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海迪:光环下的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6 05: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海迪:光环下的人生


       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28岁的张海迪被树立为楷模,成为“80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今年9月19日,她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从小就被病痛折磨的她,一直想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但从成为榜样开始,她的命运却开始发生了无法逆转的改变,其中也包括一些让她身不由己的改变。这30年来,她被打造成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又有着不同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却似乎无人知晓,我们试图通过对她周围的人的采访,还有与她接触过的片段,来还原这个别样的人生
  2012年4月2日,北京,鸟巢旁的一家酒店内,极具亲和力的声音,洒在大厅每一角落。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来参加这个颁奖晚会。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她就是我亲爱的于蓝阿姨。在29年前,于蓝阿姨还是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的时候,就邀请我写一部反映残疾女孩的故事。当时我刚刚开始写作,大家都知道我的名字,我就想悄然地湮没在生活当中……”

  所有人都注视着轮椅里的她。很早就有人预言她活不过27岁。这一天,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头发微拢耳后,墨绿色的西服上扣着一枚别致的玫瑰胸针。身后的数码屏幕里,一个长发少女在田间蹁跹起舞,阳光下白裙飘飘——那是她早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改编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影协杯“特别表彰优秀剧本奖”。

  “我们能从张主席身上感到,一个人身体的残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灵魂的直立行走”,在女主持人略显动情的话里,她推着自己,下了舞台。

  台下,她娴熟地将右腿搬到左腿上,算是回应网上对她“能够跷腿”的争论。面对递上来的《闪光的生活道路》,她愣了一下——正是这本1983年4月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著的小册子,宣告了她的成名——“我真不想在这上面签名,”她望着封面,嘟哝了一句,翻开内页,写下自己的名字:张海迪。

  病痛

  “她妈妈说,莫斯科的‘白夜’,尼罗河的歌声是迷人的,渤海之滨的笛声也应该是令人神往的,就叫‘海迪’吧。”1980年代初,曾在团中央宣传部任职、参与宣传的两名干部这样生动地描述。

  1983年,她在人民大会堂演讲,因为读书,她对前进之路满怀信心,“条条道路通罗马”。讲话刊登后,有人致信报社:她既是青年楷模,为什么不说条条道路通北京?或是通往共产主义?她解释,这句话是革命导师列宁对古罗马繁荣昌盛而言。

  就连她曾自杀的故事,尽管日后她有过新的说法,但在当年,她声情并茂,“保尔•柯察金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虽然绝望过,想自杀过,但是他终于没有这样做,他终于战胜了,成为生活的胜利者。我要像他那样,我要做一个胜利者。”

  她在山东的好友、作家张炜说,她后来的理想是,创作出一流的文学作品。她对已逝作家史铁生推崇备至。因为感同身受,他们拥有共同的话题。在《白色的鸟蓝色的湖——写给T.S》里,她对史铁生说——

  我没有恐慌惧怕。我一开始就没有害怕,因为我那时还不懂得脊髓病对我意味着什么。医生用红色的小橡皮锤轻轻敲我的胳膊敲我的腿,用棉棒头扯得毛茸茸的,用它仔细地在我的胸前划来划去,然后再用大头针试探着扎来扎去,医生不停地问,这儿知道吗?这儿呢?我总是不耐烦,却又不得不回答:不知道,不知道……我的身体从系第二颗纽扣的地方就没有知觉了,永远也没有了,留下的只有想象。

  又过去了几年,一个寒冷的冬日,她伏在母亲的背上离开北京中苏友谊医院。一路上,她不断用冻红的手背擦着泪水。她的病再也治不好了,可她怕母亲听到她在啜泣。

  她是5岁时被查出患有脊髓血管畸形的。那是1960年,她还在济南市委保育院,遇上大饥荒年代,物资匮乏,“据医生说,由于身体成长太快,而营养供应不足,一些孩子患上各种各样的病。”接下来,畸形造成血肿,压迫了脊髓,等待她的是4次脊髓减压手术、6块脊髓板摘取。

  若干年后,《中青报》老记者郭梅尼向我回忆:1983年2月,她跟踪报道张海迪,她们一同到北京,在送往车站的面包车里,张海迪让她触摸自己的身体,摸到肋骨处——那儿是软的,两根肋骨早已被拿掉,“她的脊柱不同常人,座位又没有扶手足以支撑。我如果不挤着她坐,她就会倒。”

  在北京,郭梅尼为张海迪请过熟悉的中医。针灸时,她目睹过那副饱经磨难的躯体——后背四道沉重的伤疤,脊椎弯成“S”形。针顺着脚尖向上扎,膝盖,腹部,“扎到胸二椎处,她才说有感觉。”

  1976年冬,脊髓节段性坏死,张海迪最后一次承受了极其痛苦的大手术。医生们预料,她将死于3种可能: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那是脊髓损伤的病人最可能出现的症状”。

  5年后,由于长期服用大量止疼片来抑制肋间神经痛,导致严重药物中毒。医院中,她间歇性停止呼吸,5天5夜不省人事。

  这次病危,却促成了她与时任《山东画报》摄影记者李霞的相逢。

  不愿终日无所事事

  1973年,张坦夫从下放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调进县城,担任县宣传部副部长。1950年代,他曾供职于济南市文工团、文委文教部文艺科,做过市文联副主席,他在县文化馆当导演的妻子毕江桥,也曾是济南一文工团的话剧演员。早在“文革”前,因家庭成分,她就被划为右派。

