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文化经典欣赏的“两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06:3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文化经典欣赏的“两极”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一、一极是“语言”,一极是“思想”

思想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传统文化经典其思想的承载形式是语言。就拿先秦诸子百家来说,《论语》用平易雅正、隽永含蓄的语言传达“仁”与“礼”,《孟子》用雄辩有力、痛快流利的语言来阐述仁政的理想,《荀子》用朴素简洁、词彩缤纷的语言来宣扬“礼”与“法”,《庄子》用波诡云谲、汪洋恣意的语言来表达逍遥境界,《韩非子》则用深刻明切,辞锋犀利的语言构筑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自然要引导学生由“语言”到“思想”,语言是“入”,思想是“出”。“入”要重“细”,“出”则要重透。

不空说,就拿人教课标版必修3第三单元为例来说说。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要触及的是论辩性的对话,孟子与梁惠王面对面交锋,靠答疑推进。文章一开篇,就抛出梁惠王的问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对百姓施以小恩小惠,拆东墙补西墙,想增加人口而不得,所以他把困惑提出来,请孟子解析。

孟子没有绕弯子,只是借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请他回答: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一口答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此时梁惠王或许还不大明白孟子的真意,孟子也就不藏不掖,直接告诉他: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针对于梁惠王的好征战,信奉武力,行霸道,孟子提出了与之对立的“王道(即“仁政”)”,分三个层面展开,逐步深入。

一是“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行王道,施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显得透彻而具体。

行王道,施仁政,仅限于此是不行的,还需要再进一步,这就是“王道之成”,具体内容如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在这里指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他在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文章至此,思想构架已经完成,但孟子还觉得不实在,于是又用最后一段阐述行王道,施仁政者该有的态度。孟子大胆地批评统治者的虐政,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反驳梁惠王“于国尽心”。接着孟子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类比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强调“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就要梁惠王注意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使百姓归服。文章到这里圆满地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由此我们明白,孟子的思想之花是开在对话的田野之上,不苍白,显得艳美无比,就语言来说,巧妙设喻,排比渲染,强烈对比,锋利简洁的表述,这些语言形式都成了孟子表述思想的必要而实用的手段。随着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展开,孟子的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的仁政思想得以最丰富的呈现。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经典的欣赏,不能仅停留于语言,须得从“语言”一极走向“思想”一极。

那么,人教课标版必修3第三单元的其他篇章,其“语言”与“思想”各自呈现出什么?我们又可从中发现什么呢?限于篇幅,表格呈述如下:

篇目
语言形式
思想

劝学
多样设喻(1)正面设喻(2)正反设喻(3)反重设喻

多重对比
学习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意义)、学习可弥补不足,达到目标(作用),学习要讲求“积累”“坚持”,核心思想“学不可以已

过秦论
铺叙、对偶式排比

文有赋心,气如江海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师说
多重对比、感叹句

引证、例证

排比、对偶

连珠句

丰富的语气表达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诸子散文由“语录(单人语录、对话语录)”向“专题论说”发展;

2、诸子的语言与思想对后代的影响。

二、一极是“诵读”,一极是“感悟”

传统文化经典的欣赏是离不开“诵读”的,但不能止于诵读,还要进行“感悟”。

“诵读”首先是读准,其次是停顿(节奏)、语气与感情的把握。如《过秦论》中“也”的把握,又如《师说》中丰富语气的揣摩。这里不谈多的,就谈《师说》中的语气把握。

1、“嗟呼”“鸣呼”加强感叹,表现出有责任感的韩愈对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的无尽感喟。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要摹状,想象“士大夫之族”不以为耻的可笑神态,做到有声有色。

3、“如是而已”要读出结论的不可置疑。

4、第二段中的三组排比都提示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结论一致,但语气各有不同: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一句要读出疑问语气。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这一句要读出判断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这一句要读出感叹语气。

读,不仅仅是出声读,还需要默读、静读。

读,不仅是读文,还要读思想者(作者),还要读时代。

读,不仅是理解性读,还要探究性读。要为“感悟”作准备。

“感”什么?“悟”什么?

总的来说,“感”思想,“悟”人生,提升我们的生命境界。

如《师说》一文,我们可收获如下感悟:

1、不要以从师学习为耻辱,不学无术是可耻的,虚心向老师请教,是一件理智而光荣的事情;

2、只有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多向老师请教,多拜师学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可以避免走弯路。

3、“能者为师”,我们要虚心向一些内行的人请教。在择师上不必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

4、老师不可能是全才、通才,自己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老师,不要骄傲自满,瞧不起老师。“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是自然之理。

……

“感悟”可以是只言片语,也可以是长篇宏论。

三、一极是“古代”,一极是“现代”

传统文化经典的欣赏在时间上纵跨“古代”与“现代”,从“古代”来说,我们要学会尊重古人,要持唯物史观,客观地公正地评价古代先贤的思想,既要了解其思想在当时的意义与作用,又要探求历史的局限性。一句话,不能苛求古人。

如《师说》其思想价值意义与作用可简述如下:

首先是对教师的职能作用作了全面的概括: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

其次是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

作者指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在这里,从反面肯定了“学而知之”的观点。

接着指出: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这针对魏晋时的门阀作风提出了“从师学习”的进步主张。

最后在如何看待老师及师生关系上提出了如下在当时来说极为先进的观点:

(1)   能者为师,不耻下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

在这里,老师与年龄大小、老少无关,更与贵贱无关。谁拥有丰富的真理,谁懂得的道理多,谁就是老师。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具有“学问、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闪耀着民主、平等、理性、辩证的思想光辉,也打破了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开阔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弟子贤于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是作者对师道、师生关系的新的概括,对“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反映了闻“道”在先,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概括表现为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间的固定界限取消,将师生关系合理化、平等化,去除了“师”的神秘性、权威性。这是韩愈对教育理论的杰出贡献。这一教育思想观点与传统的“教学相长”是一致的,与当下的“向学生学习”的新观点有源流关系。

这两方面提出了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观。

(3)   尊重老师,奖励后学

韩愈提倡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精神,鼓励青年从师勤学。

当然韩愈所说的老师及向老师学习的内容有其特殊含义,他的师道观也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韩愈认为办教育的目的是复兴儒学、排斥佛老和推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他所强调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他所强调的“业”是六艺经传,他所强调的教学内容是“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旨不敢存”,“口不绝吟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这一些与我们现代所讲的“道”与“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带有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培养。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偏见。

传统文化经典的欣赏,自然不能停留于古代,还要从“古代”走向“现代”,一是以现代视野给予观照。如《师说》我们可以思考:

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荀子的学习观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没有过时,无论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还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荀子的思想都值得继承和借鉴。当然时代发展了,他的观点也需要补充和发展,如“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

二是古为今用,谈传统文化经典的借鉴作用,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现代意义的解读。如《寡人之于国也》我们可以作如下思考:

孟子在文中所表述的“仁政”思想,今天有哪些借鉴作用?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要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3、实现天下太平安宁,是人心所向的重要条件。

说“两极”,是便于缕析,实际上传统文化经典欣赏的两极在我们所引导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统一的,不是各自偏于一方的两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7:44 , Processed in 0.0769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