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取好亭子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4:4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取好亭子名”——扬之水谈名物研究《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1月02日   09 版)
扬之水摄于五七初读
扬之水新作:《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三联书店2012年1月版;《物中看画》,金城出版社2012年5月版;《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读书〉十年》(3册),中华书局2011~2012年版

    编者按:扬之水先生粉丝之多是人所共知的。这多少有些奇怪,因为她研究和写作的领域实在是相当专门的。她固然也有一些谈文学的作品(如《先秦诗文史》),受众面较广;但更多是名物考证的著作,进入起来恐怕还是有“门槛”的。2012年是扬之水先生相当“丰收”的一年,不算《〈读书〉十年》(3册),名物学一路的著作就有《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物中看画》、《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等多种。从《诗经名物新证》一路走来,她的名物研究已颇成规模。她的经历是很有些传奇性的,不过关于这些,她的粉丝大多知之甚详,本报的这次采访就没有涉及,还是请她专门谈谈十多年心血灌注的名物研究吧。
    执意将三叶草叫作“酢浆草”,将星星花唤成“茑萝”,未必喜欢黏糊糊的木耳菜,却知道这种蔬菜是“落葵”,而且一边咀嚼之,一边念叨汉乐府“采葵持作羹”是伤感句子……对于有这种情怀和做派的文青来说,成为扬之水的粉丝大概是很自然的事吧。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一九五四年生,浙江诸暨人。初中毕业后插队,回城后为果品店司机。一九七九年调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一九八四年考入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九八六年调入《读书》编辑部。一九九六年调入中国社会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专意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两卷)、《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明式家具之前》、《物中看画》等。
    被问到何以独辟蹊径地走上名物研究的道路,扬之水常借用《唐子西文录》:“东坡赴定武,过京师,馆于城外一园子中。余时年十八,谒之。问余:‘观甚书?’余云:‘方读《晋书》。’卒问:‘其中有甚好亭子名?’余茫然失对。始悟前辈观书用意盖如此。”扬之水说,诗文有各种各样的读法。赏其才思,赏其韵致,是一种;解读与诗相关的故事,亦即求索其“本事”,是一种;只留意其中的“好亭子名”,也可以算作一种读法,而且是她最喜欢的一种读法。而且,她喜欢以家庭生活“过日子”为题材的《金瓶梅》,《金瓶梅》词话本与崇祯本系统的一个重要分别是于物的细微格外用心用力,世俗生活中的种种“好亭子名”宛转在一支为物画像的笔,勾引人去追索化身在情境情节中的物究竟真身如何。这就是扬之水步入名物研究的直接起因。  
    其实,名物研究的价值远不止于“趣味”二字,而在于细碎枝叶中,发现历史的秘密。现在谁家沙发上不扔着几个软靠垫或抱枕?独有扬之水研究发现,印度上流社会日常生活的习用之具“丹枕”(坐具后的软靠垫),经中亚、新疆、敦煌传至中原,中土化后成了“隐囊”,两者实异名同源,小小靠垫竟是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产物。还是这个小物件靠垫,莫高窟第465窟备受关注,其营建时间一直众说纷纭,有唐、西夏、元等几种说法。扬之水独从丹枕的纹饰变化(背屏嵌宝装饰)分析认为,465窟建于西夏,相当有说服力。
    中国人由席地而坐转为高坐具的垂足坐,这一点已广为人知,一般人都知道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之“床”指的不是今人睡觉之席梦思,也知道日本韩国式的“跪坐”之由来。但坐姿变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却未必尽人皆知。例如,它竟影响到了古琴的演奏。早期琴谱更注重右手的丰富,古琴演奏“声多韵少”,明清时则“韵多声少”,更重左手取韵。这一演奏技巧和审美取向的转变,其实也有着物质方面的原因。早期的琴搁在膝头弹奏,需要保持其平衡,后来出现了琴桌,琴可以平稳放置,两只手都解放出来,尤其是左手吟猱的指法变化便丰富起来。
    自然,这些研究成果说起来情调盎然,但真做研究又是另一回事,“以物找名”和“因名寻物”都不是那么轻巧的事情,需要深厚的积淀、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从典籍文献、诗词歌赋、笔记小说等文字资料,到历史图像、传世古器物、出土文物等实物,都得广泛涉猎。文献钩沉固不可少,实地考察也不可或缺,两者结合、对应,才能修成正果。为了做敦煌的佛教名物研究并撰写《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扬之水不仅多次去敦煌,还远赴印度,十三天的紧凑行程,每天凌晨四点起身,午夜入睡,才又有了新近推出的《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但被问到“最满意的论文或著作”时,她却照例借用那句不知多少人都用过的挡箭牌,是“正在撰写中”。
