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08:2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评改一篇中学生的作文

孙绍振

在中学所有课程中,语文课的难度特别大,难在文本解读容易流于学生一望而知的表层,这一点已经获得普遍的共识;更大的难度是作文教学,这一点至今没有得到清醒的认识。近代从西方输入的课堂制是大工业生产方式向教育领域延伸的结果,其原则是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遍性。而作文教学则应该是个体的,因为每一个学生从用词到立意,从思路的控制到篇章结构,所显示的才气,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可以用西方一个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来形容。所以作文教学当以手工业方式为特点。一些作文课上,教师也作些讲评,但是以普遍共性为主,就只能讲到叶子的共同性,对于某一片叶子的特殊生机和缺陷,是不可能涉及的。故作文教学的原则,应该与文本分析有一定的差异,那就是更多地针对特殊的个案。用俗话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特殊个案的分析,不但对个体有效,而且对群体也有效,因为特殊中包含着普遍,正如苹果中包含着水果的普遍性一样。因而作文教学越是过细地分析个案,越是对群体有益,故个案分析是群体有效性的基础。

这是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般教师对批改作文望而生畏,多数采取逃避政策。表面上看,由于作文教学是手工业方式,工作量太大,但实际上,根本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素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不足以对个案作深刻到位的分析,因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要求教师具备直接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原创性。具有这种能力(也就是研究能力)的教师在目前并不是多数。

当然工作量太大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哪怕对敬业精神十分强的教师,也不能指望其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作细致的分析批改。但是,在一个班,在一学期的作文中,取一篇、数篇作文作细致的分析,乃至和学生一起重写,应该不算苛求。目前教师晋升职称都有书写一两篇论文的要求,这种要求本来不算高,但许多教师视为畏途,有些地区乃以工作总结之类代替。我想,与其写一些罗列现象、大而化之的所谓工作总结,不如要求其交纳一篇、数篇个案作文的微观分析。理想的微观分析,在我想象中,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我对福建龙岩市一位同学的作文的评注。

“碎石”改变了我

刘蕊畅

“三角形总是要向着圆不断变化。”这是一句我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思考的人生话语。

这个开头很鲜明,用一句套话来说:开门见山。从写作方法来看,有一定特点,就是用一个格言式的句子,亮明主题。但是,在表述上有不够周密之处,那就是“我从懂事开始”,这是不太可信的。“懂事”而且是“开始”之时,应该是童年,在那样小的年纪,就开始有了“三角形”向“圆形”转化这种带着哲理性的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表达上的不准确,这个毛病不大,改起来不难,把时间加以限制(如“在我从童蒙未开向青春少年转化开始,就不断体悟到……”)就可以了。

有了比较准确的立意,还不能成为文章,文章要求对主题的内涵加以阐释,要尽可能地深化。从下文可以看出,作者是懂得这一点的。

大家都喜欢圆,因此会动的东西下面几乎都有一个圆圆的轮子,因为它圆滑、实用,它可以跟随着你随心所欲地运动。而大家却不太喜欢三角形,因为它有棱有角,不依着你,总是有着自己的方向,一不小心还会划伤你,所以三角形总是会被许多人打磨成圆。

这一段是对“圆”和“三角”的矛盾分析。应该说是有所深化的:把抽象的“圆”转化为人生态度的“圆滑”,把“三角”转化为坚持“自己的方向”、“有棱有角”。这个阐释,使得主题的所指明确了,大体上是到位的。但是,在表述上仍然有瑕疵。“会动的东西下面几乎都有一个圆圆的轮子”,这样的概括性论断,在逻辑上不全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会动的东西,涵盖面太广了,从宇宙天体到人造机械,从动物到人类,会动的东西包罗万象,不一定都有轮子,即便人造的机械,如花样滑冰的鞋子,就没有轮子,下面是一把冰刀。概括不准确,就是立意不严密,必然降低议论的质量。

