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69|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帖1:郑州二七区名师培养中心-【附长江东路小学杨红梅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6 16:5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七区名师培养中心


二七区名师培养中心是名师“三三”培养模式”运行的最高管理机构,实行专家团队、管理团队、后备团队三级管理模式。人员分别由国家、省、市级名师,“绿色通道”引进人员、区级名优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团队由国家、省、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组成,主要职责是进行出外讲学交流;管理团队主要是由省市级名师和绿色通道引进人员组成,负责管理、考核中心及各名师工作站(室)日常事务;后备团队主要由区级名优骨干教师等有潜力的年轻教师组成,负责管理、协助各级名师工作站(室)开展工作。
我们构建了系统的“三三名教师培养模式”运行框架和目标体系,运用“三三”模式调动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发挥名师团队的互动性和影响力,以名师的学科资源引领教师成长,以名师的专业精神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以名师的成长成效激励教师自觉成长,以反思为抓手,以网络为平台,以名师工作室为组织,立足学科建设,以课堂为主阵地,创新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积累、汇集丰硕多彩的“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示二七多彩教育的教师教育品牌。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6:58:58 | 只看该作者
二七名师培养中心成员
http://teacher.eqedu.net.cn/traincenter/CenterCont.aspx?id=425&classs=131

原文作者:eqlyh        发布时间:2013-9-25   
   

“龙游溪畔”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王爱红  业务联络人:阴志玲   管理联络人:李玉红
“百合花”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吴妍虹  业务联络人:李芳     管理联络人:贾松云
“蒲公英”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祈媛   业务联络人:李月玲    管理联络人:李喜娟
“七色苑”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弓海霞  业务联络人:张艳霞    管理联络人:王琪
“卓越”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郝峰  业务联络人:张玫      管理联络人:陈会霞
“一抹新绿”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王巧云  业务联络人:韩凯     管理联络人:荆永敏
“启点”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张淑梅  业务联络人:王秋红  管理联络人:高淑霞
“艺苑”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金红梅  业务联络人:王忠华 管理联络人:张萌
“理解”名师工作站
体工作负责人:孔富强  业务联络人:董改丽  管理联络人:郑亚敏
“青蓝坊”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贾民  业务联络人:徐龙强   管理联络人:贺志明
“守望梦想”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张娟  业务联络人:荆圆圆   管理联络人:杨红梅
“二七特教”名师工作站
具体工作负责人:黄建  业务联络人:王娟     管理联络人:马莹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01:46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12:49 | 只看该作者
      
  杨红梅,女,1976年4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爱好音乐、读书、写作等。2007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004年9月、2009年9月两次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2010年通过“绿色通道”成为长江东路小学一名教师。
    以“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喜欢我和我的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能形成自己的“快乐教学”特色。坚信:赏识下出诸葛,兴趣中有李白,宽容里有张衡!
    平时喜欢撰写博文,在博文中尽情抒写心情,感悟生活,传递幸福……
    博客地址:http://blog.zzedu.net.cn/user1/cjdl-yhm/index.html

