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时麦正香——数学特级教师黄生英和她的博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4 17:5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2013/8上/此时麦正香——数学特级教师黄生英和她的博客
偶遇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黄生英的博客——田野拾穗。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博客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法国大画家米勒的名作《拾麦穗者》:金黄色的麦田,远方的谷堆,近处零星洒落的麦穗,姿态优美的拾麦穗者。安详,和美,宁静,悠远。

博客首页的左下角,有她的一张照片:白衬衣,漂亮的丝巾,和阳光一般灿烂的笑容,优雅的转身。

曾有人说过,博客是一个通向他人内心深处的窗口。如果真想了解一个人,就试着去读他的博客,透过窗口读懂窗内那个精灵。我怀着虔诚的心,试图从数十篇博文中,寻觅到一位特级教师在教育这片沃土里春耕秋收的足迹。

追寻梦想的行者

她在照片下的签名是“松子老师”。是的,这的确是一位教师的博客。那些焕发着生命活力的文字,或短或长,记录的是她对教学的感悟、对教育的思索,留下的,是她追寻梦想的痕迹。

从那些秀逸隽永的博文里,我首先读到的,是她对全套教材理性的分析,对学科特点准确的把握。至于那几篇已经在《湖南教育》上变成了铅字的文字,见微知著,高屋建瓴,尽显学术底蕴,极具指导意义,自然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但我知道,这些远远不足以展示她在小学数学这一领域里的卓越。

论文发表30多篇,专著30多万字,主持的课题获全国奖2项、参加国际交流1次,专题讲座50多场,足迹遍布全省各地,讲座光盘向全国发行……

有了这些数字,自然就拥有了这些称呼: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学科审查专家,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审查专家,湖南省特级教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沙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诸多荣誉汇聚一身,自然绝非偶然。1985年的那个盛夏里,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门口拎着行囊出来,走进砂子塘小学那间简陋的教室,当年那个温婉美丽而又果敢坚毅的小姑娘,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学教研的田野里默默耕耘了二十八个春秋。

“宝剑锋从磨砺出。”站在砂子塘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十二年的风雨砥砺,十二年的春华秋实,她不仅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她如饥似渴地研读教学理论书籍,主动向同行前辈们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探索中,她逐渐领悟到了数学的内涵——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养。与此同时,她通读了整套的小学数学教材,自制了教学内容汇编,并请求学校让自己连续两轮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

十二年里,她所教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长的信任与学生的喜爱,使她成为了学校的明星。每当家长们当面称赞她时,她总是腼腆地说:“孩子们喜爱上了数学,那才是最重要的。”

那期间,她的40多节公开课、观摩课,接待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以及日本的多个教育代表考察团。

那期间,她已有8篇教学设计与评析在《湖南教育》等省级杂志上发表。

那期间,她的获奖照片,她的个人简介,刊登在《湖南教育》上。

……

她曾说过:如果教师的工作是叶的事业,那么,教研员的事业就是根的追求。

雨花区的前身是郊区。当时,师资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为了充实力量,1997年的春天,她被调入教研室。

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教育局长对她说的那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你到教研室的首要任务,是要带出一批像你这样的数学老师。”

她知道这句话中那沉甸甸的分量。于是,在骨干教师奇缺的情况下,她在全区范围内摸底听课,搜寻良材。交通不便,她就徒步行走、挤公车,有时一天下来,要跑四五所学校;顾不上吃饭,常常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吃盒饭、啃面包……经过一个学期的奔波,她终于组建起了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成立了雨花区小学数学青年研究会。

为了让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迅速成长,每学期,她都要精心制定学科研训方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每一年,她都要推荐阅读书目,以夯实青年教师们的文化底蕴。如今,雨花区小学数学青年研究会已成为深受青年教师喜爱的成长乐园。

都说选择教师这一职业需要勇气,选择教研员更需要毅力。为了当初的那一份承诺,她恪尽职守,倾心倾力,足迹踏遍了区内的每一所小学。她的身影,她的脚步,总是伴随着青年教师的成长,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青年数学教师的进步,每一次从全国、省、市捧回的奖杯奖状,上面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汗水。

十六年来,正是由于她执著的专业追求,正是由于她崇高的人格魅力,她成了青年教师们心中的偶像。但她却在文字中写道:我不是什么偶像,但是我知道,年轻的老师们需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要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这期间,在她的辅导培养下,雨花区的数学学科捷报频传。杨艳丽、朱晖、钟东平、黄珏、楼捷等青年老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有30多人次分获特等奖或一等奖,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各校的教学中坚力量。

这期间,她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获得友谊科研成果奖。

这期间,雨花区的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在省市中脱颖而出,每一次面向省市的开放活动,都让专家、同行们刮目相看。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位听过她的课的青年教师,在自己的博文中这样写自己的听课感受:“感受数学,热爱数学,热爱数学教学。带着这样的信念,我想总有一天在这个信念支撑下的理想会变为现实——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名在数学课上艺术教学的教师。”



