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读书,少“教研”
——在教师业务学习会上的演讲
钟世华
各位领导好!各位老师好!
在今天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里,我将给大家做个题为《多读书,少“教研”》的专题讲话。
首先需要提请注意的是,题目里的这个教研,是带引号的教研。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今天的主题。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教研”
讲话从提问开始。
请老师们先保持冷静与安静,只在心里面回答我的问题:今天的许多“教研公开课”,叫不叫教研公开课?
我的结论是,不能叫教研公开课。
为什么我说它不是教研公开课?
因为如果是教研公开课,它就至少要能覆盖这些问题:
1、它要研究什么问题?
2、它是不是建立在研究之上。就是说,在此之前,执教者或举办方是否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做过一些基本的思考、研究,甚至已经做过长期的、大量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这个研究是否已经达到能推出公开课的程度与意义?
3、它研究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尤其是否值得大家来集体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是,它能触碰到什么既有问题,老师们能否从这堂公开课上感受到来自这种触碰的震动力量、启迪意义?
显然,这些因素,在一些学校的公开课里都不大考虑。相反,一些学校的公开课呈现出这样的态势:
1、不管教师能不能拿出公开课,我说你行你就行,牵驴子拉磨,赶鸭子上架,每个学期在教师中以轮流来的方式安排很多堂公开课,给人一种公开课越多,教研气氛越浓的假象。
2、每一个新教师进入学校,必定安排一堂公开课。
3、为应付上面的教学比武而临时安排公开课。
4、公开课就是教研的全部。学校教研仅仅止于上公开课、评公开课。至于公开之前,评课之后,就不再属于教研的时间和空间。
这就不仅使得一种原本具备足够学术空间的教研,缩减为一堂公开课,而且使得每一堂公开课,解决的也只能是一些课堂常规问题,譬如课堂提问的问题,怎样讨论的问题,教态的问题,板书的问题,课件的问题,组织教学的问题……显然,这样的问题,也算一些问题,但构不成作为集体来研究、来公开、来推广的意义。如果说对于教学新手还有点现买现卖的作用,那么,对于一些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已经毫无参与的必要。
现在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是,老师们可以扪心自问,年年这样的教研,这样的上课、评课,对你,对我,对他,都有什么作用,有多大作用?它对我们的专业成长、业务素养有什么意义?我们是否通过这么多年的教研活动,培养出来一批——哪怕是几个——真正致力于教研教改的研究型教师?如果都没有,那么,这样的教研,除了扰乱教学秩序,耽误教师时间,让大家在评课上叽叽喳喳说一通,然后记录下来,应对上面检查,求得一份工作的表面安慰与安宁,它还有什么必须存在的大意义?
完全可以说,这样的公开课,就不能叫研讨课,不能属于教研的范畴,而只能属于教学常规的范畴:一种另类形式的教学常规检查与展示。既然是教学常规检查,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让每一个教师参与,交由检查人员检查就行了。如果是为了才上岗的“新手”,就单独给他一点专业帮助与指导,并且要求他平时多听听老教师的课。
常规不是教研。但是,我们要把教研做成常规。如果说,教育非要集体来研究,那么,最务实的办法是,在集体教研之前,先把教研做成个体教研。或者说,集体教研需要建立在个体教研之上。没有像样的个体研究,就没有像样的集体研究。集体的活动永远只能提供一种氛围,引领并促进每一个个体的行动。活动不是教研的主体。教研的主阵地不在活动。大量的教研工作要靠每个教师在活动时间之外去执行。人人都是教研员,时时都是教研时间。平时的课堂,既是我们的常规教学场所,也是我们的常规教研场所。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做大量的、认真的、细致的,长期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要让每一个人投入真正的教研,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读书。一个一心想搞教研的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没有自己的思想,只凭代代相传的一点常规教学经验,或只凭一些“领导”、“专家”的片言只语,或只凭自身先天的一点小聪明才智,瞎搞瞎闹,是不可能在教研上作出像样的思考、研究的。要教研,首先从读书、思考开始。换句话说,读书、思考,是进入教研——实际上也是进入许多学术研究——的必经之路。
