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本课程: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11: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本课程: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作者:孔夏萌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快速增加,其随迁子女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农民工子女入学后遭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对农民工子女实施融合教育既是教育公平的价值诉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是建构全国性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校本课程可以帮助农民工子女尽快适应现有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中来。

【关键词]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农民工子女

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西班牙召开,会议确定了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原则与目标,即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要;有特殊需要学习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在普通学校实施此种融合性教育方针,是反对歧视、建立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融合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本文中融合教育是针对农民工子女提出的,专指城市公办学校中促进城乡融合的教育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建构全国性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而且能够成为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尤其是面对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增加所带来的城乡教育结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在融合教育中的优势,以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成为本文探讨的着力点。

一、 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凸显融合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快速增加,其随迁子女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统计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而在城市中生活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提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教育公平以及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城市学校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开展多种工作,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心理辅导、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这些工作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以及不公平的歧视,农民工子女人学后遭遇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1. 交往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巨大的社会变革使得人与人之间文化差异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学校,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感到文化摩擦甚至是冲突。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不同地域,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其观念、语言、习俗必然存在诸多差异。对于一个刚来到新城市,还有许多方面需要适应的孩子来说,此种文化上的差异在同伴交往和学习上造成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笔者对某实验区试点学校的调研发现,在“农民工子女的同伴交往状况”方面,一所小学42.1%的农民工子女学生选择了“与同学交往较少和偶尔交往”一项,而另外一所中学选择此项的农民工子女学生比例则高达58.4%。同时,农民工子女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意识也较弱,一项对武汉和北京农民工子女的调研发现,当被问及“是否会在上课时主动回答问题”时,15%的农民工子女学生表示不会,45.7%的农民工子女学生表示不一定,只有39.3%的农民工子女学生明确表示会:同时,虽然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在对学习的感兴趣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对自我学习的感知不如城市孩子。

2.学校教育中的身份强化

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固有观念的影响,农民工子女虽然能够进入城市学校学习,但城市成员对其认同度较低。这种现实使他们面临身份定位的尴尬和自我意识的迷茫,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容易形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强化”。身份强化包含两方面,一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儿童的“农村”身份强化。一项统计资料显示,30%的流动儿童出生在流入地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城市生活的时间平均长达3.71年。平均而言,这些流动儿童在“家乡”生活的时间不足一半,而在流人地城市生活的时间则超过一半。在教育实践中,不恰当的分层教学会强化农民工子女对自身农村身份的“内省”,消解业已形成的城市身份认同,使之产生被遗弃甚至是被歧视之感。二是对有农村生活经历儿童“农村”身份强化。如果学校开展差异教学时有意识地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差别性对待和补偿.此种痕迹太重的分层教育,会加强农民工子女对自身弱者身份的体认,久而久之形成自卑感。

3.遭受挫折后的心理问题

在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影响下,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后,在产生复杂心理情绪无法排解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我意识模糊,身份定位不清。边缘化的自我意识和身份定位,使农民工子女虽然身在城市学校,但未必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真正接受城市生活。二是情感失落。农民工子女在遇到烦恼时,最主要的做法是闷在心里。对歧视感受的不同程度导致烦恼排解行为的不同,越是对歧视感受深刻,他们的烦恼排解行为越消极:歧视感受越少,烦恼排解行为越积极。三是自卑和内向心理。从已有学者研究结果来看,“被动”是农民工子女的特征,他们都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被动地接受交往。在不熟悉的城市环境中,大部分人呈现出腼腆、相对内向的性格特点。

(二)实施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公平理念的价值诉求

近些年随着有关学者的呼吁以及全社会的关注,我国中小学已经取消了借读费和户籍限制,城市公办学校成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要渠道,因此,农民工子女已经可以得到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所以教育的起点公平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使其在学习、生活、心理上真正融人城市新生活当中,并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即教育过程中的平等、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平等等问题。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不公平的歧视,农民工子女人学后遭遇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狭窄的知识面成为他们与城市孩子交往的障碍:城市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转嫁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因乡音、习惯而被城市孩子取笑。长此以往,农民工子女受到有形和无形的歧视会在其幼小的心灵中造成创伤、留下阴影,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使其人格逐渐被边缘化、被扭曲变形。可以看到,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受教育情况令人担忧。融合教育正是基于此种教育的现实困境、应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诉求应运而生的。它提倡更好她促进城乡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格,提升个体生命智慧,彰显个体生命价值。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然而,受种种复杂的历史、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整体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地域发展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社会差距也日益凸显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特征,而在知识社会中.作为社会公平的前提,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融合教育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城乡文化冲突,破除区域习俗的壁垒,结合教育与城乡文化交流过程,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适应现代主流社会发展。融合教育正逐渐成为实现并扩大教育公平、缩小社会差别、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 校本课程在实施融合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彰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川由于国家和地方课程考虑的是对学生共同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很难兼顾城乡学生差异性和多样性。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为构建全国性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环节,是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进文化融合