  李霞记得,他们的大女儿张海迪,当初住在文化馆3间平房的小西屋。

  李霞现在山东省工艺美院任教。1981年,她在《山东画报》专跑聊城地区报道,对张海迪“早闻其名”——一个同事告诉她,自己的爱人与张坦夫原在同一单位。张家离开济南后,双方仍有书信往来。张坦夫有一个女儿,身残志不残……

  同年10月下旬,李霞碰巧来到莘县采访,住进县招待所,偶然听到几个小服务员私下议论,“玲玲这回病得厉害”,“发烧好几天了。”她纳闷了,玲玲是谁?连服务员也这样上心?一打听,才知“玲玲”就是张海迪的小名。

  张海迪在当地的影响力,让她始料不及。一想到病人尚在抢救中,她打算过段时间再去莘县。

  半个月后,山东省引黄济津工程潘家闸仪式在东阿县揭幕。媒体记者挤在同去报道的一辆车里。中途,李霞无意中向大伙说起张海迪,引起了时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的好奇。他向李霞提出,下次我和你一起去。

  来到莘县,宋熙文先聆听张坦夫夫妇对女儿日常生活的描述。凭借职业敏感,他认为,人物形象能否立住,不在事迹大小,重在思想基础。这个张海迪,生命力顽强。

  第二次采访时,担心如果贸然同往,张海迪会拘束,于是他建议李霞,“你们年龄相仿,都是女性,不如你先跟她单独聊聊?”

  “她坐在单人床沿上,床上摆放着一张小书桌。桌上书架里全是书。她给我看了她的日记。四周布置挺温馨,看得出她很爱干净。有时她说话,上半身会支撑在桌上,鼻梁架着一副眼镜,让人感觉她像一个大学生,只是没起身罢了。”

  每晚,小镇的青年人都喜欢聚在这里,天南海北地神聊。他们难以描述张海迪的魅力,“反正,自觉不自觉就能玩在一起。”

  “她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宋熙文观察过,张海迪喜爱文学,善于感悟人生。她爱唱爱笑,会拉手风琴。一个叫王艳蕊的姑娘,就是循着她“嘹亮悠扬的歌声”找上门来。此外,她对学习的热情,也感召了那些渴望知识、又对知识望而却步的年轻人。

  张海迪说过,她在莘县城关医院针灸科当临时工时,有人请她翻译一瓶进口药。英文说明书让她一头雾水,也让她萌生了学习外语的决心。

  当时在县文化站演出的张生,曾帮她找过一位中学校长,未果。她又向在莘县一中教俄语的王充允求教。“对方也懂英语,是一位历史反革命。”张生说。王充允在世时说起过,1975年的夏天,“我还在学校受着批判,每天劳动改造。有一次我打扫完厕所,正坐在地上休息,忽然一位女同志走过来送给我一张折叠的纸条。我打开一看,开头称呼是‘王老师’,不觉心里一热……信的内容是要我教她学习英语,底下署名是张海迪。”

  一封、两封、三封,顾忌身份不敢回信的王充允,终被“词恳意切”打动。之后7年,他们依靠他人暗地传递作业。

  “我这样一个人,躺着吃喝,没有任何人会谴责我。可那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张海迪曾对郭梅尼说。

  她宁愿免费行医,也不愿终日无所事事——“我开始学针灸时,没有老师教我。我就一边比着书,一边在自己身上、脸上、胳膊上练习,常常把脸扎肿了,手也扎肿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终于能给大队社员们治疗一些常见病了。”

  张生记得,她还在新华书店旁搭起简易板,为人修理家电;去过离家很远的皮毛工艺厂,忍受单调乏味的工作、乳胶熏人眼痛的气味、大冬天没有暖气的宿舍;为县外贸公司缝织过茶壶垫。她曾比划,“要把很细的麦秸辫盘成圆圈,再用针线缝结实。手指头每天都被扎破好几次,但还是把每个茶壶垫做得很规整。”

  很多残疾人写信给她:截瘫以后,我们连大小便都失禁,你怎么还能外出谋生?她说:“我每天出门前,都用手压挤膀胱,尽量把尿全部排出。有几次,我挤出的不是尿,而是血。”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登载了宋熙文所写短讯《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他最早的标题,取自张海迪的诗句——“只要你能昂起头”。

  从此,张海迪进入官方与公众的视野。

     你怎不写写我?

