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邢红军、吴向东、王竹立关于“鱼牛”童话的争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0 20:0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邢红军、吴向东、王竹立关于“鱼牛”童话的争论作者:王竹立
【各位看官,最近邢红军教授、吴向东特级教师和在下围绕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改的大方向是否正确问题,在新浪博客上展开了争论,三方你来我往,战个不休,引来众人围观,并各有多人助阵。在这场论战中,邢老师力主讲授至上,吴老师推崇探究为高,而我的观点居于两者之间,主张包容之道。三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各有收获。最近战事趋于平缓,三方握手言和,互致敬意。在下今日临睡前突发奇想,戏作此文,模拟各方口吻,记录争论要点,内容纯属虚构,聊以助兴,请各位切勿求全责备耳。----竹立附记】

鱼牛童话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
在这个故事里,青蛙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而鱼扮演的是学生角色。鱼将从青蛙那里听来的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的。要想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必须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自主探究,以实现个人的“意义建构”。
以下是三位老师的“对话”:
吴向东(以下简称吴):看看,这个故事充分说明,知识是不能通过讲授式教学传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鱼在真实情境里去自主探究。否则,学生学到的是四不像的东西。
邢红军(以下简称邢):不对,鱼之所以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是因为青蛙这个老师不称职!它没有掌握讲授式教学的秘诀,例如,如果他会一边讲授一边用粉笔把牛的形象画下来,那鱼还会出现理解错误吗?
吴:即使青蛙把牛的形象画出来,鱼就能真正理解牛的全部吗?比如,牛的气味、牛皮肤的质感与弹性、牛的习性,等等等等,这些都能通过讲授告诉学生吗?你讲得清吗?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亲自尝一尝。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邢:那你说怎么办?难道什么都要自己探究吗?你能让鱼离开水面跑到岸上去看牛吗?那鱼还不得干死呀?
吴: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呀。比如青蛙可以拿一个照相机,或者录像机,把牛的外形和生活记录下来,放给鱼看,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邢:我看不见得。你让鱼探究来探究去,鱼也不见得能说出牛的所有特征来。恐怕会像盲人摸象,摸到脚就说象是一根柱子,摸到鼻子就说象是一条水管。假如是比牛要复杂得多的事物呢?比如宇宙,你难道都要鱼自己去探究吗?那要探究到何年何月?要知道,探究的效率太低了。还是老师的讲授比较高效。再复杂的事情,只要遇到好老师,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而且非常系统全面。这些光靠探究能做得到吗?现在学生水平下降,都是探究惹的祸!从古到今,前人积累了多少知识,难道我们都要从头来过?像前人一样,自己去探究?
王竹立(以下简称王):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依我个人的意见,不如采用在下提出的包容性思考法,在各自的观点前加上一些修饰词和定语,把它们放到整个思想体系的合适的位置就行了。比如,建构主义说知识是不能通过讲授而传递的。这句话未免过于绝对。青蛙还是给鱼传递了一些关于牛的正确知识呀,比如牛“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这些都没错呀。如果是参加考试,记住了这些书面知识还可以得到高分呢,但实际能力却非常有限。如果我们在这句话前加上一个定语,两位可能就没有意见了。我们可以说,“[size=+0]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所谓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的;而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这一类知识一般与个人的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只存在于有经验的人的头脑中,也只有借助于实践经验才能真正领会。这一类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的。”
[size=+0]邢:我同意。
[size=+0]王:在下还认为,知识在大脑中以三级结构的形式存在。第一级来自感性认识,第二级来自理性认识,第三级来自联想。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全部的结构。单纯的讲授只能带来类似于第二级结构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间接知识,由于没有感性认识的支撑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理性认识,这种间接知识是不牢靠的,也很难迁移。因为它包含显性知识而没有隐性知识。一味的自主探究,如果没有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也可能长期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虽然积累了大量的一级结构的知识,但未必能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即知识的二级结构,因而也是不全面的。因此,既不能仅仅依赖教师的讲授,也不能或不必要事事都经过探究。在初期,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学习一些系统的基础知识,辅以探究;在后期,以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当然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在与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一定要多多实践,多多探究;而在与自己工作和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领域,不妨只听听课,看看书,停留在间接知识阶段。
[size=+0]吴:那第三级结构有什么作用?
[size=+0]王:这就与创新有关了。因为光有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知识,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逻辑思维的阶段,而通过联想、顿悟我们有可能打破思维定势,实现思维突破。比如鱼认识了牛的习性之后,联想到羊也有与牛相似的牙齿、外形等,于是推测出羊也可能吃草,也可以胎生等等,进而上升到提出哺乳动物的概念来,这就是知识创新了。
[size=+0]邢:……
[size=+0]吴:……
[size=+0](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2:11 , Processed in 0.1446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