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网络社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2 21: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网络社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转型带来的社会矛盾凸显、人口流动增强及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网络论坛、BBS等网络社区的发展。网络社区已成为人们信息发布、观点交流、权益维护、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渐显。研究网络社区的成因、现状及相关问题,对促进其健康发展和推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
    社区的网络化及成因
    社区的概念及其网络化。“社区”一词是由英文Community翻译而来,其拉丁语词源意指“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关系”。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最早将“社区”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其名著《共同体与社会》中,社区被描述为“一种由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①二战后,美国经验主义社会学家将“社区”向地域共同体靠拢,突出其“地域”涵义。我国社会学界也较强调社区的地域性,认为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剧,而科技的进步让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以上因素造成传统意义上以地缘为纽带的社区走向网络化,由地域观点出发的“社区”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改变。有社会学家提出:即使人们不住在一个地理区域或相互之间不进行社会交往,社区依然存在。②这类社区以网络论坛、BBS、博客、贴吧为代表。它们突破了传统社区的地域性,让生活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人们能够进行交往。网络社区的“居民们”往往具有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情感倾向,故有学者将这种社区称为“兴趣社区”。
    传统地域性社区也因网络时代的到来呈现网络化倾向。如广州地区的祈福新村、骏景花园等居民生活小区的业主们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社区——“业主论坛”,业主可通过“业主论坛”反映小区生活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查询房屋租赁、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信息。
    高校校园也是地域社区,但因师生上网方便,且上网时间稳定,高校社区的网络化倾向尤为明显。当前,我国多数高校都开设了BBS,师生可以在BBS上自由发帖、“灌水”、“拍砖”、讨论问题、交流思想,甚至可以通过“跳蚤市场”之类的板块进行商品交换。
    我国网络社区的成因。网络社区的出现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但让网络社区形成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却是其媒体属性和我国的传媒布局。
    网络社区只是一个在线生活平台,一个虚拟社区,不具备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加工能力,甚至不带有特定立场,但它却能为社会中任何一个可以上网的人提供发布信息、表达观点的平台。从这个角度看,网络社区具有媒体属性,或者说,“在网络社区这个虚拟社会里,有媒体的存在”。③网络社区进入门槛低,任何人在免费注册和登录后就可发帖。而发帖的匿名性,又可以让发帖者几乎不为帖子内容承担责任。因此,网络社区成为网民发布信息、表达观点的最佳去处。
    网络社区的兴起还因其媒体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众越来越强烈的媒介需求和现实中可利用的媒介资源匮乏的矛盾。在我国,虽然以广电、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绝对数量不少,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媒体拥有量则少之又少,且这些传媒主要行使着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耳目的职责,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实际上很难拥有媒介使用权。转型期激增的社会矛盾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媒介需求,当这种需求无法在传统媒体中得到满足时,具有媒体属性的网络社区就必然成为人们的选择。
    我国网络社区的发展现状
    网络社区门槛低、互动性和公共性强且匿名发言的特点及我国的传媒格局促进了网络社区的繁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而通过博客和论坛/BBS进行交流沟通的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分别达到55.1%、31.5%。网络社区的数量也相当庞大,仅网络论坛、BBS的数量就达到130万个,而博客、微博、贴吧的数量甚至多到几乎无法统计。
    “兴趣”网络社区的发展十分火爆。这些网络社区有些由地方政府主办,有些由大型门户网站开办,有些是传统媒体的业务拓展和转型。很多网络社区通过特色服务来抢夺网民,聚集人气。在当前130万个网络论坛、BBS中,涌现出“水木清华”、“西祠胡同”、“天涯社区”、“强国论坛”、“19楼空间”等一大批“名牌”社区。这些网络社区因参与的网民众多而形成强大影响力,成为社会事件的放大器、公共舆论的发源地、传统媒体倚重的新闻源。近年来很多新闻事件,如山西黑砖窑事件、陕西华南虎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南京天价烟局长事件等都是在网络社区首发。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有23件、约30%因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④
    “地域”网络社区也显得生机勃勃。这类社区的居民在地域上的接近性,使其在民意表达、权益维护、小区管理、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文提到祈福新村等小区的业主,就通过“业主论坛”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维权行动。如2009年底广州市政府宣布取消在番禺建立垃圾焚烧项目,就是祈福新村、华南碧桂园等附近几个小区的业主们通过“业主论坛”积极维权的成功案例。“业主论坛”上发出的“邻居们团结起来,抵制这一项目”的呼吁,得到了周围小区居民的集体响应,最终使该项目搁浅。
    网络社区的发展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网络社区已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通过网络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
    我国网络社区的现存问题
    网络谣言泛滥、易形成网络暴力。发帖的匿名性是造成网络社区繁荣的重要因素,而匿名发帖是把“双刃剑”,发帖者的“畅所欲言”,既能让网络社区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社会的“公共领域”,又可能造成虚假信息的大量出现,形成网络暴力。《广州日报》2010年6月题为《网络谣言泛滥 金庸余秋雨等人相继“被死亡”》的报道就显示,在短短一个月内,先后有5位名人网上被传“死亡”。频繁的名人“被死亡”事件,不仅让身陷其中的名人感到烦恼和无奈,也显示出网络暴力的疯狂与可怕。
    网络谣言的出现,有些是因为发帖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渠道对所发布的信息进行甄别核实,有些则是因为发帖者的社会公德缺失,故意散播和转载谣言。虚假信息的涌现反映出我国网络信息监管体系和法律约束机制的不健全。目前,只有“很黄很暴力”的信息才会被监管,而“被离婚”、“被暴力”甚至“被死亡”作为一个事件的陈述,有可能被无限制地传播和转载。由于虚假信息的比重较大,网络社区的公信力比权威的传统媒体明显要弱,这对其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无疑会产生制约。
    “议程设置全民化”易夸大矛盾,负面引导舆论。互联网的发展让社会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发布信息,为大众设置议程。正如有学者所言:互联网使得传统媒体逐步失去了“议程设置”的垄断权,“议程设置全民化”的时代已然来临。⑤“议程设置全民化”能让某些社会问题及时公开,利于形成舆论监督,但同时也容易夸大现实矛盾,形成和扩散非理性情绪。
    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容易在网上被夸大。当某位网友遭遇现实中的不平等时,他就可以在网络社区发帖来表达不满情绪,而其他网友看到帖子后,或跟帖、或转载、或重新发表类似帖子。此类帖子的跟风出现就会在大众心中产生“共鸣”,结果这类不平等现象在“议程设置全民化”的网络社区中被强化,从而影响其他网民对该现象的不客观的判断,造成大众对该现象的错误认知,最终对社会舆论产生负面影响。如何消解这种非理性情绪的蔓延,抑制其负面效应的产生已是摆在网络媒体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网络社区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公众最易接触的媒体,更应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平台和空间,成为社会减压阀和矛盾化解场,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网络社区毕竟是把双刃剑,如何解决现存问题和将来可能面对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影响、规避其消极影响,笔者以为,除了在法律政策、行业管理方面继续进行实践探索外,理论研讨上的重视也日益迫切。(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
    注 释:
    ①斐迪·南滕尼斯[德]著,林荣远译:《共同体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②潘贤强:《谈新闻价值传播的社区认同》,《新闻战线》,2010(4)。
    ③魏华子:《网络社区是一种媒体吗》,《青年记者》,2010(15)。
    ④祝华新、赖龙威:《关注和引导时政类网络论坛》,《新闻战线》,2010(4)。
    ⑤喻发胜、王晓红、陈波:《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湖北社会科学》,201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2:07 , Processed in 0.0602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