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陈金才
有一次,去一所学校听语文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基本素质很好。她上三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创编童话故事。
开始上课了,老师鼠标一点,屏幕上出现一片草地,鼠标在一点,又跳出十几个小动物,有小猴子,小兔子,小熊,狐狸,梅花鹿,老虎等等。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选择你最喜欢的几个小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吧。”于是,学生就各自选几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自说自话地口头创编童话。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让他们分小组交流。马上,五六个孩子组成一个小组,每人把自己的童话故事在小组内讲了一遍。老师看看说得差不多了,请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到前面来交流。七八个小组,每组一个代表,轮流到前面来讲,讲完一个,老师就让全班同学鼓掌一次,七八个孩子讲完了,正好下课铃响了。老师说:“这节课上得很好,下课。”
整个一节课,老师只讲两句话:“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几个小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吧。”“这节课上得很好,下课。”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看不出语言训练的目标是什么,看不到教师的教学设计,更看不到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开始的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教师像一个不负责任的牧人,放任学生在草地上乱跑。
下课以后,我跟这位老师交流。
我问:“学生创编童话之前,你为什么不做一点引导;学生说得不够合理,有的甚至胡编乱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作纠正?你一堂课为什么只说那么几句话?”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原来的设计不是这样的。前几天校长开会时告诫我们:现在的课堂特别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要让学生多活动,教师讲的话越少越好。于是,我就把教案改成了这个样子了。”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经常在嘴边念叨的两句话。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一直有偏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两个“为主”,到底谁为主啊?有人甚至又提出“双为主”的观点,两个都“为主”。怎么会有两个“主”呢?课程观的混乱,直接导致课程实施的偏差。
其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分别是两个不同范畴里的概念。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为主导”。教与学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在这一对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一堂课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还是学生?当然是教师。同样的教材,同学的学生,同样的教学时间,不同的教师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学效果迥异。好教师,好的教学设计,好的组织实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差教师,差的教学设计,差的组织实施,导致差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在检讨不良的教学效果时,任何时候都要在教师身上找原因。不能借故“学生基础太差”“学生配合不好”等,推脱教师的责任。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学习过程,一定要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主动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沉浸其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因此,我们要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在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多在学生身上着眼,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真正得到体现。学生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再好也是毫无意义。两者相互因果,相互支撑,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那种一味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所担当的责任的做法,是极其荒谬的,也是行不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