  “我已经有十几年没见到张海迪了。”赵建国说,他早已从《祝你幸福》的主编位上退下。当年,他是莘县文化馆副馆长。

  在他眼里,那个一度让他背出抱进的残疾姑娘,从不是什么名人,“《人民日报》报道她前,我在外面组稿。有一天,她对我说,你写写我,行不行?我问她,写你干嘛?她半开玩笑说,今年(1981年)可是国际残疾人年。”

  “在张家做客时,海迪的父亲问我,为什么不写写你的大侄女?”如今已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的王光明也笑道。1970年代,他曾任《山东文学》编辑。为了创作,他去过聊城莘县,受到张坦夫一家的热情款待。

  1982年,王光明在《山东文学》上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青春之花是这样开放的》。他相信是这篇文章加深了共青团山东省委对张海迪的关注。其后,他又与老诗人苗得雨合作《金星:张海迪的故事》,“在她出名那年,这本书印了几十万本。”

  1982年年底,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上明确了共青团在全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任务:为着四化建设而英勇劳动,依照四化需要而勤奋学习,适应四化要求而开创新风。王兆国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锦涛为常务书记。

  次年元旦一过,团中央领导层紧锣密鼓,讨论如何开创新局面。

  “王兆国找我谈话,你是老团干,你要想办法。我说,开创新局面对团中央来讲,有很多目标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但有一样,尽快在全国树立起一个青年先进典型。”魏久明现任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当时他是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主管团中央宣传工作的胡锦涛提出,青年先进典型要以邓小平倡导“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方针选拔。团中央宣传部立即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团委发出推荐典型的通知。

  各地团委上报的近百名人选,多是工农业生产战线上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劳模。他们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走在时间前列,但已落伍于时代的要求。还有,“‘文革’结束后,又有多少年轻人没上过学?”魏久明反问。

  曾任团中央宣传部干事的高伐林在1990年代初定居美国,现在是一名作家。1989年,他发表报告文学《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记载了团中央宣传张海迪的全过程。

  他回顾当年的背景,“但凡对‘文革’记忆犹新,对中国发展道路充满反思的中国人,都会对树立‘偶像’相当反感,对官方推出的典型表示怀疑。而且,我们这代人赶上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也就是最初,团中央第一书记韩英很难抓出一个叫得响的先进人物的原因。”

  高考恢复后,年轻一代将“自学成才”奉为圭臬。潘晓的问题——“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对前景的迷惘与思索,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那是一种消极的想法。”魏久明迄今不以为然,“所以,我们要竖立一个学习榜样。”

  “有腿,为什么要说路越走越窄呢?”——这时,张海迪出现了。

  1982年11月,共青团中央十届四中全会上,山东省团委书记林廷生在分组讨论中提出,他们接到聊城团地委整理上报的材料,认准了张海迪这一典型,准备命名为“模范共青团员”。他郑重地向团中央推荐:这个典型完全够得全国级、中央级!

  “既然遴选的是一个全国级别、年代级别、要跟雷锋双峰并峙的先进典型,团中央就希望他(或她)的条件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意义,对‘教育对象’有最大的覆盖面,让万千青年们感到与其有最大的可比性,‘要让人找不出拒绝以他(或她)为榜样的理由’。‘残疾人’这个因素就未免太‘特殊’了。”高伐林道出团中央一时的犹豫。

  1983年1月,魏久明参加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他分别找到参会的各省、市、自治区团委派出的书记副书记,搜罗各地青年先进。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向他举荐张海迪。

  关于张海迪的报道中,有一个细节令他眼前一亮——她曾在济南市郊的体育馆,为山东大学三千多名学生演讲。会后,山大决定授予其“名誉大学生”,沉浸在精神海洋里的大学生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索性连人带车将她抬上了马路。

  榜样登场

  1983年2月2日,团中央让宣传部干部卢山前往莘县调查张海迪。

  “批文上有兆国同志与锦涛同志的亲笔签字,派我与《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各一名记者同往,如有可能要见诸报端。特别注明,记者一定要能写的。”卢山说。

  他与王燕生(原《中国青年》记者)在莘县与张海迪共处了8天。得知她每次唱歌,都唱起电影《小字辈》的插曲《青春呀青春》,他捎去了作曲家雷振邦的信——“如果我早知你这么爱唱这支歌,当初我就会写得更好一些。”张海迪看后,泪光闪烁。

  2月11日,卢山一行回京第二天,便向团中央汇报——“各方面对张海迪的反映都很好。”

  2月28日下午,张海迪来到首都。来京之初,她住在万年青宾馆。考虑其行动不便,当天,团中央安排她与二十多家媒体在宾馆会议室见面。

  高伐林在现场负责与媒体的协调。“面对着闪光灯、摄相机、录音话筒、采访本以及几十双职业性地审视自己的眼睛,她娓娓而叙,侃侃而谈,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事迹,唱了3支歌:《生活多美好》——中文;《哆唻咪》——英语;《四季歌》——日语;随后又即席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不少记者原来也多少听说一些她的事迹,可毕竟不能与听她坐在面前自我介绍的感受相比:顽强抗争高位截瘫的命运……死神的阴影笼罩着自己,却医治了上万上次的伤病号……自学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翻译了十几万字的小说、资料……会场始而鸦雀无声,继而泪光闪烁,终于掌声如潮。”

  3月1日,团中央旗下的《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分别在重要版面刊登卢山、王燕生合写的《路,在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和郭梅尼的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

  3月5日,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万里、王震等国家领导人在会前接见了张海迪。随后,她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就座。

  3月7日,团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王震、陈丕显等领导人出席并讲话。

  3月9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张海迪、朱伯儒事迹万人报告会。

  “3月中旬开始,各报还以大量篇幅发表有关张海迪的社论、照片、连环画、读者来信……信件一袋一袋地往九楼的宣传部扛……每一封信都能抖出一簇炭火,烫手灼心。”