    这次采访联系到扬之水,她自认不善言谈,坚持用笔答的方式。将问题发给她,五个小时不到,就收到了她的回复,邮件主题为“交卷”,让我见识到了江湖上传闻已久的“好快手”风采。稍作整理,于是有了这篇问答录。这就是扬之水,总在文字中流转和灿烂的扬之水。  
    读书报:有些读者对名物研究不太有概念,请您谈谈何谓名物研究,名物研究与传统的文物考古等研究有何异同。
    扬之水:名物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先秦时代即已产生,此后依附于经学而绵延不绝,直到近世考古学的兴起才逐渐式微,乃至被人们淡忘。重新复活这一名称,是因为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中发现,用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可以为传统的名物学灌注新的生命。而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身的考古学异军突起,为名物学的方法革新赋予了最为重要的条件。同样是以训诂与考据为基础,新的名物研究与旧日不同者在于,它应该在文献与实物的碰合处,完成一种贴近历史的叙述,而文献与实物的契合中应该显示出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段的变化,此变化则应有从考古学获得的细节的真实与清晰。
    新的名物研究是从传统学科中生长出来,复由考古学中获得新的认知与新的方法——不仅仅是考古材料,而更在于考古学所包含的种种科学分析。此外的不同,是研究层次的深化以及研究内涵的丰富。由单纯对“物”的关注发展为“文”、“物”并重,即注重对“物”的人文意义的揭示与阐发。也就是说,与作为母体的传统学科相比,今天的名物研究有着古典趣味之外的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观照。虽然它的视野里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细节——因为弄清楚一器一物在历史进程中名称与形制与作用的演变,自然是关键,而若干久被遮蔽的史之幽微,更是研究过程常有的发现。一叶障目不可取,一叶知秋却可以也应该作为“名物新证”的方向与目标。用时髦的话说,它是边缘学科,又是跨学科,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而对于考古学与文学的研究都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读书报:对于“名物学”或“名物研究”是否成其为独立学科,学界至今有较大争议。您对“名物学”的学科“合法性”以及“名物研究”的意义如何看?
    扬之水:名物研究的概念,近世最早由沈从文先生提出。在《“ 瓟斝”和“点犀  ”》一文中,他解释了《红楼梦》“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节中两件古器的名称与内涵,因此揭出其中文字的机锋与文物之暗喻的双重奥义。也就在这篇文章中,沈从文希望有人结合文献和文物对古代名著进行研究,并且直接提出了撰写《诗经名物新证》的课题(《光明日报》一九六一年八月六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我初从孙机遇安先生问学,遇安师命我把这篇文章好好读几遍,说此文本身便是“名物新证”的范本。同时又拟了两个题目,即“诗经名物新证”与“楚辞名物新证”,要我选择其一,我选择了前者。在沈从文提出“名物新证”这一概念的三十多年之后,在孙机先生的指导下,我成为这一倡导的第一个响应者和实践者。
    我给自己设定的理想是:用名物学建构一个新的叙事系统,此中包含着文学、历史、文物、考古等学科的打通,是对“物”的推源溯流,而又同与器物相关的社会生活史紧密相关。它可以是诗中“物”,也可以是物中“诗”,手段角度不同,方法和目的却是一样的。
    我以为,所谓“名物研究”,只是一种研究方法,至于它“是否成为独立学科”,其实是不重要的。而“合法性”就更加谈不到。你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问题,被大家所认可,目的就达到了。此外更有何求?
    读书报:名物研究的主要困难在哪里?从事名物研究是否对研究者的学养、才华和勤奋程度的要求都比较高?
    扬之水:只要对它有足够的兴趣,就不会感觉难。与古代曾经存在过的实物和图像相比,存留至今者,自然是极少数,但这样的遗存,就绝对数量来说,并不少,算不得研究材料缺乏。说名物研究是“冷门”,当然可以,而它实在也不需要成为热门。个人兴趣就是个人兴趣,完全不必上升为学科。还是前面说到的,任何一种研究方法,归根结底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认为哪一种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选择哪一种,其他则不必考虑。
    名物研究也同任何研究方法一样,需要从事者第一勤奋,第二有悟性。我不敢说自己有悟性,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更是远远谈不到,但竟然走了进来,可见这一研究的门槛并不高。关键还是在于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勤奋的动力,脑子里装的问题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联想,这一切,就构成了良性循环。
    读书报:在为《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作序时,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先生对您关于“者舌”的考证赞赏有加。您能否以此为例,略谈谈名物考证的方法?
