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和语言哪个更重要?
一个理科生对高分作文的“质疑”
□ 葛福安
高三每次月考紧张的改卷、评讲后,照例有一个“佳作展示”环节,为同学们写考场作文提供借鉴。这次作文题目审题有些难度,写偏题的作文多一些。这篇题为《尊重之美》的文章切题最为贴切,阅卷老师给了50分(满分为60分),因此被作为首选。然而,正是这篇文章引发了此次的“作文事件”:一位高三理科班的同学对这篇“样板”范文充满困惑,写给老师一篇“质疑”文章。看到这封写在小张作业本上满满7页的来信,或者称“专业研究探讨论文”,老师们感到喜悦、激动、惊讶、叹服,也有着深深的无奈……
1
争议作文
50分的“高分作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筱敏在《捕蝶者》中详细介绍了捕蝶者娴熟地运用各种方法,将蝴蝶做成各种各样珍贵的标本,名扬世界,捕蝶者们代表蝴蝶放弃了“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的生活目标和权利,可有谁知道蝴蝶的感受呢?也许这就是人们欣赏美不胜收的蝴蝶标本的代价。
请在材料的含义范围内,结合你的经历或认识,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在作文讲评时会把评分50分以上的作文影印出来,给同学们提供借鉴。其中包括这篇得分50分的《尊重之美》:
尊重之美
爱默生曾说过:“大自然是一件从未被描写过的事物。”人亦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权利。倘若他被外在刻意描画或描写,无论其结果是何其美丽,在其个人面前都将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
尊重世间万物,不随意剥夺任何个体生活目标及权利。张晓风曾在一次山中游记中写道:“为何我们不能生作樵夫渔夫,而只能当暂游的武陵人呢?”这句话饱含深意。因为我们无法像真正的渔夫樵夫一样与山为友,与鱼虫为亲,我们很难以学会抛弃所谓的功名利禄去尊重世间万物,所以,我们终究只能作暂游的武陵人。正如《捕蝶者》上面捕蝶者将自己所理解的美强加于蝴蝶身上,却丝毫未考虑蝴蝶的感觉,任意剥夺其权利。因此尊重万物,应当不任(意)剥夺其生活目标及权利。
学会尊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更加澄明的心与广阔的胸襟。梅贻琦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他懂得如何去尊重人才,懂得真正兼容并包。他曾“三破格”录取华罗庚,尽管他并未(被)后世授予“大师”之称,但他为后世铸造了众多“大师”。他可谓是真的实践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也可谓是民国学人的一代典范。由此可见,学会尊重,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与气度,也需要澄明的心。
唯有学会尊重,践行尊重之德,方能成就人类之大善。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美德便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传统儒家学说中也将“尊重”归之于“仁”。尽管其出发点是有益的,但传统儒家却以“仁”为目标妄想建立一种以“礼”为“仁”核心的道德社会体系而一味地压抑人的自然本能及精神追求,其所形成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品质也势必是狭隘而落后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真正尊重人的自然本能及其精神追求,方能建立起一个先进而宽容的社会,才能成就真正的人类之大善。
总而言之,我们唯有学会尊重,尊重世间万物,尊重每一个个体,拥有澄明的心境与广阔的胸襟,方能成就人生之智慧。
应该说,这篇文章入选,主要是它的切题与章法。这篇文章的“搭架子”意识比较强,它的每段起始句为分论点,每句都有扣题意识。这是平时语文老师“叮嘱”的考场作文“秘笈”之一。这之所以被称为“秘笈”,主要是源于当下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现状,会写文章的学生是少数,更多的文章是结构混乱,语无伦次,毫无章法。因此,这篇文章被打50分,也有鼓励和引导学习的用意在。当然,它的思想性和逻辑性就被忽略了。
但是,这次碰上一个“较真”的学生。
2
学生“较真”
为结构而结构,这真是一篇佳作吗?
提出质疑的学生是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三九班的郑浩聪,理科重点班的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写给我们一篇可以称为“专业研究探讨论文”的“质疑”文章。
年级发的优秀作文在欣赏之余,也引起了不少疑惑。比如,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它在行文中的确有什么过人之处使得它能脱颖而出?这篇《尊重之美》是最令我疑惑的一篇,我有一些粗浅的看法向老师们请教。
《尊重之美》一文结构清晰,基本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围绕“尊重”一词展开讨论,容易从其中提取出如下信息:
【首段】总:我们应尊重每一个个体;
【2段】分1:尊重世间万物,不任意剥夺任何个体的生活目标和权利;
【3段】分2:学会尊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更加澄明的心与广阔的胸襟;
【4段】分3:唯有学会尊重,践行尊重之德,方能成就人类之大善;
【尾段】总结。
我认为文章虽然看似清晰完整,但却存在几点较大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中心观点,火力分散
中心论点可谓议论文的灵魂,是破立的焦点。本文所论是“尊重”,而“尊重”就像“爱”“善良”这样的话题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角度,若不择其一而行,很难将话题讨论得深入,而本文却在这方面有缺陷。结合材料与文章来看,此文中论述的“尊重”,当然是对自然万物的生命权利的尊重,推而广之,也能谈人对自然、天地、生灵的尊重和相处的方式等。文章首句引用爱默生的话,接下来阐述了人与自然在“未被描写”或者说“独特”这一本质上的共性。然后引出“我们应尊重每一个个体”这一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全文的段落结构:
a.对个体特点、本真的尊重,反对“同一化”和对个性的抹杀;
b.对自然界生灵生命权的尊重;
c.对人才的尊重;
d.反对对个性的压抑,提倡尊重个性;
写到这里,恐怕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讲什么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个性的尊重,对生命权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每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段与段之间却缺乏联系,仅是靠“尊重”除了字面上的相似外,并没有起到线索或者中心论点的作用。就像射击没有准心,天女散花之后,看似弹痕满满,内里却毫发无伤。杜牧在《答庄充书》中写道:苟不先应意,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如入闤阓,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对讲求准确、深刻的议论文体来说,这真是一篇佳作吗?