用刺绣的态度来教学

这几年逢寒、暑假的时候,自己断断续续绣了几副十字绣,如《梦中家园》《蓝色妖姬》《狗狗兄弟》等。刺绣的过程,感觉真好!
刺绣的过程是漫长而欣喜的,起初怀着欢喜的一颗心,先精心挑选要绣的作品,确定下来后,买好绣具,放上轻音乐,在乐声轻轻荡漾开来的时候,就开始在家潜心静绣。刺绣首先要仔细对图,这很能锻炼人的观察能力,在刺绣的过程中,因为是初学,显得很是小心谨慎,看位置错不错啊,绣线的颜色对不对啊,斟酌了再斟酌,核对了再核对,等位置、绣线一一确定好后,就怀着一颗无比虔诚地心来绣了!刺绣的时候,通常是一根线要一个劲绣完,刺绣最禁忌的是急躁,和写毛笔字一样,一定要耐下心来,若是心急,则一定是要出错的!当然,即使再仔细难免也有出差错的时候,有时候是位置绣错了,我要重新把这根线拆掉,拆的时候比绣的时候更加小心翼翼,唯恐拆坏了整个画面布局;有时候,是绣线的颜色错了,即使别人看上去不那么明显,但自己心里知道,也决不允许有这么一点点小瑕疵,定然也要坚决拆除,坚决追求一副完美的刺绣。心情最为狂热的时候,是刺绣作品即将完成的时候,我能一股作气绣到午夜三点,直到自己的眼睛真是坚持不住了,才不得不上床休息!看到自己一副作品终于完成,装裱好挂在墙上的时候,那是自己最为得意的时候,受累的眼睛,酸痛的肩膀,全感觉不到了,有的只是满心的欢喜和成就感!
刺绣是我的业余爱好,而教学则是我的本职工作,感觉刺绣和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刺绣首先要确定好绣的位置和选对绣线,画本、绣本要做到一目了然,而教学要老师先储备好知识,写好教案,教学时要做到胸有成竹;刺绣需要耐心,而教学也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刺绣需要静心,而教学更需要心平气和,不能有狂躁的心;刺绣需要细心,而教学更需要老师的认真;刺绣需要真心,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则更需要一种真诚;刺绣需要一种热情,而教学更需要用自己火热的激情去点染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刺绣的完成需要时间,而教育同样需要等待,十年树木,百年才能树人,急功近利绝对不行,知识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刺绣是绣的风景,而我们绣的却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如果能用刺绣的态度来对待教学,我们定能绣出孩子们人生的精彩!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17:22 | 只看该作者
《木铎金声》,传递二七教育好声音
——二七教育精品反思集《木铎金声》面向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教育人,莫不知‘木铎金声’。万世师表的孔子被称作‘天之木铎’,北师大的‘木铎’校徽屹立在木铎路上。几千年的流传,‘木铎金声’,不仅仅成为教育的代名词,也代表着教育的信仰与价值、自豪与荣光,更寄托着二七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追求与梦想。”近日,二七教育精品反思集《木铎金声》已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全国百佳出版社之一)正式出版,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值此第2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这也是二七区委区政府、二七教体局为广大教师送上的一份节日祝福,一份特别礼物!
全书以“中国梦.教育梦”为时代背景,以“织彩追梦”为主线,以“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们”为灵魂,通过一线老师写就和分享的心灵感悟,多角度、小视角地诠释了二七教育人倾力打造“多彩教育”品牌的历程,分享了追梦路上的艰辛与幸福,成长与收获。全书分“放飞梦想”、“追逐梦想”、“超越梦想”三个篇章,以博文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个真实而又别开生面的追梦故事,在选取的七十多篇文章中,一个个因为拥有梦想而使生命变得更璀璨、使教育变得更美丽的一线教师用文字娓娓道来,平凡中见真知,平淡中品幸福,把教育的责任刻成不变的承诺,将心灵的感悟化作前行的坚定。这些真实的故事和身边的人物,让人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人,要敢于追梦,有梦才有动力,有梦才有希望;梦想需要坚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只有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教育梦才能梦想成真;要努力圆梦,只有把个人理想和教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出彩的人生,才能增色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木铎金声》,传递出了梦想之声、教育之声、多彩之声、幸福之声,它踏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节拍从千百年前传来,又必将和着“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时代音律,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演奏出更为铿锵、明朗的曲调。”此书装帧精美,设计简约大气,选文意蕴深厚,深受广大老师喜爱。
一直以来,二七区委区政府关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二七区教体局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打造名师团队,创建了“三三“名师培养模式,以博客为平台,以反思促成长,充分发挥其在教育科研、教学管理、资源积淀、师生互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全区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与生活情感的交流,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展示了全区实施 “六名工程”、建设“教育体育名区”的有形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秉承“多彩教育“理念,继续在教育博客这一幸福园地中,勤奋耕耘,笔耕不辍,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为精铸“多彩教育”品牌、构建“多彩教育”文化注入新的智慧和活力。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20:59 | 只看该作者
博园铭   
http://blog.zzedu.net.cn/user1/cjdl-yhm/archives/2013/590372.html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立意点睛,人不在名,有才则行,名不在人,有诚则赢。斯是博园,惟以德馨。六载风雨路,博文入帘青。放飞教育梦,携手乐同行。沙龙喜陶陶,初见如故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月刊惊艳,沙龙飘香,专家助力,精英荟萃,异彩纷呈。可以弹文琴,阅博经,畅梦想,诉衷肠,放高歌,一醉方休。无杂音之乱耳,无名利之疲惫,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博园本净土,心灵休闲处。云淡风轻时,看云卷云舒。曰:名利若浮云,何争之有?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22:22 | 只看该作者
让文字绽开最美丽的花朵

