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教育能改变吗》第一集《起跑线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12:0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2:09:07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2:09:44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2:11:07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2:42:27 | 只看该作者
刘小枫:当今教育状况的几点观察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00373/?from=mb-59549748



   2005年12月12日,刘小枫教授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为哲学系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作了题为“古典诗学与现代教育”的讲座,录音整理稿(整理者:莫有勇、李玫、胡相花、吴少敏)经刘小枫教授修订、补充;这里刊发的是其中一部分。——编者
  
  今天,我奉哲学系系领导之命来给大家介绍美学专业,我想了想“美学”这“专业”是怎么来的,连带想到“哲学专业”是怎么来的,最后就想到我们当今的整个教育处境上去了。今天,我就不妨把自己所想到的这些事情给大家说说。
  在传统的学问里是没有“美学”这一“科”的。康德虽然没有创立“美学”这门学科,但“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当今得以成立,端赖于他的知识学说——但“美学”在一开始就是一个引起争议的概念,直到二十世纪,大名鼎鼎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还说,“美学”根本是个不知所谓的东西。
  康德所讨论的“美学”(=感觉认知学)问题是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知识框架中出现的,因而首先是个属于形而上学的问题(而非如今所谓的文艺鉴赏问题)。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狄德罗写过一篇对话作品——对话开始有这样一段对白:
  
   狄德罗:为什么石头就没有感觉呢?
   达朗贝:这是难以置信的。
   狄德罗:是的,在劈它、刻它、磨它而又听不见它哭喊的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
   达朗贝:我很希望你告诉我,你认为人和雕像、大理石和肉的差别是什么?
  