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而长大后的他们都被成长中的“碎石”打磨成了圆……我就是一个怀念着三角形时光的圆。

这一段的功能有二:第一,进一步阐发论题,把论题具体化,抽象的“圆滑”和“棱角”转化为孩子的经验,拉近了与自己的距离。第二,为下面的具体论述作自然过渡。但是,这里论述“三角”(个性)转化为“圆”(滑)的条件时用了一个暗喻“碎石”。这个暗喻有点生硬,没有来由。前文并没有埋伏,后文所举的例子也没有照应,显得突兀而且多余,好像一部机器上一个没有用处的螺丝钉。更大的毛病是把话说得太绝对了。“所有的孩子都是”“三角形”,这话还有点道理,至于说他们“都”被“打磨成了圆”,就显然与事实不符了。照这么说,所有成年人就都不可能有任何个性了。

小时候,爷爷问我:“你长大了理想是什么呢?”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江上乘着小船捕鱼,这样不仅好玩,还很轻松自在哩。”爷爷却嗔怪道:“你怎么会喜欢这么没出息的职业呢?算了,生活的经验会告诉你的,你还小。”我奇怪地望着爷爷:“难道捕鱼就是没出息的职业吗?”我带着对生活经验的探索改变了我的回答,现在的我回答是:“我要当法院院长、教育部长。”这时已变成圆的我回想起那个不规则的三角形不禁感慨。

这个例子,意在说明,自己捕鱼的理想本来别树一帜,但是,与当官(部长)的世俗理念不符,因而不得不在口头上“改变”。例子的潜在意味与论点是符合的,但是,表述上却有很多不周密的地方。第一,前文已经说明,“圆”是被“碎石”“打磨”的结果,但是,这里作为“打磨”者的爷爷却并没有“打磨”,相反十分宽容:“算了,生活的经验会告诉你的,你还小”,这和“打磨”对不上号。第二,“我带着对生活经验的探索改变了我的回答”作为论据,是关键,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怎样“改变了我”是重点的重点,应该细致展开,才能使论题有说服力。然而,这里却只讲了个结果,而且把它压缩成一个定语分句放在复合句中,被淡化了。第三,这个论据的核心是从有棱角变成没有棱角,原来的理想是捕鱼,只是“轻松自在”,并未显出有多明显的棱角。第四,后来说要当“部长”,也并没有十分清楚地表明有多“圆”,因爷爷只是认为以捕鱼为业没有出息而想当部长,很是虚无缥缈,也可以理解为赌气。这是一种棱角的特殊表现,还能算是“圆”吗?还有一个小地方用词不准确:“这样不仅好玩,还很轻松自在。”“不仅”、“还”(相当于“而且”)这是个递进结构,“好玩”和“轻松自在”是同性质的,构不成递进关系。如果说不仅好玩,而且收入也可观,在逻辑上就比较通畅了。

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记住了,中国的地图像一只公鸡。”我连忙说:“老师,我觉得更像我家那只会跳舞的花猫呢!” 我那时候相信老师一定会说:“哦,一定很像。”可老师却对我说:“中国的地图是世界上公认的公鸡,你不要再提你那会跳舞的猫了。”于是我知道了老师讲的话一定是对的,至少要听。上中学后,地理老师问我们:“中国的地图像什么?”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公鸡。”看着老师一脸的微笑,我这个被打磨的圆,想起了从前那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的回答,不禁一阵心酸。

这个例子举得稍微切题一点,至少比上面那个例子好。一是写出了被老师“打磨”的过程,二是点到了“公认”的不一样。但是,这个例子还是不够圆满。因为中国地图像“跳舞的猫”,实在不伦不类,在外形上、内涵上,毕竟不如公鸡那样得到认同。这就可能带来反作用。有棱角、个性,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相当的合理性,任意抬杠,胡说八道,达不到“信念”的层次。对于“棱角”、“个性”,也要有分析,二者都有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对于幼稚的错误,不断修正,是良性的,坚持错误,顽固不化,则是恶性的。

