨论得深入,而本文却在这方面有缺陷。结合材料与文章来看,此文中论述的“尊重”,当然是对自然万物的生命权利的尊重,推而广之,也能谈人对自然、天地、生灵的尊重和相处的方式等。文章首句引用爱默生的话,接下来阐述了人与自然在“未被描写”或者说“独特”这一本质上的共性。然后引出“我们应尊重每一个个体”这一结论。由此可以看出,首段谈及的“尊重”是:
a.对个体特点、本真的尊重,反对“同一化”和对个性的抹杀;
文章次段结合张晓风的游记和“捕蝶者”的行为,说明不剥夺“任何个体的生活目标和权利”,即:
b.对自然界生灵生命权的尊重;
第三段引用梅贻琦慧眼识才的事例,很明显是在赞赏一种:
c.对人才的尊重;
第四段站在社会的高度上,批判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个人的压抑和对社会的损害,所以与首段是相对的,谈的是:
d.反对对个性的压抑,提倡尊重个性;
写到这里,恐怕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讲什么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个人性的尊重,对生物生命权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每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段与段之间却缺乏联系,仅是靠“尊重”除了字面上的相似外,并没有起到线索或者中心论点的作用。就像射击没有准星,天女散花之后,看似弹痕满满,内里却毫发无伤。杜牧在《答庄充书》中写道:苟不先应意,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如入闤阓,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对讲求准确、深刻的议论文体来说,这真是一篇佳作吗?
在阅卷过程中,改卷老师可能没有时间思考,见文章层次清楚,紧扣主题就给了高分,而文章的主旨所在却始终说不清楚。题目叫“尊重之美”,由此也可见一斑:XX之美,笼统且放诸四海而皆准。这样的题目对一篇缺乏中心的作文来说,既是首选,也是唯一之选。
二、语言效率低下,词汇贫乏
如果说思想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血肉。韩愈说:辞不足,不可以成文。对一篇有成为一类文潜质的文章来说,简洁、精炼、有力度的语言更是极其重要,何况在不足千字的篇幅内。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细节:文章的分论点段,即2、3、4段,段首尾两句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少数副词略有改动,根本就是把同一句话说两遍!而文章的尾段,则是把前文已经出现的分论点句组合起来再说一遍!文中光是“澄明的心(境)与广阔的胸襟”就出现了三次。如此地反复咏叹,我究竟是该理解为匠心独具呢,还是词语运用上的捉襟见肘呢?
再者,作者语言功力的匮乏,更见于力度上的不足。三个分论点段,以第4段的论述最多,我就以此段为例。本段对“尊重”的论述,轻易冲上了社会的高度。除首尾两句,中间两句话概括了传统儒家思想,“以‘礼’为‘仁’核心的社会道德体系”,再用一句话表达了对这种思想的批判,“是狭隘落后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令我困惑的是,这寥寥几句话中频频出现的是“德”“义”“礼”“社会道德”“社会品质”“人类之大善”这样高屋建瓴的词汇,似是对“尊重”的探讨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了,但他的语言中为什么没有体现这样一种由浅及深的层次呢?为什么没有说明这种传统思想为何没有尊重人的个性呢?所谓大善究竟是何物呢?为什么我感受不到相应的张力的力度呢?尚未能触及皮毛就断然下结论,这样的论证能够服人吗?思想的高度是几个空游无依的大词就能提高的吗?