——浅谈高年级作文教学

http://blog.zzedu.net.cn/user1/cjdl-yhm/archives/2013/597084.html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一篇作文就能看出高低。想想也是,作文有遣词造句的技巧,有段落的衔接组合,有立意的架构,还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一篇文章定终身”的古代科举应试虽有其片面性,但不乏有一定的道理,即使到了现在,作文也素有中考、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之称。所以,作文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怕写,不会写,批改难,进步慢”,作文几乎成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老大难”,于是,很多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教育教学专家都在关注和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使作文质量突飞猛进、稳步求升?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学也是,虽然它教无定法,但有迹可循,它需要灵感和创意,也需要积累和技巧,更需要我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引导,去践行。关于作文兴趣和积累的一些浅显看法,与大家作以简单交流。

一、引起兴趣,点燃火种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文教学也一样,忌上来就开始让学生写作文。第一堂作文课,一定先引起写作兴趣,点燃孩子的写作火种,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和必要性及写作的神奇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只有把学生的写作火种点燃,作文教学时才会事半功倍,学生也不会只为写作而写作,而是把它当做一种快乐,一种伟大的事业去做。

在《作文第一课》中,你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他们之所以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是因为他们写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用文字定格甚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而让生命永恒;你可以介绍诺贝尔文学奖的产生背景,让孩子们知道这个奖项不仅有巨额奖学金,还是一种世界荣耀,如我国本土作家莫言就是获奖人物之一,而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这个殊荣。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你可以赏析几段经典的文字和诗歌,让孩子们充分陶醉文字的魅力。总之,第一堂课要让孩子们真正明白:文字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写作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不仅让人千古流芳,也能创造巨额财富,它更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复活往事,架起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作。

二、坚持积累,滴水成河

要写好作文,必须注重语言文字的原始积累,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听说读写”相结合,注重经典性、科学性、连贯性,坚持不懈,滴水成河。

1.一天一篇经典。(听、读)

经典文学是时光沉淀下来的,也是公认的。所以,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欣赏经典,朗诵经典,博采众长。语文老师每天坚持在早读时分,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深情朗读一篇经典,内容不用太长,但一定要有美感,立意有一定的借鉴高度。课下要求学生再把这篇文章读3至5遍。另:小学课本所选文章都是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是非常好的范文,如果不是太长的话,尽量要求学生篇篇背诵。

2.一周二首诗歌或古文。(读、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艺术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我们有必要广为继承与发扬光大,纵观每年高考,语文考题内容任其千变万化,总离不了古诗词的渗透。但小学课本上的必背诗歌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写作需求。你可以让学生统一买一本《诗词大全》,要求一周至少背两首,由组长检查,背会一首让组长记录相应的学习积分,每周评出背诵之星,实行积分激励制度。事实证明,只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一天可以背数首,几百首诗歌半个学期下来就已背得滚瓜烂熟了。(当然,背诵的不一定都是唐诗宋词,一些经典的古文及外国诗歌都可以强力推荐学生背诵)

3.每天采集名人佳句。(读、写)

语言的积累是一个坚持的过程,鼓励学生做一个勤奋“小蜜蜂”,让学生准备一个“采蜜本”,在平日读书或看报的时候,每天采集一些名人佳句,或摘抄,或剪贴都可以。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养成习惯。组员之间或小组之间,定期进行交换分享。