  “为了让张海迪精神上能松弛一下,有一次团中央安排让她游览熙和园,……下午5点,面包车到达熙和园一个不对游人开放的边门。安排先到昆明湖泛舟,这一段很顺利,摆脱了三三两两游人的注意,上了船……却仅仅是一瞬间——船到岸边,几乎是在她的轮椅被抬下船的同时,眼尖的游客就发现了她:‘张海迪!’顿时呼啦啦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是高伐林的记录。到了后期,各级部门一拥而上,将张海迪围了个密不透风。宣传声势已非团中央所能控制。

        我就是我

  “她就是一个坐在轮椅上跳舞的疯丫头。”诗人雷抒雁在世时曾这样形容张海迪。

  当年,应《中国青年报》之邀,他为她写了一首《第五根弦上的强音》——“第五根弦属于精神,是琴的心,是歌手的灵魂……”他实言相告,你其实是一个平凡的姑娘,不过战胜了自我。我不会把你写满,也不会借你谴责社会中的某些人——虽然他们肢体健全,灵魂并不健全。

  与他一起到访的,还有《人民日报》的一位老记者。在稿子里,他引用了她的一段话:“一位好心的叔叔说,这回要上北京了,你是不是把你的头发……怎么一下子!没把我气死!没门!我才不呢,上北京又怎样?我又不是没去过北京。我在生活中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就是我!”

  北师大教授李燕杰念念不忘的,正是这句“我就是我”。1980年代,他是青年人的“精神导师”,张海迪未成名前,曾与他通信。他说,外界盛赞张海迪是“80年代的活雷锋”、“当代的保尔•柯察金”时,她就直言:我不是他们,我就是张海迪。

  “新华社某位记者夤夜造访,把刚写出的一篇通讯交本人过目。张海迪看后提出,是否不必披露她的入党经过——‘我自己没那么高的觉悟,别人要我申请我也就申请,很快就通过了,这要是写出来,人家不说我是突击入党呀?’弄得记者很下不来台。”高伐林还记得,她的率性而为,最让人难忘的,当属“发型风波”。

  一位西方记者问我,我想中国6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青年的榜样——雷锋,80年代,中国需要一个青年做新的榜样,所以他们就训练和塑造了你,包括你的头发,是吗?他眯起蓝色的眼睛,狡黠地望着我。

  我很想笑,我说我不知道谁曾经训练过我,除了我自己,许多年以前我一直训练自己学习各种各样知识,所以我今天能用英语回答你的问题。关于头发,我一直是这样,我喜欢长发飘飘……

  我住进了医院。有一天,敬爱的康克清妈妈来医院看我。……康妈妈又说我看你的头发太长了,是不是剪一剪,她用手在耳边比划着长短。我想那长短剪出来一定像女游击队长。

  康妈妈说着送给我两枚红色的闪着晶莹光芒的发卡。……当我十分珍爱地捧着那对发卡时,我感到周围的人们热切期待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他们在等待我回答康妈妈我什么时候剪头发。我没有说话。

  ……康妈妈走了,临走时亲吻了我,这使我轻松了许多。但是,我看出一些人的失望和震惊。

  我没能轻松,在后来的一些天中,有关的同志曾几次打电话到医院,询问我是否剪了头发,是不是准备剪,什么时候剪。

  我沉默着。

  在《长发飘飘》中,张海迪说,“越是残缺,越要美丽。”

  第二次调查

  1983年3月11日下午,张海迪从人民大会堂回到海运仓总参第一招待所。“她情绪原本不错,忽然——”说着,卢山将脖子栽倒一旁。

  那天出发前,她已向他透露,自己感觉不适。“锦涛同志特别叮嘱过我,她身体不好,你要好好照顾她,不要让她累着。”——他急忙向上级反映。对方询问张海迪,你是否不愿跟青年人交流?“她还能说什么?”

  当晚,张海迪间歇性停止呼吸,反反复复。王兆国等团中央领导匆匆赶至并商议,将她火速送往北京军区总医院,停止她的一切外事活动,将她父母从山东接到北京。

  魏久明在场追问张海迪发病原因。过后他分析,宣传日程紧密,演讲又易使人兴奋。为免在台上小便失禁,每次她都不敢吃饭喝水。这些都是透支的因素。

  高伐林则在文中披露,病发前一天,张海迪乘电梯时,有人塞给她一封匿名信。信中指责她演说的事迹部分失实,“她进自己房间读完这封信,没给别人看就销毁了。”

  1983年3月下旬到4月底,根据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要求,团中央与山东省委各派成员,组成15人的“宣传调查小组”,全面核实张海迪的履历。高伐林是小组成员。

  卢山因病未能加入。“中央要号召全国人民向张海迪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要亲笔为她题字。树立这样一个人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同年4月上旬,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光暐和魏久明来到山东莘县,督促调查进展。调查汇集上来的问题有:第一. 张海迪的高考分数与实情有出入;第二. 她的入团手续不完备,团员档案不见她的材料;第三. 莘县县委里,有个别干部对张坦夫在任时的行事风格有意见,不同意树立张海迪。