爱满行囊的慈者

通读她的博文,有一个温暖的词贯穿始终——爱。也许,她正是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的人:“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一路播种,一路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或许,这正是她对梦想如此执著的根源。

她爱家人。

博文《问候》中,她会为小弟一个嘘寒问暖的电话,触景生情;她会为因忙碌而错过父亲的生日,愧疚难当。

她的心里,深深牵挂着远在海外求学的儿子。母亲节里,儿子寄来的一束粉色康乃馨,竟让她感慨万千,泪如雨下。两年后短暂的相聚,儿子的点滴变化,又让她欣喜不已。

她在龙应台的众多作品中,尤其钟爱《目送》这一篇。反复品读之余,十分珍爱地收藏在自己的博客里,并在文前这样含蓄地表达道:

“因为喜欢读书,所以,爱上了龙应台的散文。一直读她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前两天又在绿叶书店觅得她的《目送》,整个周末猫在家里,感受作者的深邃、忧伤、细腻和美丽。感动之余,转录一篇散文,与朋友们分享。”

她深谙爱的艺术。在她的博客里,还颇有意味地转载了一篇短小的寓言《小鹰学飞》。在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母鹰狠心地将自己的孩子推下深渊,就是希望因害怕死亡而拒绝飞翔的小鹰,能够拥有搏击长空的勇气。我私下里猜度,或许是在某个时刻,她也曾经历过如此艰难的抉择。

她爱所有的孩子。

虽然离开了教学第一线,没有了自己的班级和学生,但对孩子那份慈母般的爱,却融进了她的血液,渗入了她的灵魂。在撰写的第一篇博文《千万不要捏碎了》中,她记载着这个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路过一家街边的服装店。店主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教育孩子的一幕引起了我的关注。出于职业的敏感,我走进了她的店里。这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她刚刚入学的女儿,手里捧着一本一年级的语文书,在教女儿学习拼音识字。我一看就知道,6岁的小女孩拼音识字很困难:m-a-ba,m-a-ba……不断地重复,却总是错误。几番下来,母亲心急火燎,大声呵斥起孩子来。看见孩子惊恐无助的眼神,我知道这位母亲正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走过去,善意制止了这位母亲:‘不要着急,请让孩子慢慢来,一切都不会是问题的。’我告诉她,我的孩子初入学时也和她的女儿一样,一年级入学考试,才得40多分。学校老师问我:别人的孩子打80多分,你不急吗?我说:不急。他没做出来的,都是看拼音写生字,学前我们没让他学过这个,他不会写是当然的了……

美国的米奇·阿尔博姆在他的著作《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写道: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那一天,我真想对那位母亲说:千万不要捏碎了——你的那个杯子!”

随团外出考察,在盲聋哑学校的一节地理课上,她曾毫无顾忌地泪流满面:

“十多个完全看不见的盲残孩子,围绕着一个特大号的地球仪,这个地球仪很特别,球体上水陆部分用凹凸不平区别开来,很强的立体感。我知道,这是方便盲孩们学习使用的特制教具。

‘七……大……洲……,四……大……洋……’,一遍、两遍、三遍,五遍、八遍、十遍……

在无色无光的世界里,孩子们用手摸索着,用心感受着。

‘老师,我真想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要是我也能看看海洋那该多好啊!’

‘老师,山是什么颜色啊?’

孩子们的老师解释着,不厌其烦。

我站在那里,眼里浸满了泪水……”

面对这群只能长期摸索在黑暗世界里的孩子,她不停地告诉自己:“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抱怨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竭尽全力呢?”

她懂得孩子。在《用心思读懂孩子》一文中,她巧妙地帮助孩子解开了心中的疙瘩,然后满心欢喜地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孩子是有思想的个体,他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没有忘掉同理心,没有忘记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理解事情,这是一个怎样做人的问题。孩子的这种思想,也教育了家里的每个成员——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

在孩子身上,当学校价值观与生存价值观产生冲突的时候,黄生英难能可贵地为孩子们那未被侵染的童心呐喊:“孩子们没有错,他们是正义的。”(《孩子常常是家长的难题》)

她爱孩子,她爱数学,她对自己所追随的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即便是用理性思维和专业术语串联起来的学术论文,字里行间亦是爱意纵横。因为,她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诠释教育的真谛。

也正因如此,爱之愈深,思之越切。

她关注“大班额”,她为教室里拥挤不堪的课桌椅感到无奈;她的目光投向了校门之外,她为一些社会陋习对孩子们的心灵污染感到痛心。(《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开博不久,她就读到了《中美顶尖高中生对比令人震撼》一文,中国学子在理想境界和实干精神上的缺失,亦让她感到深深的“震撼”。自此,中西教育之间的差异,是她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与儿子看电视时的一次辩论,让她想起了肖川在参加“中美教育问题研讨会”时遇到的一幕:当大厅里回响着美国国歌时,在场的200多位美国代表随音乐一齐轻声地唱了起来;而后,大厅中回响《义勇军进行曲》,在场的中国代表无一例外地沉默。于是,她反思:“这样的说与不说,唱与不唱,仅仅是文化的差异吗?”