每一个在教研教改上作出一点成就的教师,他们都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路数,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是真正的读书人。他们都热爱读书,都善于读书,善于思考,敢于思考,敢于实践。尤其是,他们敢于首先一个人默默地、静静地、不急不躁地、持之以恒地去读书、思考、实践、研究。有个名师说了句这样的话,我认为他说得很好,他说:“读书就是最经典的备课,最浩荡的教研……”
老师们不是不知道,今天,教育里面浮躁的、虚假的、徒劳的、应景的、强制的、违背科学的、目的不纯的事情已经太多太多,如果连我们最后的一片领地——教研,都不能做到“真正”二字、“潜心”二字、“认真”二字、“实在”二字、“科学”二字、“民主”二字、“自由”二字、“个性”二字,那么,我们的教育,真的可能是没救了。
今天,我们都在喊特色办学。特色是个好东西,特色是又一个新的好东西。但是,很可能要让领导们与老师们无比泄气的是,特色这个东西,并不是喊要就有的。特色源于潜心读书、长期思考、不断探索、真正研究、十分务实、并在务实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没有上面那一连串的“二字”垫底,一个学校,永远不可能有像样的特色。
二、文化第一,专业第二
在教师读书的问题上,我要着重提及我的一个观点:文化第一,专业第二。
讲话同样从提问开始。
老师们同样可以在心里面回答:作为今天的一个教师,你认为应该读些什么书?
如果要我给“教师读书”拟个“书目”,我会提供以下大致的参考框架:
1、读点文史哲类书。
2、读点文化艺术作品类书。(譬如画册、字帖)
3、读点适合学生读的书。(譬如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4、读点学生写的书。(譬如韩寒们的书)
5、读点教育专业类书。
这个书目,会与我们在大学里的读书,或者与一些专家、领导提供的书目恰恰相反:我把文化、文学类书籍排到了前头,而把教育专业类书籍排到了最后。
也许,普遍的来看,作为一个“专业人”,我们的身上已经并不缺乏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但是,作为一个“文化人”,我们的骨子里却缺乏一种文化心态、文化底蕴、文化视野、文化高度。虽然我们都曾经学过一点文化,但学校里学到的那点文化,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便不萎缩,也早已支撑不起越来越沉甸甸的专业。
专业的背后是文化。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一开始拼的都是专业,但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或者说,从表面上看起来,拼的都是专业,但实际上自始至终,拼的都是背后的文化。
文化制约专业的高度。科学缺乏文化,会增添许多霸气;经济缺乏文化,会增添许多死气;艺术缺乏文化,会增添许多匠气;社会缺乏文化,会增添许多浊气;文坛缺乏文化,会增添许多酸气;而教育缺乏文化,会增添许多小气。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迟迟跳不出在肤浅、短视上的纠结,我以为,正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文化层面上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思考、大境界、大手笔。没有来自文化层面上的大力量、大气度,让我们难以在教育专业领域里,有更像样的大提升、大超越。所以,尽管我们天天都在喊把教育做大做强,也都想把教育做大做强,但很让人泄气的是,我们更像是在把教育越做越小,越做越弱。行者无疆的文化大视野明明可以带领我们做“大教育”,而坐井观天、鼠目寸光、自以为是、急功近利、异想天开的专业小意识却诱导我们在做“小教育”。“小教育”有时就像小脚女人的小脚,缠过来缠过去,包过来包过去,透出的倒不是先天的发育不良,而是后天的自以为臭美的病态、残疾。
如果从“技”与“道”的意义考察,文化更重于“修道”,专业更重于“修技”。专业当然十分重要。“技”当然十分重要。但“技”与“道”一较量,究竟谁站得更高,看得更广,走得更远,就不需要解释了。
一个教师,当然要读点教育专业类书。然而即便是读教育专业类书,也不可一味读关于教学技巧与模式的书,而忽略了更应该多读点关于教育思想、反思的书。教育思想与反思的书,更充满哲学思考层面的深刻意义。偏读太多关于教学技巧与模式的书,虽然对教学不无裨益,却也容易让人不自觉地陷于重技轻道的肤浅层面上,沾沾自喜而不可自拔——特别是在这个教学技术、技巧与模式泛滥的时代。