  团中央主要领导对报告极为重视,坚持张海迪的宣传要实事求是,对不同意见和她的入团问题,一定要“弄清情况,分清是非”。

  “张海迪曾对外宣称,她的高考分数是436分。据高考成绩登记表记录,却不属实。我们调查过很多人,不止一位当事人说起海迪向他们报告喜讯的经过。她家还为此聚餐庆祝。组内讨论分析,这很可能是家人或她的某位、某几位朋友对她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他们看到她为高考费了很大劲,身体受到很大影响。按她的要强性格,如果得知考得不好,第二年肯定要再折腾一趟,一定要达到录取分数线才罢休。但以她的身体情况,就算考了高分,在当时,大学也是不可能录取的。”高伐林说起他对这事的看法。

  魏久明建议,先在莘县召开县委会,探明大家的口风。会上,莘县县委书记率先表态,宣传张海迪是我县的光荣。其后,魏又与张海迪曾在的农村团支部团员谈话,对方表示,张海迪的确有过两三年的团组织生活,但她的入团介绍人已调走,入团档案找不到。

  “我说这好办,你们认为她够不够入团?够,就为她重新补办入团手续。”

  剪去长发

  “我们对她说,调查她也是为了落实事迹,消除有些疑问,这是为她好。”高伐林觉得,张海迪知道后,反应“比较正常”,没显得不安。

  从小,她便懂得了压抑。无数次在父母快开门时,她飞快抹去脸上的泪水,笑脸相迎。实在不行,她会趁四下无人,一缕缕揪扯自己的头发,狠狠地咬自己,或在身上留下抓痕。

  “她把痛苦埋藏在心底。”在莘县,与张海迪父母相熟的张岳冰提起,有一次,张坦夫酒后向他诉苦,闺女大了,就更让人犯愁。

  “找对象时,谁会要她?好的人家看不上她。不如她的,她和她父母也不会接受。精神要求高,只能加重她的压抑。”

  G说,我还要告诉你一件很早以前的事儿,那时你还躺在病床上,有一天我去看你,我去厨房打水,看见你家的阿姨在洗衣裳,她重重地叹口气告诉我,她在洗你的尿布,她说海迪长大怎么办呢?她的腿什么也不知道了,整天躺在那里,身上到处是褥疮,可怜的孩子……G走了。我悄悄地哭泣,无助地绝望。我决心把G忘掉……

  张海迪自述,文中的G是她14岁时的偶像。她袒露过,她喜欢小镇上一个男孩,他也非常喜欢她。有一天,男孩领着一个“穿着冬妮娅式的毛领大衣”的女孩上她家。张海迪对他所称的“表妹”莫名敏感,男孩将会疏离她的预感陡生。一次,她在胡同对面,一眼看到男孩和“冬妮娅”从对面走来时,“心里像针扎了一样”。

  “还有一个男性朋友看我的时候,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想了好几年。他说,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真的你获得了幸福。”几年过后,那人从远方寄来一封信。信里夹着一张相片——他跟一名女子站在楼房的台阶上,背后写着:海迪,我已经结婚了。

  “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对我来说,就好像一颗子弹……”她从幻梦坠落到现实,马上撕掉了信。

  1974年的一天早上,张坦夫对女儿说,他要再出去,为她谋职拜托别人。父亲口吻中的无奈,刺痛了她。

  “我常常坐在招工部的门口,冬天,一坐就一下午。我在那里看着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拿着录取通知书,高高兴兴地出来。我希望有人能叫我说,张海迪,你被录取了。但是,没有。”她学绘画,刚为有点长进而欣慰时,有人提醒她,画家作画要一只手拿画盘,一只手拿笔抹色,可你连坐也坐不住;学乐器,又有人问她,你见过哪一个舞台上,有人报幕说,下一个节目,琵琶独奏,演奏者:张海迪。然后别人推着你上台?

  “亲爱的爸爸、妈妈,女儿就要离开你们了。当我就要离开你们的时候,我心里是多么的难过。……我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并且还给自己打了6支冬眠灵。”回想这一幕,张海迪曾对高伐林自嘲,一个将要去死的人,居然在注射冬眠灵前,还不忘给自己涂抹碘酒。

  小镇医疗设施简陋,氧气袋缺乏,人们轮流为她做人工呼吸。“兴许有人来敲她家大门,发现半天无人响应,这才感到可疑”,“她发作起来,又抓又闹跟吃了大烟似的”,张生等人追述道。第二天,她的症状才缓和稳定。

  据说那时,莘县还有一女孩,因为爱情不顺,曾约张海迪结伴轻生。高伐林留意到,“她们约定的当晚,张海迪先打发别人带她妹妹去看电影,后请人捎话给女孩,让她过来。对方回话,一会就过来。可不知为什么,等待中,张海迪提前采取了行动。”

  1985年,共青团中央全会在京召开,张海迪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她诧异的是,那天在会议室,她见到了G。他夸赞她的长发依然美丽,其后送来了一条蓝色发带。

  她在电话中告诉他,她已不需要发带。刚才,她剪去了长发。

  婚姻

  为了调查张海迪的伴侣王佐良,高伐林曾与山东《大众日报》记者李遵伟前往安徽。那时,王还是安徽巢湖油泵油嘴厂的计量工。

  他们向厂方核实的问题,今天让高伐林感到可笑——“主要询问对方的生理状况、精神详情,以及他追求张海迪是否别有用心。”