  这里讨论的“感觉”问题涉及的是所谓“物质的属性”以及人认识如此物性的条件。谁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这个提问不容易回答,可以肯定的是:关心或感兴趣这些问题的人很少——即便喜欢读书的人好多(或大多)也对这些问题没有兴趣。可是,如今我们在高中课本里就要学习这样的道理:人的知识从感性认识开始,经过一个飞跃达到理性认识。这样的道理是哪里来的?严格来讲,来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历史变化:从前仅有极少数人会感兴趣的事情,如今成了普通教育中人人必须学习的东西。
  这个令人惊叹的历史事件被史书称为“启蒙运动”——从这种意义上讲,所谓“启蒙运动”就是把形而上学的知识普及或通俗化。于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把学术或者高等教育分成三个大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我们哲学系所处的人文科学这个大的学科范围内,又再划分出历史学、文学、哲学这三大块。我们可能会以为,这样的学科划分是天经地义的,其实这样的学科划分是在19世纪才开始慢慢出现的,换句话说,如此划分是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论的结果——我们的大学教育建制就以此为基础。
  在这里讲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说的是,我们当明白自己所置身其中的处境——明白我们是在受什么样的知识教育、是在施行什么样的知识教育。
  今天,我们从高中开始就得关注“专业”——文、理要分科,考大学时选择“专业”更让人伤脑筋。我国古代教育有所谓“六艺”、西方古代教育有所谓“七艺”,但“六艺”、“七艺”中的各艺不是“专业”,而是“科目”,统统要学,不能分而专治之。什么叫做专业?所谓“专业”基于知识的分化和分工,指一个非常细致的知识门类,不仅如此,它还与一个相应的职业行当对应——学什么专业就找什么工作,“专业不对口”叫做“浪费人才”或“浪费国家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所谓“专业”指具有实效或实利性的知识。
  可是,“美学”能与什么职业“对口”?甚至可以问:哲学与什么职业“对口”?——倘若你是学“会计专业”的,你至少心里清楚,毕业后可以当会计;但倘若你是学“美学专业”或“伦理学专业”的,你能现在就清楚,毕业后可以当个什么“伙计”哩?
  如果我们说,知识的分化或分工是现在才有的事情(因为知识积累得太多了,一个人学不过来),恐怕会言过其实。即便在古代,做鞋(鞋匠)当具备的知识与造船(船匠)当具备的知识显然不一样,也得分而学习之。因此值得问的是,什么样的知识才会出现分化或分工呢?严格来讲,只有实利性的知识需要分化或分工——“实”者“实用”也,“利”者“利益”也。
  尽管非实利性知识的学科分化的原因不是实利性的,但我们人文科学的“专业”如今已经处在一个实利化的处境——市场之中。在这个处境中,无论谈论什么“专业”,都是在市场化的意义上来谈“专业”。我们现在的大学是一个市场,这不是比喻性说法。怎样讲呢?谁都可以看到,现在的大学无不以市场为向导——市场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我们的大学马上就要创办一个专业出来。一些名牌大学的历史系改名为“历史旅游学院”,中文系改名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英语系改名为“商贸英语系”(还收研究生哩,不知道研究生研究些什么)——这些发展显然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不想则已,想起来也确实觉得纳闷:谁在主导我们的大学如此“发展”?
  面对大学这个市场,不仅学生进校前就面临市场就业的考虑,大学的发展要适应市场需要,甚至主导大学中的教和学的观念也是市场——教书和读书都是为了学子今后能够在市场上更好地出卖自己的知识。于是,我们不断听到这样的呼吁:教(或学)的知识必须要实用,否则就没有价值。人文科学(文、史、哲)如何实用?越来越专业化么?更不实用!越来越实用化么?已经不成其为自身。所以,在如今的大学市场中,人文科学变成了低等(不走翘)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所传授的知识没有“交换”能力。
  不仅如此,大学市场化也侵入到文、史、哲各学科的内在肌理——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卷一里有一节的标题叫做《市场的苍蝇》,说的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人文学科中的好些学问变成了市场上的苍蝇,哪里有腥味就跑去哪里。这里所谓的市场苍蝇指的是各式各样时髦的知识和流行的“主义”说——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后面有很多主义,什么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女权主义,诸如此类的“主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学生进校后马上受市场这些声誉和市场意见(各种“主义”说)熏陶。
  大学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大学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不少人焦急地如是说。我倒觉得:大学就是这个样子——确切点讲,现代的大学就是这个样子。倘若以为“大学市场化”是被现代化搞坏的,大学本来不是这个样子,我们首先就得有一个关于大学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观念,不然怎么比较?我们的大学过去(比如说五、六十年代)不管市场需求吗?的确如此,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的大学不是“实利取向”的,毋宁说,当时的体制为计划经济,因而大学的“实利取向”为计划经济性而已。