4.精言妙语我来说。(写、说)

在学习和欣赏他人的名人佳句后,可随时记录自己的“精言妙语”。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定期进行分享交流,每周评出几个最佳“精言妙语”,写到黑板报上或者放到班级文化墙上。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记录灵感。

5.课前五分钟话题分享。(说)

课前五分钟,不限内容,鼓励大家进行话题分享。可以是以往的回顾,也可以是新的展望,可以是时事新闻分享,也可以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感悟,甚至是一些困惑等,总之,天马行空,让学生畅所欲言。一开始,学生可能说得杂乱无章,五花八门,但你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按层次来说。说话,说到底就是口头作文,是用说话来代替写作的一种练习,是学生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有效作文的方法之一。呵呵,这也是我当年初三语文老师的必备“课前节目”,那时候的我们被迫每天绞尽脑汁去想、去说、去写,后来就渐入佳境,收放自如了,有的学生甚至可以一口气说上去十分多钟。

6.一天一篇日记。(写)

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不管内容长短,但内容一定要真实。批改最好以鼓励为主,可以挑选一些好词好句进行圈化,错字由学生查字典自行订正。好的文章可在班级朗诵或者点评。每周评出班级“日记之星”,及时进行表扬激励。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24:46 | 只看该作者
让“师生问好”变得“五颜六色”
http://blog.zzedu.net.cn/user1/cjdl-yhm/archives/2013/530707.html

课前的师生问好,是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方式,学生会对老师鞠躬一下,然后恭恭敬敬地说:老师好!老师则鞠躬还礼:同学们好!然后就开始正式上课。在提倡课堂要改革创新的今天,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把传统的、单一的、甚至是有些呆板的师生问好变得多姿多彩,不断地给学生创造惊喜,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关于“师生问好”的方式和建议,仅供参考。(呵呵,有些是我以前曾经用过的,效果还行。)

.   1.成语接龙法:我说守株待兔,生接兔死狐悲;我说欣欣向荣,生接容光焕发。这个可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连环成语接龙;也可一个对一个,逐渐延伸。别小看一分钟的成语接龙,日积月累,学生会从中学到很多成语,并且爱上成语接龙。

2.古诗吟诵法。我说上句,学生对下句。我说两个黄鹂鸣翠柳,生接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说举头望明月,生接低头思故乡。有时候,我可能随机让其中一个学生说上句,由我来对下句,以便公平公正。结果,有一个优秀的学生,愣是买来古诗词大全书,偏找那些生僻的诗句来背,然后上课前故意让我来对,有那么几次,我竟然没有对出。当时的我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学生们见状全都开心得哈哈大笑,可因此却点燃了全班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热情。想想自己当年的狼狈,也是值得的,呵呵

3.英语问好法。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你突然冒出一句英语问好,学生们肯定会大吃一惊。一天,我心血来潮,在看了她们近期英语课本上学过的常用短语后,临时决定把中文版的师生问好换成英语版的问好。当时所教的孩子们已是六年级,她们在愣了一下后,很快用英语回答。然后我继续问,她们继续用英语回答。(能流利用英语回答的孩子,如果学生很少的话,我一般要把他们请到讲台上进行表扬鼓励,以激励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呵呵,这样,她们会感到耳目一新。

4.对山歌法。上课前,了解学生所学歌曲,老师唱上句,让学生接下句。或者让学生唱上句,老师接下句,若是老师唱不出来,可以随机点其他孩子进行帮忙。呵呵,这样的对山歌法,也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

5.情境问好法。这个可根据教学情境进行灵活选择。比如,我说,“我非常需要你们的微笑,现在,请你们每人送我一个微笑。”相信孩子们会非常开心地把他最美丽的笑容送给你。比如,你也可以这样说:“今天老师看到你们很开心!”孩子们会很可爱地这样回答,“我们见到老师更开心!”这样,在热情的互动中,师生感情就会不知不觉升华。

6.正话反说法。我说“起立”,孩子们就赶紧坐下。我说“坐下”,孩子们就赶紧起立。一开始速度放慢,然后速度逐渐加快。不过,老有那么几个孩子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人家坐下,他站着,人家站着,他又坐下,其他孩子们见状,个个开心至极!