三、对论点的探讨只停留在“关键词”的表面
这一点其实在上文就已经提到了,因为论点的分散和语言的效率低下势必直接导致论证的肤浅。正如我在(二)中所提到的,每段首尾无谓地重复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人为地将本已不充裕的空间压缩得更小,每段只有百余字留给作者阐释他的观点。这种“为结构而结构”的做法,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能保证阅卷老师捕捉到自己的观点,但却落入了“为作文而作文”(或者说“考场作文”)的窠臼,甚至颇有作茧自缚之嫌。我深入文章的分论点段,即2、3、4段,将文章进行解构:
2段:除去首尾两句话共有4句话。①引用张晓风的一句话,②③句说明“我们难以完全亲近自然”,④句表达对捕蝶者的批判;
3段:除去首尾两句,只提到了对梅贻琦的几个评价如“真正的大师”、“兼容并包”“民国学人的典范”;
4段:除去首尾两句,用两句话说了传统文化对精神的压抑,用一句话表达了对此的批判;
5段:纯粹由前文已经出现的结论性文字再现组成。
由此可见,洋洋洒洒七八百字下来,真正言之有物的并没有多少。大量地结论性文字,如“所以…”、“由此可见…”、“也就是说…”、“总而言之…”,缺乏条理清晰、联系紧密、步步为营的论证来支撑,变成了空洞的口号;事例、名人名言有不少,但缺乏有力的逻辑思维把材料(文中的“材料”均指的是作者的“素材”)与所要阐明的观点联系起来,对材料本身的解读也不够到位,使得丰富的引证游离于行文思路之外,有时,甚至为了迁就材料,不得不割裂完整的逻辑。
但论证的肤浅若非细读难以发现,而“关键词”的反复出现在短短几分钟的阅卷时间内却时时发出一个文章“切题”的信号。然而切题是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集中笔力、深化论证吗?或许在阅卷时因为时间限制不能考虑得面面俱到,但作为优秀作品印发前,论述上的硬伤就该成为阻力了吧?其实,这种问题并不只存在于这一篇文章中,我也无意否认这些范文中有很多亮点,只是想说,我们在作文的过程中,是否不经意间忽视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或华美,或雄辩,或旁征博引,或文采飞扬,但这些美好品质都建立在语言的本质,即清晰、晓畅、严密上,奇靡却无力的文章向来都是被批判的。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难道是否认文采的重要性吗?自然不是。但不论多么富有诗意,多么立意高远的语言,反复地说,反复地用,陈陈相因,总会令人厌倦,若没有扎实的推进、演绎,也容易使主题成为空中楼阁,带来眼高手低的尴尬。仅看这次发的几篇范文,就满是“人类大同”“以万物之名”“人类这大善”这样的词汇,俨然一幅代表人类为自然请命、为万物请命的姿态,立意之高、论题之大让人有些心惊肉跳。那么他们真的具备驾驭这些论题的能力了吗?文中摆出的材料典故名人名言通俗到能不加详细阐发就与文章论述的道理浑然一体的程度了吗?作文比的是词汇的大小,还是词汇的贴切?是句子的华丽,还是句子的扎实?是材料的生僻还是材料的恰当?是思想的高入云霄,还是思想的扎实深刻?是谁看的书多,谁作文的技巧老练,还是谁的思考深入,谁的论述明白有力?对这些问题,中肯的回答是,在考场上,这些都重要。但更负责地说,总是后者更该先被重视。事实上,不要说大部分高中生,就是那几篇优秀作文的作者,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准了,却仍然很难把如此高度的思想阐释得令人信服。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很高,视野很开阔,那他不是身高超于常人,就是飘在空中,而我们之中,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巨人。
四、一些语法上的硬伤
文章中也有一些像缺字漏字、错别字的小错误,有的句子存在语病,有的论证存在逻辑上的错误。考虑到小瑕疵并不会影响到文章的大气候,此处就不细讲了。其实,读文章该是“取其一、不择其二”的,但我用近乎刻薄的态度挑着它的刺,只是因为用一篇一类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我给分,会打43--46分。
以上的想法,都是我在看过范文后萌生的,但细部的内容,却经过了认真的思考,真正写下来,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为了应付学业,不得不见缝插针,用下课和中午的时间写,所以不免语无伦次,表意不清,加上我眼界的狭窄,有的观点也比较局促,希望老师指正批评。
我作为一名理科生,同身边的许多同学一样,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临考时也常因肚内无墨,遭遇无米之炊的尴尬。但我相信只要有深刻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也是能写出好文章的,因为我看到很多理性的文字,虽然稍逊文采,但思想深刻,逻辑缜密,言辞简练,同样也很惊讶。平时年级选出的优秀作品,如果也能关注一下别的一些方面,如果老师能对这些作品作些简单的评价,写出它好在那里、不好在哪里,比起我们只是单纯地看,应该会好一引起吧。(高三九班,郑浩聪)
四、郑浩聪考场作文写得怎样?
相信读者读完我引用的郑浩聪这篇质疑文章后,你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学生了得,比很多语文老师的文章写得都好,专业,细致,中肯,有思想,文笔也好。
我也有这想法,而且,我看到的是原版(手写版),一笔清晰俊秀的书法正如文章的思路。这里我全文照引抄在这里,真正是佩服他的质疑的精神和漂亮的文章。抄过之后,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我写这篇东西,全比不上郑浩聪的文章。其实,语文老师真的能把文章写得让学生佩服的,现在着实不多,正无奈地印证了“青于蓝”的古训。
那么,在这次月考中,郑浩聪的作文写得怎样?得多少分呢?