我曾经想过:人可能是有一双翅膀,只是没发现它而已;地下可能也有一个世界,里面生活的全是小矮人;天上一定有一个仙女城,里面全是可以变出棒棒糖的仙女……可是这些想法全被一个个“资深人士”痛批了一顿。于是我知道了“资深人士”的话永远是对的,至少你说不过他们。

这一段枚举式的例子,有点不切论题。人可能有翅膀,地下有小矮人的世界,天上有仙女等等,只是孩子的幻想,和论题所说的个性和棱角,一个在幻想的层次,一个在现实层次,不是一回事。把这些幻想和“资深人士”的理性观念拿来对比,并不能证伪“资深人士永远是对的”,退一步说,如果你真诚地相信这一切,就应该和他争辩,表现自己的“棱角”。争辩,多次的争辩,结果是你被“打磨”了,失去了自信,认输了。文章,没有把“打磨”这个立意的核心化为贯彻始终的意脉,也没有把“碎石”的暗喻(其锋利,其反复挫伤)发挥清楚。

的确,生活的“碎石”改变了我,把我这不规则的三角形打磨成一个圆滑、听话的圆。现在这个实实在在的圆怀着对那个不规则三角形的怀念、向往、心酸记录下这篇——“三角形遇碎石变圆记”……

我禁不住要问:这种改变是必须的吗?

最后一段写得比较好,不但总结全文题旨,比较全面,而且最后一句用了一个反问句,显得有余味。唯一的不足,就是“圆滑”似乎用词不当,因为全文并没有什么事例显示出作者的“圆滑”,“圆滑”有虚伪的意味,作者所举的事例,充其量只是软弱,不够自信而已。

抒情叙事散文和议论文固然有根本的区别,一个重感性,一个重理性,然而,作为文章,也有其共同之处,那就是情感和观念的脉络必须前后统一。这种统一,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深层的。在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达到这样的境地,最起码的要求是,论题和所举论据要高度统一。所谓高度统一,就是不但在表层的语言上,而且在隐含的意味上严密一贯,不可偏离;统一的关键在于把握,使之贯彻文章的首尾。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引用名人格言为主题的方法。但是,引用名人格言,要注意两点。

首先,格言是抽象的,要使它有说服力,而且有血有肉,就得对之论证,这就要有与论题高度一致的事例。事例是无限的,因而,要选择最雄辩的,要用最精确的语言加以严密阐释,文章才有说服力。这篇文章,题旨是不错的,但是,所举事例不够雄辩,不够严密,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其次,对格言要加以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一切格言由于把复杂的生活和思想简化为一两个句子,都免不了有片面性,故将名言反过来,作否定的表述,思路就会活跃起来。知足常乐是对的,但知足就不可能常乐也有道理;笨鸟先飞有道理,但笨鸟不一定能先飞也不是没有道理。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天赋,对某些人来说是深刻的,对某些人来说,则是荒谬的。对一切现成的、公认的、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言而喻的说法的反思,是为文立意深化之道。

这篇文章最大的缺点,乃是对开头所引的格言式的论题没有分析,造成了论题的片面化。“三角形总是要向着圆不断变化”,这太绝对了。反过来说,三角形并不总是向其内切圆转化,也许更有道理。并不是一切有个性的人,都命中注定会变得圆滑。立意要深,就要作层次深化的分析:分析出变得圆滑和坚守个性的不同原因。为什么有些人变圆滑了,有些人则相反?当然,有些教师会说,这样的要求对中学生似乎有点过分了,但是,许多美国小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将不同的观念加以展示,有所赞成,有所反对,再从中提出自己的观念。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英语托福作文考试中,这种“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最高分的标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8:27:22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批改也须借助文本细读