  王佐良生于上海市一个工人家庭。1969年初中毕业后,下放到安徽庐江。“那一年他不到18岁。他不像我们村的知青,10个人在一个村里,他去的村里只有他自己,是一个知青户。他在那里生活了整整7年。他说在那里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受过,但无论怎样就是没有放弃学习。”张海迪写道。

  “小伙子内秀,踏实,刻苦,两次救火,平时却不显山不露水。”高伐林进而探知,俩人的结合源于1981年12月29日,王佐良下班后照例到厂图书馆翻阅报刊,注意到《人民日报》对张海迪的报道。“1982年元旦过后第5天,他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仰慕之情,给张海迪写下第一封信。”有人说,信是德文写成,还有人说他一手漂亮的字迹,从众多来信中脱颖而出。

  “多年以后,他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当我看到他的一瞬间,我忽然想起我的小女伴儿的话: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他像个共产主义者……于是我忍不住笑起来,……那一会儿我很想给我那个小女伴儿写封信,我想告诉她,我找了一个戴眼镜的共产主义者。”张海迪在《爱情的故事》里写道。

  “我没有其他想法,觉得她非常了不起,她需要有人照顾。既然父母不能照顾她一生,我愿来照顾她。”报道9年后,卢山再次看望张海迪时,王佐良对他说。

  面对王佐良的执著,最先反对的是张坦夫夫妇,还有他在上海的双亲。张海迪也是顾虑重重。据赵建国所知,“他俩相处的时候,她向他提出不想结婚,他们作为朋友相互鼓励,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

  “她还问过我,我这一辈子就只能这样孤独吗?我问她,那么你想孤独吗?”

  “我的身体也许不适合婚姻,但我的心理一点也不比你们差。”赵转述张海迪的话。

  1982年7月23日,张海迪与王佐良领取结婚证。这一信息在宣传她的高峰期,由天津的一家纸媒曝光。

  “我应不应该结婚,都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人们的非议,令她苦恼过。写给史铁生的信中,她感慨万分——我读了你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被你书中的人物C感动了,这并不是因为C的残疾,而是C为争取自己的生存和爱所做的努力,还有你的笔敢于直面残疾与性的勇气。真的,很多关于C的章节都让我感到惊悸和战栗。性爱,这一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对于很多残疾人,却如同荒漠戈壁。他们爱的情感和性的欲望,从来都被传统和偏见排斥在社会的意识之外。

  “她想过离婚,她父母又不同意了。他们对我说,她没出名时与人结婚,出名了却要离婚。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魏久明向团中央上级报告事情原委。得到的批复是,这属于个人私事,应由她家自行处理。

  法新社一位记者问过他,以张海迪的身体,无法享有正常人的夫妻生活。那么,她结婚合乎人道吗?魏久明的回答是,“爱情难以用一种标准来衡量。”

  宣传的度

  宣传告终,魏久明让下属到基层调查学习张海迪的思想反映。高伐林选择了武汉,“那是我的家乡,母校在那儿,朋友多,听到真心话比较容易。”

  他走访过武汉大学、毛麻丝公司、武汉商场、省图书馆……得到的反馈是,工商业的团员们、青年学生们对张海迪还是报以钦佩。当然,“他们听多了也就听腻了。”

  一名图书馆的青年管理员坦言——“张海迪的道路是中国当代青年的惟一道路吗?我们的时代正走向多元化,青年面前出现了多种选择的机会,张海迪是典型之一,不是让我们无所选择的惟一。由之一变成惟一,我对她就由钦佩变成了抵触。”

  高伐林则认为,张海迪在那一“宣传”时期,心绪矛盾。她无疑渴求成功,对团中央的宣传目的心知肚明,也愿意配合。可另一方面,她又不想被政治化,成为“一个被塑造的政治偶像”,她更不想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投机者。

  1985年5月17日,张海迪出版《鸿雁快快飞》,出版社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举行座谈会。

  “这一天,张海迪要应酬的人极多,我也不可能与她细谈,看上去她与以前没有大变化。我提起我的女儿上了二年级,海迪眼睛一亮——那年在万年青宾馆开会时,星期天女儿没人照管,我只得带到座谈会会场去,她在边上自个儿扇动胳膊转圈作盘旋飞翔状,引得张海迪不转眼珠地盯住她看,又是艳羡又是怅惘。”那是高伐林最后一次见到她。

  2001年5月,他意外地收到了张海迪的电子邮件。这封信打开了往事的闸门,也唤起他的疑问,“她在信上说,那时候我总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让你们,让所有的人把我忘掉——为什么?”