    扬之水:关于“者舌”的考证,前前后后历经五年,中间颇有些曲折。我在《“者舌”及其相关之考证:敦煌文书什物历器丛考之一》一文中对此曾发表过初步的意见(《丝绸之路:艺术与生活》,艺纱堂2007年)。三年之后,又援引佛经中的说法,进一步阐发对这一名称的认识(《〈一切经音义〉佛教艺术名物图证》,《中国文化》2010年春季号)。最初的观点,曾为《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的编撰者(赵丰等)所接受并援引,但以后则在《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一文中对此重新讨论,认为我的说法依据不足(《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而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法藏卷》中便持以这最新的论点。
    分歧所在,是对“者舌”实物的认证。所谓“者舌”,原是帐、伞、幢中的一个装饰部件,为敦煌文书什物历中屡屡出现的名称。然而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里其名不见,因此它究竟何物,长久不为人知。小文《〈一切经音义〉佛教艺术名物图证》中引述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即便有娠”条中的一段释文,即“者应赭字,乃是盖四面垂綵。綵,舌也。喻涅槃是一,解脱是多”,认为此者舌,便是帐、伞、幢中下垂的如鳞纹般依次排列的条状饰物。经所言虽为伞盖,但帐与幢的各种装饰构件多很一致,因可通用。而《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一文却通过对敦煌出土实物的悉心考量,指出伞盖之下缀有背衬的三角形饰片,应为文书中提到的“者舌”,而鳞形垂带应为敦煌文书中所举出的“柱子”或“杂色柱子”。
    反复思考之后,我认为后者的意见是正确的,因为这一判断是依据实物形态与名称的对应。而关于“柱子”,我更找到了得名的原由。莫高窟早期洞窟中有一类装饰于洞窟壁画底端的所谓“垂帐纹”,帐下所垂条状饰物底端略如柱础而平滑上收,造型适如柱子一般,如莫高窟北凉时期的第275窟,如北周第428窟。它的图式渊源则在西域,如克孜尔、玛扎伯赫、库木吐拉等石窟壁画所绘(后者中的一例见于新疆人民出版社版《新疆石窟·库车库木吐拉石窟》图六三,说明称作“三角形和柱状垂帐纹”)。此或装饰于穹窿顶外缘一周,或为涅槃图中的床饰,而在新疆地区长期使用,形成特色。不过在敦煌用于龛顶图案以象征华盖,且与西域样式亦即垂带形态如柱子(如库木吐拉第34窟)极为相近者,仅莫高窟第272窟一例。就整个发展演变史来看,它在这里可以说是“昙花一现”,隋唐之后便隐没不见。然而此例却是昭示“柱子”名称来源的一个重要实证,可知它是以形得名,而在敦煌地区帐、伞、幢的制作中长期沿用下来。
    读书报:表面上,名物研究关心的就是形式和“物质”,那么您如何看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的物质?
    答:“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的物质”,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物”罢。我以为,文物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过程可分作两部,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面以它的作为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一是“文”物。即“物”本身承载着古人对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营造,亦即“文”。作为名物研究,它应该以一种必须具有的历史的眼光,辨明“文物”的用途、形制、文饰所包含的“古典”和它所属时代的“今典”,认出其底色与添加色,由此揭示“物”中或凝聚或覆盖的层层之“文”。
    读书报:谈到“物”上之“文”,我想这正是非专业的读者如我者更感兴趣的,所谓外行看热闹,大家也许更关心“文物”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就像季羡林先生写《糖史》,洋洋七十万字,其中具体的考证一般读者未必有耐心去读,但其呈现的中西交流图景是很多人都会感兴趣的。您能否稍微具体地(举例)谈谈您理解的“物”上之“文”?
    扬之水:这个话题若展开说,也太占篇幅。简单捷说,我把自己的工作分作两项,一是定名,一是相知。比如《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卷三中作为附论的《罚觥与劝盏》,就是通过为酒杯定名,而勾画出我们今天常常使用着的“觥筹交错”之“觥”的一个漫长的演变史。“觥”这一名称,承载着它最初的文化信息,但是同样的名称之下,一方面其形制与用途在社会风俗的变化中不断演化和改变,一方面它原初的意义又并没有完全失去。用文献、实物、图像排列起来的几条发展线索,是不是可以说,在“文”与“物”的考证过程中,讲述了酒文化中一个重要细节的演变史?
    读书报:这些年来,从家具、金银器到印度佛迹,您的研究涉猎颇广,成果也多。这种研究内容的转换,是随心随性,还是有内在的脉络和逻辑?
    扬之水:重复别人,固非所愿;重复自己,也很没意思,而且还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自己先把自己限制住了,因此总喜欢接触新的题目。心里未尝没有一个总体规划,只是这一规划在有生之年无法完成,即编纂一部图典性质的古诗文名物辞典,这也是几年前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约稿。辞典的完成,需要对各个专题都有可以站得住的考证,而绝不能是拼凑而成。但“古诗文名物”涉及的范围太广了,穷一生之力,也未必可以做好一个大的专题。(本报记者  陈  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5:24 , Processed in 0.0866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