——关于一篇学生作文修改的对话



福建师大文学院 孙绍振 江苏昆山市城北中学 周向军



课文解读成为目前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课文是经典,解读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毕竟有历史的积累,有时一篇文章,有上百篇的文章可以参考。相比起来,作文教学没有这么多参考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教学是手工业式的,其基础是教师对每一篇作文的解读,由于没有历史积累,因而更具挑战性。其次,对学生的作文,不但要解读得准确,而且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他改进。从这个意义上,理想的教师,不但要有相当的解读水平,而且要有相当的写作水平。道理说起来抽象,下面是我们对同一篇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时的书面对话。

机  会

殷 旻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题记



(周:“头脑”改为“人”,如何?孙:不能改的,因为第一,原文是法国微生物学家、细菌学的奠基人路易斯·巴斯德的话。这是权威的格言。如果要改的话,把“机会”改为“机遇”,这是更准确的翻译。在古代汉语构词法中,往往用“头”代替“人”,如“元首”(《尚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如“黎元”(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第二,从现代汉语来说,这句话中的“头脑”比“人”好,因为人是抽象的,而头脑则比较具体,再则,头脑是人的局部,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所在。它能唤醒读者的记忆去补充其余部分。从形象构成来说,有特点的细节胜于整体。如辛弃疾的“春在溪头荠菜花”,不是别的地方没有春色,而是辛弃疾选择了局部代替整体,比整体更生动。)

人人都喜欢成功,喜欢被别人羡慕的感觉,(周:把“羡慕”改为“赞美”,把“感觉”删去如何?孙:不好,羡慕可能是无声的,如某种眼神,也可以是有声的,如赞美的语言。羡慕到一定强度,关系密切,才会用有声语言表述出来。故“羡慕”比之“赞美”不但涵盖面要大,而且更贴切。“感觉”二字,可改可不改。凡可改可不改,一般不要改,以免学生觉得一无是处,失去信心。)可是人人又都有些惧怕成功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比如时间,比如汗水。(周:这个句子不太顺,改为“人又不愿付出必要的代价”怎样?孙:你改得有些道理,原文中“人人”把话说得绝对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害怕付出代价的。改成“人”,绝对化的意味就淡得多了,但是,还是不够到位。如果改成“人们往往”,就会委婉一点。把“惧怕”改成“不愿”,也不如原文更富于感性。)而即便是吃苦耐劳如黄牛般勤勤恳恳,也未必就能摘下成功的果实。(周:改成“有一种可能即便如黄牛般勤勤恳恳,也未必就能摘下成功的果实”如何?孙:这句肯定得改。前面说的是惧怕付出时间和汗水的代价,后面说即使如黄牛般吃苦耐劳,这是思路的转折,要有足够的强调,光一个“而”,是不够的。你改得挺到位。因为这是核心观念,最好再强调一下,在这句前面加上一句“然而,成功并不一定与汗水的付出成正比”,把“有一种可能” 删掉。)所以,人们需要机会。(周:这一段逻辑上有些混乱,一定要突出“机会”的重要性。而且,这句太生硬了,改为“这时候机会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一定不亚于主观的勤奋和刻苦”。孙:你这两句改得非常好。逻辑转折得到强调,主题也更突出了。如果允许吹毛求疵的话,把“一定”改为“肯定”,把“人们”改为“人”是不是更好一点?)