  第二封信里,他读到了“关键的一段”——“你写的《天上一个太阳,水中一个月亮》我看了,信件依然铺天盖地,当时一些人觉得我就像一个骗子,我偷偷地哭过,可我没让任何人看见我的眼泪,因我相信自己,相信所有的一切都会随风而逝,我并不是一个先知,但是我会忍耐!你不必内疚,那些经历让我更顽强了,我坚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工作,终于实现了很多梦想。”

  我不写反腐题材

  聊城文联的一间办公室里,散乱堆砌的书刊文件上布满灰尘,负责人张纬方与儿子对坐,说起张海迪在这里的短暂3年。

  1983年5月24日离京前,团省委书记对张海迪透露,组织上想让她回山东后担任团省委副书记。她摇着头——“我说我还是希望留在创作室。那时我仅仅是一个空头作家。我刚刚调到创作室。我不知道我将写什么,我也不懂怎样写。”

  她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聊城文联。随之,张坦夫夫妇也调至聊城文化局,王佐良被安置在文物商店工作。“为让她专事写作,文联在文化局给她借了两间房,还为她配备了医疗小组。”张纬方说道。

  那会儿的文化局门前,各路来访者络绎不绝。他们或为一睹张海迪,或是向她求医。“她也只能治疗小病小痛,大病也治不了。”他表示,张海迪自身有病,自顾不暇。为排除干扰,文联对外传达,只有持有省妇联与省团委介绍信者,才能请张海迪看病。这一措施持续到1986年,她从聊城调回济南。

  细腻的内在情感,异于他人的生命体验,让她急于表达。

  1990年代,张海迪刻意淡出公众视野。“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对自己永远不满意,也无法满意,首先疾病不能让我有一个稳定的写作状态,这点健康人很难体味,这是一种持续的,让人无可奈何,又无法抗拒的苦痛。在这种状态下只有平躺在床上才会好过一点,这是指肉体,而一旦真的长时间躺在床上,恐怕精神的苦痛又会远远大于肉体的,我只能一再坚持自己,同时保持平静的写作心态,尽管如此,我的写作还是不断被疾病带来的各种麻烦搅乱,所以小说可能会出现不协调。再就是我的职业是专业作家,可是由于我最初被人们认识的时候是一个被宣传的人物,因此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总是被掩埋。我曾反复强调,我不希望我身上沾染太多的文学之外的东西,但遗憾的是我很难摆脱,我常常无可奈何。这样说是因为我和别人在工作中都是平等的,我从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病人而降低对写作的要求,更不希望被人们首先看作是一个公众人物,然后才是作家。我要摆脱这种囹圄需要很长的时间。”

  政协委员、山东残联副主席、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社会职衔,曾让她苦于写作时间被占用。作家刘玉堂为她出主意:何不调到省作协,起码可以避开市里的外事干扰。

  有一年,省作协办活动,张炜邀她前来。不料过后,抱她下楼的高个青年突然绊倒,她被硬生生甩出几米处。腿骨骨折,血液循环不畅,腿伤难以愈合,她久卧病床,又生起了褥疮。这事让张炜内疚了好久,“那时,她正致力于长篇小说。她的臀部两块骨头被摘除,胳膊肘必须撑住轮椅扶手方能坐稳,可想而知她的写作难度。作家每写一部长篇小说,相当于半个体力劳动者。我们写累了,还能起身走走,她只能陷在轮椅里。”

  身陷轮椅的现实让她忧虑,因为无法深入生活很多领域,造成创作上的局限。

  2002年4月,张海迪发表长篇小说《绝顶》。书的前言中,她写道——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40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

  10年后,她在发给我的短信里说道,“在我的另一本长篇《天长地久》中,我也写了几位知识女性,她们都是我残缺生命的补偿,描述了她们,我心里便轻松了许多。”

  “如果说《绝顶》是她查阅大量资料,依据现实人物原型,发挥想象力塑造了一群登山者。那么《天长地久》,则涉及高科技领域。无论人物关系、还是人物职业都远比《绝顶》复杂。她写得比较费劲。不过想想,写作内容上,她也不想一再重复过去吧?”一位与她长期合作的编辑说。

  颇为有趣的是,2002年6月,张海迪做客人民网读书论坛,与网友们对话——

  你对反腐题材怎么看?你会写这样的题材吗?

  我不会写反腐的小说,因为我远离官场。如果故事好,有震撼力,有艺术感染力,那就好,可要是太多,人们就会对国家失去信任和信心……

  每部作品里,弘扬自己认定的“正能量”,是张海迪创作的一以贯之的中心。这位编辑指出。

  这与她的成长背景紧密相关。魏久明曾说,张坦夫是老党员,对张海迪的教育是按体制的价值观实行,即向身处逆境的女儿灌输自己信仰的“正能量”,“所以她能按过去的是非观指导她的人生。”

  逆境中跋涉,也让她下意识地选择“正能量”作为精神依托。她对史铁生描绘过,“过去一些苏联电影里,常有人们站着唱歌的情景。我那时很向往长大后与布尔什维克站在一起庄严肃穆地唱歌……”

  2008年,她担任中国残联主席后,在访谈中也说:“一个人幸福了,不是真正的幸福。10个人幸福了,也不是真正的幸福。100个也不是,只有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我们才有真正的幸福——人应该有理想主义。”

  争议与回避

  1980年代中期,张海迪再次来京时,李燕杰、雷抒雁和以倡议恢复高考而闻名的温元凯来到京西宾馆,与她相会。

  3个男人高谈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张海迪虚心旁听,意见较少,“她还是活在文学世界里,喜欢谈冰心、艾青、贺敬之等作家诗人。”李燕杰说。

  中国残联创建前,现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召集他与张海迪等人,聚在上将杨勇家里,建言献策。“那时,她在邓朴方的心目中,还只是一个新涌现的优秀青年,不多言不多语,顶多是为残疾青年代言。”