在说完了这些沉重话语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读书人的读书经验,以及我自己的读书实践,就可以很轻松地和老师们再谈几点关于读书的小体会、小窍门了。
1、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而言,读畅销书、时尚杂志、励志之类的“心灵鸡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叫做真正的读书。读教材、教参、教案,就更不能叫读书。如果站在这个意义上,我很有些担心,会不会有一些老师,直到今天,他所读过的书,还没有我们班有的学生一年中读的书多。而且,这还不要算上我给他们全员或给部分学生朗读过的书。如果真是这样,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2、如果你的读书时间实在有限,请你先占领几个书籍上的“制高点”,读几本顶级的著作,然后有很多的书你就可以不要去读。宁精勿滥。书太多,人的精力总是十分有限。不要迷信博览群书。真正有高度的好书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以一当万。真正的好书要死啃、细读、精读、慢读,甚至反复读。不要让平庸之作耽误你本来就很少的读书时间。
3、不要太强迫自己读看不进去的书。书看不进是有原因的。要么书太烂;要么不适合你的胃口、你的生命特征;要么你暂时还读不懂它。
4、要尽快在一些顶级作品中寻求到自己最喜欢的作者。最喜欢的作者,是和你的生命有同构关系的人。用余秋雨的话说,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5、这一部分的焦点在简要地说文化,说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如果你对文化这个概念,以及由这个概念引发的许多具体内容都还比较模糊,如果你想尽快在心里构建出一个大致的文化框架,如果你想感受到跨入文化这个沉重话题里的轻松和愉悦,如果你想迅速进入文化这个大世界,感受到来自文化这个天地的大气魄、大学问、大视野、大手笔,那么,有一个文化学者,你是不应该忽视的。他就是我最敬仰的文化学者之一——余秋雨,这个至少中国目前还并不多见的,不仅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为了系统考察文化,辞掉一切职务,冒着生命危险,足迹踏遍世界各大文明故地的文化学者。敬重的最重要理由,还不仅仅在于他的足以让我敬重的学问、哲思、文采与逼人的才气,还在于他空前地、创造性地在沉重的文化话题与越来越崇尚轻松的现代“文化人”之间,以最美的形式为我们搭建好了一道桥梁,从而有望让我们有更强烈的兴致从此希图进一步窥探文化。这道最美的文化桥梁,就是他已经带动了成千上万追随者、模仿者,让他们倾羡不已却又无法模仿到家——因为缺乏他那样的文化底蕴与才气——的“文化大散文”。
尽管中国有句俗话说“树大招风”,实际上树大了不仅招风,更招鸟:尽管中国还有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事实上树大了也什么鸟都有。不管今天的、今后的人们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如何看待余秋雨,我要说的是,在这个空前“崇尚”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文化旗号、文化山头、文化学者满世界飞的时代,一个文化人,随随便便就不读余秋雨,并不是很理智的。
6、要挤时间读书。如果你是领导,不要总是把自己忙得像个总理似的。不要总是把自己卷在做不完的琐事中,更不要把自己整个人埋在迎检材料里。不是说迎检材料不要做。而是说,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态要放开一点,思想要重视一点;文件精神要吃透一点;思路要清晰一点;业务要熟悉一点;态度要认真一点;工作要细心一点;手脚要麻利一点;动作要迅速一点。快手快脚就把事情做完、做好,然后就继续读书。不要让自己整个学期都陷在材料准备里、表册校对里,爬都爬不出来。更不要把终于做好了迎检材料,作为工作的最高成就。否则,到哪一天你醒悟过来,工作了一辈子,你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做了一辈子材料,我相信,连你自己都无法原谅你。