然而机会不像空气,遍布每一寸空间。

它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寻找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些抓得住机会的人们。之后的事情可想而知,人们得到了机会,就仿佛在去往成功的道路上插上了翅膀,越飞越高,最后达到理想的彼岸。(周:我想把“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到“越飞越高,最后到达理想的彼岸”全部删去。因为这一段是“转”,不可一下子就过渡到机会怎么怎么容易得到,而应突出机会的来之不易。孙:你说的是对的,这里本该强调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重点在:对于没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就会失之交臂。因而,文章的思路应该落实在随时随地准备迎接、寻找机遇,抓住机遇,而不是机遇“寻找它的主人”。文章的毛病是思路偏移。但是,把此段全部删去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文章中还有可贵的话语,那就是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的“不经意”。因为“不经意”,所以容易失去,最好把它反过来发挥一下,那就是要时时处处“经意”,这个“经意”,就是一种“准备”,属于心理“准备”,是最起码的“准备”。有了这个基础(“经意”),文章的逻辑大致可以了。但严格说来,还不够明确,为了更严密一点,最好从正面说明一下:“所谓‘经意’就是对一切看来平常的(把文章后面所说的‘如吃饭、睡觉一样’说法提到这里来)也不要放过,也要捕捉其中可能存在的机遇。”这样,下面一个很长的例子,在逻辑上就接得上气了。)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那么一片羽毛。(周:这比喻来得很突兀,“羽毛”的所指很含混,没有说清是什么,还不如把“一片羽毛”改为“一件事”,平实一点。孙:这个批注也比较到位,先要把事情说清楚了(“一件事”),再作比喻(“羽毛”),不然就给读者没头没脑的感觉。)看着很轻,实则意义重大,那是我最在意的一次成功。也就是那件事,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机会……(周:不如删掉。孙:可删可不删的,尽量保留。)

那是小时候了,那时的自己,懵懵懂懂,也不知道怎么成功,怎么光荣,只是觉得站在舞台上,有那么多人看着你,为你鼓掌,真的很好。然而又不知道自己怎么有本事站在那么多人的面前。要知道,表演似赌局一般,表演得好,掌声雷动;表演得差劲,嘘声一片。要知道我自尊心强,万一要是面对一大片黑压压的倒喝彩,不哭出来才怪呢。然而,哪个孩子不愿意被别人多夸几句?所以爸妈常对我说:“你要做好准备,等到有了机会,就要懂得抓住,这样才能够成功。”对当时的我来说这固然是听不懂的奇怪的话,然而爸妈也未曾放松过对我的要求。练琴,对那时的我来说几乎就是一件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周:与文章中心不符合,整段删去。孙:这一段文章的确有“与文章中心不符”之处。文章写向往成功和惧怕失败的矛盾,其中有父母讲的“等到有了机会,就要懂得抓住,这样才能够成功”,这正是文章的主旨。只是作者没有抓住。完全删掉,是比较消极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在逻辑上调整一下,先说自己向往成功,但是对可能的失败怀着恐惧。在练习钢琴的时候,也只是“懵懵懂懂”,只觉得如“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虽然,父母对我说过“有了机会,就要懂得抓住,才会成功”,我也感到有道理,但是,并没有和钢琴练习联系起来。)