  如果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大学形成的历史过程,就会发现大学,大学现在的这个样子差不多就是大学本来要成为的那个样子。实际上,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如今的大学之为“大”,首先体现在人数上。在古时候,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读书人都很少。现在的大学动辄上万人。为什么以前读书人少?——这问题很不容易回答,但可以肯定一个否定性的回答:绝非因为所谓“封建主义的蒙昧”所致。有人会说,大学扩招是近十年来的事情,以前并非如此。我想说,其实这并非真正的原因。如今的社会风气是逼着许多人上大学,根本原因在大学与现代化的原生性关系——现代的大学基于大众化的教育理念,换言之,教育的大众化促使现代“大”学产生的第一个理念。现代的大学起初人数不多,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非大学理念本身的限制。一旦经济条件许可,让所有人都能上大学,就是一个可欲的理想目标——我们并没有想过,让所有人接受“哲学理性”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想过一个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然出现的问题:美德可教吗?
  现代大学产生的原因除了启蒙观念外,还有一个原因——想想为什么现代的大学是在19世纪突然如雨后春笋地生长起来?那个时候,民族国家争先恐后地形成。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化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脱离自身传统的文明秩序,成为民族国家的过程,这个事件当然也支配了中国现代教育的走向,这就是:教育要为民族国家的崛起服务。可以理解的是,任何一个传统的政治共同体若要成为现代的民族国家,都需要为自己民族的新生和国家的形成培养专才。所以,当有人说我们的大学现在败坏了,我说没有——毋宁说,我们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形态,大学因应了这一形态——什么形态?全面市场化、技术化的形态。倘若要质疑现在的大学,必然质疑现代化。
  如果我们不跳出“现代”这个视野,找到一个参照物来看现代的大学,我们没有办法把自身的处境这个问题弄清楚。古代的和现代的教育根本差别在什么地方?根本性的差别不容易说清楚,明显的差别首先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在传统时代,读书人很少。第二个差别是,传统教育不是实利性的知识教育。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是一篇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文献,在这部作品中,苏格拉底给知识分了类型:一是实利性的、涉及实用和利益的知识,再就是涉及人的德性的知识,或者说关于道德的知识。这两种知识有什么差别呢?道德的知识不“实用”,俗话说,不能当饭吃。但道德的知识也不是那么的不“实用”,因为,所谓道德的知识是实践的知识——是关于人的行为自身的知识。如今的实利性知识在古代的学堂里是不讲的。为什么不讲?原因不仅仅是,这类知识不需要成为一种理论,还有别的原因:实利—技术性的知识是人在一定年龄之后就不大会有兴趣再去学习的东西,因为这类知识并不关涉灵魂幸福的事情。
  德性的知识并不提供一个人获得生计能力的知识(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不“实用”的),而是懂得什么叫做“幸福生活”,从而成为自由的人。现代的大学,至少就我们目前所处的状况来看,恰恰是实利—技术性的知识成了大学的主要教授的知识——这不仅指学习这类知识的在校学生最多,而且,好些本来(传统上)是实践的(道德—政治)知识(如今的人文学科),也变成了实利—技术性知识。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理士多德说到:多数人把快乐等同于善或幸福,所以他们喜欢过享乐的生活,第二种是有德性的生活,第三种是沉思的生活。一般人显然是奴性的,他们宁愿过动物式的生活。不过他们也不是全无道理……(1095b14—21)这段话在今天看来,我以为最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句。因为,当今的大学教育恰恰基于这种“多数人或一般人”的幸福观——所谓民主的时代。由此我们也许可以明白,为什么在古代读书人会很少——这不仅因为,学习实利—技术性的知识并不需要“书本”,而且因为,多数人并不欲求德性的(惶论沉思的)生活。联想到前面对现代大学形成的两个基本成因的分析,也许可以说,在现代民主时代,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实利—技术性的知识这些在古代不进学堂的东西成了如今大学教育的主体,政治的(实践的)知识变成了普遍的理性知识,而沉思的生活则被要求取消。这样一来,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区分就消失了——确切点说,少数人被要求与多数人看齐。
   这样子讲,岂不是说,在古代多数人就没有受到道德—政治教育了吗?
  当然不是的。在古代,多数人所受到的道德—政治教育可能比我们现代人还要多,只不过这些人所受的道德—政治教育的方式在古代并不称为“教育”,而是称为“宗法”制度(在西方则是宗教制度)。在古代,法律与道德—宗教、乃至习俗并没有分离,因而,宗法、宗教制度本身就起着如今所谓的“教育作用”。宗法—宗教“教育”是通过制度来实施的,不是一种学堂—学园式的教育。中国古代没读过书的人也有教养,因为通过家教获得了教养——家教与宗法制度联系在一起,这种“教育”就要从小教你“必须做好人!”启蒙运动来了以后,传统的宗教—宗法被“打倒”(被视为“封建迷信”),无异于抽掉了多数人受道德—政治教育的机制。这样一来,就要求推行普及启蒙理性的教育。可是,倘若现代的大学仍然不足以能让“多数人”上大学,或者说,即便许多人上了大学,但学的却是实利—技术性知识,那么,“多数人”无异于没有机会受到道德、政治教育。
  我们已经看到现代大学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困难——主要见于两个要点:不能代替以前的宗法—宗教式“教育”对“多数人”施行道德—政治教育,因为在如今的大学中,“多数人”学的是实利—技术性学科,并没有多少“道德—政治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的普及化、扩大化趋势,文科这类本来是“少数人”学的“专业”也变成了“多数人”学的专业,为了适应这些“多数人”的“趣味”,传统上“少数人”应当且能够受到的“对内的”教育也变味、甚至乎取消了。
   在这样的处境中,美学可能会有自身的作为。
  
  
  (来源:中山大学校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1:31 , Processed in 0.0965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