如果你是个普通教师,那么,你要尽量从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补不完的课中解脱出来。不要总是死缠着学生不放手,不要总是在时间上和自己、和学生过不去,弄得老师、学生都疲惫不堪,彼此都不买账,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看不顺眼。要多读书,多思考,然后在学习的兴趣上、学生的读书上、教师的思路上、教学的方法上,多动点脑筋,让彼此工作、学习得既轻松,又有收获。此外,还要从字牌麻将上、从饭局上,从游戏上,从太关心八卦信息上,从有事没事闲聊上,解脱出来,享受宁静,享受安闲,享受家庭,享受自我,享受读书带来的平心静气,静水流深。同时,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当然可以把下歌厅当做时尚,但同时,作为一个教师,你也应该把上书店作为时尚。如果你热衷于上网淘宝,千万别忘了,在你淘到的价廉物美的衣服的衣兜里,再塞进几本淘到的同样物美价廉的好图书。
三、从明天起,请为孩子读书
接下来,我要比较详细地和老师们,说说我们即将推广的一项读书计划。这项计划,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朗读;二是持续默读(SSR)。在此,我要先就这个计划做个说明。
这部分讲话,我从一个故事开始。
“在我的《夏洛的网》这本书中,夹着一张短笺与一张小男孩在蛋糕旁的照片。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克莱纳一位名叫凯利•柯林的家长寄给我的。”
他在信中说,“亲爱的崔利斯先生,上个月我在宾州黎巴嫩谷学院听了您的演讲。我刚为三岁的儿子德瑞克读完《夏洛的网》。我们认为应该与您分享一下我们的‘故事蛋糕’。我忘了告诉您,我给儿子读完这本书时,小家伙说:‘妈妈,再读一遍!’猜猜看,我们正在做什么?猜对了——我们正在读第二遍。”
这是我从《朗读手册》里摘录出来的一段故事。
向老师们解释一下。故事中提到的《夏洛的网》,是美国文学家E•B•怀特(E•B•White)写的一篇童话。怀特并不是一个专门的儿童作家。他一生当中仅仅为儿童们写了三部小童话,但这三部童话都风靡世界。三部童话中,我最喜欢其中的两部:《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还有一部叫《吹小号的天鹅》)。其中,《夏洛的网》“以生命、友情、爱与忠诚为主题,被列为‘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在全世界拥有令人惊讶的儿童与成人读者,也是许多家长、老师作为给孩子、学生朗读教材的首选。
《夏洛的网》的中文版,在中国还并没有出现多久。比较好的中文版,是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任溶溶先生翻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现在已经出了精装版,百来页的书,定价38元。
正版的《夏洛的网》在网上的电子版看不全。看得全的是翻译得一塌糊涂的盗版。只能到书店去读纸质版。
如果你到我们的书店去走走,你会发现,像《夏洛的网》这样的优秀图书,实际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我们的许多孩子、家长、老师、以及书店老板、售书员,似乎都不大知道这些书。书店里充斥着大量的垃圾图书,以及还不大适合孩子们读的中外名著的减缩本、改编本。孩子们似乎很喜欢读书,但他们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瞎逛、瞎读。偶尔有一两个家长在陪孩子买书,但不知道买什么书。而且最令人心酸的是,书店里销量最好的,依然还是优秀作文类书、学辅资料类图书。
从书店的这些所见,我基本上可以断定,学生的读书,在我们这个小城市,还远远没有很好地搞起来。这些年,国内国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已经在倡导、推广儿童读书的事情上做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工作与探索。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老师,开始熟悉一个词组,叫“亲子阅读”。大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三陪”:陪孩子一起阅读;陪孩子一起逛书店;陪孩子一起购书,外加一“读”:给孩子朗读。
只要一说到给孩子朗读,就不能不说到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也就是上面的故事中提到的,《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他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在《春田日报》任职20年,担任撰稿作家及画家。我们知道,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美国从阅读上来看,还不是一个值得荣耀的大国。短短的几十年过去,美国已成为一个与它的科技、经济身份相匹配的阅读大国。我认为,这和美国拥有许许多多像吉姆•崔利斯这样的阅读专家、家长、老师、图书管理员,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崔利斯曾经在北美各地致力于教育研究活动,常就儿童、文学及电视传媒等主题,面向家长、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30年内演讲次数超过2500次。1989年,吉姆•崔利斯被国际阅读组织评为20世纪80年代对阅读推广最有贡献的8人之一。