我从郑浩聪那里要来他的作文,也抄在这里。让大家看看,这样一个“思想深刻”的学生,他的作文考场作文的“功力”如何?
郑浩聪的考场作文:
把心灵放归山林
如果说蝴蝶在山野中默默终老代表的是一种淡然安适的美,那么制成精美、名扬世界的标本则代表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快感。蝴蝶虚荣吗?当然不,因为无论是庸常的菜粉蝶还是美仑美奂的奇珍异种,都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在自然中。将他们的美大方展览的是人类。在这过程中,蝴蝶丢掉了生命,人丢掉了什么?
蝴蝶入诗是常见的,因为这种美的精灵总会触动诗人的心绪。不论是“穿花蛱蝶深深舞”还是“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描绘的更是一种“舞”和“啼”的活力,是生命最鲜活的姿态,而这种姿态最是标本盒中的蝴蝶所不具备的。我们在读诗的时候,最珍视的是静止的文字间那种灵动的气息,那种气息来源于读者脑中的印象,也就是说,若非有相同的生活体验,我们很难体会到“蝴蝶翩飞”这一个普通的场景空间何以令人感动,就算我们再专注的观察墙上的蝴蝶的美丽花纹,也想像不出它飞动时的体态有多迷人。
蝴蝶丢掉了生命,但以另一种形式将美保留下来。人丢掉最自然的心灵,却再难用僵化的思想体验自然的美好。人们或许觉得,就算脱离自然也不影响什么,因为如今城市中的大部分人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们唯一关于自然的印象来自于前人的书画,现在又多了电视、网络,更多美丽的照片、风景画涌入眼帘,如果照的不好尽可以用电脑改得如仙如幻。我们的技术起来越高,也把环境越来越虚化,改成想要的样子,就越不把自然放在眼中。这时候再宣传什么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究竟能引起多少真正的共鸣呢?就像一出生就被圈养的狗,被制成标本的蝶,它们未曾领略自由的滋味,自然不会向往自由。
但自然之美不能用数据衡量,这恰是现代人最理解的一点。自然赋予我们美的感受,这使我们的祖先在远未开化的时候就崇尚神秘的符文,刻下灿烂的壁画。这种尚美的性格流传到这一代,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希望自己雅致大方、礼让,这是美的性格;在杯具器皿上画下蕙质兰心的图案,那是美的象征。如果将自然之美抛弃,意味着人将与本性割裂开来,成为真正为七情六欲而活的“动物”。
古人的科技未及今人的千分之一,但自然的心灵却使尚美的诗流传下来。若要是看蝴蝶,别去博物馆,去追诗人的脚步吧。(43分)
应该承认,从郑浩聪的“质疑文章”,我们已经领略到他分析文章的方法和能力。我们也用他的方法来分析一下他的这篇考场作文。
文章的题目是“把心灵放归山林”,隐含的意思是让“人类把心灵放归山林”,它批判了“捕蝶者”这样的人类因捕蝶而使自己远离山林、远离自然,所以,以此立论。应该说,虽语言有些隔膜,却并没有偏题。他文章的首段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a.将他们的美大方展览的是人类。在这过程中,蝴蝶丢掉了生命,人丢掉了什么?