儿子交游广泛,她颇有微词:缺乏静气。但更多的,是她对交友背后一种文化的比较:

“儿子和中国所有的孩子一样,从小学到高中,两点一线,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应对学校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众多的考试,没有时间允许他去交朋友,你来我往是很耗时间的事情,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是不被家长允许的。而西方文化则有不同,孩子从小就很重视朋友的交往,每个小朋友都有他自己的朋友,家长鼓励孩子们参加朋友的聚会,参加朋友的活动,互相邀请,这已成为一种文化,这样的一种朋友文化,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她相继转载了一系列的文章,从《美国这样给中学生上生理课》到《外国专家听课》,从《卢安克的故事》到最近更新的《哈佛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她试图借助更多人的眼睛,去发现中西教育的差距,去寻求教育改革的良方。

她甚至关注到了美国的校车。在屡被他人转载的《美国:武装到牙齿的校车》一文中,她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校车的种种特权。这让我想起曾经浏览过的一些相关报道:2011年,国内校车事故频发,多少鲜花般的生命就此枯萎凋零。看看这篇博文上传的时间:2011年2月9日。



品味生活的智者

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是一个会品味生活、享受生活的人,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与孩子、与同伴分享美好的快乐。

她喜欢宁静,“平日里除了新闻,极少看其他电视节目。我总感觉,在这个图像时代,除了直观和形象,剩下的多是肤浅、造次、喧嚣和躁动。而我更喜欢安静。”

在宁静中,她选择了阅读与思考。这可是智者的选择。只有拥有这样的宁静,人生境遇再变幻多舛,其内心依然安谧、澄澈、淡泊,如天籁山泉。

她读《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文化学》,她读弗赖登塔尔、波利亚,她读顾明远,读肖川。

她的阅读视角超越了学科的界限,她追求文理兼通的最高境界。

她读文学作品。她读林清玄,那些清澈如水的文字,让她流连在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里。她读席慕容,在那灵动飘逸的低吟浅唱中,从容地品尝着生命的滋味。她读余秋雨,她读于丹……

曾有一次,我随口问起了“松子老师”这个名字的来历,她一笑,指尖比划着:“松子很小啊,但是打开它的壳,里面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没等我接着问,她很认真地念起了韦应物的那首《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我还在回味这诗中的意境,她却头一仰,呵呵一乐:“看我,竟然和语文老师谈起诗来了。”脸上竟有一丝赧然。

周国平曾说过:“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这就好像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比那些热闹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完整。”

我想,这段话可能是对黄生英老师最好的诠释。

她爱好广泛。

她爱集邮,她享受收藏的过程。

“每当收到远方的朋友或亲人的来信,总会在阅完信之后,小心翼翼将信封上粘了邮票的一角剪下来,轻轻放入装有清水的容器里,泡上几分钟,待邮票和底面的信纸分离之后,将票取出来晾干,再放入集邮册里。只要发现同学的来信上有新面孔邮票,就会想方设法向同学索取回来,不集邮的同学当然会慷慨赠与你,若是有相同爱好的主儿,你就甭想打主意了。”

“一邮之深,洵足以窥世界之大、往史之深。”她是在品味生活的情趣,更是在这方寸之间寻求另一方天地。

“五一休假,蹭在网上遨游了几天,淘得一部《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型纪念珍藏册。因为爱不释手,便用一个月工资,从中国集邮总公司换了两本连号的邮册回来。邮册全部为珍稀的整版票及版张票,收录有《孔子》小型张,《杏坛讲学》和《周游列国》整版票,《孔庙、孔府、孔林》整版票,《唐诗三百首》《古代书法》《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石涛作品选》及《昆曲》等众多特种邮票版张……这些邮票精彩呈现了恢弘壮丽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她也爱旅行,她在《转动的地球仪》中写道:“我特别喜欢地球仪。因为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周游世界。”

但是,与同行者不同的是,在旅途中,她炽热的目光里却伴随着忧思。在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她记道:

“只是很可惜,这里的石窟未得到很好的保护,早些年人为损坏严重,近些年风化厉害,因为山体渗水潮湿,很多佛像和壁绘都脱落了。我们参观时,看见洞内有很大的灯照射,游客在洞内照相、吃食物,均无人管。因为允许拍照,所以我就拍了多一些照片回来。我很担心,说不准哪一天,这些珍贵的东西就消失掉了。”

……

或许,集邮、旅行于她,亦如养花、养猫之于老舍,养鸽、绘画之于梅兰芳吧。

读完这些文字,回到博客的首页,我的目光又落在了“田野拾穗”这四个字上。这片田野,想必就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笔下的那片旷远的麦田。这里,没有璀璨的华灯,没有热闹的乐舞,只有风雨过后的宁静。在这片田野里,非淡泊之人不可潜心穷经,非赤诚之士难以倾情育才,非勤奋之才莫能锐意求索。他们将这里当作乐土,用智慧耕耘、用爱心灌溉,同时,他们享受着播种的幸福,也收获着丰盈的硕果。

( 通讯作者: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  范俊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1:14 , Processed in 0.0738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