《朗读手册》是崔利斯几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的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朗读手册并不仅仅只是研究关于朗读的问题,而是整个阅读的问题,以及与阅读相关的问题,譬如电视、网络的问题。这本书初版于1979年,至今已有5次修订。自出版后,就迅速被引进到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而它仅仅在美国的销售量,就突破200万册。这在中国,恐怕只有韩寒的书,销量才敢与之匹敌。尤为值得指出的是,这本书,被美国几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指定教材。
现在再回到我们的读书计划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在全校推行朗读?朗读能带来什么好处?在一个班推行朗读,和在一个学校推行朗读,效果会有什么截然的不同?如果我们在全校推行朗读,孩子的阅读能力会进步多少?不仅是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不仅是学习,对学生整个人的影响,会有多少?老师如何给学生读书?老师应该给学生读什么书?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读书?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听朗读?怎样才能让学生迷上读书?朗读与阅读有什么关联?读书给10岁左右的大孩子听,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们现在才开始给孩子读书,会不会太晚了?朗读有什么要领,有什么禁忌?朗读要与什么搭档,效果才更好?学校领导、学校图书室,应该如何配合我们的读书计划?等等,等等,这么多重要的问题,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说完、说清。我拣最迫切的几点说一说。
首先,给孩子朗读,越早越好。这个早,可以早到孩子上幼儿园,早到孩子一出生,早到胎教。越早,孩子越容易产生对文字的敏感,越容易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越容易产生对书的感情,越容易形成阅读的兴趣与能力。最好不要等孩子进入幼儿园了,甚至进入小学一年级了,才开始读书给他听。
在这里,我要把《朗读手册》封面上、绪论前,都反复写到的那首“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诗”,先朗读给大家听一听,诗句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诗》。
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这里,甚至在中国的许许多多地方,我们还没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好在读书什么时候也不算晚。没有妈妈,我们有老师。所以我在我们班上的后面墙上的这首诗后,接着还续上了这样的诗句:
你或许有一位读书给你听的妈妈,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还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老师。
——最受四(2)班喜爱的诗
第二,把什么书朗读给学生听?不是随便拿到一本书就值得朗读的。简单地说,值得为学生朗读的书,应该是那些让学生既很喜欢听,又轻易找不到、发现不了,并且稍微超出学生的默读水平的图书。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就没必要朗读了,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也不必朗读,这样的系列书,学生一读就上瘾,更重要的是,随便哪个书店,最显眼的书就是他们的书,告诉学生自己去买、去读,就行了。
第三,在所有的教学方法里,我认为,投入最少,收益又最好的,莫过于给学生朗读。什么都不要,就只要一本图书,一个嘴巴。张口就来,闭口就走,这样简单而高效的事,为什么不做,为什么不坚持长期做?