7.手势问好法。做一个手势,用哑语问好,让学生们也用手势回答。学生们作出的手势会千奇百怪,让你忍俊不禁。然后,你再向孩子们解释手势的意思,孩子们会恍然大悟,并且无形中也学会了一种哑语。

此外,师生问好的方式应该还有很多很多,你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天花费那么一两分钟,随机进行设计,一天换一个方式。如此,相信你的学生会特别期待你的课堂,你会受到学生最热烈的欢迎。因为,每逢上课前,学生们就会欢天喜地想:今天,老师会以怎样的方式向我们问好呢?

把爱创意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回馈给你的,就是无数个美丽的春天。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26:19 | 只看该作者
与教育家一起成长

——读系列《教育家成长丛书》有感

http://blog.zzedu.net.cn/user1/cjdl-yhm/archives/2013/528585.html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经意处,在图书馆和心仪已久的丛书不期而遇,那种惊喜确乎难以形容。于是,爱不释手。在每个静静的夜晚,系列《教育家成长丛书》,成了我案头的最爱。如陈至立同志为《丛书》序言所写:“目前的中国教坛,群星璀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教坛上涌现出一大批以特级教师为代表的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教育经验,丰富了教育研究的理论宝库。”“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促进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一个需要教育家,也会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希望,在教育工作者中出现更多的教育家。”我想,这也正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委员会将系列丛书命名为《教育家成长丛书》的初衷。



“丛书”的20位作者,全部是我国教育界的杰出人物,都是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誉为“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的特级教师,如于漪、魏书生、吴正宪、李镇西、窦桂梅等,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创新实践,从不同的方面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德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这套丛书,凝聚了他们多年的心血,反映了他们的成功实践,既有深刻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又有丰富多彩的经验总结;既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业务上的精益求精,更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和对学生的热忱关爱。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我受益匪浅,思绪万千。



学习他们晶莹剔透的师德。这些名师,都是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他们一生崇高的追求。如特级教师李镇西所言,“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发出这样幸福的感慨,“教育是一项给人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因为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要有人情味。人情、师情、真情太重要了!”这是吴正宪老师的肺腑之言。书中,句句凝聚着师爱,字字流淌着真情。他们,始终用一颗晶莹剔透的师爱之心,给了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在平凡的日子里,收获了醉人的满园芬芳。他们,让生命因奉献而精彩,因耕耘而芬芳,因教育而幸福,因博爱而美丽。



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没有人生下来就一举成名,也没有人一参加工作就声名远扬。这些名师未成名之前,都是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即使工作再忙,他们也要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去学习;即使工作再繁琐,他们也能从纷繁的教育现场,捕捉到教育契机。如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他最初只有初中学历,靠踏踏实实的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逐步成长为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他在终生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学科教学的探索而走向成功。为“民主教育”摇旗呐喊的李镇西老师则坚定地认为,“要想成为教育家,就应该拥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同时应该是一棵“文化大树”。因为,只有站在了人类文化的高峰上,教师才可能有恢宏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和创新的平台。一切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中国教育者,都应该把自己的从教之日,看作自己重新学习的开始。”所以,要想缩短自己和教育家的差距,追求专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他们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的魄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教育者,要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和传统的同时,根据新的实际、新的理论予以新的认识与研究,冲破篱笆,大胆改革。“不要做别人,做自己;不要重复自己,要创新,”这是李镇西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纵观“丛书“的作者,无一例外,都是乐于思考,敢于怀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教师。如:吴正宪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英语特级教师张思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探索出以“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为主要内容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丁有宽老师,半个世纪来一直致力于“教书育人,转化差生”和“读写结合教材教法”两项科研实验,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树;孙双金老师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在全国广有影响,多次应邀各地讲学。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才能使教育教学呈现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