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城市学校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农村学校,城市学校使用的教材也和农村学校不同。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各地,除了教材,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学进度也有区别。因此,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距。现实社会中农民工子女分散在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城市有大小之分,文化亦有区域之别,因此各地城市学校的融合教育不能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需要扎根本土,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不同教育资源,满足城乡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文化的融合需要教育的依托,学校应有意识地针对城乡差异开设与区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此种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倡导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彼此适应与融合,从而激发学生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实现多元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进身份融合

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后,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子女存在复杂的“边缘人”心态,既不认为自己是乡村人,也不认同自己是城市人。这反映了学生既有与乡村传统文化“脱根”的期盼,又有难以扎根城市文化的失落与困惑。校本课程开发通过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对学生进行“无痕”的课堂教学,借由课程破除以往一元文化的教育思路,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搭建文化共享的平台,让农民工子女得到理解和尊重:通过营造多元文化的环境与氛围,使学生感到切实的平等。以融合教育理念指导的校本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从而淡化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意识,促进身份融合。

(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进心理融合

文化的差异以及边缘化的身份意识,往往使得农民工子女在融人城市生活方面举步维艰。身份、教育、家庭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因素等原因使得他们不敢接近城市的同学,阻碍了他们与其他人的沟通和交流。面对现实中遭遇的挫折与压力,如果没有适时疏导,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容易走向封闭与自卑。此外,在城市学生对农民工子女存在偏见的同时,不少农民工子女对城市学生也有排斥心理。面对上述问题,学校通过开发心理融合课程,不但能够培养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力,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人生观,促进心理融合,也可以培养城市学生的多元文化观,教育他们学会尊重、理解与包容。

二、 融合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作为一种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出诸多优势和特色。它有助于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既提升课程质量,又提升社会满意度,同时又能够满足不同地方独特的环境和教育需求。针对农民工子女来自不同地区的地缘差异性,融合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就要讲求差异性和针对性,即通过走进学校,走进校长、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透过其在文化——历史塑型中的理解范式,建立一套具有特色与启发性的话语体系。通过选修课、兴趣小组、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融合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现有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中来。(一)因校制宜确定课程目标

学生的需要是课程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其初始的考虑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对农民工子女实施融合教育,城市学校可以文化融合、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合三个方面为思考向度,总结分析这些方面的问题,明晰农民工子女的整体需求,继而确定融合课程的目标。笔者认为融合课程的目标是:在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融合课程的学习,让城乡学生尊重各自的文化习惯,理性看待对方不同的生活方式,消除彼此的偏见和歧视:使农民工子女感受到友爱、互助、包容的校园氛围;最终实现城乡学生在文化、身份、心理等方面的多元融合。因校制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则,它注重结合本校的实际和优势来进行课程开发,关注不同地区农民工子女需要的差异性。为了突出融合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学校应分析本校农民工子女的特点,结合学校自身资源优势,确定校本化的课程目标。

(二)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由主流文化决定,运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教授不同文化与教育背景的学生,这势必会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当今多元区域文化并存与融合的背景下,学校不仅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相似之处,更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因此,融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尊重区域文化传统,体现不同文化的优势与特点。为了实现融合教育理念,首先,学校要有意识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元文化融合、心理融合、普通话培训等课程,并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优化融合课程。其次,学校应根据本校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程度安排有梯度的教学内容,开设有针对性的培优补差课程。学校应根据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制订教学要求,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人手,拆分学习目标,让学生逐一完成。此外,选择课程内容时除了突出主流文化,可适当引入农民工子女在生活中熟悉的题材,如选择“我爱我家”“两个家乡的中国之最”“我的人生价值”等内容作为校本课程素材,通过精心施教比较,筛选出内容丰富、互动性好的课程作为融合教育的基本课程。学校应以“尊重、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指导课程内容的开发,倡导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尊重,彼此适应,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三)进行分类指导,实施多样化教学

学校应以农民工子女已有学习基础为出发点,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通过探索性尝试,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展示其特点和专长的平台。首先,利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借助教育行动研究,教师通过观察农民工子女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交往过程中的特殊问题与需求,并适当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交往活动中,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在交往活动中获得成长。其次,倡导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在小组活动中的互动,提升学习能力及自主性,改善人际关系。例如,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一帮一”等互助互学活动,增进城乡学生的友谊,增进了解,促进融合。再次,将融合教育课程列入日常教学计划,在保质保量地完成融合教育课程的施教任务的同时,学校及教师应对融合教育课程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及时评估。最后,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提炼融合教育模式。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有关融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撰写心得,提炼融合教育模式,达到优化融合教育课程的目的,实现融合教育的根本诉求。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15 , Processed in 0.0612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