  李燕杰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张海迪又一次在网络世界成为焦点人物。

  2009年新年前后,传知行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郭玉闪将一位残障人士的材料交给史铁生,请他转呈张海迪。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萧瀚也发邮件给史的妻子陈希米,希望张海迪关注此事。其后,不断有网民在张海迪的微博上表达类似请求。

  这年夏天,张海迪关闭自己微博的评论功能,并且留言:“不做自己不明白的事,不做稀里糊涂的事,不做没有调查的事。认准的事就努力做好,一丝不苟。”这时,网上正流传她“加入德国国籍”的消息。

  网民对她的不满、质疑纷至沓来。2011年10月27日凌晨3点,张海迪在博客里说,“想郑重告诉大家,我从没加入德国国籍。”她宣布:“今后,不再写微博。”

  早在2001年就有传闻,她在这年3月全国政协会上与其他委员建议,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取消营业性网吧。对此传闻,高伐林在给她的信中提出不同看法,“在我看来,碰到自己所看不顺眼的言论或行动,首先想到去禁止、去取消,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思维方式。”

  他也反感网上对她不理性的“狂暴反弹”——“有人竟建了一个叫作‘万炮齐轰张海迪’的论坛,辱骂她……对听不顺耳的言论,就让之闭嘴,这遵循的岂不 仍是同样的逻辑?她的提案正确与否,都可以讨论,为什么要人身攻击和侮辱?”后来,张海迪对外表示,“我从没有说过要关闭网吧,而是要加强管理。”

  10年后,他仍不赞同她关闭微博评论。但他也纠结,“这种事在每个人身上都会遇到两难。我在想,在公然支持与反对之间,不是非黑即白,还有一个广阔的灰色地带。或许,我们对很多事情还不曾了解。”

  “几年前,我与作家史铁生就为此做了该做的事。只是我不便在微博上谈太多。”——“国际盲人节”那天,征得张海迪同意,曾在网上批评她的网民“闻正 兵”,披光她发给自己的私信。陈希米也向我证实,张海迪收到他们转来的邮件后,确有行动,尝试过努力,“至少她找过相关负责人,希望站在人道主义角度,不 要太过分。可是对于整件事,她不可能起太大作用。”

  “张海迪女士曾在博客中声称,她是一个爱干净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微博成为一个传播谣言的地方,不希望有不干净的文字。我以为,她没有充分理解这一时 代和社会的变化。媒体资讯传播方式改变后,她应学会怎样与服务对象沟通。她现在站在一个担当重任的位置,不再适宜以一个文学青年的心态,沉浸在个人内心对 世事人间的体认上。”维权律师江天勇说。

  对此,在山东,与张海迪来往密切的作家也聊到,他们喜欢张海迪,是她不装腔作势。私下里,对腐败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她也敢于斥责。但当问题白热 化时,她却未见得公开表态,“有一年在省作协,一群作家合力反对某一党组成员。海迪对此人也有个人意见,有人找到她时,她却回避了。她表现出,只想专心写 作,不想掺和人事纠纷。”

  人生就像梦一样

  “最近,又有我的国籍的谣言疯狂散布,把我从德国又编到了日本,还编造了像大片一样的情节,真的荒唐又可笑。就在前不久,我刚刚参加十八大,并且是主席团成员。十八大代表是层层严格选出来的,外国人绝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几十年来,我从不做任何不该做的事情,更不做任何一件坏事。自尊自律是我对自己始终的要求,我对自己和周围的同志,还有家人甚至有些苛刻,或是有点不近人情。而我觉得这样的要求是正确的,这是我的选择。为了我父辈的理想,为了做一 个正义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必须这样做。因此,当我个人受到伤害时我可以不在乎,但是,当我的名字与我的祖国有联系的时候,我决不会让她的名誉受到损害!”

  去年11月28日,张海迪重回微博,义正辞严。有人在这篇后被拿掉的帖子下,跟帖夸她像战士。她在信中说,“我笑了。我本质其实就是战士,只是别人没看出来!今生今世壮志难酬,如有来生定会投笔从戎,驰骋疆场……”

  这番话与她19岁时的宣言何其相似:“我要不死了拉倒,要不一鸣惊人!”

  “80年代,青年人主要思考,如何为社会需要。这一过程中,怎样实现自我价值。张海迪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推动成千上万的青年人自强不息。从这一层面上,树立她作典型是对的。但就她个人而言,到底是福是祸?我还没有答案。。”越洋电话中,高伐林总结道。

  “二十多年来,我们宣传了好多人。她比较稳定。”魏久明很欣赏当年张海迪传扬的信条:“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们这代人都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根本,这与市场提倡把个人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观不同……”在中华儿慈会办公室里,他与高伐林“隔空”争论。

  “亲爱的孩子们——”今年3月23日,英国约克大学在华举行的“2013年学位授予仪式”上,张海迪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音调依旧,微笑着端望台下:学子们脸上带着对未来的热望,混杂着些许犹疑。那是她熟知的神情。

  他们不曾见到,就在更衣时,她的双手在扶手上猛一支起,身体腾空,两条腿咣咣当当,形同虚设。

  待坐下后,环视一圈,她感叹,“我常说,人生就像梦一样。”说完,目光转向一旁,不再言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3:08 , Processed in 0.1204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