曾经以为日子就是这样如流水般哗啦啦地过了,(周:这句话要不要删?孙:这句话在逻辑上比较生硬,但是,也可以保留,只要在后面加上一句“没想到机遇就在‘不经意’中降临了”,就比较顺了。)然而有一堂钢琴课,(周:这句话,在逻辑上好像很生硬,删掉也不可惜。孙:你是对的,关键在于“然而”,在这里不但多余,而且引起逻辑混乱。因为这里的上下文并没有转折的意味。)下课之际老师兀然说:“你也学了这么久了,这样吧,今年的新年音乐会给你安排一个节目,回家挑首曲子准备一下。”波澜不惊的一句话,却在我心中抹开层层的涟漪。(周:“波澜不惊”,明显用词不当,改为“老师很平常的一句话”。孙:你说得很对。这不但是用语不当,而且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明明下面写的是内心“压了很久的梦被翻了出来”,“‘梦想成真’的感觉”,不是“波澜不惊”,而是内心波澜涌动。)一个在心底压了很久的梦被翻了出来——紫色的绒布帘幕,金色的耀眼的灯光,舞台,观众……(周:我觉得,要与前面照应,应该改为“炫丽的舞台,狂呼的观众”。孙:你这样一改,很简洁,而且有文采。)不知道那时是怎样想的,只是心里有点不安,(周:这句话显然又是自相矛盾,刚刚说了不知那时是怎样想的,接着又说了相反的意思。删去。孙:咱们所见略同。“不知道那时是怎样想的”,和内心波澜的描写是矛盾的,删节是完全必要的。)又有点“梦想成真”的感觉。(周:我想改为“一会儿,我心里开始紧张不安起来”。孙:改得也是很不错的。固然“梦想成真”孤立起来也不错,但是,和后面的“开始发呆”不统一。)所以回到家里,(周:改为“一回到家里”。孙:改得很好。这里是时间上的连贯,不是逻辑上的因果,故不能用“所以”。)第一次面对着熟悉的钢琴,(周:“第一次”,不通。删去。孙:有道理。“第一次”,明显不妥,明明是“熟悉的”,不是“第一次”。除了删节,还有一个也许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加上一个“好像”。不是“第一次”,而是“好像第一次”。)开始发呆:(周:改为“我竟然开始发呆”。孙:好,有了竟然,就写出了抓住了机遇以后感觉的变化,看见钢琴,就和以往不同了。)你怎么了,这不是你做梦都想要完成的心愿吗?为什么现在又打退堂鼓?往日沉默了那么久,为什么此时不敢展现自己的才华呢?你忘记爸妈常对你说的话了吗,机会来了吗?(周:改为:“机会不是来了吗?”孙:改得很好。本来文章的主题就是抓住机遇,可是作者却用了一个疑问句,自我反问,并没有确定,就说自己“没有退缩”了,逻辑上有断裂。把它改为“机会不是来了吗?”就不是疑问,而是用否定的反问来肯定。但是,从文章的重心来说,这还不够分量。最好在这里,强调一下主题句。其次,把自己的体悟“不经意”再提示一下,进一步发挥,主题就不会在平面滑行,而是有所发展,有所深化了:“我突然想到父亲的话‘抓住机遇,才能成功’,多年的梦想啊,走向成功的机遇在不经意中来了,也可能在不经意中失去。”周:再加上一句:“我内心里仿佛有两个我在对话。”孙:这里加上这个句子,不俗,使得主题深化了。)终于,没有退缩。于是我开始比平常花更多的时间;(周:删去。孙:这句话,本来不一定要删,但是,太软弱,太无力;而且有碍于思绪的连贯性。删去也好。)于是我开始一次又一次想象登台的样子;我开始期待,开始屏住呼吸期待着那属于我的光芒四射的梦。我想那是属于我的机会,既然我准备了那么久,等待了那么久,那么,就让我抓住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一天,到了。(周:改为“那一天果真到了”。孙:可改可不改的,不改。)依旧是被闹钟唤醒,阳光洒在华丽的演出服上,很像是那么一回事。(周:改为“我在镜中发现今天的自己真的好漂亮”。孙:原文“很像是那么一回事”,词不达意。这样一改,就明确提示了作者内心的快乐。)《天鹅》,(周:改为:“《天鹅》,对,我今天就演奏《天鹅》,我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我仿佛看见自己在天空翩翩飞舞。”孙:加得好,这是重点,表达自己的激动,用抒情的想象,赋予双关含义,很生动。改到这样程度,说明教师有相当的文学修养。)我将要在音乐会上弹奏的曲子。它正安然躺在桌上,仿佛沉默,却又似乎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周:这似乎应该删去。孙:我想这几句挺精彩的,渲染作者兴奋,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对乐谱的想象,这是抒情,不过是通过对乐谱的感受,和前面的直接表达不一样,挺生动的,删去就可惜了。)妈妈没有说什么,(周:改为“要上台了,妈妈没有说什么”。孙:这里改得也有道理。连贯性加强了。保留了作者含蓄的用笔:母亲没有说话,但是,在眼神中有更多的话。)只是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我,那眼神好像在重复着往日里那些话语“把握机会,就能成功”。(周:改为“然而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一直注视着我,那眼神好像在重复着往日里那些话语对我的叮咛与嘱托”。孙:这里改得也不错。)绾起头发,套上长裙,我看着镜中的自己,喃喃道“这是属于你的,(周:改为“我再次看着镜中的自己”。在“属于你的”后面加上“绝佳机会”。孙:加上“再次”虽然只是两个字,很含蓄,但是很有潜在量。说明不止一次地端详自己。而“绝佳机会”则是画蛇添足。)好好表现”。演出现场自然很是热闹,我静静地坐在后台,(周:把“自然”删掉。孙:“自然”是多余的,删得好。)数着裙子上的小花。一朵,两朵……(周:改为“等待着属于我的那一刻的到来……”。孙:数着裙子上的花朵,细节的内涵不明确,不知是要说明激动还是沉静。删去也好。)“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曲《天鹅》,带给心灵无限的抚慰,掌声欢迎!”主持人的声音响起在耳边。(师:改为“希望这首曲子能带给你心灵无限的抚慰”。孙:原文有点断裂,这样改比较完整。)