文章次段则从蝴蝶入诗而成为美的化身谈起,结合写蝴蝶的诗句,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力。但他的用意并不在此,而在于那自然界的“蝴蝶翩飞”的最灵魂的气息是任何蝴蝶标本也无法达到的。所以:
b.蝴蝶丢掉了生命,但以另一种形式将美保留下来。人丢掉最自然的心灵,却再难用僵化的思想体验自然的美好。
第三段用当今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对于电脑的依赖而对于自然的忽略,来证明当今的人们技术越高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之后文意一转:
c.但自然之美不能用数据衡量,这恰是现代人最理解的一点;
第四段从远古祖先尚美性格的流传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将自然之美抛弃,那意味着人将本性割裂开来,由此证明失去自然人类将变得非常可怕。所以:
d.若要是看蝴蝶,别去博物馆,去追诗人的脚步吧。
写到最后,郑浩聪似乎已经把自己的观点态度表明了:把人的心灵放归山林而不是在博物馆里,传承崇尚自然美的“人性”而非用技术把美固定。
凭语文老师的眼光下,除去考场改卷的因素,这篇文章也有一些硬伤。比如第二段,很关键的一段,郑浩聪却写得非常含糊,只是他自己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却没有考虑别人,考虑读者的接受。而且,第二段他其实是在用考场作文的一些技法来写的,比如用诗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但是,这只是铺垫,他要讲的意思在后面,因此就使这一段的意思包裹在语言背后。这样就存在立意不够扣题、材料与段落观点以及与全文中心观点不够切合的问题。这是整篇文章的问题,他的思想太过丰富,以致他不能够在短小的作文中明确表达自己。
应该看到,这篇考场作文里的郑浩聪,已经是在用考场作文的规则来写作文了,并没有完全用他在那篇质疑的文章中所展现的深刻与个性。他用了取媚阅卷老师的一些做法,比如用文采来博取眼球。这样想想,也许正是我们老师要求孩子学会媚俗,才导致他这样。如果不要求他,或许他反倒能够畅快明朗地表达自己了。当然,也可以说是考场作文就是一场有规则的竞技,就如我们寻常所说“带着镣铐跳舞”,不见镣铐是至境,看出镣铐是苦差。所以,这个孩子也是在适应江湖规则,只是不太老到,他有这方面的努力,却没有进入化境。这就夹生了,实在可惜。
但是,与那篇引起争议的《尊重之美》相比,郑浩聪这篇文章没有时时处处运用“考场作文”扣题的技巧,而是基本上在运用事理内在的逻辑的推演,一步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的逻辑,对论点的探讨没有只停留在“关键词”的表面,而是把文脉暗暗于语言背后流动。应该说,这样的文章才有着对读者智力的尊重,不像那种把点题句子明置于段首,吸引阅卷者的眼球,以期让阅卷者“不假思索”的来判定分数的文章,那是在替改卷者“考虑”“打算”的一种“媚”态。
但是,现实是,这类在郑浩聪看来并不是“佳作”的文章,却能在考场中有不俗的分数。今年广东考试院发布六篇高分作文后即引来质疑。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大一学生游昊翔同学认为首篇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引例频错、混淆事实,“影响不好”。同样也存在另外一个实事:平时写作表现出色的一些在老师语文老师认可的写作高手,未必就会在高考考场中表现出色。而在语文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被称为“文学天才”的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女生费滢滢在当年的高考作文不及格的“往事”。其实,每位熟悉“考场规则”的语文老师都不敢对自己认可的写作高手在考场作文得高分上“打包票”,因为,考场不如平时,作文分数有某些运气的因素存在。
五、面对“质疑”,语文老师怎么办?
当我拿到这篇质疑的文章后,我很震惊,也很感动,更很困惑。我震惊和感动的是,一个理科学生,在高三复习的紧张之中,没有放弃自己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深刻与细致,已经具备了做学问的某些专业素养。当然,拿到郑浩聪的作文后,也更感到困惑。每年的高考评卷场的“掌舵者”都会对作文批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进行各种强调,但是,这都无法改变写作水平与分数之间的不平衡。
只要是考场,都无法消除此类现象的存在。蒲松龄可以写鬼写狐,却无法入科场大人的法眼。也就是说,自古考场都有它自己的特别之处,有它的潜在的法则,比如作文,或许因它时间紧,或许因它是“制艺”的色彩,都无法在“耐读”上做太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掌握了考场作文“秘笈”的学生可以在文章的显性特征上多下功夫,而这正是一些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不屑为之的,因为他们更着意于文章的理性推演,也没有太多的兴趣放在语文老师(阅卷者)更青睐的“语言优美”,在他们看来,思想的深刻才是文章的至高无上之选。这样必然会让一些有思想的学生在考场中“很受伤”。
那么,“质疑”中的郑浩聪以后怎么办?
我们也有不少这样的学生会在一次低分的现实中低下高昂的头,也有不少老师会用“高分才是王道”的话来改变这些学生,或者让他们“暂时”地改变:毕竟考得高分才算胜者,考上大学之后,可以用你的思想去征服你想征服的人。
所以,“从”还是“不从”?这是一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