学习他们坚持撰写反思的精神。“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窦桂梅老师如是说。不仅她,很多教育教学专家都有坚持撰写反思的习惯,如李镇西老师,几乎每天坚持撰写一两千字的反思,否则就难以入眠;魏书生老师则认为,“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越不敢写。”“你天天想有朝一日写出一鸣惊人的好文章,可是却不愿从一鸣烦人写起,那就永远不会有一鸣惊人的时侯。”教育的过程是复杂的过程,同一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会在不同的学生中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一个老师,要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反思每天的教育教学过程,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反思每一个教育环节,发现问题不断改善;反思每一个教育现象,不断总结提高。在反思中,我们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逐步完成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美丽蝶变。



教育路上,让我们且思且行,且行且思,学习教育家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汲取他们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以他们成长的足迹来反思和促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从而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携手前行在一条成为教育家的康庄大道上,为社会努力培养出具有世界胸怀、中国灵魂、博爱之心的现代化人才而尽一份微薄之力!



注:后期会陆续推出《追寻名师的足迹》系列读后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7:27:30 | 只看该作者
给郑州教育博客的几点建议
http://blog.zzedu.net.cn/user1/cjdl-yhm/archives/2013/527294.html

郑州教育博客作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目前,它蓬勃的活力已经尽显,美丽的正能量不断辐射四方,通过博客大赛、博客沙龙、博客月刊、微博等凝聚了超高的人气,使得这里群英荟萃,热情高涨,有效地助推了教师专业成长。当然,这离不开郑州教育博客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在此,表示真诚感谢!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使这个平台更加趋于完美,大家还应各抒己见,群策群力。以下是几点个人建议,如有不当,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1.能否开辟专栏,定期举行热点话题分享?

围绕当前教育改革或时事新闻、热点焦点等话题,开辟专栏,四类编辑轮流值日,定出主题或关键词,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分享。纵观现在的博园,来自四面八方的博友,谁想写什么谁就写什么,显然缺少主流引导。如果每期都有专栏主题,就可避免这种局面,写作话题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如果编排博客月刊或特刊,内容就会有的放矢,非常容易整理。如正在举行的围绕“教育博客.正能量”的征文开展得如火如荼,应者云集,效果就非常好。这个活动如果能常态化进行,我想,会更有利于博客的科学化管理。

2.博客大赛,能否考虑设置综合奖项?

目前,博客大赛已经举办六届,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大赛金奖共设置4个,分别是生活类、教学类、管理类、学习类,且基本上都是以网络分数为主要参考。参赛要想取得大奖,按照涛哥那篇著名文章的指点,一般情况下只能主攻一类,胜算才会比较大,否则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如果一个人哪方面都很擅长,且哪方面都想写,即使综合实力非常强,对不起,你可以同时拿几个银奖,但金奖哪一类也不会靠近你。依稀记得,博友我心飞扬1975以前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能否考虑,在四类金奖不变的情况下,再设置几个综合性奖项,比如钻石奖等。既然是教育博客,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那么教学类大奖是不是要考虑倾斜和加重一些?

3.能否让证书充分发挥实际作用?

比如,多次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博客大赛辛辛苦苦写了这么多篇文章,除了发奖品外,竟然还发了证书,上面还赫然盖着“郑州市教育局”大印。可到该“积分”和该晋级的时候,人家却说:这证书不管用!一张证书成了一纸空文,情何以堪?!当然,很多老师参加博赛,不是为了一定要得到什么,但付出努力了,尽量应让证书充分发挥实际作用。如果主办方,在合适的情况下,向有关方面积极呼吁或反馈一下,关键时候,能让证书多多少少加一些分值,我想,不用费太多心思,老师写博积极性会更高。

相信有了上级正确的领导,有了科学的管理,郑州教育博客的队伍一定会更加壮大,博友们的写作热情一定会更加高涨,郑州教育博客会成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星光大道”,成为凝聚和弘扬正能量的国家级品牌网站,期待着,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8:20 , Processed in 0.0842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