到我了,轮到我了。那么多天的辛苦,就集合在这几分钟之内了。走上舞台的瞬间,我仿佛看见上方机会闪烁着灵光。(周:改为“我仿佛看见一只美丽的天鹅在向我闪烁着灵光”。孙:改得好,把抽象的“灵光”改为“天鹅”与前面“天鹅”的乐曲和想象连贯起来,形象的感染力就叠加起来了。)其他的已经记不清什么了,只记得那时候的心跳很快,周围都是金色的光,我被围绕在一片光芒之中,伴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滑落,我的心也变得沉静下来。(周:先在这句后面加上一句“又回到了我扬帆起航的海港”,这里要有足够的分量,“悠扬的琴声响起,大厅里的我仿佛就是一名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长,指挥着键盘在音乐的海洋里驰骋,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淌,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也随着波浪远赴重洋……”孙:这一段补充,好处在于,第一,这是全文情绪的高潮,要增加氛围和感受的强度,要浓笔重墨加以渲染;第二,很生动,从现实境界进入想象的境界,用了一些华丽的语词,强化了情感的力度。)停顿几秒,我听到了如雾气般向我袭来的掌声,(周:把“雾气”改为“潮水”。孙:改得好,把不恰当的比喻变成恰当的形象。)那是属于我的掌声,属于我的第一次表演的掌声;属于我的准备太久、抓住机会取得成功的掌声, (周:删去。孙:这是可以删的,但是,最好保留“属于我的”。因为它很生动,又很有思绪含量。非删不可的应该是“准备太久”那样可有可无的定语。)我笑了,笑里含着那些梦与泪,无限春风!(周:改为“笑里含着梦的甜蜜与泪的咸涩,终究还是无限春风从我的面庞拂过,只是不再无声无息”。孙:改得是很到位的。主要是在“梦的甜蜜”中增加了“泪的咸涩”,文章的思想分量就更重了。)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登台,之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已经忘掉许多了,然而这件事却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因为我一直记得:

机会,真的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周:把“第一次登台,之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删去。改为“现在登台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但我更加明白:机会,真的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孙:这样改动是不错的。从结构上说,是首尾呼应。但是,这样的呼应,并不是最好的呼应。最好的呼应,是把主题句或者名人格言再发挥一下。在重复了“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后,把文章中自己独特的体悟点明一下:机遇往往来得很轻易,失去也是很轻易。所谓有准备首先就是对轻易而言的,在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中看出潜在的机遇,紧紧把它抓住。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强调名人名言的重要,却忽略了名人名言是别人的,而写文章要把别人的化为自己的,只有把自己的体悟渗透进去,文章才可能有深度,才有自己的生命。这样的首尾呼应才不会是呆板的公式,才会有灵活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3:58 , Processed in 0.1639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