二、对论点的探讨只停留在“关键词”的表面
每段首尾无谓的重复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将本已不充裕的空间压缩得更小。这种“为结构而结构”的做法,能保证阅卷老师捕捉到自己的观点,却落入了“为作文而作文”(或者说“考场作文”)的窠臼。我深入文章的分论点段,即2、3、4段,将文章进行解构:
2段:共有4句话。①引用张晓风的话,②③句说明“我们难以完全亲近自然”,④句表达对捕蝶者的批判;
3段:除去首尾两句,只提到了对梅贻琦的几个评价如“真正的大师”、“兼容并包”等;
4段:除首尾两句,用两句话说了传统文化对精神的压抑,用一句话表达批判;
5段:纯粹由前文已经出现的结论性文字再现组成。
洋洋洒洒七八百字下来,真正言之有物的并没有多少。大量的结论性文字,如“所以…”、“由此可见…”、“总而言之…”,缺乏条理清晰、联系紧密、步步为营的论证来支撑,变成了空洞的口号;事例、名人名言有不少,但缺乏有力的逻辑思维把材料与所要阐明的观点联系起来,对材料的解读也不够到位,使得丰富的引证游离于行文思路之外。
但论证的肤浅若非细读难以发现,而“关键词”的反复出现却时时发出一个文章“切题”的信号。然而切题是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集中笔力、深化论证吗?我们在作文的过程中,是否不经意间忽视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或华美,或雄辩,或旁征博引,但这些美好品质都建立在语言的本质,即清晰、晓畅、严密上,奇靡却无力的文章向来都是被批判的。不论多么富有诗意,多么立意高远的语言,反复说,反复用,陈陈相因,总会令人厌倦,若没有扎实的推进、演绎,也容易使主题成为空中楼阁。仅看这次发的几篇范文,就满是“人类大同”“以万物之名”“人类这大善”这样的词汇,俨然一幅代表人类为自然请命、为万物请命的姿态,立意之高、论题之大让人有些心惊肉跳。那么他们真的具备驾驭这些论题的能力了吗?文中摆出的材料典故名人名言通俗到能不加详细阐发就与文章论述的道理浑然一体的程度了吗?作文比的是词汇的大小,还是词汇的贴切?是句子的华丽,还是句子的扎实?是材料的生僻还是材料的恰当?是思想的高入云霄,还是思想的扎实深刻?是谁看的书多,谁作文的技巧老练,还是谁的思考深入,谁的论述明白有力?对这些问题,中肯的回答是,在考场上,这些都重要。但更负责地说,总是后者更该先被重视。
……
以上想法,是我在看过范文后萌生的,经过我认真的思考,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写下来。为了应付学业,不得不见缝插针,用下课和中午的时间写,所以不免语无伦次,表意不清,加上我眼界的狭窄,有的观点也比较局促,希望老师指正批评。
3
老师发言
“从”还是“不从”?是个问题
拿到这篇“质疑”文章,我很震惊、感动又困惑。一个理科学生,在高三复习的紧张之中,没有放弃自己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深刻与细致,甚至已经具备了做学问的某些专业素养。
《尊重之美》这类考场作文,从“考场写作规则”的角度来看,它吸引语文老师的主要是清晰的结构。这种写作心态的背后是“尊重考场规则”,或者说是取媚阅卷者。也许把这样的文章作为样板,就是我们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媚俗,平常非考场写作,很多写作者也不会选择这样“不说人话”般的“考场体”。
后来我拿到郑浩聪得42分的考场作文来看,郑浩聪的文章没有时时处处运用“考场作文”扣题的技巧,而是基本上在运用事理内在的逻辑的推演,一步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的逻辑,对论点的探讨没有只停留在“关键词”的表面,而是把文脉暗暗于语言背后流动。应该说,这样的文章才有着对读者智力的尊重。这正是一些高水平写作的特征,而这种特征要慢阅读才可领会的,在考场中这类文章则往往难逃被忽略的命运。这样必然会让一些有思想的学生在考场中“很受伤”。
那么,“质疑”中的郑浩聪们以后怎么办?
我们有不少老师会用“高分才是王道”的话来说服他们,或者让他们“暂时”地“从”一下——毕竟考得高分才算胜者,考上大学之后,可以用你的思想去征服你想征服的人。也有不少这样的学生会在一次次低分的现实中开始“顺从”。所以,面对考场规则,“从”还是“不从”,的确是个问题!当然,“从”与“不从”,都无所谓。“不从”,可能会在高考考场中“受伤”。但是,高考失利,未必就是人生失意,一个有思想有创意的学生,最终自然会脱颖而出的,“不从”又何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