第四,虽然说,朗读本身有着太多的意义,也是一种很神奇的阅读指导方法,但朗读却并不是我们的目的。用《朗读手册》里的意思说,朗读好像是一种广告,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产品推销出去——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我们不是要教学生怎样读书,而是要教学生渴望读书。朗读有许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以自行阅读为乐的动机。
朗读为什么能迅速激起学生的阅读动机?这里面有许多原因。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于一个很少或从未有过听朗读故事书的经历,也并不太喜欢自己去阅读的孩子,在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故事书的时候,他们会突然惊喜地发现,原来平时看不上眼的书本里,竟然充满了这么多的快乐、有趣、惊险。而在此之前,类似这样的性质与等级的快乐、有趣,仅仅是从电视,或者一些游戏,或者一些彩绘本里得到过。孩子之所以容易迷上电视,不是因为电视节目有趣,而是因为电视自身的音像手段,在孩子与有趣的电视节目之间充当了一个直观的媒介——而朗读,充当的正是儿童与有趣的书本之间的最好的媒介——相反,如果你每天只对他们说,“要读书”,“要读书”,没准在他们听来,就和“要做作业”,“要做作业”是一回事呢——于是你会看到,随着你朗读的书越来越多,底下自己读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自己购买的书也越来越多。
推行朗读,不仅会让我们的学生从此迅速爱上读书,渴望读书,我相信,这也会引领、启动我们的每一个老师,自己也读点书,也会让老师们从此逐步了解读书,进入读书,爱上读书,渴望读书。我相信,这将是我们在推广学生读书中的一个意外收获!而且我认为,老师们的读书,又是在意外地提升自己的上课能力。我一直认为,老师们的上课,是不需要刻意去学的,也是刻意学不来的。就好像我们班学生写作文,我从不刻意教他们怎样写,但他们的作文写得比我教的要好。因为比起我的教来,作文更需要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底蕴、思想、灵气。同样的道理,老师们的上课本领也是如此,也更需要这些东西。
为此,朗读必须与学生每天的默读搭档。在学校的阅读课程中,这种阅读称为“持续默读”。英文缩写为“SSR”。
在此,有必要从《朗读手册》里引出两句话:
“影响学生阅读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老师对学生朗读的频率;
“•在校持续默读的频率。每天持续默读的学生,其阅读水平要比每周默读一次的学生高很多。”
然后,也有必要将《朗读手册》里的另外两个故事给老师们讲一讲。这两个故事,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日本:
1、在美国,波士顿地区所罗门陆文堡中学有个叫托马斯•P•小欧尼尔的校长,他使用简单的阅读方法,将该校成绩从最后一名提高到第一名。这个简单的办法就是, “每位老师负责一间教室,以10分钟的朗读开始每天的学习,和放学时的10分钟默读相呼应。”
2、在日本,尽管默读是一种外国人的概念,但广岛老师每天早上让学生进行10分钟默读,效果非常显著。他在之后的两年里,亲笔写了4万张明信片,给日本公立学校的校长,邀请大家到学校参观,接受这种默读法。广岛老师的热心推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已有3500所学校在每天上学时安排默读活动,这些学校的成绩均逐年提升。
第五,临了,请允许我就师生读书的问题,向学校领导提几点意见:
1、要尽快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一只书柜。宁肯教师办公桌暂时不换新的,也要先配书柜。
2、要千方百计尽快购齐列在书单里的适合各年级学生朗读的优秀、正版图书。
3、优秀的图书总是难以找到,找到了更是难以买到。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为此,有必要对优秀的、用于朗读的图书,建立必要的保护措施。譬如,可以考虑按原价的几倍,给遗失的优秀朗读类图书以赔偿。
4、在发动、鼓励教师自己购书的基础上,学校每个学期要有计划地给每个教师添置一两本他喜欢的图书。
5、学校图书室要尽可能想办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添置图书,要让真正适合学生默读、学生乐意默读的优秀图书进驻我们的图书室,而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可以达到上面的检查验收标准。
6、学校今后在发放学生奖品时,可以考虑把奖品由文具、笔记本之类的物品,换成适合他们看的优秀图书。要把书本当成大家都渴望得到的物品,得到的礼物,还书籍在师生心目中应有的崇高地位。
7、学校要尽可能发动家长,取得广大家长对学生读书的大力支持。学校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要多向家长说说读书的话题,要提请家长尽可能实践“亲子阅读”,至少暂时做到“两陪”:陪孩子逛逛书店,陪孩子买点图书。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心里说,从明天起,大声为孩子读书吧!今天的讲话就到这里。还有许多的理论认识,我们放在今后一边读书,一边解决。非常高兴,今天的讲话,老师们听得非常认真,我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