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以带读 非研不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08:1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以带读  非研不言

甘其勋


    年初《语文学习》编辑部约稿,颇感意外。我不是名师,连特级教师也不是。可能因发过偏激之论“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才与“名师”有了点瓜葛。要在“名师”栏目自说自话,自愧有鱼目混珠之嫌。但编辑盛情难却,说说我从村级小学走进重点高中、省教研室的“成长经历”,也许对青年教师有点激励和启发。



    道路坎坷  梦想未泯
    坦白地说,我初登教坛时并没打算当一辈子教师,更不会想到一生与语文教育结下不解之缘。1949年春,家乡解放,10月,在全区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群众大会上,我代表少年儿童背诵了老师写的发言稿,校长奖励我,让我跳级上五年级。所以,1957年9月,我从省重点高中毕业到一所村级小学当代课教师时,只有15岁半。当时满脑子作家梦,一心想考大学,“专业思想”很不巩固。
    简述1957年到1977年我的人生轨迹如下:村小代课一月,调到完小教六年级语文兼农业中学历史两年半;在县业余师范利用周六周日徒步到三个乡小教学点教中师语文两年;“下放”两月再“收回”教六年级语文两年;任县教育局教研员四年半(其间到学校“蹲点”、“支农”驻生产队、参加“四清”各约半年);再次“下放”挣工分三个月后,到队办初中教数学和物理三个月;辗转三所乡级完中教语文九年(其间驻生产队劳动一年,看学校大门半年)。——从15岁到35岁,特别是“文革”十年,我如一叶苇草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时沉时浮。但残梦未泯,总在挣扎。



    珍惜机遇  苦修内功
    幸运之神也曾偶露笑脸。1960年春,为培训小学俄语教师,曾被派到开封师院进修俄语半年,见识了大学之大。当年秋,师院招收函授生,我抓住机遇踏上进修中文之路,利用寒暑假多次赴师院参加“面授”,并有幸亲聆系主任、名教授讲《离骚》《古代汉语》,讲鲁迅、托尔斯泰……对于无缘进科班的我来说,这不啻一道道香甜的心灵鸡汤。函授主要靠自学,课余别人喝酒闲聊打牌下棋,我独自猛啃细嚼一本本教材,拼命汲取知识的乳浆,填补空虚的头脑。五易寒暑,当初全县一同参加函授的近200名学员陆续放弃学业,只有我和另外两名“同学”,终于在1965年夏拿到本科函授毕业文凭。后来省教研室刘彬荣主任说:在经济和教育双重贫瘠的豫南山区,其勋同志勒紧裤带踏上自学之路,他像淮南山区常见的一棵枫香树,屡遭风雨,几临夭折,但他把根扎进瘠土岩缝,尽力吸收着有限的水分。此可谓知我之喻。



    学以致用  改进教学
    函授毕竟是“杂牌”,我从不敢自称代指开封师院的“铁塔牌”。面对冷眼总告诫自己:得多付出十倍努力。于是除比别人读书更多更杂更细更深外,我从参加函授开始就运用所学改进教学。
    学了《现代汉语》,我参与《光明日报》“文字改革”专刊统一偏旁部件名称的讨论,1966年初发表《改进识字教学的好方法》,这是我在中央大报首次公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
    我根据汉语组词规律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如四字成语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主谓+主谓,如山清水秀;偏正+偏正(形容词),如青山绿水;偏正+偏正(数词),如千山万水;动宾+动宾,如跋山涉水;叠词+叠词,如山山水水……类似活动激发了学生积累词语乃至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使学生作文时遣词造句有所依循。
    学了《古代汉语》,我整理初高中课文中出现的所有通假字,也指导学生整理课文中出现频率高的文言实词、词性活用的例句、特殊句式等。
    学习外国文学是受“比较文学”的启发,我认真揣摩课文内外的同异,列出18页提纲,1983年发表《“比较教学”初试》,这是我最早获奖的教研论文。
    写提纲挈领的读书笔记是学习的金钥匙。我用于板书设计,不仅自己精心揣摩,也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教《火刑》时,要求学生用整齐的句式概括段意、层意。师生互动集思广益后,逐渐形成四字、五字、六字等多种板书。如:一、惨遭毒刑,二、矢志不渝,三、奋斗不已(1.离经叛道,2.流亡国外,3.落入魔掌),四、壮烈殉道,五、英名永存。经常进行类似的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课文,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凡此种种都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但加深了我对所学大学课程的理解,也提高了教学效率,让我的课有个性,为学生所喜欢。




    读写结合  笔耕不辍
    作家梦破碎后,我自省必须把课教好,才能站稳讲台,得以生存。“文革”之后,曾压得我喘不过气的一顶顶“帽子”纷纷落地,1978年,我调到地区重点县二高教语文,连续七年送六届两个高三毕业班,后任校长仍兼一个班语文课。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经过反思,我找到了梦境与现实的契合点——研究、鉴赏、评价课文中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新选入教材尚少参考资料的作品。于是借鉴朱光潜先生“以写带读”的治学方法,选定篇目,反复研读,再广搜资料,比较对照,写一篇文章读一批书,并努力读出自己的心得感悟,再形诸笔墨。如写《〈春蚕〉三题》前,重读《子夜》《秋收》《残冬》等小说,重读文学史有关章节,还借阅了叶子铭、吴奔星等学者研究茅盾的专著。读书逾百万字,写出来的《三题》仅约4000字,主要回答自己和学生容易困惑的三个问题:丰收为什么会成灾?老通宝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小说是不是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下这样的功夫的确很“笨”,但也乐有所获:提高了文学鉴赏力,课堂上游刃有余,再教茅盾的其他作品能得心应手,甚至再教其他小说也能触类旁通。
    从1980年到1987年,我利用课余时间陆续写出《“隐秀”之美》《独辟蹊径别有情趣》《喜剧性格与悲剧冲突》《〈猎户〉结构艺术浅探》《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彩笔写诗意淡墨传真情》《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典型揭示的真理》《不事雕饰自有风味》《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漫笔”不漫》《〈结婚现场会〉的主题》《〈天山景物记〉教学点滴》《〈伶官传序〉的结构》《红叶一片寄诗心》,《透过黛玉的眼睛》……这些文章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都是反复研读有所感悟才动笔,没有自己的心得绝不妄言。而且尽力按文学短评的规格来撰写,所以一篇篇文章先后见诸国内多家报刊。有的获奖,有的辑入选集,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转载。在此基础上,我独立撰写长篇文学评论,如《拨开魔幻的迷雾——评〈百年孤独〉》,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上。
    同时,我也注意反思、总结自己的点滴教学经验,如先后发表《阅读课文教法举隅》《知识短文教学浅谈》《农村中语教学改革我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怎样学习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等文章,由此而结识了名师、教授,也争取到参加全国性研讨会的机会。



    远离尘嚣  乐以忘忧
    人生有得必有失。我埋头教学,专心读写,往往坐失名利。但机遇常常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987年省教研室急需补充中学语文教研员,素不相识的室领导选中了我。同年首次评选中学高级教师,我的关系转到教研室仅一个月,但凭我已公开发表的50篇文章约40万字,竟顺利通过。
    在省教研室,自我定位做“桥梁”——力争做合格的教研员。因为我知道“正科级”多如牛毛,而潜心教研者寥若晨星。省里首次评“特级教师”时我曾受聘作评委,自己却终未评上“特级”。而有失也会有得。我有了更多时间沉浸于书籍,流连于写作,研究语文教育外,文学创作和评论也得之于心发而为文,并于1994年加入省作协,也算圆了我的作家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07:24 , Processed in 0.1173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